APP下载

陶行知儿童诗中的儿童观

2023-04-24黄雅芸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儿童诗儿童节陶行知

黄雅芸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镌刻在南京晓庄师范的墙壁上。20多年前,身为晓师学子的我日日从这句话前走过。陶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赤忱,化为这言简意深的诗行,令人过目难忘。

既是教育家,又是文学家的陶行知爱诗,勤写诗,据他的学生方与严说,“行知师爱他自己的诗稿,甚于爱他自己的生活教育论文,甚于爱他自己的生命”[1]。近日翻阅《行知诗歌集》,与数十首明白如话、不事雕琢的行知儿童诗不期而遇,在欣赏、诵读、遐思之间,我似乎渐渐走近了诗歌背后的那个人和他的儿童观。

看见儿童

吃了秋波梨/又要欢喜头/叫声“奶奶嗳!/快上唱经楼。”

——《桃红三岁》

过了三十晚/又到初一朝/枕头压岁钱/灯笼挂得高/一身新到底:/鞋、袜、衣服、帽。/听听打呼声/轻轻不要闹/寻吃厨房里/五香鸡蛋好/堂前去拜年:/爹、娘、哥

哥、嫂。/开门放爆竹/大炮和小

炮/大炮闭耳听/小炮点着跑/跌在污泥里/妈妈一顿敲/眼泪流到嘴/哈哈又笑了。

——《中国小孩过新年》

《桃红三岁》《中国小孩过新年》《桃红小桃学打头绳围巾》等儿童诗,素描般活泼地还原了儿童的生活场景,读者可以透过诗歌看到天真娇憨的那些个小孩,和站在旁边抿着嘴笑的那一个大人——能饶有兴致地站在儿童日常生活的边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并报以孜孜写作的热情,这样的成年人一定“没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小孩”。

陶行知先生在《桃红三岁》诗后备注说:“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首天籁。”何谓“天籁”?清浅自然、浑然天成。由此可见,在摹写原生态、充满童真童趣的中国儿童形象的时候,陶先生定是怡然自得、颇为喜悦的。这喜悦,似大自然在吐露无声的奥秘,犹如生命之泉汩汩流淌。此诗落款为民国七年(1918年),是时的陶行知风华正茂,从美国留学归来,西方儿童学、教育学的学习经历令他打开了视野,发现了“儿童”,作为杜威的学生,他也是“儿童中心”思想的坚定支持者。这样的诗作,或也可以看作20世纪初整个人类社会迈入“儿童的世纪”的生动注脚。

理解儿童

作为现代中国最早为儿童写作的文学家之一的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提出儿童文学创作要“向儿童瞄准”[2]。这里的“瞄准”即站在理解儿童的立场上,对儿童生活展开深入的体察、敏锐的捕捉,在创作中采取儿童视角,体现儿童思维,顺应儿童心理,让文学作品更符合儿童的身心需求、认知特点、审美情趣。

不妨大声朗读《放爆竹》:“一个个的放/一声声的闹/它把新的惊起/把旧的吓跑/放,放,放/放到旧的不敢再来到/放,放,放/不住的放/放到新的不会再睡觉。”《雪罗汉》:“大胖子/笑嘻嘻/太阳一来/化作烂污泥。”《雪狮子》:“雪狮子/假威风/太阳公子会打猎/把你活埋污泥中。” 这些诗作既“瞄准”了儿童的日常生活,也“瞄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无拘的玩耍、鲜活的想象、逗趣的夸张,彰显了诗歌的游戏性。同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儿童读来也毫不费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陶行知先生的儿童诗是自由体新诗,但他本着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将儿童读者对韵律的敏感和偏好放在心头,因此他的儿童诗总是很注重押韵,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唱。我想,这也是他理解儿童、“向儿童瞄准”的具体体现。

探究儿童

只有在看见儿童、理解儿童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去探究儿童,探究他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和教育。从陶行知先生的儿童诗里,我们不仅可以看见他对真实的儿童生活、儿童面貌的观察与描摹、欣赏与理解,也可以读到作为教育家的他对儿童生命节律的探究,对儿童行为方式的思考,对质朴天然的儿童生活之于儿童成长意义的真知灼见。

在作于民国二十年的《春天不是读书天》里,陶先生直抒胸臆,呼唤儿童“掀开门帘/投奔自然”“宁梦蝴蝶/与花同眠” “放个纸鸢/飞上半天”“攀上山巅/如登九天” “放牛塘边/赤脚种田”;还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死读书的陋习,直言:“关在堂前/闷短寿缘!”“知乎者焉/忒讨人嫌!”“书里流连/非呆即癫。”诗歌最后,陶先生意犹未尽,备注云:“前些日子看见报上登载《中学生》的要目预告,内有一个题目是《春天不是读书天》,新颖无比,与我的主张不谋而合。今早在床上吟得几首小诗,借以打破死书本教育之迷执。”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当下,读到90多年前的这首儿童诗,迎面撞见陶先生为儿童“活动权”“游戏权”的鼓与呼,似乎并非一种巧合。这让我想到蒙台梭利博士的断言:“成人迷恋于把儿童纳入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把他们自己作为儿童的完美榜样。他们身上所存在的如此惊人的盲目性几乎是完全不可治愈的。人的心灵中的这种盲目性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许像人类一样古老。” [3]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教育者,如何对抗心灵中不可救药的盲目性?如何挣脱“死书本教育”之迷执?恐怕唯有回到对儿童的真切谛视与深入探究上来。如今,我国基础教育从业者的文化水准、教育学历、学科知识储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儿童的价值、力量、基本特性,我们依然缺乏足够的认知。探究儿童,看见真实的儿童,顺应儿童心灵的需求,尊重儿童的生活,理解儿童的世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定义儿童

“五四”文學启蒙运动高度重视“人的发现”,无数爱国志士都视其为解决国家民族命运问题的根本方法。关注“儿童的发现”,重视儿童启蒙教育,也成为“五四”时代的强烈呼声。如果说鲁迅先生写下的“救救孩子”拉开了启蒙童年的序幕,那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新时代的创造者”[4]则是对儿童身份的全新定义。

笔者按时间顺序将《行知诗歌集》中收录的儿童节诗歌(当时是4月4日为儿童节)梳理、归并后,清晰可见陶先生独到、坚定、前瞻的“儿童定义”。

写于民国二十二年的《儿童节歌》,他代表儿童发声:“从前世界属大人/今后世界属儿童。”“儿童不再读死书/儿童不再受人哄。” 激励儿童自立自强:“我们都是小工人/用脑用手来做工/娃娃好玩自己造/自扎风筝舞天风/拿起锄头与斧头/造个社会大不同。”同时还铿锵有力地发出斗争宣言: “世事须从小儿意/不从儿意不成功/谁再欺侮弱与小/总动员向他进攻。”

写于民国二十四年的《儿童节献词》,陶先生提出:“小孩一齐来/小孩必须有大志!”写于民国二十五年的《儿童节献歌》,他进一步指出:“四月四/四月四/小孩也能做大事”,可以学习新文字、教人新文字,研究国事、报告国事,还可以“嘴上长刺/手上长刺/遇了敌人来/千千万万向前刺”。

写于民国二十八年的《儿童节歌》,他致力于号召:“站起来/抗日的小孩!/长起来/抗日的小孩!/联起来/抗日的小孩!/我们要帮助大人/把东洋的妖怪赶开!/赶出关外/赶出海外/叫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我们是抗日的小孩。”

从以上儿童节诗歌可以清晰地看出,陶行知先生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将中国儿童定位为“大儿童”:胸怀国家、民族的命运,肩负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时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以学习、创造、斗争的精神,彰显帮助大人、改造世界的力量。

陶先生曾在文章中强调,“大人们异口同声的说:‘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公,表面上看似好像是一种期望,其实是一种变形的抹煞,抹煞了儿童的现在的资格。儿童是现在的小主人!” [5]在他看来,自己对儿童身份的定义,不是对未来远景的想象描摹,而是扎根于当下时代的现实叙写。

读着陶行知的儿童诗,笔者不禁联想到成尚荣先生关于“儿童立场”的提醒,“兒童立场的上空一定要高扬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当今时代,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厚植爱国情感、培养责任担当、培塑奋斗品质,都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义。笔者以为,陶先生的儿童诗在价值培育的践行层面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示范。相信读着陶先生对“大儿童”的激情抒写,儿童读者会被其中真诚的毫无保留的信任深深感动,自励、自强,努力成长为陶先生笔下的“大儿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把他们当成有责任感的个体……孩子就真的会变成有责任感的个体,有着丰富的理解力,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6],这恐怕是教育者给予成长中的儿童最为重要的情感和人格力量。

拜师儿童

在陶先生的儿童诗里,伴随着处处可见的朝气蓬勃、健康旺盛的新时代儿童形象的,还有对成年人看待儿童、与儿童相处的观点指引。

面对“糊涂的先生”,陶行知不留情面:“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哪儿来火轮?/哪儿来电灯?/哪儿来的微积分?//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为了让更多的先生不再糊涂,他热情地邀请大家“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不是以“教导小孩”的面目出现,而是设身处地、平等民主地去与小孩子交往,去“发现你的小孩”“了解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直至“变成一个小孩”。

每逢儿童节,他不仅为儿童写诗,也献诗给天下的大人们,是的,对儿童的拳拳关心,也包括对大人的谆谆诱导与教化:“四月四/四月四/大人要立志/教小孩认字/为小孩做事。”“四月四/四月四/大人要立志/变成小孩子/一次又一次。”“四月四/四月四/大人要立志/肯跟小孩学/方算大本事。” (《儿童节大人歌》)

《小孩不小歌》中这样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为了让大人们改变“小看小孩子”的陈旧观念和思维惯性,陶先生喜欢跟大家讲儿童为他改诗的两个小故事:

晓庄师范被查封,晓庄小学停了课,孩子们只好自己创办了个儿童自动学校,校长、教师、工友都由孩子们自己担当,互教互学(近一百年后读到这样的事,依然令人不胜感动,谁敢说小孩小?)。陶行知先生获悉这一消息后,便寄去了《南京佘儿岗儿童自动学校小影》一诗,表示祝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很快陶行知先生收到了孩子们的回信,除了道谢,孩子们建议他将诗中的“大孩”改为“小孩”,并说明了小孩能教小孩的理由。还有一次,陶先生写了一篇演讲词,其中有一段:“读了书/不教人/什么人/不是人。”演讲结束后,有个小孩建议他把“不是人”改为“木头人”。陶行知当即赞扬这个孩子改得好,“不是人”三个字不具体,桌子不是人,椅子不是人,而“木头人”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印象。

讲述这些故事给大家听时,陶行知先生充满了由衷的赞叹,他确信小孩有惊人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这才是教育最大的价值,教育者应以“解放儿童”为己任。

在整部《行知诗歌集》中,笔者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告书呆子》:“‘没有指导?/没有工做?/探获新大陆的哥伦布/可曾说过?/‘没有指导?/没有工做?/漂流荒岛的鲁滨逊/可曾说过?/ ‘没有指导?/没有工做?/晓庄的学园里,要种几多活萝卜?/ ‘没有指导?/没有工做?/开天辟地的机会/可能让它错过!”

读着这首诗,我仿佛看到先生怀揣改造民众与儿童的教育信仰,站在20世纪的中国教育潮头迎风而行;我又仿佛看见晓庄贫瘠的田野里,他手握镰刀和锄头,播种自己的教育思想,躬耕乡村教育;最后,他悄然伫立在我的书桌前,望着读诗的我,眼神里充满期待。我知道,先生是在鼓励我,勇敢、自立、创造,用“诗的生命”去写一首“生命的诗”“教育的诗”。

参考文献:

[1]方与严.记行知诗稿[M]//陶行知.《行知诗歌集》.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1.

[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文集(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4]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6] 佩里·诺德曼,梅维斯·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儿童诗儿童节陶行知
教案《创作儿童诗》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陶行知教育名录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快乐的儿童节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我的儿童节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