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2023-04-16蒋开凤

教育界·A 2023年8期
关键词:笔者课堂教学课堂

【摘要】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既需要学生记忆繁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就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蒋开凤(1991—),女,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中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逐渐地增加地理知识积累。此外,教师要对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知识源于生活,学生需要有熟练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1]。

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笔者在向学生解释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说:“植物利用太阳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人类生存必需的氧气;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太阳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笔者在向学生解释太阳的能量可能对人类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说:“如果太阳黑子增多,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使地球上的电力传输网络、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传输受到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同学们打着电话,可能突然就断线了。”

笔者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来传授地理知识,可以营造轻松的地理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地理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

如果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充满兴趣,就可以明显地提高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创新地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学习兴趣,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类型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让一组学生模拟海陆间循环,即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让一组学生模拟陆地内循环,即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在陆地上;再让一组学生模拟海上内循环,即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笔者让学生亲自模拟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循环的知识;而学生在模拟水循环的过程中,概括水循环的过程为:“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三、利用课堂提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论证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于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琐碎,如果学生对解决地理问题不感兴趣,甚至直接忽略思考问题的过程,就会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学习的效率不高。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堂提问的策略,将需要讲解的知识融入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并能够从问题中学习地理知识,丰富地理知识积累,从而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从而让学生掌握重难点。笔者提问:“如何协调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研究课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分析。学生思考分析后可以说出多种答案,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森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森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设立保护基金,使森林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森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森林区的移民和农耕活动等。

笔者创设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关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设置学习目标

学生如果拥有学习目标,在课堂的学习中就会拥有动力,反之,学生如果缺少学习目标,在课堂的学习中就会没办法集中自己的精力,从而导致课堂学习的效率低下,影响学习的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引导学生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动力全身心地参与课堂。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的完成难度不能过高,这会让学生感觉自己的目标很难完成,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理,学习目标不能过于简单,这会让学生产生盲目自信的心理,从而产生麻痹的思想。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设置为:理解气压帶和风带的形成;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笔者通过动画和“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大气环流的印象以及对大气的运动状况的理解,为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做铺垫。学生通过自主地思考分析,联系课本内容,用地球仪、透明胶布、不同颜色的硬纸条制作北半球的三圈环流模型,并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模式图,从中总结规律。学生发现,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而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笔者引导学生设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地理教学的辅助图片、视频等生动的资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集中精神投入地理课堂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知识的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本内容,就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如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组包含海水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海水堆积地貌以及风力堆积地貌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思考这些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学生联系课本内容,发现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都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统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方式。

笔者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共同提高。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利用起来。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布置完学习任务后,笔者指导各个小组的小组长发挥组织作用,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能够保证小组成员有效地搜集相关资料。如某个小组成员可以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及地貌特征的相关资料;某个小组成员可以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某个小组成员可以搜集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的相关资料;某个小组成员可以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各种资源的相关资料;某个小组成员可以搜集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资料,等等。在小组成员搜集完相关资料后,笔者指导小组长整理资料,并指导学生就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更多知识。在学生交流完后,笔者要求每一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对自己小组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全班学生了解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与此同时笔者还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七、优化作业设计

地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并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作业设计。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的课堂教学完成后,笔者结合这一节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行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完成相关作业的过程中,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多元化手段调查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关注冬季最低气温和夏季最高气温的变化;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学生调查发现,我国百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增温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夏季气温变化不明显;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许多影响是负面的,如海平面上升、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等。

笔者优化作业设计,加强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解决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學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自主地探究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露霄,梁彦庆,张校博,等.高中地理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31.

[2]张治霞.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119.

猜你喜欢

笔者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老师,别走……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