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月兰(节选)

2023-04-16季羡林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紫气老祖云霄

季羡林

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无比的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它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們……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它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它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选自《二月兰》,有删改)

◆赏析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来写二月兰,描写花开时说“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运用了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花开的绚烂夺目。描写二月兰“怒放”时,作者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想象的加持,凸显二月兰虽不起眼但生命力倔强、顽强。花的“顺其自然”,无所谓悲喜,与作者回忆中老祖、婉如、小猫虎子和咪咪故事所激发的“酸甜苦辣”一一对照,平凡生活的描写中,融入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文章结尾写二月兰“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作者的思考不言而喻。一篇普通的写物散文,因为描写中融入作者别具匠心的想象和思考,使文章深刻而有内涵。

◆技法借鉴

一、适当加入想象

描写时加入适当的想象,可以展现描写对象的多面性,形象地凸显描写对象的丰富的特征和作者复杂的情感,使文章深刻丰满。如文中“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通过想象,描写了二月兰怒放时的情状。

二、融入深刻思考

描写时,景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可以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景物,让文章更加生动。比如文中的“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作者托物言志,通过表现二月兰的顺其自然,表达了自己凡事顺其自然、遇事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紫气老祖云霄
云霄办喜
飞上云霄
我的家
老街口
游老祖寺
强军壮志在云霄——记党的十八大代表、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三级军士长赵云霄
紫气氤氲
温馨的家
天光云影千峰翠 紫气蒸腾红霞飞——晋家柴钧艺术欣赏
七绝 神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