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和剪辑

2023-04-15◎罗

传播力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职人员电视节目时代

◎罗 蓉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 杭州 310008)

新媒体为电视节目输出提供了新的渠道,抖音、微博等社媒具有宣传电视节目的功能,爱奇艺、优酷等APP 满足了网民移动在线观看电视节目的需求。我国网民规模庞大,线上电视节目受众较多,只有立足新媒体时代制作电视节目,才能助推电视节目良性发展。基于此,为了赋予电视节目生命力,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剪辑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剪辑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给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剪辑带来的机遇

首先,我国注重发展新媒体,将新媒体与各个领域的建设联系起来。其中,《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指引新媒体融入政务领域。《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则为电视节目与新媒体融合提供了依据,从内容建设扶持、行业准入标准、法规奠基等角度切入支持电视与新媒体紧密交融,进而为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融合发展铺平了道路;其次,新媒体是信息传播新的路径,网民规模较大,依托新媒体与网民交互,能了解其需求与期待,这可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指明方向,同时可瞄准受众偏好精准发力,增强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最后,新媒体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主要源于网上的资料公开共享,专职人员可随意取用,同时多元化的内容可为专职人员带来启发,帮助其调整制作与剪辑的方法,使电视节目更加新颖与出众[1]。

(二)新媒体时代给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剪辑带来的挑战

首先,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力度较弱,新媒体属于新兴事物,电视节目固有的制作体系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走上了转型之路,然而新旧媒体交融不能一蹴而就,加之融合发展体系仍不健全,不利于新媒体资源引入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范畴。其次,基于新媒体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创新效果欠佳,未能摆脱现有制作模式的束缚;再次,部分专职人员不了解新媒体,未能在工作中灵活地使用数字技术,加之创新水平较低、服务意识淡泊、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专职人员很难立足新媒体时代助推行业进步。最后,后期管理质量有待提高,不利于基于新媒体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朝着规范化、可持续性、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剪辑的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新媒体是网络时代所诞生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介,有别于报纸、电视等旧媒体,新媒体依托互联网输出、获取、加工海量信息,因为信息具有实时、高效、多元等特点,所以新媒体已然成为了现阶段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对信息的要求随之发生了改变,电视节目作为输出信息的媒介之一,需要顺势而为,改变节目后期制作的方式,从而保障信息输出的效果可以达到人们的预期,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电视节目。新时代电视节目制作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后期制作与剪辑弘扬主旋律,这可确保电视节目与时代审美标准相吻合,在此前提下灵活取用新媒体资源,确保电视节目能与时俱进。

(二)技术性原则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这有利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技术推陈出新。例如,专职人员可以运用NUKE这一三维视频特效软件,根据后期制作的需求灵活运用3D效果合成、视频效果处理等功能,该软件还可提供颜色矫正、动态图片处理等后期制作服务。再如,专职人员可运用Premiere 软件提升音乐剪辑水平,充分发挥非线性剪辑设备的优势,同时该软件可与Audition 协同发力,根据节目后期制作的要求引用多种音频格式、特效,亦可修改、完善音频文件,继而增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有效性。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专职人员要积极了解、研究、引用数字技术,包括VR、AI、大数据等技术,从而拓宽节目制作视野,在技术赋能的条件下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三)服务性原则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工作,需根据受众的年龄、学历、性别等客观因素合理引用新媒体元素,确保节目对受众来讲有共鸣、可理解、有吸引力,达到依托节目高效输出信息的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专职人员要形成目标导向思维,根据目标受众的喜好明确节目定位,提升服务水平,在此前提下制定节目后期制作方案,确保新媒体元素引用能有的放矢,解决新媒体与节目后期制作脱节的问题,同时规避新媒体、电视节目盲目嫁接的现象[2]。

(四)专业性原则

无论是否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专职人员均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虽然新媒体给传统的节目制作架构带来了冲击,但电视节目制作依旧需要具有专业性,使新媒体能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以镜头组接为例,专职人员需根据节目效果采用“静”接“动”、“静”接“静”、“动”接“动”等手段完成剪辑任务,要依据画面内容选定剪辑点,固定镜头组接时,可抓住主体动作停顿点进行切换处理,亦可在运动主体被遮挡或位于不醒目位置时切换镜头,若多个镜头均处于运动状态,那么需在主体运动的进程中筛选剪辑点,同时确保运动方向一致,通过删减上个镜头的落幅、下个镜头的起幅的方式加以组接,继而优化镜头组接的效果。基于此,专职人员要在新媒体时代强化专业素养,为网络元素、新媒体技术嫁接奠定基础,同时助力新媒体与电视节目的高度融合。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剪辑的策略

(一)新旧媒体融合

第一,树立新旧媒体融合的意识。顺应新媒体、电视节目融合发展的大趋势,用融合思维统领资源配置,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领域引用新媒体资源铺平道路,助推新媒体、电视节目融为一体,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模式,移动客户端、媒体网站等媒介资源共享融通,节目、技术、平台及其他的要素有机整合,使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得以迈上产品升级、服务于网络用户、协同传播的新台阶。同时,在积累经验的前提下更新业态标准,并加大网上、网下融合、联动的力度。第二,构建融合型节目后期制作体系。坚持“内容为王”,凸显内容优势,强化电视节目的原创力,多终端、多渠道聚拢后期制作和剪辑所需资源,进一步增强电视节目内容的及时性与新颖性。在制作融合型节目时,需形成精品观念,推行品牌战略,提高节目品质,注重节目口碑,发挥原创品牌电视节目的引领作用,在此前提下有效引用虚拟现实、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继而提高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质量。第三,搭建新旧媒体资源共享的平台。依托私有云、公有云、专属云、混合云规范接口、设定标准并注重安全管控、提升通信水平,满足专职人员对新旧媒体资源灵活配置的需求,同时提供数据分析、内容汇聚、协同管理等功能性服务,继而在多平台发布、多方式呈现等要求的驱动下,有效展开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相关工作[3]。

(二)注重创新争优

VR 沉浸式体验是新媒体时代热度较高的技术,将该技术引入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范畴,可有效创新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方式,优化节目效果,并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开辟新路径。VR 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无论是静态实景VR,还是360 度VR 直播,均填补了传统电视节目内容上、技术上、效果上的不足。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专职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既可以设立数据库,存储海量资源,满足剪辑需求,又可以运用大数据得到受众的画像,精准分析电视节目受众的喜好,从而为后期制作与剪辑提供着力点。后期制作与剪辑工作较为烦琐,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该领域,就能制定自动剪辑方案,利用智能合约、自主学习等功能,可以把工作人员从繁复的剪辑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品牌电视节目孵化相关问题,亦可探索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创新出路。《我是未来》节目在剪辑的过程中引用了AI 技术,依托Power AI Vision这一视频深度学习平台展开剪辑工作,该平台由中国研究院AI 系统研究组所创,专职人员可运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手段训练机器,使之可以模拟人类认识。在此基础上,IBM AI剪辑师应运而生,推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后期制作与剪辑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引用高新技术是大势所趋,专职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创新争优的工作目标。第一,循序渐进引用先进技术。以应用AI 技术剪辑节目为例,需专职人员先训练机器,助其在多个重要场景中认识剪辑及剪辑的标准,再理解、分析需要剪辑的电视节目,用数字技术解决文字、场景、音乐等资源匹配、重组、生成、综合评价等问题,而后筛选、拼接并得到成片,相较于传统的剪辑技术,使用AI 技术剪辑电视节目所需时间更少,可压缩节目制作的时间成本。因为AI 技术在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所以该技术普遍用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难度较大。鉴于此,专职人员要循序渐进地引用技术手段,夯实技术基础,确保数字技术能完成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任务。第二,加大专项研究的力度。通过对《我是未来》电视节目引用AI 技术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可知,中国研究院组建AI 系统研究小组,并研究开发出利于机器设备深度学习的软件系统,是该电视节目可以在后期剪辑中发挥AI技术优势的一大关键,这说明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剪辑技术创新争优,离不开专项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电视台与专项研究机构要维系共享新媒体资源的关系,专项研究成果要尽快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中试行,并根据电视节目的效果与后期制作的需求加以调整,达到“用需促研”的目的,使专项研究成果更利于解决电视节目制作与剪辑相关问题。第三,赋予技术系统弹性,为新技术嫁接到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系统当中提供条件。同时,减小成本投入,妥善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助推制作与剪辑手段创新争优。为了做到这一点,专职人员要改进技术框架,在新旧媒体交融的新时代扩充理论,为AI、大数据等理论与后期制作、剪辑理论高度融合提供支点,进而优化理论层,在此前提下拓展应用层,孵化机器训练、数据管理等功能模块,满足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需求。因为数字技术持续迭代,所以技术框架要跟上迭代的节奏并持续升级,灵活地增减功能模块,使技术系统更具弹性与实效性,继而保障新媒体技术能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4]。

(三)培育优质人才

为了将新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剪辑关联在一起,专职人员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一是自学能力。能主动了解、学习、运用VR、AI 等技术,同时树立新旧媒体融合意识,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把握住技术升级、理论扩充、经验积累、创新实践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技术水平,具备基于新媒体制作与剪辑电视节目的实力。二是服务能力。关注网络用户的切实需求,改变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与剪辑的风格,既要符合主流审美标准,又要精准契合受众,可以根据白领、中老年人、大学生等受众合理展开制作与剪辑工作。三是专业能力。在镜头组接、叠化、声音剪辑、音效处理等环节引用新媒体技术,继而在技术赋能的条件下,提升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水平。

为了培育优质人才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电视台要注重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引领专职人员分析应用数字技术成功完成后期制作与剪辑任务的电视节目,从中借鉴经验,学习先进技术手段,进而提升其专业素养;第二,重视校企合作,发挥高校培育优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人才的先天优势。同时,电视台提出用人要求,驱动育才机制变革,确保更多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可以涌入电视节目制作的领域;第三,将绩效考核与岗位晋升关联在一起,鞭策专职人员高效自学、开阔眼界、创新争先。

(四)加强制作管理,培养创新人才

首先,对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质量进行管理,鞭策专职人员利用高新技术优化节目的整体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需明确节目质量评价标准,定量、定性地剖析节目后期制作及剪辑的质量,这可为专职人员有针对性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解决工作上的问题给予支持。其次,对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流程进行管理,其目的是确保数字设备、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能正常运转,打造稳定、安全的数字化剪辑环境,以免因设备老旧、系统崩溃、功能更新滞后而影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效果。最后,对电视节目综合制作成果加以自评,通过反思与自省发现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剪辑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对策,同时加强监督,实施责任制,其目的是高效弥补电视节目制作、剪辑的缺陷[5]。此外,还应突破传统工作思维的局限,增强岗位工作人员创新思维,使其树立正确的认知与意识,使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工作质量得到提高。还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落实各项管理规定,为岗位工作人员创设学习与培训机会,培养其创新意识,推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工作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需加大新旧媒体融合的力度,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剪辑的方式,还需培育优质人才,加强制作管理,继而提高电视节目的综合质量。

猜你喜欢

专职人员电视节目时代
基于风险管理在质量专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e时代
e时代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e时代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