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城市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2023-04-16李凯征潘海蛟刘振宁

农业知识 2023年2期
关键词:肥城市苗情病虫草害

张 良 张 林 宋 谕 李凯征 潘海蛟 刘振宁

张 良、张 林、宋 谕、李凯征、潘海蛟、刘振宁:肥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的重要时期,春季田间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夏粮生产。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肥城市春季小麦管理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2022年秋种,全市小麦足墒播种面积大,播种质量高,当前苗情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10月上旬肥城市降水偏多,有些地块土壤过湿,前茬作物腾茬较慢,小麦播种偏晚;二是部分地块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整地质量较差,田间坷垃较多,出苗质量差,有缺苗断垄现象;三是个别地块播种偏早,播量偏大,有旺长趋势。

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草情,春季麦田管理要立足一个“早”字,强化一个“促”字,抓好一个“防”字,要及早谋划,早动员、早行动、争主动;管理措施要适当前移,促弱苗升级,促苗情转化,促分蘖增穗;密切跟踪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趋势,科学预测预报,及早备好药剂、药械,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坚持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及时防控病虫草害,提高麦苗群体和个体质量,技术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促早发

返青后各类麦田都应及早划锄,根据墒情和苗情开展适时镇压,早春镇压应和划锄结合起来,先压后锄,使土层上松下实,踏实土壤、破除板结,增温保墒、促苗早发。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地温,促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提高植株抗旱、抗寒能力,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促苗早发稳长。

对整地质量差、坷垃较多、土壤暄松的麦田,在早春回暖、地表坷垃解冻变酥、麦苗解冻变软后及早进行镇压,以踏实土壤,促根生长。若苗子偏弱,采取轻压,以防伤苗。

对晚播弱苗麦田,以划锄为主,破除表土板结,增温保墒促早发,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对有旺长趋势麦田,春季要镇压1~2次,抑制地上生长,促进根系下扎,控旺转壮,防御倒伏。

二、分类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

对于群体充足、个体健壮、苗情较好的一类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推迟到小麦拔节前后,大概在4月上中旬。对于群体充足、个体较差的二类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推迟到小麦起身末期进行,大概在3月下旬~4月上旬。对于墒情适宜但群体较小、苗情较差的地块在小麦起身期进行第一次肥水管理,大概在3月中旬。对于旱情较重的地块小麦起身前后及时浇水,科学施肥,大概在3月上中旬。对于旺长有倒伏危险的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以后。一般麦田可以一次性亩追施纯氮肥5~7kg(折合尿素10~15kg)。强筋小麦一般结合第一次浇水亩追施纯氮肥5kg(折合尿素10kg)左右,孕穗扬花期结合浇水或降水亩追施纯氮肥2~3kg(折合尿素5~10kg)。要根据当地苗情生长情况,调整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的具体日期,切实做到因苗因墒制宜,科学进行管理。

三、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2023年春土壤墒情好,田间湿度大,冬前

2023年春土壤墒情好,田间湿度大,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小,麦田病虫草害发生概率增加。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

防治纹枯病、根腐病,每亩可选用250g/L丙环唑乳油30~40mL或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mL或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20mL对水喷小麦茎基部,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每亩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60mL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g或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mL,喷淋小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4~8g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mL。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上述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用进行防治。

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是在小麦返青期,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要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针对麦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四、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倒春寒”

早春(冷)冻害(倒春寒)是肥城市早春常发灾害,特别是起身拔节阶段的“倒春寒”对产量和品质影响都很大。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警预防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预防早春冻害可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轻早春冻害对麦田的影响。若发生早春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kg左右;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麦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猜你喜欢

肥城市苗情病虫草害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小鹿和泥塘
爱是什么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河南省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苗情向好转化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北方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