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增强文化自信教育视阈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三种可行方法

2023-04-16郭淑颖

关键词:中心论英语课程思政

郭淑颖

(山西传媒学院 人文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0 引 言

“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1]36,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一项事关教育根本的命题,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涉及到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就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言, “培养人”即是培养“文化或文明的体现者和传承者, 建设文化强国、 复兴中华文明……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1]。

坚持文化自信理念, 将文化自信教育作为重要的抓手看待, 是当下诸多高校课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思路。 大学英语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作为公共课的地位决定了其受众的广泛性, 既为开展“提高文化自信理念”提供了广阔且高效的教育平台, 自然也承担着相当的思政引导功能。 同时,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教学课程的大学英语与提倡坚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自信教育相结合, 更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 在国际层面上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促进国家“软实力”越加蓬勃发展。 因此, 利用大学英语课程的广阔平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能够进一步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速度, 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促使学生坚定政治信仰, 提升道德素质, 从而践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1 近期研究概述

近几年来, 学界围绕文化自信教育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结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并产生了诸多富有洞见的成果。 如崔怡清认为, 需“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大学外语课堂, 赋予大学外语教学崭新的文化内涵, 实现大学外语教学的双向价值: 既了解掌握外语文化, 又激发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温情和敬意”[3]。 又如汪芳萍认为, 为加强文化自信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应改变单一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从评价主体、 评价时机、 评价角度、 评价内容向多元化标准要求进行完善和转变”[4]。 此外, 王永超提出“显性、 隐性这两项教育要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5], 主张以隐性思政教育的模式开展大学英语教学。 同时, 不同学者也对教学过程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主张, 如李莹认为,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技能和专业素养, 更要提升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素养, 始终坚守中国传统文化”[6]。 简言之, 以加强“文化自信”意识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已成为学界热点关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 为了更好实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标, 可以具体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差异”“西方中心论”等3个要素, 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可行性实施路径:

首先, 大学英语是典型的通识性课程, 涉及到广泛的外国优秀传统文化, 而在课程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正好为大学生充分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供广阔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 将“传统文化的超时代性”纳入到相关课程思政的范畴中, 更有利于加强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从而实现提高文化自信意识的教育目标。 其次, 大学英语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作重要的培养目标, 强调“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 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对方的文化, 尊重对方的文化, 不能存在贬低心理, 以文化优越感自居”[7]; 而文化的“不自信”首要来自于不同文化存在优劣之别的错误认识。 由此可以看出,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加强文化自信具有相通之处, 因此,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融入“多线进化论”的理论视角, 摒弃不同文化的优劣之论, 是实现“增强文化自信意识”教育目标重要前提。 最后, 大学英语课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大量西方文化的文本内容, 其中难免隐含着带有“西方中心论”色彩的观点论调。 因此, 要实现以“文化自信”为抓手的课程思政目标, 就非常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对“西方中心化”理念的警惕意识, 从而引导其摆脱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促进文化自信教育的三种方法

2.1 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超时代性”的认识

一国之文化并非凭空产生, 而是在漫长曲折的历史演化中一步步打磨造就而成。 同理, 文化自信也非一旦一夕可成, 因而, 牢固的文化自信集中体现在“一个民族、 政党能够站在世界文明视域下, 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8]。 溯其根源, 这种认同感、 归属感的牢固性必然基于“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之上, 而优秀传统文化的超时代性则是这种坚持的首要基本理据。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成的文化瑰宝,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而“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具有保守性、 渐变性和相对性等特征”, 这就意味着承载着文化内核的一系列文化建构如“优秀的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 核心价值、 伦理道德、 文学艺术、 语言文字和传统节日等都具有永恒性”[9]。 正是这种永恒性, 使得传统文化具有着“超时代性”的特征。

因此, 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教育如何传导这种超时代性就必然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考量要素, 教师在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时, 应当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例如: 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加入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学习。 教师也应当牢牢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这种“永恒的”超时代性特质,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处于不同时代背景的人所具有的相同作用。 以“文化自信教育”为抓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牢牢把握“古人与今人所共享”这一历时现实, 让大学生认识到今人之所以为今人, 必然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结果, 同时, 传统文化在共时意义上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首要因素, 是任何特定历史时期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

为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 大学英语课程也应当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成果由于其超时代性特征而在国际层面上产生的巨大影响。 中国文明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没有中断且绵延至今的文明, 在与世界其它地区的交流中, 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在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例如: 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推崇备至, 其意义“不仅在于使中国文化的若干要义在欧洲知识阶层得到广泛传播和热烈响应,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蓬勃声势, 磨砺了思想解放的锐利锋芒, 而且在于东西方文化的若干通则就此得到相当典型的凸现”。[10]

因此, 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过程中, 在关注民族文化的超时代性的基础上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时性特征, 也可使其了解在历史与现代语境中恒定存在的民族凝聚力量, 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文化自信意识。

2.2 加强大学生对“多线进化论”的认识

外语学习本身也是外语文化的学习。 由于文化差异会外化于语言的实际使用之中, 故而, 在外语语言教育中, 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知一直是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广泛开展之前, 高校外语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教材以反映英美文化内容的选材居多, 而直接反映学生的母语文化选材较少。 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共4册, 有关“西方中心论”的单元中, 涉及“文章 80 篇, 70% 以上的文章都是涉及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 其中, 有关美国文化的相关文章又占了将近一半; 有关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则少得可怜, 只有3篇”[11]。 单一文化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学生在文化差异方面的认知理解, 同时, 也由于过度倚重于西方文化“原汁原味”式的输入,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化自信教育的缺失。

自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开展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被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在文化对比的环境下, 如何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水平也自然成为了提高文化自信教育的要点。 鉴于此, 加强大学生对“多线进化论”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路。

“多线进化论”是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于20世纪后半叶提出的, 其理论主张“生态环境相似, 不同民族文化进化路线也相同; 生态环境不同, 文化发展的路线也不相同。 世界上生态环境多种多样, 各民族社会和文化进化、 发展的路线也各不相同”, 甚至于“人类不同类型的文化进化路线不同, 其终极方向或目标是否一致也未可知”[9]。 简言之, 即文化自身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用优劣衡量, 审视文化的方式要结合其生态环境, 个体的现实发展阶段和各异的文化类型。

笔者认为, “多线进化论”的基本思想对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主要体现在: 其一, “多线进化论”对学生摒弃不同文化的“优劣”之见有着指导性意义, 使其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审视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 并更好地认知差异形成背后相对复杂各异的生态环境; 其二, “多线进化论”所蕴含的“多样化”特质号召学生从更深层面认识不同文化的发展方向, 并关注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纷繁各异的文化表达; 其三, “多线进化论”关注不同文化的迥异发展路径, 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由文化差异产生的各种历史及时事问题, 避免武断地得出结论, 从而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站牢“民族复兴”的政治立场。 在学习英文选文时, 对于生活在单一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而言, 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认识, 往往会将不同于本民族文化认识的相关行为归结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等要素, 而忽略其多线文化发展的深刻现实原因。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大学生对异域生态环境的背景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惟此, 方能让大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外国文化, 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 以差异化的文化表达来界定此中种种看似“匪夷所思”的人类行为, 以“多线化发展路径”的视角来全面认识文化差异。

由此可见, 在大学英语课程积极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背景的教学现实中, 以“多线进化论”为基本思路引导文化差异认知, 可以使学生正确审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 有利于深入了解各国生态环境之异同, 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2.3 加强大学生对“西方中心论”的警惕性认识

近年来, 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国家形象的不断改善, 尤其在疫情期间我国展现出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大国担当, 使得文化自信程度不断攀升, 这是由于文化自信与国家、 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而造成的。 然而,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之下, 以“西方中心论”为理论基础的文化意识依旧在冲击我国的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 仍然可能“造成国人的文化自信缺失和信仰失衡, 尤其是思想意识形态还未发展成熟的新时代大学生受其影响最大”[12]。

“西方中心论”是一个历史概念和命题, 它在一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并未消亡, 仍然存在于文化传播领域中, 且提出诸多核心概念如“工业革命、 现代性、 全球化、 科层化、 个人自由等, 并凭借这些基于西方特定经验的概念来阐释现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13]。 对于我国而言, 其不利影响集中体现在: 其一, 弱化年轻的一代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忽视中华文化中优秀、 积极的因素, 无限放大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某个小节点, 以偏概全地将之视为中华文化的全貌”[14]; 其二, 以经济全球化为手段, 灌输西方文化价值观, 利用消费主义思想和流行文化动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 并借此否定中国新时代文化的先进性与取得的成就; 其三, 利用“海量且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使年轻一代“易受片面、 偏激观点左右而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5]。 凡此种种, 其底层逻辑在于将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粉饰为“普世价值观”, 有意忽略各个民族所处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在文化上以“西方”替代“世界”, 构建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话语霸权。

因此, 在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 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并应对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大学英语文化自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这就有必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西方中心化”从其本质上而言是将其经济、 技术优势巧妙地粉饰成为文化优势, 将不同种类的文化划分成了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等阶结构。 西方文化并不等同于世界文化, 只是在近几个世纪中, 其中心化历程显现在“通过对于世界与东方的认识与评价中”, 且“其中存在着明显的欧洲优越的价值取向, 把西方的价值观念看成是世界共同的观念, 西方的取向即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前进方向”[16]。

所以, 结合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认知西方文化, 还必须有意识地甄别其中隐形及内化的“西方中心论”取向。 例如, 《乔安妮餐厅的晚餐》一文, 文中将主要人物之一的参议员乔·罗杰斯描述成为“最完美的进步自由派人士”, 其政治主张聚焦于“支持堕胎, 反对腐败, 支持减少二氧化碳排量, 反对死刑”[17]140。 这样的人物设定本身就是将西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点内化在文章之中, 如果不加以甄别, 极易忽略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类型和现实国情等因素。 例如, “腐败”所涉及的美国政商两界“旋转门”现象, 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可能导致的棘手的失业问题, 这些都远远不是“进步—保守”这样简单的二元化论断足以囊括的。 由此可见, 如果教师缺乏对“西方中心化”的警惕性意识, 未免令使学生忽略其背后深层复杂的社会生态和历史渊源, 而将所谓的“进步”与西方的流行政治观点相等同, 从而产生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价值观随着殖民帝国的扩张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 在殖民时代后, 西方各国凭借其经济及政治优势继续深入传播、 完善其“普世价值观”。 时至今日,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高速传播, 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依旧难免沦为传播“西方中心论”的工具。 因此, 在西方价值观内容内化于西方中心论的情况下, 增强“西方中心化”警惕性认识应当成为开展大学英语思政课程必要的可行方法之一。 如此, 才能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

3 结 语

纵观世界历史以及文化各异的各民族的发展历程, “任何国家要想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实体而长期存在, 就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努力建构自身特有的文化结构或精神家园”[18]。 在这样的历史社会背景之下, 承担“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重任的高校教育必然承担着重要思政教育责任。

当下, 大学英语课程正处在“增强学生交际能力、 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新定位”[19]下, 必然要促生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课程思政教育, 并且从各组成要素入手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 笔者认为, 从实践意义上而言, 基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为出发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是在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入课堂的条件下, 通过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 深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并使其在语言文化学习中提高对“西方中心”论调的辨别能力, 从而在思想意识上实现文化自信。

因此, 融合课程思政于大学英语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超时代性”在塑造符合国情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一教育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引领当代大学生通过加深“文化多元进化”的认识以平等、 客观、 理性的视角看待文化差异, 同时, 在文本内容的解释中继续增强对“西方中心论”的警惕性, 才能在切实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使当今受世界多元文化影响的中国青年大学生真正有力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业。

猜你喜欢

中心论英语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同步发电机理论的一个奇点与气隙中心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