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是必然的存在方式

2023-04-20衣水

躬耕 2023年4期
关键词:风穴白鲢诗刊

没有谁一开始就知道,彼时发生的事情对此刻和未来会产生波动。就像你在童年的东河偶尔摸到三条鲢鱼和瞥见一只飞鸟,这会在此刻或多年以后还能警醒着自己。但这确实已经发生并将发生着,发生在你对彼时的追忆、想象之中,发生在你对此刻和未来的开掘和重塑之中。你固执地认为,某个事件一旦发生,它就会以涟漪的方式在亲历者的心灵宇宙以它应有存在的模样不断地发生着和生长着。

诗人就是这心灵宇宙的打捞者、重塑者和呈现者。诗人站在此刻,眺望未来,用卓越的诗艺顺着时光波纹,打捞和重塑记忆中闪光的一瞬。一只白鹭和一只螃蟹,无论优雅还是野蛮,无论外在还是精神,诗的生命必然地存在着,可诗人穷尽自己只能呈现这生命的某一律动。就像风穴寺的风,它是风穴寺的灵魂,却不是风穴寺。

是诗发现了诗人,并不是诗人发现了诗。诗人用一种必然的存在方式,不但呈现着诗,也呈现着某一时刻的自己。诗是生命的总体,而诗人则是诗的或生命的附属物。一首完美无瑕的诗一开始它就存在,只等诗人用一种必然的方式发现它。

当一只鸟从你的窗口飞过,你正好瞥见它,就仿佛童年你看见的一只飞鸟。你走到窗前,时值“夕阳西下”,意境最为凄婉。你的目光翻过楼群仿佛看见多年前的西山。此时楼群和西山,城市和村庄,汽车的呜呜声和羊群的咩咩声,已在你的心灵宇宙融为一体。童年,此刻,将来的墓碑,已经汇成一个圆点——你的心灵宇宙的一个奇点。幼年时光的幸福,此刻岁月的磨砺,未来结局的不确定,已在更高维度被设定。只等一个奇异时刻到来,即奇点爆炸。“像父亲一样的人”“像我一样的人”就是能量源。你不服气、不服输、不认命。在更高维度你看见不一样的自己。你的此刻还有未来,早在童年就已经“惊醒”。那个“像父亲一样的人”不是父亲,那个“像我一样的人”也不是你。你知道这不是“以前”,也不是“未来”,这是“此刻”。你不沉湎“以前”,也不沉湎“黄昏”,“此刻”你看见飞鸟,“此刻”已是夜幕降临,“此刻”觉醒的你向夜晚宣告你的誓言:“我没有忏悔”。

匆匆数十年努力着抗争着,“活得更像一个人”,所以你没有忏悔,或绝不忏悔。这是人生的态度,更是生命的硬度——你以必然的模样存在着,你就是必然方式的你。

那是你,但那却不是真实的你,那是化身,是你坎坷的人生。那是你,但那却不是现实的你,那是千万个人的化身,是整个人类混乱的缩影。

假设你知道你是真实的自己,可你警觉了,你知道你已经不是真实的你。唯一真实的是记忆中给你幸福的那一段“自由时光”:“自由时光当然是在东河摸出许多白鲢”。你的一生只有这一段时光或这一个事件,是真实的注脚。其余一切的你都在一场大戏中扮演着生旦净末丑,或者一切的你都在现实中充当着某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角色。假设你知道你不是真实的自己,你太过人间清醒,你清楚你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多么散乱的脚本”之中。你在设定中“饰演大厨”,你曾在“东河摸出的许多白鲢”中的三条成为一场大戏中的“道具”。你“油煎烹炸”三条白鲢,在现实中切身感受被“油煎烹炸”的三条白鲢仿佛就是你。你被“油煎烹炸”着“踉跄至今”。你在一场大戏里“从怀中取出一锭幸福的纹银”,可你在挤压破碎的现实中取出的却是一锭苦难的心情。因为你找不到自己,因为你是自己的道具。

“三条白鲢是幸福的”,从浪漫主义角度讲,你知道你是真实的自己。“三条白鲢是幸福的”,从现实主义角度讲,你知道你不是真实的自己。我们无从逃脱的“幸福”或“不幸福”,都是“道具人”的。

夜幕悄悄降临,在一座城市打拼二十年的放牛娃,你忽然就在自家的阳台安静下来。哪怕顿悟三五秒钟,所有过往的困境都会在内心释然。以往的失落和寂寞渐渐转化成孤独,曾经的疼痛也会开出你喜爱的花朵。当你苏醒,化身一只优雅的白鹭。这白鹭就是你童年看见的那一只。它高挑的身姿落落寡欢,不断袭击着此刻你柔软的心。你仿佛在半醒的梦中,有白鹭,有落日,有乖巧的童年,还有稻花弥漫过来。

这一只白鹭就是一首诗,你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记录下从时光深处流淌而来的句子。白鹭独自欣赏着水中的自己,你埋进夜幕的静寂中咀嚼往事。“空腹的白鹭吃掉稻花和它的想象”,你当然知道这是一只唯美主义的白鹭。这时候你觉得是“水花擎高我的双眼”。你觉得是童年就存在的一首诗拯救了你。你自己的诗或生命,拯救不了别人,它只能以你的形式拯救自己。

风一直就在那里,风穴寺后来才建在风口上。從早春到仲春,风穴寺周边漫山遍野生长着的绿,仿佛就是漫山遍野生长着的风。你看到的山和草木,是被寺庙的钟声敲打过的风。从你身边拂过的风仿佛是丹红的莲花,你像风一样顿悟了。早就存在的风,自从有风穴寺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大钟才有了重量。到此一游,只有风记忆着你,它会让你在某一个时刻觉醒。

“风穴寺是一粒钓钩”“风就是河流”,到此一游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风就是河流”。到此一游你不能完全顿悟,因为“风穴寺是一粒钓钩”。

数字化和超级智能才是以后最大的现实,你会用微弱的诗和必然的形式开掘宏大和深远的世界。你在内心也在现实不断走向日月星辰,走向永无止境的人的终极意义。可是无论你走多远,忧伤就像无形的钉子永远钉在内心的最深处。“一万年从未安分守己的种族”“请打开你智慧的墨盒”“在我的忧伤里画上闪耀的夜空”,无论“黑曜石磨砺的眼球”多么智慧和凌厉,无论“野蛮的和雄心勃勃的种族”多么伟大和强悍,你在开掘未来的道路上始终面临着“被轻易吃掉”的危险,你的种族哪怕从“日月星辰的黑暗”中“掘一条所有生命的产道”,你的命运依旧是难以预料和忧伤的。可你是倔强的,你要赞美这忧伤的存在,你在众多未知中寻求相互排斥的意义。

这是一种悖论,诗就在现实和心灵、语言和意义的悖论场中存在,只等诗人去发现,用一种必然的方式呈现它。

如果给诗下一个定义,即“诗是必然的存在方式”。所谓“必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在某一个时间和空间,事和物原本的存在模样,而方式就是存在的模样。如果一首诗用一种“非必然的存在方式”呈现,那么这首诗就是有欠缺的。这种诗或生命的欠缺是天生的,是由于诗人自身多样性的欠缺所导致的。“人无完人”,人只能穷极一切而接近“完人”。诗人根本不是“完人”,所以从根本上讲诗是无法完美的。诗人对“事与物”及自身诗艺穷极认知和技艺,也只是无限接近诗的原本模样。一只飞鸟、一只白鹭、一只螃蟹,诗人无法穷极它外在的和内在的或本质的东西。三条鲢鱼和存在的风穴寺,诗人无法捕捉其全部的和隐喻的意义。

诗人从自身窥见诗的一斑。诗人只能穷极自身力量无限逼近诗的模样,逼近诗的存在的原本模样。所以,诗人从来就是悲观的存在;所以,诗即生命,是向着逼近必然存在方式的过程。

衣水诗歌发表目录(部分)

1.《若干生命》(组诗),《大河诗歌》2022年第1期。

2.《一只白鹭》(外一首),《山东文学》2021年第10期。

3.《栅栏谱》(外二首),《草堂》2016年第3卷。

4.《布谷鸟的四月》(长诗),《都市》2016年第6期。

5.《荷花劫》,《山东文学》2014年第8期。

6.《河岸》(组诗),《广西文学》2012年第9期。

7.《衣水的诗:黑水河》(9首),《红豆》2010年第4期。

8.《乡村的骨头》(组诗),《福建文学》2012年第4期。

9.《一个时代》,《星星诗刊》2012年第2期。

10.《似水流年》(三首),《星星诗刊》2011年第11期。

11.《猜想一只黑狗》,《星星诗刊》2011年第6期。

12.《桃花》(外三首),《福建文学》2011年第2期。

13.《帝都洛阳》(组诗),《青海湖》2010年第8期。

14.《一根骨头的弯曲如此安分》(外二首),《福建文学》2010年第2期。

15.《衣水的诗》(三首),《星星诗刊》2009年第11期。

16.《葡萄》(外一首),《星星诗刊》2009年第11期。

17.《苹果传奇》(组诗),《都市》2008年第3期。

18.《行走天堂的蘑菇》(组诗),《青海湖》2008年第6期。

19.《请让我保持沉默》(长诗),《黄河文学》2008年第6期。

20.《见到一棵树》(外一首),《福建文学》2008年第3期。

21.《秋末,一眼望不到邊》(组诗),《诗选刊》2007年第9期。

22.《我什么时候才是真实的》(长诗),《青海湖》2007年6期。

23.《秋末,一眼望不到边》(组诗),《星星诗刊》2007年第6期。

24.《我与我的距离》(外一首),《福建文学》2007年第6期。

25.《苹果传奇》(组诗),《诗选刊》2006年第11-12期。

26.《我什么时候才是真实的》(长诗),《诗选刊》2006年第4期。

27.《这个夏天》(外三首),《诗刊》2006年第4期。

28.《疾驰的鞋子》(外一首),《安徽文学》2006年第2期。

29.《裸体春天》(外一首),《福建文学》2005年第12期。

30.《城市猎人》(外一首),《星星诗刊》2005年第1期。

责任编辑 郝芳艺

猜你喜欢

风穴白鲢诗刊
48亩白鲢增产10000多斤!这款全价生物渔肥成为渔民创收的秘密武器
与风穴寺说(二首)
花鲢倒挂模式技术要点
在鱼病最易爆发的季节,针对花、白鲢爆发性出血、败血病的防控措施
按压翳风穴速止打嗝
按压翳风穴配合针剌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