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族音乐创新与传承的路径探索

2023-04-15李立平

戏剧之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满族传统音乐

李立平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四平 136000)

满族音乐是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形式,有史可查的满族先世音乐为靺鞨、女真所创作的“渤海乐”“女真乐”,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满族音乐体系,受到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满族音乐中多为贴近生活内容的自然音调形式,较为简单的音乐形态集中体现了满族人民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命及自然现象最为朴素的认知。但受到科技浪潮、“快餐式”音乐文化的挤压及冲击,满族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解构、消散,满族音乐的传承岌岌可危。对于此种情况,有必要从创新视角出发,增强满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并探寻满族音乐活态传承路径。

一、满族音乐创新与传承的价值

(一)有助于推动满族音乐的延续

满族音乐在长期发展、实践中自成体系,形成了类型化与个性化兼顾、程式化与创新化并举的音乐艺术体系、表演形式、艺术风格,集中体现了满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价值追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劳动智慧,是民族精神的缩影,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文化元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艺术领域的空前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新颖奇特的音乐,对本土音乐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使得满族音乐逐渐走入边缘化困境。此种情况下,加大对满族音乐的传承及创新力度,展现出满族音乐的与时俱进、创新求变,能够增强人们对满族音乐的认同感,使其自觉学习、保护与发扬满族音乐,主动抵制不良文化思潮及音乐文化形式对满族音乐的冲击,以此推动满族音乐的经久不衰[1]。

(二)有助于保护国家传统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先贤的处世之道、哲学思想、优良传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基础,唯有保护传统文化、铭记历史,才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动力、砥砺前行。当代文化环境愈加复杂,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面临重重阻碍,尤其是随着人们文化观念及需求的转变,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步履维艰。而从本土特色满族文化入手,逐渐建立起满族音乐创新及传承机制,保护性开发满族音乐文化资源,推动满族音乐与人们精神娱乐生活相结合,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探索满族音乐的保护方式、传承路径、创新方法,一方面可以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避免文化消解,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文化形式的保护提供思路及方法。

(三)有助于丰富我国音乐艺术形式

音乐是人们情感的依托,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艺术潜能,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当前我国音乐形式十分多样,如古风歌曲、艺术歌曲、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但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音乐作品,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掀起快餐式音乐之风。在此种情况下,加强满族音乐的创新及传承,在我国音乐领域内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富我国音乐艺术形式,赋予音乐艺术以传统意蕴、时代气息,以满族音乐独有的艺术风格吸引人们关注传统、树立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文化观念,以优秀的满族音乐作品逐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开拓人们的音乐艺术视野,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满族音乐的教化功能,提高满族音乐在音乐艺术领域内的地位,还能够让满族音乐深入人心。

二、满族音乐的创新方式

(一)创新音乐题材

传统满族音乐题材有着较为浓厚的迷信色彩,如萨满音乐体现出满族人民在难以解释自然现象时将异常现象归于鬼神。不仅如此,传统满族音乐题材较为单一,以情歌、劳动歌等为主,鲜少有体现时代精神、描绘当代生活、再现历史境遇的满族音乐作品,这使得满族音乐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对满族音乐题材进行创新,在保留满族音乐传统韵味、地方文化风味的基础上以音乐艺术形式展现出当代满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出对当代社会的观照,表达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使满族音乐内容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在歌词上除了运用当地方言之外还可以创作普通话音乐作品,以此将满族音乐推向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2]。

(二)创新作曲技法

传统满族音乐形式较为简单、结构精炼、音乐曲调十分朴素,体现出满族人民崇尚自然的价值追求,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知,造就了满族音乐古朴自然的音乐风格。但当前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音乐风格,需要身临其境般的音乐审美体验,因此需要创新满族音乐的创作技法,注重运用我国传统的写意传神艺术创作方式,将满族音乐情境化,让听众获得更加丰富且深刻的音乐体验。除此之外,要注重多种音乐创作技法的融会贯通,如吸纳我国其他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音乐要素、音乐语言使用方法;再如,在创作中应用西方作曲技巧及音乐思维等,让满族音乐富有时尚元素与时代气息,以此推动满族音乐的创新化发展。

(三)创新表演形式

舞蹈与音乐历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歌善舞的满族人民在歌唱的同时会以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宣泄情绪。在满族音乐表演中要注重舞蹈与歌唱并重,以音乐旋律特点、节奏节拍、力度重音等编排舞蹈动作,为人们打造视听一体化的审美空间,丰富满族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满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及冲击力。同时,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舞美设计,如改变场景,使其契合满族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塑造的艺术形象,带给受众虚实交织的审美感受;再如利用音效、灯光效果等,运用色彩心理学等前沿理论,赋予满族音乐表演以别样的视觉、听觉效果,向受众传递多样的信息[3]。

(四)创新伴奏乐器

创新伴奏乐器是满族音乐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我国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文化博大精深,笛子、扬琴、锣鼓、唢呐等传统乐器特色鲜明、音响效果丰富,善于刻画细腻情感,烘托氛围,且部分乐器具有歌唱性、人声性特点。在满族音乐创新中,可以运用我国传统乐器形成伴奏织体,丰富旋律线条,充分体现出满族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运用满族音乐节奏、旋律、曲调等要素创作西方器乐作品,以西方乐器奏出满族音乐,让满族音乐更加契合文化发展及融合趋势。

三、满族音乐的传承路径

(一)保护满族音乐传承人

满族音乐传承人是满族音乐得以延续、发展及继承的主体力量。随着满族音乐被解构、消解,加之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多元文化的冲击,满族音乐传承人逐渐失去保护、创新与发扬满族音乐的信心及动力,满族音乐传承也陷入后继无人的现实困境。对此,要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积极开展满族音乐传承人保护工作,由专业的艺术机构、艺术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物质支持,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团体,为其提供展演机会,搭建满族音乐表演舞台,在商业性表演中展现满族音乐的魅力,适度提高满族音乐传承人的经济收入,消除其后顾之忧,使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满族音乐保护及传承中,不断探索满族音乐新的作曲方式、表演形式,开发满族音乐新的艺术特质。在保护传承人的基础上要着力培养满族音乐相关人才,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引领文化艺术相关机构加强对满族音乐资源的挖掘、研究,提高满族音乐研究理论水平,整合满族音乐资源,为满族音乐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要与高校合作,建设满族音乐相关专业集群,建立满族音乐人才梯队,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未来为满族音乐的传承共享力量及智慧,以此夯实满族音乐传承的主体力量[4]。

(二)推动满族音乐与旅游业相融合

当前,文旅融合是满族音乐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对解决温饱问题的追求转变为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并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旅融合契合当代公众文化需求,也为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对此,需要综合保护、再现满族音乐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恢复传统村落、重现当地民俗生活,唤醒当地群众的历史记忆,对满族音乐天然的保护欲望、传承动因,将传统村落打造为满族音乐传承的主阵地、满族音乐呈现的载体,以完善的物质基础助力满族音乐活态传承。与此同时,要深入挖掘与旅游行业、公众旅游需求相契合的满族音乐文化资源,如将满族音乐所描绘的故事转化为情景剧,与满族音乐相关的特色饮食,传统满族音乐表演中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服饰等,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满族音乐+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到当地,领略满族音乐的魅力,也为当地满族音乐业余爱好者、从业者等提供就业机会,从经济层面实现满族音乐的现代化传承。

(三)构建满族音乐全媒体外宣矩阵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背景下,满族音乐若想突破区域限制,走向更为广阔的传承空间,便需要入驻网络、应用网络。当前新旧媒体呈现出融合态势,各类新型媒体、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对于传统单向式的信息传播方式而言,全媒体视域下的信息传播更具时效性、多样性及便捷性,各地区也围绕当地特色文化积极打造全媒体平台,全景式、综合式呈现地方文化以及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自然风光、民俗生活,这对满族音乐的传承来说是新的发展契机。但需要注意的是,满族音乐传承并非以宣传为根本目标,更重要的是吸引人们关注、欣赏满族音乐,让音乐艺术从业者能够对满族音乐进行创新及发扬。对于此,一方面要积极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展示满族音乐,吸引网民对满族音乐进行二次传播或加工改编,让满族音乐要素得以在网络空间内实现重构、聚集,丰富满族音乐艺术形式,实现满族音乐的网络化传播;另一方面要确保线上有宣传渠道、线下有多彩活动,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活动时间、内容及参与渠道,与此同时积极联合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开展多姿多彩的以满族音乐为主题的活动,如满族音乐表演大赛、讲好满族音乐故事等,让满族音乐走进生活,入脑入心[5]。

(四)推进满族音乐进校园

校园是文化传承、交流、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文化信息的聚集地。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高度重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校园内的发扬,关注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借文化教育的政策东风,扎实推进满族音乐进校园活动,是提升满族音乐传承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让学生了解与喜爱满族音乐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契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与学校积极打造满族音乐相关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将满族音乐曲目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之内,展现满族音乐在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演唱技巧、伴奏方式、歌词内容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及文化意蕴。与此同时,依托满族音乐相关文化设施等,与学校联合开展研学旅行、艺术下乡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其在实践中将满族音乐的历史记忆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满族音乐的教化功能。除此之外,在学校内成立满族音乐艺术团,鼓励有音乐兴趣的学生参与艺术团,参加音乐表演,让满族音乐扎根校园土壤,为学生感知、接触满族音乐文化开辟新窗口,以此助推满族音乐的活态传承。

四、结论

满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文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人们文化观念不断转变、音乐文化形式愈加多元的现实背景下,创新与传承满族音乐是推动满族音乐延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护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丰富我国音乐艺术形式的重要基础。为此,需要对满族音乐的题材、创作技法、表演形式及伴奏乐器进行创新,使其契合当代审美语境、满足人们多样化且个性化的音乐艺术需求。同时需要保护满族音乐传承人、推动满族音乐与旅游业相融合、构建满族音乐全媒体外宣矩阵、推进满族音乐进校园,从多渠道探索满族音乐活态传承路径,为满族音乐的发展蓄势赋能。

猜你喜欢

满族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