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谱写通山职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04-17赵爱民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3期
关键词:通山县职教办学

赵爱民

近年来,通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锚定航向拼发展、精业笃行练真功,在职业教育后发赶超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成绩。

练发展真功,综合实力越来越强

通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真金白银强投入,真刀真枪解难题,推动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理顺办学体制上解真难。为解决县中职学校“普职”双轨办学,“重普不重职、职校难姓职的难题”,投入2.5亿元新建一所高中。2020年秋,新高中建成并开学,县职教中心原高中部顺利剥离。此后,县职教中心一心一意办职教,办学优势逐渐显现。2022年,通山县职教中心在全省260余所中职学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名单,学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成功入选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质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名单,实现双丰收。

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投真金。近年来,通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弥补职业教育历史欠账,通过持续的高强度投入,加速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近3年来,累计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债券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通山县职教中心实训大楼、运动场,完成法治广场改造、校园路面刷黑、学生食堂改扩建工程、学生公寓扩建等项目,校园安全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在加强师资建设上做真功。坚持把师资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关键,优先保障职业教育师资需求。近年来,累计为县职教中心招引专任教师123人,其中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招引4人,中职学校教师年龄、学科、学历结构明显优化。坚持师资培训倾斜支持,每年中职教师外出培训不少于60人次,基本实现三年一轮训。目前,县职教中心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特级教师1人、荆楚工匠1人,双师型教师达到70%,9名教师参加全省中职教师能力大赛获奖,整体实力跃上新台阶。

练管理真功,办学声誉越来越好

牢固树立“打铁还要自身硬”的理念,规范管理练内功,推动职业教育由内向外完美蜕变。

规范办学行为出实招。严格落实职普协调发展政策,建立并执行中职招生计划落实到初中学校机制,严厉打击有偿招生行为,中职招生秩序明显好转。规范中职学校实习管理,严防借实习之名滥用学生劳动力。全面规范中职学校后勤服务,县职教中心率先向学生返还食堂盈利,落实零利润经营,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创新德育管理做实功。鼓励学校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创新德育管理模式,激发中职学生向上向好的内生动力。2021年,县职教中心创新推行“素质学分银行”评价模式,引导激励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收到良好实效。县职教中心创新实施的“德育活动课程”,做到德育规范周周有主题、日日有抓手。学校德育案例《一堂德育课,激活一池水》被省教育厅选送教育部参评。创新德育管理以来,学校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失学率降至3%,校园暴力事件销声匿迹。

规范学校管理见实效。以打造中职特色的“高效课堂”为抓手,加强对中职教学的指导,推动“备、教、批、辅、考、评、研”教学环节标准化、规范化。县职教中心大力推行“一岗三责”五级联保责任制以及职代会、教代会等制度,细化《师德考核办法》,制度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创新家长代表常态化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实现“晾晒式”见证向“沉浸式”参与的监督转变。通山县职业教育在规范管理中校准了航向,也在规范管理中收获满满。近年来,全县中职学生获得省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60余个,其中省级金奖3个;2022年,全县技能高考600分以上学生达20人,专科升学率100%,中职技能高考成绩居全市前列;中职在校学生也由2018年的900余人增至3600余人,办学规模翻了两番。

练融合真功,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坚持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丰富职教内涵、增强职教服务发展能力、拓宽职教人才出口。

以“开放式”合作,建强实训基地。与本地企业深化合作,高标准建成大唐融合、星光玉龙、星火原、鹏程果园等本土实训实践基地12个,每年接纳学生上岗实训约2000人;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职业教育集團、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咸宁研究院等知名企业和院校深化合作,落实高质量实训岗位1000余个,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以“订单式”培养,深化校企融合。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县职教中心与上海宝钢集团、北京中晋人力资源派遣公司实现联合办学,开设电工电气、高铁服务方向等专业,培养定向型人才。积极服务县域发展需求,与县内星光玉龙机械、星火原实业等8家规上企业合作办学,开设电子、机械制造、新能源等专业,服务通山产业发展。近5年来,已向各类企业输送毕业生3000余人,就业率达98%。

以“集团化”办学,打通升学渠道。坚持就业与升学渠道双拓双优,先后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签订中高职合作协议,推动专业共建,师资、课程资源共享,打造中高职升学“直通车”。近年来,通过“直通车”升学学生500人,占比16%。此外,通山县还积极引导中职学校用活本地非遗资源,与非遗传人合作,开设“通山木雕”等非遗课程3门,弘扬本土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通山县职教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通山县规模放养土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