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造就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2023-04-20肖双

群众 2023年6期
关键词:乡土电商人才

肖双

兴大业,先用人。释放人才红利是乡村振兴的“必选项”。连云港市一直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聚焦产才融合,激励广大人才发挥“三带两助”作用,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如今,连云港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入库乡土人才达3000余人,乡土人才载体获批数位居全省前列,跑出富民兴村加速度。我们将继续做好乡村人才振兴文章,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组织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体多元、涉及面广。连云港坚持统筹协调,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实现从“数量少”到“备得足”再到“用得好”的华丽嬗变。坚持党管人才,多方联合统筹。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格局。树立科学理念,健全工作机制。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要着力破除束缚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的思维定式,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努力构建更加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乡村振兴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压实主体责任,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投入保障,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支持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同时,把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引才育才结合,集聚用好乡村振兴人才。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必须坚持引育结合。连云港一手开门引才,启动村社“两委”后备人才“千人计划”“凤还巢”等行动,吸引大学生回村任职和能人返乡创业,让人才源源流入乡村。一手大力培养本土人才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火车头”,建立“乡土人才榜”,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引出“源头活水”。为乡村“输血”,细化人才需求,拓宽人才来源。“不拘一格降人才”,既引进“洋教授”,也引进“土专家”,建设多元化乡村振兴人才梯队。打好“感情牌”,诚邀老乡能人回乡创业,为他们整合资源、提供便利。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工作,用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岗位,让优秀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育出带头先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新农村需求,具有“领头雁”作用的乡村振兴人才,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储备好“人才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注重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养。依托本地院校资源,开设“田间课堂”“码头课堂”“随身课堂”,不断拓展本土人才培育渠道,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人”。用出真才实效。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创办陶吧、剪纸“DIY”、都市茶馆,推动老传统融合新业态、贴近新生活、实现新传承。发挥行业协会等新兴组织优势,牵头推进人才开发、工艺改进、市场规范,让“内行人管行内事”。加大对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让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不同类型人才集聚乡村,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振兴的人才框架。

强化平台支撑,助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的振兴。连云港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通人才与资金、项目、产业对接难点,让“单干户”聚成“集团军”,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产品、做优乡村旅游业,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动能。“能人+农户”接起共富链。立足本地禀赋,依托能人领办产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为周边群众提供各类服务,带动共同致富。支持和鼓励乡土人才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技艺传承平台和风采展示平台,培养造就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素质优良、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放大水晶、林果、食用菌、水产养殖等资源优势,鼓励“甘薯大王”“泥鳅大王”等成立合作社440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2个、省级示范社122个。大学生村官郝大宝不仅自己成功创业,还带动三铺村153家贫困户全部脱贫、整村摘帽,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江苏“最美基层干部”等荣誉称号。“基地+项目”延伸产业链。培育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好产业文章,发挥致富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链各环节开展深度创业,共同致富。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整合人才、财税、金融政策,建设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赣榆“潜园”三带示范基地、海州民主路文化街等乡土人才集聚区,推动创意设计、情景体验、文旅购物等多种业态融合,把技艺做成生意,把作品转为商品,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互联网+品牌”提升价值链。按照“一县一特色、一镇一品牌”标准,打造电商创业产业园,建设孵化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一批电商“网红”开通直播“网课”、传授带货经验。聘请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等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建成赣榆海鲜小镇、连云紫菜小镇等一批“互联网+人才+产业”特色小镇。同时加强优秀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加快孵化基地发展,做大做强直播电商产业,涌现出“乡村小乔”“彩云海鲜”等超百万粉絲网红。2022年,全市农业电商销售额278亿元,农产品网上销售额264亿元。

优化人才生态,激发乡土人才活力。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书写好人才“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让乡村振兴人才真正“香”起来。树立人才流向农村用人导向。把编制、职称、待遇等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用人导向。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遴选等程序从市直单位选派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担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到高质量实施,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的后顾之忧。完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配套服务政策,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全省首家开展乡土人才“三带”典型评选,开辟乡土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市领导带头结对联系乡土人才,定期走访慰问、帮助成长、解决困难。对入选省“三带”行动计划的名人、能手、新秀,分别纳入市“521工程”第一、第二、第三层次进行培养。在市“花果山英才计划”中设立乡土人才专项,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支持。2022年累计发放乡土人才小额创业贷款16.1亿元。大力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让职业农民具有稳定、清晰的发展预期。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人才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宁

猜你喜欢

乡土电商人才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人才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乡土中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