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主题式作业

2023-04-17罗明珠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3期
关键词:走进式作业课文

罗明珠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减负提质的理念下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整合优化,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也是学生当下学习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主题式作业是以作业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要想设计好语文主题式作业,需要遵循三个“走进”原则。

走进教材。主题式作业设计与单元主题相结合,与语文要素相结合。

在教学中,笔者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与单元主题相结合的生长点,确定作业设计的主题,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在作业设计中延伸单元主题,拓展学科知识。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是围绕“春”来编排的,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语交际表达的是春天里的发现。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美景,用眼睛去欣赏、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悟。为了让春天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笔者设计了“春迹·春情”主题式作业:搜集关于春天的成语和诗歌;诵读关于春天的古诗和散文;创作一幅“春天的画”或“为诗配画”,让学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种植并写下观察日记,学生可以选择一至两种植物种子进行种植并“跟踪”观察,在观察表中定期记录,写下观察日记;仿照课文《找春天》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编故事,学生读《宿新市徐公店》,看插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即把古诗改写成散文。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进一步增强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提升了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综合能力。

走进生活。主题式作业设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山川自然相结合。

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与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把人文与自然融入语文主题作业中,实现多维度的学习,通过体验、调查、操作、实践等作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发掘自我潜能。

笔者设计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系列作业,让学生循四时之变,应万物之勢,赏节气之美:赏春夏,用图画和文字记录别样的节气之美;知秋冬,从立春到大寒,学生用独特的方式书写了自己和节气的故事;种四季,选取不同的种子,开辟班级花苗圃,种下希望,在不断耕耘中感受生长与智慧;摘野菜、包粽子、编蛋兜、踩高跷、打糍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节日来由,体验过程,传承文化。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节奏变化,更是中国人诗意的浪漫。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育人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主题式作业为主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

走进经典。主题式作业设计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与礼仪习惯相结合。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课外读书相结合,让经典著作与作业发生“碰撞”:开展读书会,让学生的读书感悟有交流的平台;绘制经典海报,抓住经典中的人物、场景等绘制长廊海报;改编课本剧,学礼仪把握人物形象,各项分工体现合作;经典咏流传,师生同台诵读经典;“百家讲坛”,展现学生不同的自主探究成果。

主题式作业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延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为学生成长赋能。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走进式作业课文
如何借信息技术优化“自助餐”式初中英语家庭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对比与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我国首次进行页岩气“工厂化”四井同步拉链式作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