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主张的形成路径及凝练要点

2023-04-17刘华贵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3期
关键词:办学育人语文

刘华贵

教育主张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校(园)长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个人教育实践经历、体验、感悟、阅读及思考而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见解,是实践与理性思辨的产物。教育主张的提出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校(园)长持续积淀教育经验、迈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如何唤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校(园)长的发展自觉,助力其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呢?这就需要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从教育主张相关概念的辨析、形成路径及凝练范式三个维度入手,细细咀嚼教育主张之味。

教育主张的概念辨析

在与一线教师及校(园)长对话过程中,每每提及教育主张,总会让对方有云里雾里之感。究其原因,大体分为两种:一是觉得教育主张高不可攀,自身无法企及,二是混淆了教育主张的相关概念,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目前,与教育主张相关的概念有办学主张、教学主张、育人主张等,现将相关概念辨析如下。

教育主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校(园)长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深刻认知理解和回答理想教育的存在样态及实施要素的教育见解与体悟。

办学主张:在办学过程中,校(园)长在系统思考与理性追问的基础上提出的富有教育思想和办学哲学的办学理想、愿景及办学样态的综合论述。

教学主张: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基于个人独特经历、探究、体验、感悟、阅读、思考而形成,蕴含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教学对象的精深理解,对教学追求的理性概括的一种见解、一种思想。在教学主张的统领下,从操作层面上来说,包含教学方法、途径、策略、流程、模式等。

育人主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系统思考和回答育人理念及育人目标的集中表述。

从以上的概念辨析可知,教育主张是办学主张、教学主张、育人主张的上位概念。因身份及职能差异,校(园)长的教育主张主要包括办学主张、教学主张和育人主张;教师的教育主张主要包括教学主张和育人主张。从主张的源起上来说,校(园)长教育主张的形成与其办学经验及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一线教师教育主张的提出则更倾向于学科教学及教育生活体悟。

教育主张的形成路径

对于一线教师和校(园)长而言,教育主张的提出不是简单的理论拼接和实践模仿,究其来源,大致有如下几种形成路径。

对学校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理性思辨。一所学校因所在地域、办学历史、发展历程及文化基因的不同而独具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一员,一线教师或校(园)长教育主张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学校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理性思辨的基础之上的。例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是一所有着18年办学历史的小学,在全面挖掘学校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校长林娜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人的发展,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校文化的外显”,为追求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唯有“团结协作 力争上游”,方能不负光阴、不负时代。基于此,林娜将“健康教育”迭代为“锦标教育”,提出了“铸锦标教育品牌 办终身回味的学校”的办学主张,“锦标”二字融于“团结协作 力争向上”这一校训之中,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本源。在不断的追问中,学校确立了“培养健康体魄 健全人格 健雅心灵的‘奥林健儿’”的育人主张。

对学科课程的深度剖析及实践探索。学科教学是一线教师的中心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不仅需要教师加强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和学科课程标准研读,还需要教师突破学科课程教学的局限,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从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学习科学、学习工具等维度展开全面探索,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例如,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多年小学语文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组块教学”的教学主张,他认为,语文学习过程是个体心理“相似块”的重组、整合的运动过程,语文学习过程中感知、理解、体悟、积累、运用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组块”的积极活动。因此,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又如,武汉市硚口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唐静认为,语文课堂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真实地经历教学全过程”,基于“仁者静”的核心理念提出“静语文”的教学主张。

对教育价值的持续追求及反思追问。立足新时代,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追问当下的教育价值。2016年,张同祥被任命为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校长,跟进这所新建学校的筹建工作。为了避免走入大多数新建学校“重学校环境建设,轻学习空间育人”的老路,张同祥提前谋划,充分挖掘学校每一处空间的育人价值,并将“无边界教育”理念引入校园空间建设,提出了“空间即环境、空间即资源、空间即交互场所、空间即学生走向未来的连接点”的办学主张。基于“无边界学习”的办学理念,他提出了支持“无边界学习”的“五让”教育主张(让美德可视、让学习可见、让文化可喻、让个性可能、让成长可现)。在持续挖掘学校空间育人价值的过程中,洪山实验小学校园的整个空间育人资源被盘活,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的“无边界”育人研究成果被评为湖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其他新建小学空间育人实践提供了借鉴。

教育主张的凝练要点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教育主张的提出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一线教师和校(园)长在提出教育主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凝练要点。

梳理教育主张的表达逻辑。教育主张涉及一线教师和校(园)长的教育观、哲学观、办学观、育人观、儿童观、课堂观、学习观等。因此,一线教师和校(园)长在提出教育主张的过程中,需要系统梳理其表达逻辑。例如,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基于“自华教育”,从教育意蕴、身份意蕴和思政意蕴三个维度阐释其理念体系,提出“自我赋能、自主成长、自觉兴华”的育人主张。从逻辑表达上来看,只有明晰了办学理念,才能确定学校的育人主张,以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作支撑,才能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治理体系。因此,在凝练教育主张的过程中,做好逻辑梳理是基本前提。

关注教育主张的结构化呈现。“结构化呈现”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教育主张的凝练。要一线教师和校(園)长提出自己零星的教育主张并不难,但如果要求他们将自己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淀梳理并结构化呈现,往往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一位广东的英语名师对自己英语课堂描述的关键语句如下:“鼓励学生,倡导学生大胆表达,不怕错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一次回答问题、参与互动的机会;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分层次多元化展示。英语课堂应该是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率高、课堂活跃度高的课堂。”总体而言,这位教师强调,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自在的。由此,我帮她将其英语教学主张凝练为“自在英语”四个字,并进行了结构化呈现。

“自在英语”的内核是平等与自在,在英语课堂上,师生地位平等、师生话语权平等和师生发展权益平等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强调学生的自主语言表达、自主开展学习和实现自主发展。在此内核下,“自在英语”课堂需要把握目标的精准性、任务的适切性和评价的多元性,基于主题、情境和拓展这三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主张进行结构化呈现,不仅能明晰零星教学主张之间的关系,还立体呈现了“自在英语”课堂的整体框架,更有利于学科研究成果的辐射推广。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办学育人语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