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水平

2023-04-16尤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审题导图维度

尤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中提出需要确保学生书面表达观点明确,能够围绕中心选取写作材料,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着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思维导图应用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由英国学者在1960年发明的一种将发散思维具象化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将使用者内心想法按照某种层级顺序描绘下来,使用者可以在此期间利用颜色、数量级表示不同事物或想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认知思维发展规律,使用者思考时右脑会处理颜色空间及图像相关信息,左脑会处理逻辑顺序以及相关数据。在构建思维导图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通过使用图形、关键词以及色彩,清晰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实困境

在传统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仅会要求学生按照教材或练习册明晰写作要求,利用两节课时间完成写作,并在教学活动结束前开展作文展评,以此结束整个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无论是作文的选题还是写作方式,都被局限在了特定范围内,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有效凸显出来。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文章整体结构、故事情节以及脉络走向进行细致规划。高中生群体思维认知正处于发展阶段,学生可能在作文构思前期对各项事宜能够精准把控,但随着写作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学生可能存在思绪紊乱或对情节发展的认知偏差,影响后续写作。这往往就是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将写作思路体现在纸上所导致的。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正向价值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维导图应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发挥价值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时代教师不仅需要注重教学进度、教学目标落实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还需要着重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以及思维认知变换情况。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学生在写作前期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将自身对作文整体结构、脉络框架等相关内容清晰直观地绘制在纸张上。由于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思维认知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对待同一知识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因此学生设计出的思维导图也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群体的差异性。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我思考的价值,还能够在作文后续展评过程中通过互相交换思维导图学习他人优秀的思维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把控整体教学活动,通过对话互动的方式与学生群体建立科学合理的沟通桥梁,了解每位学生的行为动机以及内心想法,最终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文经验的同时,还需要探究各类语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在构思思维导图期间,需要从时间空间以及构成要素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同一思维导图在不同视角下的含义各不相同,展示出的信息量十分庞大,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此外,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中对某一知识产生了新的认知,也可以将这一想法继续记录在原有的思维导图中。无论分支数量有多少,最后都会归结于一个共同拥有的核心,相比线性单一的思考方式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以气象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书写与气象相关的作文时,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心写下气象二字并以风雨雷雪等自然天气为分支结构,每条分支结构中对应的气候条件又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展示出不同的社会风貌以及社会现象。因此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层层筛选过程中把握作文的主题立意、控制篇章结构,展示出自身独特的理解。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一)思维导图在审题立意中的应用

從审题人视角来看,评价一篇语文作文需要从素材、立意、语言与结构4个方面进行综合探讨,其中立意是作文的灵魂。近些年高考语文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会热点问题、古籍名著中的语句或故事等。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在于只会为学生提供基础资料,学生需要在具备强大的审题能力的基础上精准分析背后的内涵,围绕材料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准确定位作文立意,避免跑题偏题现象的发生。思维导图就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2015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为例。该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了解材料后,挖掘该材料中的关键词并确定主题。此次高考作文材料为寓言故事,因此需要学生找到寓言故事中每个陈述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信息。如文章中提到“大树没有翅膀,却结出甜美果实让野兽吃后,将自己的种子带到各地”,这就要看学生能否从深层次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即便没有先天条件,也需要利用后天环境创造条件;有志者事竟成。”学生还可以从其他维度进行理解:“飞禽走兽一直认为有翅膀和腿才能旅行,但得知大树果实的旅行方式后,发现自己固有的结论是错误的。”进而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或改善固有思维”等多个维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作文立意,以此类推。

此时,运用思维导图就是确保文章立意准确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白纸中心书写“大树果实”这一词汇,随后画出箭头,并在箭头上方写出“大树果实经动物消化前往各地”,以此表明大树果实的发展历程。同时分别画出多个箭头对不同视角的各种想法做出提示。这一过程能够确保学生在写作前明确写作主旨,并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一概念或事物深入探究时紧紧抓住文章核心点,避免出现跑偏现象。

(二)思维导图在谋篇布局中的应用

以记叙文为例,思维导图在记叙文谋篇布局中需要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凸显文章清晰的时间、人物、地点,按照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梳理各个故事情节。所有的事件发展演变过程都需要有开头和结尾,同时还需要确保突出主题主次分明,能够利用具体事件深刻描绘自己情感价值观的变化。

综上所述,要从审题立意以及谋篇布局两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挥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内在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审题导图维度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三招”学会审题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第6章 一次函数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