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04-23高林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高林

摘  要:基于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内涵的深刻认识,结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依托丰富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信息技术理论讲解、课堂互动、课堂实践、自主学习、学习辅导等环节中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可以获得显著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数字技能

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養纳入教学重点。教师应该提高对核心素养的深刻认识,从学生实际和教学经验出发制订有效策略,认真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一、借助理论讲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标准》指出,信息意识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而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离不开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支撑。理论知识是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学生在学习时首先接触的内容。初中信息技术涵盖很多理论知识,如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相关程序等。这些理论知识在整个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该确立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做好理论知识讲解。尤其不能止步于让学生知道概念、掌握概念层面,要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无形中促进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实践中,教师应该基于对信息意识的深刻认识,将着力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作为教学重点,依托理论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或者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动画,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趣、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活信息技术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认识概念、牢记概念,明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系统、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建立信息重要性与否的判断标准,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不仅如此,为了使学生深入挖掘信息价值,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应该突出对信息技术知识用途的讲解,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白掌握某一信息技术知识的作用,引发其对信息价值的讨论,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如运用搜索引擎查询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整理、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教材知识的补充。

例如,网站制作涉及很多理论知识且部分知识更新较快。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信息意识,既要做好理论讲解,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又要鼓励学生查询、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网站制作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在进行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3章“设计与制作主题网站”内容的讲解时,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有针对性地获取网站制作的新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网站制作理论,使其正确理解、掌握网站运行原理。同时,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查询相关信息,了解当下流行的网站制作技术,并基于对网站功能、作用的理解,对网站制作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合理预测。教材中介绍可以使用表格布局网页,但学生在网络上查询相关信息后得知,表格布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不利于网站页面的美化,而Div + CSS技术应用广泛且潜力巨大。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Div + CSS知识的学习上,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在海量、繁杂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对自身学习有用的信息,并判断信息价值。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指引其学习、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大有裨益。

二、借助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在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素养与数学中的“计算”法则不同,其更强调从信息技术视角、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意义,借助课堂互动,激活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深层次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把握信息技术知识本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教师不能满足互动所能带来的活泼氛围,应该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互动。计算思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持续热情与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课堂互动的精心设计,围绕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严格把控互动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尤其要体现出问题的趣味性和系统性,增强学生的互动体验,使其体会到课堂活动的乐趣,在互动氛围中形成对信息技术全面、深层次的认识,促进计算思维的发展。另外,能反思、优化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属于计算思维的范畴。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洞察学生的表现,感受学生学习情绪的细微变化,把握引导学生的时机,给予针对性引导,防止学生浅尝辄止,使其认真审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吸取经验,分析不足,积极探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其应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WPS是一款数据处理软件,能满足多种情境下的数据处理需求,在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上效果显著。WPS软件处理数据是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具体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与提高。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章“统计与分析数据”较为系统地讲解了使用WPS软件处理数据的相关知识。教师应该注重计算思维的渗透,通过互动使学生理解WPS软件处理数据的本质和原理,明确其与“计算器”处理数据的不同,提高其使用WPS软件处理数据的灵活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以下问题与学生展开互动:(1)WPS软件处理数据涉及的常用算法有哪些?(2)自动填充数据有哪些具体操作?(3)改变单元格中的数据,其计算逻辑是否发生改变?从中你获得哪些启发?

上述互动问题涵盖WPS软件的基础知识,巩固学生所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WPS软件处理数据的原理,掌握计算思维与传统计算的区别。使用WPS软件处理数据,实际上引用的是单元格而非单元格中的数据,所以改变单元格中的数据并不会影响其运算逻辑。正是在这一计算思维下,WPS软件对数据的处理才会变得高效、快捷。教师如此授课,可以使学生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有效发展计算思维。

三、借助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要求学生能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开展探究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各種数字化学习产品和资源层出不穷,促进学习方式和方法发生重大变革。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不仅是与时俱进,拥抱时代变化的体现,还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意义重大。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方法较多,将培养工作融入自主学习活动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又能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使其体会数字化学习的优点及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逐渐养成运用数字化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运用数字化资源展示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能够促进抽象知识直观化、不易理解知识简单化,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质量,积累数字化资源应用方法,掌握相关应用技巧。不仅如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也是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水平。待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拓展传统以课堂为主要学习阵地的空间,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交流活动中深化认识,走出误区,尤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分享学习经验,借鉴他人高效的学习方法。近年来,在各种信息技术和设备支撑下发展而来的智慧课堂,不仅激发了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力,还给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带来了诸多便利。

例如,“网络购物”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章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该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托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培养。教师可以围绕“网络购物”的重点知识,包括网络购物平台功能、网络购物流程、网络购物注意事项等,制作数字化学习文档,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同时,为使学生理解与把握网络购物的环节构成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询“网络购物”的相关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对“网络购物”内容的全面认识。另外,为使学生积累网络购物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教学平台模拟网络购物,使其在模拟中深化认识,把握网络购物细节。尤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分享学习经验,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体会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便利,增强借助数字化学习不断进行学习方法创新的意识。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负责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具体的学习行为则由学生自主完成。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给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应该明确自主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自主学习活动的合理规划,认真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方案,借助自主学习活动高效完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培养目标。

四、借助学习辅导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但是,信息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会给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触及法律底线。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行为作出正确判断,并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正向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初中信息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学习辅导活动与培养工作之间的关系,借助学习辅导促进信息社会责任培养效果的提高。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理解信息社会责任的内涵,了解信息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将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有机融入信息技术学习辅导活动中。一方面,辅导学生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使其理解与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尤其要讲解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肯定信息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共享意识,提醒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时既要做好自我信息的保护,又要尊重知识产权,不侵占他人的知识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辅导过程中应着重向学生强调不能止步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应该自觉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使其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尤其要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警示其不触碰道德、法律红线,将信息技术恰当地应用在学习及创新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章“网络是把双刃剑”后,教师可以预留时间通过询问学生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集中辅导和针对性辅导两种形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使学生辨别使用网络时违背社会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联系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尤其要端正学习对网络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明确不能应用信息技术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要自觉抵制网络上散布的不良信息。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习辅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教师在依托具体案例剖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既要抵制不良信息,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又要肩负起信息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厘清信息技术知识教授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借助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此同时,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引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云. 例谈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7).

[2]王瑞卿.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J]. 试题与研究,2022(32).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