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管理视域下自我情感的匿名呈现与互动
——以小红书平台为例

2023-04-15施阳

视听 2023年3期
关键词:匿名性红书围观者

◎施阳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①由此可知,我国网民规模日渐庞大,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内嵌于人们的生活。而随着媒介技术的频繁更迭与日益发展,各类媒体凭借强有力的技术优势逐渐与人们的生活互融。人们游离于各个媒体平台之间,借助各类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一系列的媒体平台中,以“分享我的生活”为主打标签的小红书逐渐崛起。千瓜数据显示,目前小红书有超2亿位的月活跃用户,共有超4300万位分享者。在小红书平台中,除了分享生活经验的帖子外,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某些人或某些现象不满的吐槽帖也逐渐增多。吐槽者基于小红书平台的匿名作用,突破现实生活中印象管理的束缚,实现自我情感的宣泄与释放。

本文试图在印象管理理论的视域下,以小红书平台为例,探究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情感的匿名呈现与互动的机制,从而为理解身处媒体网络中人们的媒介实践及行为提供一定的探究维度和思考方向。

一、网络社区小红书App的特点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9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社区”的概念。在滕尼斯的视野中,社区的含义十分广泛,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共同文化意识以及亲密无间的关系是社区的精髓。②我国的网络社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展现方式为一体的App,如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其中,小红书作为一款展现年轻人生活方式的App,以“Inspire Lives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为使命,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生活方式③,以供其他用户浏览阅读。在小红书平台中,用户既是发帖者又是围观者,可以在一系列的帖子中了解他者的生活,并基于个人兴趣形成双方间的虚拟互动。

(一)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各类媒体平台的一大优势。交往主体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直接面对的不是现实生活中交往他者的真实存在,而是带有媒介工具性的计算机与网络。与他者的交往只需借助一根网线便可将自己的意见与信息传递给对方,交流者不需要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呈现于对方眼前。小红书平台作为一款网络社区App,虚拟性也是其拥有的一大特性。同时,不同于微信、QQ等熟人社交场域,小红书平台提供给用户的是近乎未知的陌生人圈层。无论是发帖者还是围观者,其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始终处于未知的神秘状态,而这种神秘状态也是用户在网络上自由表达时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二)开放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拥有媒介资源设备的人都可进入网络空间,共享网络资源,媒体平台的开放性特点不言而喻。小红书是一款致力于满足年轻人分享自我生活方式的App,用户可自由地在该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分享自我的生活。这种开放性带来的是平台人流量的增多,这也意味着平台用户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情感表达机会的增多。

(三)平等性

网络空间中参与主体的身份未知带来的是社会地位、家庭财富等一系列社会资源的“暂时虚无”。进入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们都恍若新生,交往主体处于同一起跑线。小红书发帖者可以摆脱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束缚,逃脱关乎宗教信仰、种族差异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平等性的加持下,用户发表己见,宣泄情感,与感兴趣的围观者形成平等状态下的交往互动。

二、印象管理:现实生活中的伪自我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表演中,非常关心并试图控制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人应对自我的方式。这种控制是个体通过表达自己来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定义实现的,如通过语言、姿态、手势等展开积极的活动,以便向他人传达他有意表达的印象。这个过程叫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以及补救表演等。理想化表演指的是表演者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地对外展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一致的行动,并最大可能地隐藏自我真实的却与社会标准有悖的行为与状态。这种理想化表演的实质便是掩饰,掩饰真实的自我,伪装出理想化的形象。误解表演则是伪装,伪装出一个在他者眼中自我想要呈现出的形象,使他人产生错觉,形成一个虚假的形象,如家境贫穷者在前台他者的围观下展示具有财富地位象征的符号,这类符号包括名贵的包包、大牌的衣服、昂贵的首饰等。越是真实自我所没有的,越想展露于他人眼前,这便是误解表演的真实写照。“距离产生美”则是神秘化表演异曲同工的最佳解读。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限制接触,即保持社会距离,能使观众产生一种敬畏感。如肯尼斯·伯克所言,“它能使观众处于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④他者越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便越容易产生敬畏之心,给人以捉摸不透的神秘之感。补救表演则是对在现实生活中表演时出现的一系列无意动作、失礼、吵闹等表演不协调的意外情况的补救措施,包括求助外人或启用另一个预定计划等预防性措施。⑤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外形塑着自我呈现的形象。因此,这种一言一行往往会带有如社会地位、身份财富、家庭背景等多重现实因素的考量。印象管理的思维内化于与他者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在表演时无论采取何种印象管理的策略来形塑自我,都呈现出了部分的真实自我与部分的伪自我。在他者的视域下,真实自我容易被隐藏。当人们遇见与自我观点相悖的意见时,往往会碍于印象管理选择顺从或部分妥协,将不满的情感压抑于心中,继续在他人眼中展现出一个符合他者对自我期待的伪自我。

三、匿名表达:“类后台”场域下的情感宣泄

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个大舞台,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场域中以不同的角色和剧本进行表演,呈现出不同的自我。人们有时为了方便表演,会区分前台与后台。前台是愿意呈现给他者观看的一个自我,后台则是为前台做准备的不愿让人看见的自我。当人们处于前台时,会为了满足他人对自我的期待而进行“表演”,形塑自我的外在形象。现实生活中,前台无处不在。老师面前,我们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老师办公室、教室等是我们表演的舞台;朋友面前,我们扮演的是可深入交往的角色。在这些角色扮演中,前台与后台泾渭分明,只有较为私密的空间才被人们视为后台,是人们褪去“角色”身份后真实自我状态的呈现场所。随着网络监控系统的发展,现实生活中能让人们放心展现真实自我、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场域范围逐渐缩小。但同时由于现实中来自学业、工作或是生活上的压力、打击、不满等各种负面情绪和前台表演良久后所产生的压抑感和倦怠感,对个人的侵袭会打破个体原有的心理平衡。为了消解这种心理不适,人们会主动寻求展示真实自我或宣泄情感的后台或类后台场所,而具有匿名性效果的虚拟社会便恰逢其时地成为人们发泄情绪、平衡心理的展示空间。

“匿名性原理”指的是人们因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不被外界知晓,而处于一种丧失社会约束力和个人责任感的状态。通常来说,这种状态往往会导致出于原始本能(如暴力)的冲动行为。在传统社会中,集合行为的出现使得人们隐匿在人群之中,人们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肆意在人后展现真实的自我。数字媒体时代,互联网赋予了匿名性以新的含义,人们不再如传统时代一般躲在众多实体人群的背后,而是利用各类的IP账号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完美地隐匿于网络之中,匿名性成功地实现了个人现实身份与网络身份的割裂。网络社会中的各类应用,大多具有这一特性,而这类App亦逐渐被人们当作是一种“类后台”的存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数量较多的一系列吐槽帖,发布者吐槽的对象无所不包,但无一不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令自己愤懑却因印象管理与其他外在因素的考量而无法宣之于口的事件,如“说说大学的糟心事”“论大学里的奇葩室友们”“有些同事真的烦死了”“朋友圈不敢发系列”等。

正如人们愿意在小红书上发表一些吐槽帖的无所顾忌,这种无所顾忌来源于“反正没人认识我”的底气,而这种底气与安全感则主要来源于匿名所形成的陌生化效果。正是这种陌生化的交往,使人们将小红书当成“类后台”的存在,让人们能够卸下防备与表演的“武装”,进行自由交流,宣泄自我情感。

小红书作为一个让青少年展示自我生活方式的社区平台,集匿名性与开放性为一体,发帖者与围观者处于一种陌生化的交往之中。发帖者在这一平台中可以发表生活中愿意展露于人前的一面,或是迎合平台中大多数围观者的需求而发布一些经验帖或是专业帖,同时也可以发泄压抑的自我情感。小红书这个陌生化的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展演空间。在这个表演空间中,表演者不必再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现实生活中各类的角色扮演,可摒弃诸多外在因素的考量,展现自我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或事件最为真实的看法,不受限制地暴露自我,即使这样的自我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相去甚远。很多时候,维持着自我形象认知的人们更愿意向陌生人吐露真实的想法与观点,以规避因某种言语或行为而触及特殊利益或伤害他人的情况,管理在他者眼中的自我形象。

四、虚拟共情:网络空间中的交往互动与认同

小红书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陌生化的展演空间,而评论区则形成了交往互动的集聚地。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帖者发表一系列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事件的吐槽观点,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通过发帖吐槽的方式公开宣泄表达。这些分享自我现实遭遇、表达情感的用户便会成为类似事件和情感宣泄的网络节点,通过评论区这一公开“广场”与其他围观共在者产生联系,从而使单纯个人的情感宣泄转变为一种呈现于他者眼前的真实自我展演,在开放性、共情性的条件下促成用户间的互动。在用户间的互动中,驻足停留围观的、有着相同的现实经历或怀抱着好奇心态的他者在评论区进行意见表达,而这种意见表达的导向可分为认同与否定两种。围观者对于帖子内容不同的解读方式决定了这种意见表达的导向。围观者在顺从式解读和协商式解读中能够获得一种换位的共情体验⑥,或是支持发帖者的情感宣泄和意见表达,或是表达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经历,与发帖者形成一种共在的情感认同。而在对抗式的解读中,围观者则能够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阐发不同的个人观点⑦,形成互动讨论。

小红书平台上,吐槽帖的发帖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展演自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宣泄自身的不满。另一类则是自我的情绪宣泄进行类目构建,按吐槽内容的特点,对吐槽帖进行限定词划分。例如小组作业吐槽帖,发泄每一个被小组作业折磨的瞬间;辅导员吐槽帖,供各位辅导员吐槽工作的不愉快等。前者是单纯将小红书平台作为宣泄情感的类后台场域,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在陌生化的公共领域中寻求更具有情感共鸣与互动可能性的围观者,规避他者的对抗式解读。发帖者在发声的围观者的评论下进行回复,这些回复无一不是建立在顺从式解读和协商式解读的基础之上。无论何种发帖方式,小红书平台都为用户提供了自我情感宣泄的匿名场域。用户在这一虚拟“树洞”中,不仅可以实现情感的释放,还可以获得来自他者的自我认同与心灵抚慰。

五、利弊共存:宣泄表象下的潜在风险

小红书平台中的匿名性给吐槽者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匿名性的保护亦会使人们容易在情绪宣泄的过程中忘乎所以,从而给个人及群体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一)诉求与现状的心理落差

在匿名平台中,宣泄情绪、寻求认同、实现倾诉、获得支持是人们的重要诉求。人们将现实生活中精神上的困惑或是烦扰散布于网络空间时,其主要诉求是宣泄不满或其他负面情绪,而当评论区大部分围观者的信息回复内容偏向于相反的意见或与自身的价值观念相背离时,稍带反驳甚至是质疑的话语会让发帖者心中原本宣泄出的不满情绪扩大数倍后再次充斥心中,造成诉求与现状的巨大心理落差。如在小红书平台中,某个发帖者称自己要告别小红书平台,因其先前发布了一个吐槽大学室友的帖子后,在评论区中被较多围观者谴责为小题大做,过于敏感,以致发帖者心中愈发难过准备告别小红书。由此可见,当人们在虚拟网络中的诉求与得到的反馈相背离时,会给宣泄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二)去抑制化:匿名面具下的潜在乱象

网络去抑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是指人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不同于面对面交流时的行为特点,包括放松、较少的约束感和较开放的自我表达。⑧简言之,即在虚拟网络中,人们身披马甲,肆无忌惮地行走于各个虚拟平台或社区,会更加倾向于无视各种约定俗成、硬性规定的社会约束或社交禁忌。这是网络交流时所特有的现象。

在虚拟网络社会中,由于去抑制化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压抑着的情感一旦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突围,很有可能一经释放便一发不可收。这一点在自制力较为薄弱的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匿名面具的掩藏之下,人们对自我意见或情绪的宣泄导向会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小红书公开化的评论区中,当驻足停留的围观者表达出与吐槽帖发帖者不一致的情感倾向时,若认为发帖者对某件事的吐槽纯属自我敏感作用下的小题大做,发帖者在驻足围观的他者面前为维护自我观点的正确性以及发泄自我的情绪,便会回复以强硬的辩驳之词,到最后很容易演变为谩骂与攻击,甚至彻底成为一场攻击战。匿名平台提供的匿名性机制便由情绪宣泄的隐身衣成为了公开骂战的保护壳。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当个体物理身体与真实身份抽象化为一个符号时,人们很容易将对现实社会中某件事、某个人或是某个社会现象的怨气以粗俗的语言或是不堪的行为展露出来,造成交流平台的污浊乱象。

六、结语

“人类是有情众生,情感在人类对其在世生存方式的历史筹划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情感的感受、表达和解读也构成了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⑨现实生活中,人们较强的情感需求往往会在印象管理和诸多现实因素的压制下得不到宣泄。因此,人们倾向于在小红书这类匿名性的陌生化媒介平台中进行情感上的自我表达,实现物理身体的隐藏和心理自我的“上线”。移动互联时代,众多媒介帮助人们在虚拟社会中表现真实的自我与情感,以达到现实生活中心理平衡的需要,但人们在匿名化状态下自我情感的呈现应当注意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而非过度宣泄以被匿名化的媒介圈层束缚。

注释:

①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8-31.http://www3.cnnic.cn/n4/2022/0914/c88-10226.html.

②姜振华,胡鸿保.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4):121-124.

③小红书是什么?[EB/OL].知乎.zhihu.com.

④[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

⑤戈夫曼拟剧论[EB/OL].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zh-tw/拟剧论.

⑥⑦唐瑞言.以情动人:情感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机制及作用——以网易云音乐平台为例[J].声屏世界,2022(10):85-88.

⑧Suler John.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J].Cyberpsychology&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4,7(3).

⑨马惠娟.情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27-33.

猜你喜欢

匿名性红书围观者
现实(外一首)
“炫卡”招招鲜 爱上读红书——读书活动 教你一招
六页小红书诉说心中爱
小红书遭投诉:网购商品与实体店不一样!
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围观者与行动派
微信弹性社交中的失范行为分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基于概率论的发送者匿名性度量模型
网民特性及媒介素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