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省一区”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4-16王轶欧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校际三省办学

王轶欧

(沈阳音乐学院 国资处,辽宁 沈阳 110818)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三省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三省一区”高校教育发展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树立“开门开放式”办学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办学管理模式多元化,着眼于世界舞台,以加强合作和协调建设为重点,着重做好“三省一区”高校对外国际交流的相关工作,进行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使其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三省一区”高校综合各自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案,构建优势学科专业互补互助体系,努力争创和建设一流品牌大学。当然,地方高校跨域式高质量发展,既是其自身教育教学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贡献能力的有力展现[1](P1~3),也能为“三省一区”在新发展时期激活经济、信息与教育内生力量奠定强有力的资源基础和科技支撑。

一、“三省一区”高等教育发展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开放共享。全面贯彻开放共享的理念,树立开放式办学思路,结合高校本身教育办学特色,利用学科专业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平台共建、学术合作、协同创新、师资互聘、文献共建、师生互访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充分发挥优质特色教育资源的展示、传播和引领作用,全力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坚持优势互补。突破高校交流壁垒,合理配置双方资源,实现共同优势、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扬长避短,形成整体优势,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动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融合发展,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三是坚持协同创新。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协同创新攻关,加大科研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力度。推动高校创新发展,加快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步伐,全面支撑“三省一区”振兴发展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坚持融合发展。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影响、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教学制度和实际运行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在高校联盟、协同发展新办学模式下如何实现互利共赢培养,更好地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发展,这也是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改革,形成具有“三省一区”各自特色的校际合作发展新路径。

二、“三省一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擘画目标

“十四五”期间,“三省一区”为实施“开门开放”办学模式,积极加快对普通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创新教育,重点突破难关,保障实现资源共享,促成省际、校际、校地、校所、校企全面合作,推动省际高校之间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学师资互聘、系统平台开放、科技协同创新和海外交流互往等实践中实现通力合作,“大踏步”推动创建优质一流大学。紧紧对接国家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推动今后高层次科研创新领域建设,促进资源新体系整合,为努力打造“三省一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长远发展、走向世界打开新天地。

到2022年,将推动“三省一区”有关高校成立合作联盟10个左右、跨学科专业联动项目30个左右;通过协作成立校地校企研究院50个左右,协作申报重要科研平台10个左右、重点科研项目30个左右;共建跨省跨校高水平教学团队100个左右、专业课程教学示范中心10个左右、“四新”培养联盟10个左右、教师发展服务中心10个左右;推动高校建立有特色、高质量、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国际教育合作网络平台10个左右,联合与东北亚、“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建设全球高层次教学合作项目30个左右。组织500名左右优秀教师与“三省一区”高校开展互聘授课任教活动,30万名左右大学生跨地域修读1000门左右精品课程。

三、“三省一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东北三省”地缘优越、人文相近,再加上内蒙古自治区的独特优势,将“三省一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做到高校资源共享、优势相辅相成,院校之间实现强强合作、强弱互助“抱团作战”,积极开展联合培训、师资互聘、合作创新和国际交流,可以极大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提升,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条重要路径。[2](P7~8)

(一)加强学生联合培养

一是规避单一学科问题。“三省一区”高等院校要想转变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就必须推动专业学科全面改革,破除省际、校际间相关知识的隔阂,从过去单一学科的专业架构逐步调整为现行交叉学科的整合实施。当前,如何做好具有科学合理化的专业配置是学科交叉整合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和用好这个变革后的“催化剂”,使其发挥最大最好的作用,适时推出新的培养专业,突出特色领域和地方本土特点,面向国家科技前沿和重点学科发展应用领域,极大地推动学科交叉整合和促进新工科、新医药、新农科、新文科发展,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等领域亟需人才的步伐。例如,中国医科大学组建跨校课程组、建设虚拟教研室、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收获了更丰富的思想碰撞,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发展方向,也有利于高校拓宽办学思路。

二是合作研发教学资源。以“三省一区”的同等高水平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为导向,共同成立课程教学协作机构,共同强化精品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共同构建优秀课程共享联盟,联合申请创建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等优质项目,共同合作研发精品课程、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材课程资源共享。近两年多来,辽宁省普通高校合作组织一流课程、开发精品课程2000余门,比国家开放办学项目实施前新增了精品课程1094门,共同培养学生7.3万人次,增幅45.6%,为联合培养工作提供了保障。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和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大学,在区域层面上为“三省一区”的合作办学积聚了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从高原到高峰,需要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充分共享、交流、碰撞、融合。[3](P1~8,17)

三是改进传统培养模式。“三省一区”努力强化提升非传统概念的基本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转变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和专业化培养,结合当前各地“疫情”防疫政策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辅助应用,如借助“互联网+”等线上线下互通的新教学技术,适时探索创建“以人为本”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申报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鼓励不同层级学生加强互动与交流,共同组织创新就业竞赛和演讲口才授课等活动。建立省际、校际的合作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质量控制考核,保证联合人才培养质量。比如,由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的“临床医学+脑科学”课程,用“医工结合”的新医科理念,创建了脑科学教学新模式。学生完成学习后,其在脑科学方面知识的广度甚至可以超过部分授课教师。

四是完善学分互认系统。高等院校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三省一区”高校有必要抓住教改时机对校际间学分的转换给予充分认可,健全和出台有关学分管理办法和实践体系,确保在联合培养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比如,辽宁省通过成立校际教学课程联盟、实施网络开放课程跨校选课、构建校际学分互认体系等措施,实现了教育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高效利用。合作培养,不但迈出了高校合作的新步伐,更迈出了校所、校企、校地合作的新步伐。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学会巧借外力,因为高等教育层次越高,越能体现出教育与研究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舞台,另一方面为企业的人才引进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高校的前沿站点。

(二)推动教师互聘

一是开展师资互聘教学。采取省际、跨校师资互聘、干部挂岗、跨地域组建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整合高校特色教学资源,联合开发公共精品课程,缓解人才培养结构性不足所带来的压力,推进一流专业课程、一流学科建设,提高“三省一区”高等教育综合办学能力。比如,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优势、中国医科大学医药健康学科优势、沈阳农业大学农林草学科优势等,打造区域“高校教学科研资源共享联盟”,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跨校组织”等创新团队;实现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区域“学科创新联盟”;促进区域内优质课程、实验室、科技成果等资源共享,打造创新要素与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提升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4](P1~3)

二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响应开放办学政策号召,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举措。“三省一区”高校在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高水准深化教改、推动教师创新创业、激励学术科研创新、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毕业生实习指导等方面备受鼓舞,着眼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方向,致力于克服实际困难,鼓励教师勇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以提高“三省一区”高校整体职业队伍建设的综合能力。比如,创建于1948年的沈阳理工大学,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大名鼎鼎的“兵工七子”之一。目前,该校已对接“三省一区”范围内高等院校17所,并实现了与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师资的共享与合作。同时,学校正在开发面向“三省一区”的“教师互聘信息平台”,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教师交流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完善交流机制创新。支持“三省一区”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跨地域互聘师资管理体系,通过健全交流师资工作量统计、绩效考核和薪酬发放管理办法,有效调动高水平师资开展省际、校际交流的内生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三省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9%。这得益于“三省一区”开展跨省多地多点联合实验,更加深入、准确地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品种的性状表现,进而更好地将其应用推广。“三省一区”范围内的农业院校、农科院、种业企业等多个机构共同成立创新研发项目中心,合作成果曾先后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级奖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级奖,并助推辽宁省、黑龙江省的两家种业公司成为全国种业百强企业。目前,在“三省一区”范围内,高校已实现了师资互聘3454人,跨地域组建教学创新团队564个,合作研发精品课程2000余门。

(三)推进协同创新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推广。国家技术开发和创新会促进和带动地方信息化平台管理应用水平的提升,而“三省一区”顺应时代脉搏,狠抓落实成果转换,有效整合专业教学与科研项目资源,建立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体系结构,在信息膨胀与科技飞速更迭发展中找到一盏明灯,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课题研究。大浪淘沙、破除壁垒,唯有合作共享,才会实现双赢。当前,“三省一区”高校在推进构建项目牵引过程中,在科学技术和教育创新领域格外重视大协同、大联合、大攻关,只为更好地精准服务东北产业升级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完善东北振兴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继续与格微软件公司合作,推进东北振兴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汇集、处理与存储东北振兴动态数据信息,为中共中央及东北地方政府提供主导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工业企业“互联网+”战略大数据支撑平台。

二是发挥项目兴国战略。“三省一区”高校充分发挥属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会同相关科研院所、省市研发部门、科学创新技术企业等机构,联合拓展信息组织开发和研究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适时增进高等教育整体的科技核心发展,培养国际化高水平战略的科技领军人才,着手打造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科技创新型团队,在国家科技领域软实力和硬实力自我较量中积极发声。事实上,相关成果已在长征五号火箭、港珠澳大桥、国产核电机组主泵、981钻井平台等“国之重器”和“大国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科教融合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这是该校开启新时代高层次化工人才培养的大胆实践。该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12家科研院所,共同创办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研发二级学院,实施“1+2”新学制培养模式,并采用双导师制,达成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5](P29~35)

三是增强协同创新实力。我国的经济基础、科技实力、教育水平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已经进入必须协同攻关的创新服务阶段,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三省一区”高校的高水平大学专业学科为导向,形成科研协同联动发展机制,进一步强化基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进行省际、校际合作攻关,勇于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领域的瓶颈。例如,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和沈阳睦合达数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建立合作关系,将智慧产业成果持续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助力和活力。紧密联系各地政府需要,在哲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发挥高等教育新型智库服务功能和平台作用,协同深入开展理论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策略探索,加强咨政建议水平,不断积聚各方振兴力量。

(四)促进国际交流

一是完善国际协作平台建设。促进“三省一区”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积极构筑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战略协作平台,依托“一带一路”实绩,继续秉持睦邻友好态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战略的主导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国际间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力量。2019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深圳市原副市长张思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国务院参事陈全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章寿荣等7位专家受邀,就中美贸易关系、深圳创新发展经验、乡村振兴战略、制造强国战略、民营经济发展、中国制造赶超战略、江苏经验等内容举办了7期“东北振兴大讲堂”,传播振兴理念。

二是开展来华留学项目。支持与国外优秀高校实施学生合作教育、学生交换培养、学科学分互认、学位证书互授联授,鼓励“三省一区”高等院校共建一批赴华学习培训示范基地、品牌专业学科和特色课程项目,协同举办“留动中国”等品牌教学活动,扎扎实实推动来华留学工作。“东北振兴论坛”堪称这方面的典型,品牌效应逐步确立,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且于2019年成功举办以“东北对外开放的新环境”“东北对外开放的新举措”等为议题的“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东北振兴的新篇章”东北振兴主题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针对当前发展热点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特别是就东北所处对外开放形势、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新前沿以及如何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开放办学,正在给“三省一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满园春色。

四、“三省一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当下推动“开门开放式”办学的深意在于破除制度的藩篱,通过瞄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新机制、提升高质量,加强统筹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制定督导考核和营造良好氛围,推动“三省一区”高等教育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统筹领导

2022年6月,“三省一区”高校合作已打破校际间的壁垒,达成一致规定,即每年召开两次有关“开门开放式”办学工作的省际间协调会议,进一步强化对省际、校际联席合作的统筹领导和管理,确立囊括校际、省际、国际的开放办学路线图,积极推动高校办学向纵深发展。这项优惠政策获得了“三省一区”教育厅的鼎力支持,并且由辽宁省教育厅牵头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合作交流、统筹组织和协调服务,联合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加强校际间全面实施“开门开放式”办学。“三省一区”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强化校际协作、增进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共享的重要意义,从学分的互相认可、合作办学,到师资互聘,再到创新发展、交流培养等横纵布局,逐步构建起推动“三省一区”普通高校开放办学工作新体系,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制度创新,做到优势专业互补、教育资源互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全面贯彻落实

在“三省一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更好地发挥省际、校际协作共享资源服务作用,提升开放办学现代化管理水平,及时发布供需信息,为高等教育合纵连横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发挥“三省一区”优秀高校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创新合作机制并联合建立“三省一区”专家库,做到各类考核和评估专家信息共享;各高等院校积极调研和制定校际协作相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项目举措,认真做好项目衔接和落实工作;积极推进结构重塑,构建新布局,强化教育资金管理能力,为项目执行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建设和规范交流项目记录和平台,建立和健全关于建设情况和师生教育教学交流工作纪实等方面的档案。两年多来,在“三省一区”大数据发展和产学研战略的推动下,实现了科教融合、产教互进,校际合作联盟、跨学科专业联盟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全面发挥带动作用,充分展示优秀教育资源的本身特色及其辐射作用。[6](P34~45)当前,有必要切实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努力筑牢基础工作,让高等教育发展和地区产业振兴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三)强化监督考评

“三省一区”教育部门建立监督考评和通报制度,对区域联合项目实施情况定期开展督导和检查,并将其作为对高校绩效考核和本科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省际、校际合作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有效地发挥其主动和引领作用,可以为今后改革目标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强后盾。紧密跟踪振兴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政策研究工作。比如,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增强服务全面振兴战略能力的实施意见》(教发〔2019〕8号)文件要求,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最后形成了《东北教育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和《教育服务东北振兴产学研用合作重点方向领域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该课题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相应批示,也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韩正、副总理刘鹤、国务委员王勇、国务委员肖捷的圈阅。

(四)审时度势发展

“三省一区”高校要结合实际需求拟定培育工作方案,加大开放办学宣传力度和合作办学推广深度,紧紧围绕推进体制创新,解决区域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顺应时代发展,做出新规划、取得新成果、收获新经验和提出新举措。“三省一区”教育部门亟需适时对联合培养、师资互聘、平台开放、合作创新、对外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努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高校管理模式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大众舆论导向。各高等院校设立专业合作组织机构,部署专人专管工作,建立健全机制制度,推进合作项目落实落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指导和协调,以分类别、分层次的结构方式组建高校合作联盟、交叉学科专业联盟,深入推动省际、校际间合作工作的开展。例如,2019年,围绕东北振兴发展问题,先后举办了5次有专家学者参与的大型讲座和研讨会活动,面对振兴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发声,并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东北曾经是“共和国长子”,为什么这些年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放性不够,发展要素封闭,缺乏资源的整合和流动性。以教育领域为例,“三省一区”普通高等院校数千所,教育基础稳固,但一流高校、顶尖专业和学科相对较少,且散落于各高校,不够集中,难以形成合力。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振兴东北全局的大背景下,以政府决策需求为己任,以提升咨政服务为手段,一张辐射范围更大、联结更紧密的高等教育资源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区域间教育资源进一步积聚优势,努力形成良好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不仅为东北振兴发展持续赋能,也为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储蓄高尖端人才、提供信息化和新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校际三省办学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区域联动护流域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豪华的龙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湘鄂赣三省开展新闻出版广电战略合作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