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教师的阳光心态

2023-04-17阮长德张宁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3期
关键词:心态人格阳光

阮长德 张宁

教师的阳光心态是乐观平和的心智模式和积极上进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是教师由内而外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精神面貌。阳光心态是教师自身成长、基础教育改革和助力学生发展的需要。阳光心态的形成,除了专业培训、物质激励等外部途径之外,教师的自我积极调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阳光心态的自我培养,可以从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情感调节、自我意志调控、自我行为规划四个路径来完成。

在自我认知提升中理解改革

专注过程、淡化结果。教师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的独特性劳动,教育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心态会像空气一般最终无声无息地弥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教师是否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仅仅来自外部的物质激励,还有很大部分来自学生的状态和成就,学生就是教师的劳动成果。因而,没有教育情怀,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很容易陷入焦虑、迷茫的漩涡。新时期,教师要保持奉献精神,淡化功利思想,这样才能摆脱精神困境的束缚,拥有轻松自如的状态。

在学习中追求极致自我。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因而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教师才是教育改革所需要的。一方面,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进行深度学习和知识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和幸福为本,肯定学生的价值和尊严,能够理解、宽容、接纳和尊重学生,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传统教学强调把学科知识说清楚,把教材内容讲透彻。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学科综合,要求教师除了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方能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旁征博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拓宽学习渠道和学习视野,在工作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从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心无旁骛地努力,适应时代和改革的要求,最终自然而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自我情感调节中顺应改革

在顺其自然中获得舒适感。顺其自然并不是要消极不作为,而是让教师保持轻松舒适的状态。面对自己,教师应该认识到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十全十美,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给自己犯错的机会。面对学生,教师也应该接受学生的不完美,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预设效果和实际效果的差异。

在换位思考中获得释然感。教师要通过换位思考来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时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从不同立场、视角思考问题,认识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失”中看到“得”,从“悲”中看到“喜”,从而使内心获得释然。当学生学习效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时,教师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心理状况,要坦然看待一些不理想的现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内心有更多的包容。

在自我意志调控中拥抱改革

学会展望未来。作为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极为重要。教师要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忘记过去的不愉快,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现在和未来的自己。其实人生有很多事情不在我们掌控的范围内,所以我们不应该活在过去,要停止精神内耗,把握好当下。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趋势,教师要从过去旧有的模式中跳出来,立足当下,寻找教育新的出路。

学会自我激励,挖掘潜力。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挖掘潜能,找到自己理想中充满光芒的形象。因而教师对自己要充满自信,有自我认同感。当遭遇苦难和挫折时,要看到里面蕴含着成功的前兆和曙光,处于危机时要能看到其中孕育着机遇,坦然看待人生的各种烦恼,处处看到转机。

在自我行為规划中推动改革

在教学中努力转换角色。首先,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服务者。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之前“一言堂”习惯,由“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志趣和习惯,在课堂上多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做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师应该加强研究意识,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研究型学习方式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关注自己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研究和反思教学活动,从实践中摸索出科学性的规律,提升教学水平。

在生活中学会适当更新环境。生活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压力太大、心情不佳的时候,这时要坦然面对外界各种议论、赞扬、指责的声音,保持平和的心态。教师可以选择一定的声音环境,比如通过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以缓解心情。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更换视觉环境,比如去室外观景,多欣赏美好的事物。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格作用是使青少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阳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的学生。教师要不断调整自我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投身教学改革,做创新型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应该拥抱改革,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改革,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勇于创新,为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心态人格阳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走,出发!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