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运河情

2023-04-20吕鹏琳

躬耕 2023年4期
关键词:运河

吕鹏琳

“开——船啰——,嗦啦啦,嘿,哐啦嘿,哟啦嘿,哟嘿,哟啦嘿,哐啦嘿,嘿哟,嘿哟,嘿着,嘿着……”铿然响亮的船工号子,穿越了时空隧道,扑面而来,静静谛听,运河古今,柔细在心,如影随形,切切动人!

1

运河未老,船夫尤多,漕运已故,茶香仍在!

在运河上走南闯北,一个个老运河人,在澄净如练的清水里照亮着劳动与爱家的心绪,褶皱了青春的容颜。当诗人远去,当漕运也成为旧迹,只有袅袅的茶香,把时间长长久久、安安平平地维系……

茶都余杭的龙芽,最为老运河人可喜。尤在金凤熏熏、黄花冶冶的秋时,河边苍松叠翠,岸上劲柳耀辉,澄心涤虑,抵蓝英之蕴藉;积学证义,悟菁芬之熨帖。便是累了,倦了,烹茗煮茶也不久荒。烧水之时,清壶洗杯,拿盒取茶,当并时以行,或先或后,但凭兴味而自取,末了泡茶则可。煮茶饮香,味清啜畅。徐酌慢斟,逸思若逢虹颓;交谛会神,悠游如乘燕飞。

对于老运河人而言,茶理的工夫,悉数凝于水之取、煮、冲、泡、调之上。其需求,或调羹养脾,则盛碗小吃;或抚心安性,则捧杯低饮;或揣度食味,则托盘细啜。置器理茶,乡愁之味争侍;分酿品檟,念亲之思稍缓。更何况,经年累月的水上度日,他们也逐渐走近余杭故事:经籍溯烹艺,珠玑贮绿华;禅道寻骘理,天赋识龙芽。

喜茶者,对茶具茗语也有用心,渐知道法禅义,藏茶端敏,封茶仓以分储;取则确精,举茗则而入壶。备在清静处,烹于敦实腹;法老庄虚极笃静、任随不矩之谛。而闲弄茶事之时,更有翼翼接漏、细细捶擂之职事。

理茶之器,古有夹匙针桨;至于今世,寻常人家多不讲究这些了。或以繁琐,不合于浮躁、虚华的世风时俗;我以为大抵是凡夫俗子如我辈,心性逐容颜之藻饰,茶道凛然弃我,浑如鸿雁觅暖向南而远走天涯。目今,文火煮茶之风,早已鲜见了。或许但有王心鉴《咏茶叶》可略补遗憾,其诗云:

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

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

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

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品茶虽玄妙好比岩溶之钟乳,幽微仿佛烟云之平铺。姚国坤先生谆谆以告,谓“理、敬、清、融”四字,清芬之可嗅,融通在舌尖喉头得一融通意味,则敬虔而循理矣。虽然世间风尚,起于汉代的烹煮早已是移位当今的浸泡光景,而夷洲茶师所谓“美、健、性、伦”,或者“正、静、清、圆”。大略是谓:收敛性情,燮和清润茶味;圆融心念,振荡安顺茗理。若此,亦可总览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

2

通航里程远长于控洲扼洋的苏伊士、巴拿马等国际运河,南北条畅、点苍缀黛的京杭大运河,襟带了海、黄、淮、扬子、钱塘五大外流河水系,苍老了时光,至今却仍是青春荟蔚、生机无限的模样呢!岁岁春风过,青青荠麦多!

回眸历史,远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济征战,备粮秣,大凿邗沟。到了统御南北、问鼎中原的隋朝,修饬整浚久弛的运河,立时提上日程,通京达杭的京杭大运河就被绵绵邈邈地贯通了。唐代诗人皮日休来到汴河上,心怀遥畅,快哉挥毫: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江南更因大运河的通航而愈发热闹了起来,繁华了起来,阜盛了起来,犹如妙龄的女郎略施粉黛,出落得更加莹润可人。星罗棋布的拱桥亦增多了不少,一如灼灼的春花,烂漫了烟雨江南;在宛如密布的河网之上,长桥浮波,交通着繁忙的商贸。然而,或许是隋朝国祚日短之故,文人的感时伤逝之意竟于澄江之中油然浮沉着了,皮日休同题诗中也明寄兴废、暗寓沉吊: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東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在牡丹盛放、山岳峭削的李唐王朝,毕竟繁华震硕,风流无比!倩倩姑苏运河情,幽幽寒山禅寺静!洪钟巨鼓,百里启晨降暮;拾得故事,千年流芳存遗。

在苏杭之间,运河水悠悠地淌着,石拱桥座座拔地。一时间,水乡的格局便蔚为大观,其中唐代元和年间苏州修筑的宝带桥便是其中极具风采的标本。我总觉得宝带桥颇像大运河那婀娜的腰肢上挂着的一块佩玉,彰显出大运河的雍容与风华!

依偎着烟雨江南的怀抱,运河上的宝带桥温暖而宁馨,五湖四海之中名气日隆,三山八荒之外声望渐重!它与石家庄市赵县的安济桥、四川都江堰珠浦桥和广西三江程阳桥,同誉“中国四大古桥”。尽管已历经了千年的阴晦晴和,却始终静屹于汩汩滔滔的大运河之上,无危无矗,一派宁和!冬春之时,烟水渺茫,浮波鸟飞,沧浪云堆,如痴如醉;商旅联袂,人声鼎沸,凝眸远瞩,无限光景,恬然成韵。至于细雨霏霏时,任六月的南风一番轻抚,无比摩挲。

尽管在中国一提说起“桥”,我们总会记起青山崚嶒、渌水如绸的“桥都”重庆,那里的桥,几乎都是钢筋架梁、水泥浇筑的现代的桥梁,而且式样繁复,奇而精巧,多而巍峨,连岭过谷,穿隧通道,勾连着商品时代的无限热闹,无限想象,无限精彩。然而,在荷香馝馞、莺燕啁啾的故邑苏州,麇集于此的、朴质的石桥却是古色古香、一板一眼的石拱桥,尤以吴中的宝带桥凭着蕴藉、古朴、典雅而最为著名,她自古以来就包孕着自由自在、轻倩活泼的神采,兀突起磔,襟江带湖,秀外慧中,夹道引水,满河走波,哺育着江南水乡的一派悠遥!

3

昂首跨立于奔波涌浪的玳玳河之上的宝带桥,特别宜于远观而感之,静对以览之,衔系着涵绿潴黛的澹台湖。远远临眺,讶然忽而满目,惊叹乍然扑怀,静而久之,它逍遥于一幅古色生香的水粉之上:白水绕城东,绿柳醉青云;长桥怀珠静卧波,寒烟云影共蹀躞;粉墙满郊西,黛瓦酡红日!难怪明才子文徵明在《宝带桥》诗中爽然展卷、浩然展卷:

云开霄汉远,春入五湖深。

天外虹飞彩,波心日泻金。

三江自襟带,双岛互浮沉。

十里吴塘近,归帆带暝阴。

江南春日,灿金满地,融融泄泄,大运河上的宝带桥也常常沉醉于水天相接的地方呢!当你凝神而望之,她那长316米有余、宽超4米、联拱53孔的身量,以及喇叭状的桥堍,就会赫然映入眼帘,娉婷得让人惹眼,让人歆羡,让人怀想:这幅图景仿佛一束端庄而沉稳的发髻上环着的一柄白玉钗,贴切极了,高贵极了,惊艳极了!

可是,更让人为之迷情的是,这宝带桥还有着隐秘如月华、绚烂如流苏般的身世呢!那仙女解带平白浪的传说,至今还被当地人口耳相传,胭云脂雨水乡窈,吴侬软语“江南好”……这故事的奇巧、老少的笃诚、声口的娇媚,动人得像清风吹奏的竹音!

其俊逸之姿,娇柔之态,尤在三月的春闱里,让你说不完,想不足,看不够,只得把望眼凝眸,沉醉东风里:河湖相济的静流皴起层层的漪,放眼细细瞧过去,她仿佛一张素笺轻轻临过,页页柔腻,几若水润的肌肤。

让京杭大运河把吴中的水平衍开去,让人们的日子在泠泠的水韵中淘洗,浸润,沉淀,这就是无私而静穆的宝带桥!……然而,这片可爱的土地,又怎么会仅仅是人们澄心洗虑的风水宝地呢?大大小小的飞禽欢栖悦飞于此,原来这也是它们的乐园啊!无论是在常日晴明如练的日子里,还是在偶尔昏黑如墨的天气里,飞鸟的欢歌笑语总会斜刺横掠着那烂漫的云丛,和怀想着自由、憧憬着奋发、激赏着生趣的我们撞个满怀,唤醒我们内心深处那温柔灵动的朝气与灵性。恰如清朝诗人吴兆笔下曾深情记述的那样:

宝带桥头鹊啄花, 金阊门外柳藏鸦。

吴姬卷幔看花笑, 十日春晴不在家。

春堆柳梢,宝带桥头簇云影;趣倚水漂,澹台湖畔拥新晴。如今,唯有到澹台湖,才能目光流盼,酣然直下,看取吴中繁华。几多生趣,尽在运河。

每每柔柳扶疏时,芦苇荡里白鹭贯长空,啁啾一派,长一声短一声地传递出诗韵与画意:“咕嘟,咕嘟,嘟——嘟——”耳畔平仄有意,脑海点线含情。当你正惬意地感受到霄汉的高远与白鹭的劲健,这些伶俐的身影又乐陶陶地从柳烟翠霭里跳宕出来,似与游人相乐,颇像捉迷藏时探头探脑的孩子,那铿然如铮的嗥鸣声也俶尔清凉了起来。然而,你還来不及回味,它们又立时呼朋引伴飞向那汩汩而流的水里,只留下一圈圈的水纹,圆圆浮荡开去,像梦一样,在静寂的虚空中臻于圆满……

4

无论夏秋之晨,抑或冬春之晚,扑面而来的总是绿植渊腾、生意如织的蓊郁;每当时令相序、寒暖交接最是热闹!它们争先恐后地把生的欢喜在人们的眼帘之中、心幕之上柔柔细细地勾勒,皴染,敷彩……远远瞧去,绽开的红梅急不可耐地捧出了灼灼欲燃的笑意,像一个个红粉佳人。一束偎着一束,攀得丫叉儿愈加挺直,花瓣里迸溅着鲜妍的娇红,犹如星火!近近而瞅,竞芬的白梅却临风迎霜,肃然傲立,像一位位刚毅卫士。一朵覆着一朵,压得枝柯儿只得欹斜,花蕾上顶戴着莹润的灿白,恰似晨露!

当攀上那屹立湖上的造型奇特的桥面,万千风物便周纳眼底。近处这绰约的梅林又是另一番妩媚的风神!一大片一大片的、整整齐齐的梅花打扮得格外妖娆;火红的花团一柄围着一柄,宛如旧时戏台阁楼上翠羽流苏的灯笼恰在清夜掌灯的光景,惹人望之无不醺醺然!至于那雪白的花盘则是一笼托着一笼,宛如往昔曲巷深陌中描莺摹燕的照壁正当烟雨迷蒙的图景,引人瞧之无不脉脉然!

倘若我们把视线拉远,就定然可以与那崭然如铺的流云打个照面,那云霓或如兔疾奔,或如马腾跃,或如娈颔首……百态千姿,翩然如舞,玲珑嵌空,触之莫不有澄心静虑之乐。

至于云水相接处,是京杭大运河的曲流在条畅,一个个黑影正滚墨而动,渐渐拥波浮浪而来,直到訇然的震响稍歇,才晓悟原是商旅客船正在运河上徜徉呢!假如蹑履到此恰逢雨露金秋,你且看那船前的水流,朗练地分出两绺宛如浓密的青丝似的绿浪,使得运河水更加楚楚可人,竟好比一抹青瓷细细糁过,点点泛醴,又使人自然而然想到漾喜的笑涡,亮得刺眼呢!

运河繁华,水上人家,在素净如水、嵌空如云的日子里,船工总是呼着号子,吁声响动天地,绿雪芽诸茶能沁人心脾,然而,最是解乏纾困者,当属烈烈的水酒。

今日的运河,仍然时时可见百舸争流的景象,却早已不必往日那般艰辛、那般苦涩,那般困厄了。尽管力役、脚夫已然少之又少了;可是,船总不减,他们竟悄无声息地改口自称老运河人了,不知他们是否是抱定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愿,执意要把火热的青春、闪亮的理想与坚笃的守望和着汗水、气力与智慧一并洒在船上,终老于运河。倘若如此,在如今的烟火人间,这是多么坚实而质朴的气宇啊!

责任编辑 胡文淑

猜你喜欢

运河
运河之心
——戴村坝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悠悠运河水 款款孟渎情
诗情画意运河赛 古往今来传奇在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故乡运河心中流
运河让你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