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探析

2023-04-16董前程王慧芬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公民培育文明

董前程 王慧芬

(1.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2.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571158)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折射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加之当前气候变化异常、能源危机迫在眉睫、生态系统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问题愈发突出,种种严峻的考验无不昭示着世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鉴于此,亟需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全体社会成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构生态正义观念。

一、丰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

在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需要更加贴合现实、更加贴近人民,使社会成员能够认识到环境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并需要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忧患意识培育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众多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致使人类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正是在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人类经历了这么大的一次短时间内就蔓延全球的疫情风暴,而且如今还未确定持续流行的时间,这是对全世界的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这样的考验很有可能不是最后一次。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不断升华的,在不断超越中探寻生命的真谛,疏离自然则会让人类迷失自我,甚至会损失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不管是应对此次危机,还是一同创造属于人类的美好未来,没有一个人、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必须全球合作,共同寻求保护地球家园的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公民学会遵循自然法则,能够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生成一种危机感与紧张感,从而产生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并意识到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有公民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生态破坏的后果,才能觉察到危机的存在,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在规避风险的过程中促进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新时代的深切呼唤,是人民的共同期待,是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关切人类前途命运的基础上,不分国家和民族,不讲各种界限,以谋求全人类共同的利益与价值为目标的发展理念,而这样的反思与建设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否则就会失去它的本真意义。正是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也应为了构建美好的地球家园而共同努力。因此,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具备生态忧患意识,不断在实践中唤醒自己的生态良知,自觉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风险与挑战。

(二)提升知识与审美的生态科学意识培育

在面对生态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有情感的支持,还要有知识的支撑,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具备了更加全面的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也是一样,需要强化公民的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观念,普及相关的防护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使之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活动中。

当然,公民仅仅学习生态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深刻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生态审美,必须亲身参与到生态系统中,感受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感受它们所带来的社会力量,从而构造出一套审美体系。这样,自然的形式美和人的感知美相一致,整个社会也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自然不仅能供给人延续生命的物质基础,也能丰富人的精神享受。比如,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就展现出他所体验到的生态审美意识,让人感受到他对大地的热爱与尊重,正如有学者所评论的:“从河水的叮咚声中,从它在石块、树根和险滩上弹奏出来的音符中听到的是生命的脉搏,是生物共同体的和谐。”[1](P209)在新时代,每一个公民也应该如此,善待自然界中的万物,感受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维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美,形成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审美风尚。

(三)崇尚法治与道德的生态责任意识培育

当前气候问题、环境问题依然是紧迫的课题,而这次疫情危机也凸显了人们对自然界缺乏敬畏感,所以必须加强生态法治意识培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培育,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提高个人素养。

首先,要引导公民将法治思想植根于自己的内心,强化公民的生态认知,从而使其能够自觉投身于实践探索,在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也能使其得到相应的保护。在这次疫情中,出现了一些不配合疫情防控的现象,显示了部分企业与公民的法治意识薄弱。因此,要大力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公民的生态法治意识,使人们学会用法治思维来引导自身的行为,履行好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推动社会和谐秩序的实现。

其次,要督促人们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会正确评价自身和他人在与自然相处时的行为,从而形成比较高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2]在新时代,人们从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更多地转向了同时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愉悦,只有环境变得越来越和谐美丽,人们的生活才能过得越来越富足美好。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公民对自然心怀敬畏,作出合乎自然承载力的行为选择,以自然的壮美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共建幸福美好生活。

(四)合理适度与自我节制的生态理性培育

当前,在疫情起伏反复以及一系列生态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反思自己是否具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中能否以最优的方式参与其中。自然不是获利的工具,对公民进行生态理性培育,就是要让人们学会以转换思维的方式保护自然,在整体利益的基础上理性思考自己能否做以及怎样做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使人类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让自然得以自我更新;同时,还要学会扩展道德伦理,关怀自然界,关爱保护动植物,对大自然心存感激之情,积极践行合理适度的理性消费,树立生态理性思维,以明澈的心境重新定义生活方式。这种转变不是出于功利的计算,而是出于价值观的转变,是真正从人类利益的角度去思考的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它追求的不是最多最快,而是最优最好。正是在这样适度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从追寻经济的单一发展变成了追寻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样的发展之路需要每一个人真正参与,在思想上树立节制适度的意识,在生活中推行绿色发展的方式,在确立合理的需求后追求合理消费,在发现共同的问题后共同齐力面对。

二、寻求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方法

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目的是塑造公民健全的生态人格,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以强化公民的生态认知,深化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并完善其人格。

(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理念,也是我们应坚持的遵循。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一项既长远又复杂的工程,而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直接推行理论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教育者将关于生态环保、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于公民,使公民能从整体的角度增加对生态文明认知的了解。当然,理论传授并不等于机械地输入,也不是简单地陈述,而是具有逻辑性地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及规律进行系统论述,加深公民的理论认识,提高其理论认识层次。

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推动实践教育的结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使公民加深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在行为中落实道德感、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当前,公民对于生态环保的认知度比较高,也认识到自身的行为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在践行程度上却不能达到一致的水平。这正反映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将教育脱离实际,也不能使教育缺乏理论的指导,二者必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有必要通过实践锻炼的方法,强化公民的认知程度以及社会的规范要求,切实提高生态素养。

(二)宣传教育和价值引导相结合

2021年11月16日,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持续推进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新媒体宣传,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传播生态价值理念,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4]这体现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此,可以从正面宣传和负面曝光两方面来加强公民的认识。比如,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成效进展的公布力度,加大对一些先进人物或者优秀典型事件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可以针对一些破坏环境或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负面典型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舆论宣传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大环境。通过这样正反对比的宣传教育以及典型的人或事的宣传教育,可以让公民更容易接受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反思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从而更大程度上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公民生态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公民自身确立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才能使自身的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在强化宣传教育的同时倡导尊重自然的理念,坚决反对奢侈享乐主义的出现,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同时,也要警惕西方一些不良思潮的侵蚀,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价值分析与价值判断能力,形成对发展具有深层意义的生态价值理念。

(三)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新冠疫情引发的线上转型未来将会成为常态,比如线上购物、线上工作、线上会议、线上辅导、线上学习等,这一系列的线上生活推动着我们向数字化时代快速迈进。因此,“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在线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5](P32)。

线上教育具有交互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是如此,通过网络平台这样的媒介,突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时空就可以进行“教”与“学”。在这样的方式下,教学空间变得更加广阔,教学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公民由此也能更便捷地了解关于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能通过更加丰富的资源加深对自然世界的科学认知,进一步保持对自然界的敬畏,提高科学素养与道德素养。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信息技术不只是某一个时期培育的手段,它在之后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也会变成一种常规手段,这意味着在线教育不仅要重视技术的融入,重视培养方式的创新,更要重视教育本身。在传授生态文明知识的基础上,塑造公民的生态情感与生态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本质。线上教育有它的好处,然而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线下教育,只有教育实施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交流互动,教育的效果才能真正提升。当前,在线教育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互动,受教育者缺乏自主性并且约束力差,而且获得的线上教育资源不同,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不同,这就体现了线下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后需要加快完善同步发展体系的建设,发挥教育者的引导激励作用,发挥网络无限沟通、大量获取资源的优势,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参与性,探索更多的方式创新,实现公民素养的提升。

三、拓展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载体

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一项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的实践活动,而这项实践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它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一)拓展实践活动载体

以生态实践活动为载体,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好地双向互动,促进双方素质的提升,更好地学习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有意识地践行绿色文明的理念。一是丰富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参与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增强他们在生态实践活动中自我反思、自我学习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拓展生态实践基地,做好整体规划和建设,健全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重要的培育平台。二是以戏剧的形式开展生态主题教育活动,让参与者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和讨论,在亲身设计和体验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感受等。因此,要积极运用生态实践活动载体,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公民的积极性,促使公民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规范。

(二)拓展生态文化载体

利用生态文化载体,将生态文明的内容融入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以期提高公民的生态素质,这是公民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化载体的种类十分丰富,按照层次结构来划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物质文化层面,比如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博物馆等场所,海洋、草原、湿地、荒漠绿洲等大好河山,以及相关的艺术品等都是进行生态意识培育的物质文化载体,通过学习大自然的智慧,在反思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公民自觉养成健康消费的习惯,自觉践行良好规范的行为;二是生态精神文化层面,主要是倡导“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促使公民在精神领域实现变革,将生态理念植根于心,而中华生态文化就是不可忽视的精髓;三是生态制度文化层面,主要是生态管理、生态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等载体形式,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规范约束公民自身的行为,并以此激励公民参与到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中,保障培育目标的实现。“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6](P316)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生态教育资源进行生态意识培育,发挥生态文化的形塑作用,在引导人们反思不文明行为的过程中强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认同,指导公民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美,进而增强生态忧患意识,为投身环保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三)拓展绿色网络载体

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进步,也对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疫情的蔓延推动了“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抵御新冠疫情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7]通过网络这一开放的载体,公民既可以了解更多的生态环保、生态道德、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知识和观念,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在充分发挥自身参与性的同时增强主体意识,也能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得到充分交流,在参与生态事件讨论和生态知识学术探讨时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使互动式学习得到强化,也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但是,网络是复杂的,再加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传播地区的广泛性,公民的生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形态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网络载体的监管,依托算法提高网络教育的有效性,依靠法律增强网络运用的规范化,还网络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空间。同时,还可以构建更多的网络平台,结合生态建设、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宣传,不断拓展生态教育信息的涉及面以及宣传阵地,充实生态教育网络资源,如相关的动漫、微电影、游戏等资源。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传播,引导公民加强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增强生态道德培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凝聚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合力

疫情的爆发,不仅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也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人们在反思这一灾难时,再次将视野扩展到人之外的自然,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理性地关爱所有生物。为此,必须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引导公民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担当。

(一)强化家庭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家庭是公民个体最初接受教育的场所,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塑造产生长远而又深刻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家庭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

第一,父母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子女生态意识培育的过程中,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与实施者,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下,家庭承担了比以前更多的培育任务,“言传不如身教”,只有父母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以身作则,用自身良好的谈吐举止给孩子树立榜样,才能提高培育的质量。因此,父母应该多关注新闻报道、多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提升自身的生态理论和知识水平,并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防疫的相关规定,在实际践行中提高生态素养,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积极的印象。

第二,创建和谐的家庭生态氛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氛围的创建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生活在一个健康、和谐、平等、友爱的家庭里,孩子也会增强满足感与幸福感,就会爱家庭、爱社会、爱自然,进而培养热爱思考、善于表达、懂得保护自然的品行,毕竟平等的沟通比“权威”的“应该”“必须”更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易于养成文明的生态习惯。因此,我们每个家庭应当崇尚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比如,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多使用绿色产品,做到节能节水,不追求奢华铺张的消费;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参与生活的创设、主动打扫卫生、制作环保装饰等,在发挥家庭文化渗透作用的同时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简单质朴的生活中寻求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家庭与学校、社区相配合。教育需要回归生活,也需要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家庭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孩子的生态意识培育也不能仅仅依靠家庭来实现,可以与学校、社区相配合。比如,家长可以定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鼓励其讨论分享学习的生态知识、参加的环保活动等相关的信息,对于积极的行为给予适当奖励或者激励,对于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制止和适当惩罚;而社区作为家庭生态意识培育经验交流的平台之一,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推动家庭成员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之美,加深对环境污染破坏作用的认识,进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喜爱之意。

(二)完善学校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相比其他教育来说,学校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更具有专业化、系统化。通过系统的教育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生态基本知识的获得与加工能力、基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能力、行为习惯的选择与评价能力等,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推动全体社会成员生态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

第一,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全程化建设。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标、有层次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过程。比如,对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关心自然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走进课本、儿童文学以及大自然中亲身体验,感受自然景观的炫彩与美妙,加深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养成环保的习惯;对于中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了解生态知识,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产生主动保护自然的意识,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作出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行为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专业学生的培养,培育他们获得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以及提升环境质量所需要的能力和技术,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后备力量,而且还要关注其他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使生态意识深入学生的内心,使他们学会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自然之道、能否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还要“形成共享型课程资源,实现优势互补”[8],丰富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扩充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平等意识、生态良知、生态和谐以及生态正义等内容,在课程中增加相关的知识,“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9]。

第二,丰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里的生态文化活动是最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有效方式。因此,要“注重以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0](P378)。比如,可以开展以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通过专家学者的讲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丽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等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社团的建立,通过一些讨论会、报告会或者实物展览等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利用一些演讲、戏剧、朗诵、表演、说唱、相声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组织学生去自然保护区、科研单位、工厂等进行参观调研,使他们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并加深感受,在参与中接受培育。当然,学校的建设也在悄然地发挥着积极作用,比如,通过加强学校整体的规划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的种植、环境卫生的管理以及学生公寓、教室、食堂、图书馆、会议室的精心设计等,创设优美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珍惜爱护之情,既能给学生以艺术审美教育,又具有生态道德教育层面的意义;再者,通过横幅、宣传栏、标语、广播、校园网站等各种传播载体,增加学生了解生态知识的途径,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感染和教化,让学生在浓郁的生态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三)推进社会教育,强化生态价值观念的认同

对全体成员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过程中,社会教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继续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兴趣与能力,强化生态价值观念的认同。

第一,创设良好的社会风气。《“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指出:“推动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与生活方式。”[11]党政机关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管是办公采购还是出行消费等,都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将更多的物力财力用于民生的保障上,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全社会发挥出积极的引领和表率作用;企业在获得发展效益的过程中,也应该及时地承担起相应的环保责任,将绿色发展的价值观注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如此才能走得长久;社区是贴近公众生活的基础场所,有利于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态意识,强化生态价值认同,使价值观在融入生活时发挥有效的作用,比如,通过设计绿色景观、设置宣传栏以及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有奖问答、先进典型表彰等活动,甚至和社会组织联合,引导公民参与到绿色活动志愿服务中,“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延伸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12],促进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实际落实。此外,还要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在合适的时机宣传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环保理念全民化;同时,还可以邀请人们喜爱的公众人物来拍摄一些环保题材的公益广告、影片或短视频,比如,在抖音等平台播出的创新定制综艺《给你,我的新名片》中的第二季节目《云边·日志》,通过明星嘉宾的参与带领人们领略洱海,观察亚洲象在西双版纳的生存环境,积极传递保护大象的健康理念,并倡导把环保理念融入生活,这不失为环保宣传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二,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比如,立法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赔偿制度、公民的权益保障制度等需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缺少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措施,难以从思想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2021年,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有部分公民认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保障’‘活动组织不规范’和‘缺乏有效的激励反馈’等是阻碍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13]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执行制度、评估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在执行过程中规范落实,才能为培育实施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自然造福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所以除了完善国家法律制度,自身主动了解法律知识、提高守法的意识才是根本所在。

(四)加强自我教育,促使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形成

通过这次危机的考验,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促使每个人尽快具备理性思维、提升生态素养、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才能真正地从“他育”变为“自育”。因此,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及方式,认识当前的自然生态情况,了解我国以及全球的生态主张与行动;通过环保政策的学习,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以提升自身的思想性,并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修复的紧迫性;通过在社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当下新污染物的了解、自我防控的认知以及地球环保的各种知识、生态安全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等,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与理论素养,不断在多元文化学习中拓宽视野,突破“信息茧房”,实现成长。当然,人们还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这些理论知识,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适度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主动参与环保志愿活动或者调研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加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不管是自然形象生动的隽美,还是已经被破坏、被污染的景象,都能带来震撼之感,进而令人产生爱惜、感恩、责任之情。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在学习中善于思考,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还要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控制,不用别人强加意志就可以做到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给予大自然道德关怀;同时,真正认识到机械论主张的不合理之处,学习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科学理解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寻求和谐共生的最佳契合点,使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达成一致,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积极建言献策献力。

五、结语

《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段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样的警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类,人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不管人的理性如何深邃,都无法摆脱对自然的依赖,正如我们所生存发展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而尊重、保护自然则是人的本分。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加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力求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使其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从而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并为新时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公民培育文明
论公民美育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对不文明说“不”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文明歌
十二公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