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研”:课程(群)类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研究

2023-04-15孔亚暐崔艳秋王亚平牛盛楠

高教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学术

孔亚暐,崔艳秋,王亚平,牛盛楠

(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济南 250101)

新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工科建设的发展[1],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的推动下,高等教育理念、思路、方法及手段等的研究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高校教学学术由此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之一[2]。依据世界产业革命与高等教育的互动规律,在当前以智能化、互联网产业化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中[3],重视融合创新的新工科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由此形成了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4]。新工科的显著特征是学科的跨界交叉[5],以及数字化、信息化和物联化为主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具备科研能力、教学学术、工程实践和教育情怀等素养,其中教学学术发展是核心素养[2]。“新教研”应高校教学学术的发展而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多学科领域、多机构联合、多校共享的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智能+”时代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路径和运行模式[6]。

1990年,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书中,博耶(Ernest L Boyer)首次提出教学学术的理念,阐述了发现学术、整合学术、引用学术和教学学术。“学”有学问、学识和学理的意义,“术”的本意为技术、技能和应用,教学学术意指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为对象、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目的,深入研究教学特点与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7]。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等进一步提出“教学学术共同体”,指构建师生有效互动的共同体,开展教学学术的研究与应用,强调共同体中各角色的充分沟通,共同承担责任和共同认知[8]。新工科具有战略性、创新性、系统化及开放式的特征[9],是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管理体制的一次“革命”,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学科交叉、数据收集、系统分析、人际互动、团队协作和工程伦理等能力,要求新的教学学术具有跨学科、重实践、教育情怀等特征[2],需要以“新教研”为思路,探索教学学术的实施路径和运行模式。

一 虚拟教研室的概念辨析

(一)虚拟教研室的特征

与西方大学实行的“大学-学院-研究所(系)”的组织模式不同,进入20 世纪后,苏联和新中国的高校中出现了“校-系-所”的新型组织模式,教研室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10]。教研室是高等学校内按照专业、专门组(化)或课程(一门或几门)设置的基本教学单位[11],我国的教研室发展经历了初创期(1949—1954 年)、定型期(1955—1965年)、恢复和转型期(1978—2000 年)和虚化期(2001—至今)[12]。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社会和市场对高校科学研究的需求与投入的增长,科研水平与科研产出成为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量标准,教研室在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削弱[1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13]。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是优化教育学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学术产出、激发大学学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师教学发展机制的关键[14]。

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加强了高校之间、高校与相关机构的跨时空交互,促进了教研室的迭代,形成了虚拟教研室的新形态。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背景下,为解决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共性、前瞻性问题,利用信息化智慧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6]。自概念出现之初,虚拟教研室逐渐由网络教学教研平台[15]、跨校联合课程教学[16],发展为满足教学学术需求的“教学学术共同体”,打破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区域、学科专业和行政隶属的局限,增强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广先进教学技术方法,推动优质教学资源、案例库建设[17]。称之为教研室,虚拟教研室由教师组成,承担教学职能,服务教育教学;作为“新”的教研室,虚拟教研室以问题为导向,重在解决“智能+”时代中教育教学的共性理论和现实问题,成员组成上具有跨学科、跨校际、跨国际,以及动态性、灵活性和可叠加性的特征,教研环境上呈现出虚实结合、跨时空交互的特色,体现出扁平化管理、民主化研讨和平等性共建共享的理念[17]。

(二)虚拟教研室的职能

作为智能化时代的教研室进化的结果,虚拟教研室借助互联网、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跨专业、跨校际、跨地域,甚至跨国际的教学学术研究,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将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形式和语言,探索未来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方法、技术及评价等,推广思政引领下的信息化、智能化教育教学新成果[17]。根据建设侧重点的差异,当前的虚拟教研室建设分为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三种类型,以课程(群)教学类为例,虚拟教研室具有以下的职能。

1)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虚拟教研室利用信息技术,联合同类高校与机构,加强国际合作,打造突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教研模式。既具有科研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又在研究内容上注重高校不同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打破传统教研室的学科专业、行政隶属等局限,保障志趣相投的教师群体共同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形成基层教学组织的新形态和新范式[17]。

2)加强教师教学研究。依托虚拟教研室,借助网络教学学术平台,可以加强同类院校的合作共享、与相关研究机构的联合共建,促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思路、方法和技术的引入,形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互反馈,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研究探索,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意识。

3)共建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化、智能化为虚拟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虚拟教研室发挥“智能+”时代的全时空互联互通的优势,各成员利用网络平台,协同共建能力框架、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VR展示、电子课件、教学案例、实践实验项目和数据集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充分发挥知名高校的资源优势,帮助普通和中西部高校快速提升课程(群)教育教学水平。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音像实时同传平台及技术,可以组织常态化的跨校际、跨国际的教师培训,实现各校教师之间的全时空教学、教研互动交流,发挥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一流学科、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校专业教师的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全面提高各类高校的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二 “新教研”教育理念的解析

“新教研”是“智能+”时代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及其开展的教学学术研究,以教学学术共同体汇聚志同道合的跨校际、跨国际教师群体,协同共建的研究院所、行业企业、传媒机构等,立德树人、德学兼修,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力。“新教研”之所以是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态,因其具有新范式、新课程、新资源、新平台和新团队等特征。

(一)打造“虚拟教研”标准“新范式”

借助全时空智慧云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形成“多校+多类机构”的共享共建,打造教学学术共同体。发挥知名高校的办学优势,融合各类机构的优质资源,反哺普通与中西部高校,消解当前高等教育遇到的办学层次、地域水平等的差异,全面提高各类高校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探索“智能+”时代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路径,构建新的教学学术研究模式,打造虚拟教研室新范式。

(二)建设“工程思政”时代“新课程”

在新工科的建设背景下,探索思政与工程教育融合新方法,构建“价值、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教育新途径,打造“工程思政”教育教研新理念,以思政教育引领课程建设,将思政元素全面引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在“人-科技-工程-社会”的大工程教育理念下,将工程哲学的“科学-技术-工程”关系置于人与社会网络中,突出“人”在“学”“术”和“科技-工程-社会”之间的串联关系,在育人中融入登高博见的国际视野、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学以致用的社会责任、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制、生态、工程伦理意识与绿色发展观,建设“工程思政”新课程。

(三)共享“线上线下”路径“新资源”

建设完善实体与数字化新形态教材体系,形成基于VR 技术的情景化、动态化、数字化3D 版教材。秉承“回归工程实践”改革理念,以“工程哲学”为建设指导思想,突出“系统呈现”“动态展示”“直观形象”等新型课程教学特色,使学生能够了解所涉及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原理与应用技术方法,能够运用“工程语言”开展创新实践。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联盟课,共享教学案例、工程实践与实训项目等优质资源。

(四)搭建“产学研宣”模式“新平台”

建立跨校、跨区域、实时互通互联的教学学术共同体,创设虚拟教研研究院,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学、教研的思路、规律、方法与实施路径等。构建“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行业企业+传媒机构”的跨界、跨域合作模式,打造围绕工程教育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全方位、多层级交流,推广示范建设经验,搭建“产学研宣”的工程教育共同体平台。

(五)培育“虚拟教研”示范“新团队”

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一流学科、一流课程为引领,搭建多校联合、产学互动的虚拟教研新团队。培育教学名师与青年骨干,扩大虚拟教研室规模和辐射领域,推广历经验证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师队伍培育机制,带动中西部地区,打造省级、国家级虚拟教研示范新团队。

三 “新教研”的建设思路与路径

(一)“新教研”的总体建设思路

1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渗透,促进思政与专业建设融合

建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思政理论引领,专业知识渗透,工程实践体验”的培养模式,打造以思政为引领的融合高校、企业和研究、传媒机构等多元协同的工程教育共同体,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度融合。

2 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相联通,建设全时空智慧云平台

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全时空智慧云平台,实现课程体系需求导向下的供给侧改革,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利用VR 技术实现知识点的情景化输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借助大数据、AI 技术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进行数据收集与深度分析,由此建立涵盖实时监测、及时反馈、主动优化的动态运行机制,为实现教研方式的转型与创新提供平台基础。

3 团队建设与虚化升级相协作,实现跨界跨域协同发展

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汇聚专业领域大师,汇集本领域各高校人才,创建“名师引领、时空交互、动态开放”的高水平虚拟教研室团队。利用VR 教学资源云平台、虚拟体验中心、人机交互界面等虚拟仿真教学系统,通过名师示范课程、大师引领实践、国际合作交流和校际联合培养等方式,提升教学技能,攻坚教研课题,实现校内与校外教研实时交互、动态开放,整合各区域高校优势,实现整体团队协同发展。

(二)“新教研”的实施路径

1 互联互通,探索虚拟教研新模式

借助全时空智慧云平台,打造建筑技术虚拟教研室。借助信息、网络和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拓展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多维度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路径交互评价体系;借助网络社群和交互界面,实现实时对话和深入探讨;组织教学研讨、名师讲堂、开放式教研工作坊,实践“异步教研+同步教研+示范课”教研模式;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分享教研成果。

2 思专融合,建设工程思政新课程

融合工程思政与课程教学,以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引领,在“线上自学、线下重难点讲授、课内外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五位一体的教学过程中贯彻三观教育主线,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材形态,创建案例解析、工程实践等思政教学资源库,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完成思专融合闭环设计,创建时代工程思政教育新课程。

3 创新形态,联合共建共享教研新资源

依托国家级规划教材,强化3D 教材知识情景化、动态化、数字化,嵌入视频、动画、VR 和微课等数字资源库建设。共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慕课、高校联盟课程,共享教学案例、实践实训等课程资源库。开发“建筑技术虚拟教研室”,集成教学教研、教师培训、实践实训,构建“智慧云课堂”“智慧云实践”“智慧云科研”“VR 教材”“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师培训”等开放、动态、高效、协作式教研科研资源库。

4 跨界协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新平台

借助远程交互协同平台,联合专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校企协同“云端设计工坊”。通过校企与传媒无壁垒互动,实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应用与推广无缝对接。建设3 个教研平台和8 个实践平台,形成“研发+应用+推广”全链条,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引擎”,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结合“建筑技术虚拟教研室”,创立“山东省高校虚拟教研创新研究院”,借助“一室一院一平台”建设省级创新教育教研新平台。

5 多校联合,锤炼跨校跨域教研新团队

依托全时空云端教研平台,将跨域、跨校的教师与行业专家人才资源整合,开展常态化教师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辅导、讲座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诊断课-示范课-跟踪课-汇报课”等方式实现传帮带,发挥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及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跨校跨域、持续发展的优质教育教学教研团队。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学术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