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镌刻丝路传奇,绘就非凡印象:国内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

2023-04-15蔡晖

视听 2023年3期
关键词:旅程丝路敦煌

◎蔡晖

随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持续深化,以纪录片的方式传播丝路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理想方式。国内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创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创作类型和作品集群。基于这样的影视文化背景,我们能够对丝绸之路这一独特创作题材的发展历程和叙事特点进行研究。

一、从创作实践看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脉络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纪录片创作的一个独立类型,并且在创作规模和艺术形态上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表现特征。

(一)《敦煌壁画》:国内最早出现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

1954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敦煌壁画》被当前学界认为是国内最早出现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①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创作来看,《敦煌壁画》中的新闻记录风格典型而浓厚。这一类型纪录片的拍摄构图中规中矩,解说词注重思政宣传。从社会时政层面来讲,当时的新闻纪录片从属于形象化的政论片范畴。195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召开创作研讨会,将形象化的政论确立为当时的纪录片创作主方向。在当时的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新闻纪录电影就是‘形象化的论证’,它应当有适当的形象,而其精神应该符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中国文艺发展总路线。”正是在这种创作精神引领下,《敦煌壁画》以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劳动者”为总体创作思路,成为国内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应当说,《敦煌壁画》的艺术表现力较为单薄,它的宣教价值更为突出。就当时国内纪录片创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形象化的政论原则成为此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纪录片创作的标准和规范。

(二)《丝绸之路》:在国际合作中迈出大型制作的第一步

1979年,纪录片《丝绸之路》进入拍摄阶段,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日本放送协会(NHK)首次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该纪录片采用联合拍摄、分头剪辑的制片方式,形成了中、日两个版本。应当说,《丝绸之路》的拍摄制作是与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相契合的,它在纪录片创作多元化价值表达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中日双方的联合创作有利于我国纪录片一改过去长期存在的宣传教育思维定式,也有利于我国纪录片创作在方法、思路以及技术运用上尽快与国际接轨。②

从制作水准上讲,我国创作团队在联合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国外先进的拍摄技术和理念进行学习。中国版《丝绸之路》试图展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深层内涵,涉及对丝绸之路地域文化特点的深入探索,也有对当时丝绸之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考察与关注,但是以宣教示范为主的影视创作诉求依然没有改变。对国内观众而言,《丝绸之路》的拍摄是一次历史文化方面的通识教育,也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③

从纪录片的媒体推广与收视氛围营造方面来讲,中日双方存在较大差异。趋于成熟的商业运作思维,让日本媒体在聚焦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各种专业问题之外,更加注重文化传播规律在商业推广方面的指导意义。日本版《丝绸之路》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商业营销体系,创作团队依托各类学术活动、摄制组媒体见面会等诸多媒介文化仪式,对丝路文化以及纪录片播映进行媒体预热。而中国版《丝绸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宣传推广意识尚不明确。由于各类“周边工作”准备不足,纪录片《丝绸之路》的播映未能完全达到预期收视效果。

(三)《新丝绸之路》:新时期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展示

2005年,在《丝绸之路》播出25年之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日本放送协会(NHK)携手重走丝绸之路,合作拍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在25年的飞速发展中,中国经济社会有着怎样的惊人巨变?丝绸之路呈现出怎样的朝气和活力?丝路历史文化研究有了哪些全新的维度?摄制组希望通过《新丝绸之路》,向世界展示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新丝绸之路》在拍摄技术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摄制组引进直升机、滑翔伞、航拍器等最新设备,使纪录片的视听感受与观瞻角度更加丰富立体。④由于微型航拍器的广泛使用,《新丝绸之路》呈现出的航拍画面的运动轨迹更加平顺流畅,画面美感进一步提升。高清摄像机的使用,使《新丝绸之路》能够呈现出画质更细腻、影调层次更丰富的优质大画幅影像。而对一些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而早已消失了的珍贵史料进行影像表现,是对纪录片创作者在时空搭建与艺术表现能力方面的绝对挑战。3D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影像拍摄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中的技术缺憾。例如,在《新丝绸之路》有关古长安的视觉建构中,创作者结合文献记载,利用3D建模技术准确还原了大明宫气势恢弘的虚拟数字影像。

《新丝绸之路》展示出的是一个被赋予了时代内涵的全新丝路。如总导演韦大军所说:“《新丝绸之路》中的‘新’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对丝路古道的重新拍摄,用最新的视觉影像技术去再次解密丝绸之路;二是展示丝路古道上的考古研究新发现;三是针对这条古老通途上既有的文物保护课题生发出新的设想。”⑤《新丝绸之路》尤其注重对丝绸之路最新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展现。例如,在第六集《敦煌生命》中,纪录片把对敦煌历史文化的崇尚与热爱通过一个个微观层面的具象表达系统而凝练地呈现出来。而这些微观切入点就是敦煌文化研究及其现有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作为一个影响广泛、关注度极高的公众话题,敦煌壁画的修复与保护作为世界文物保护的前沿课题首次进入创作者的视野。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中,有修复现场的临场拍摄,有专家学者的现场讲解,还有配合三维数字技术对抽象技术内容予以直观呈现的画面。纪录片以敦煌壁画保护工作实例为焦点话题,以极具工匠精神的影像拍摄向观众展现了当代中国文物保护的绝对实力。纪录片创作者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新丝绸之路》议程设置的重要切入点与表现路径,这是创作者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准确表达与时代注解。

(四)《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丝路精神的时代之光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是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是丝绸之路伟大精神内核的应有之义。

催人奋进的时代命题给予了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创作视野。2013年9月,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八集大型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在表现内容上属于纵向传承关系,而《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则给了观众一个认识丝绸之路的全新视角。它站在当今中国经济腾飞和加速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中,以人的社会生活为关注核心,挖掘寻找丝绸之路走向复兴的内生动力和这条古今通途间的血脉传承,实现丝绸之路文化精神的历史呼应和时代跨越。⑥

在《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见诸荧屏之前,众多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内容表达基本都聚焦在丝绸之路文化本体之上。而《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则更多的是在不断地挖掘和发现着今天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今天生活在这条古老通途上的人们又处于怎样的状态。可以说,《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与《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差异。一是对“丝绸之路”进行视觉表现的空间构思不同,二是对“丝绸之路”进行历史呈现的时间跨度不同,三是对“丝绸之路”题材的开掘与讲述方式不同。⑦具体来讲,关于讲述丝绸之路的地域跨度问题,《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都是聚焦于丝绸之路的中国境内跨度。而《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则是在全球视域下第一次给予丝绸之路以全域性的追踪考察。在这部作品中,除了西安、兰州、敦煌这样的国内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之外,还有米兰、罗马等丝绸之路重要国际热点城市。如何去讲述丝路,考验着《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创作团队的创新能力。《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以纯故事化的文本风格来讲述普通人的“丝路情结”。昭苏草原上的哈萨克斯坦小孩努日波利、吉尔吉斯斯坦企业家阿巴基罗夫、定居意大利的华人服装供应商金晓青,以及来华教书的乌兹别克斯坦人海力力等,都是与这条路有着种种缘分和关联的普通人。60个生活逻辑各不相同的故事主人公是新丝绸之路上的梦想开拓者,他们以接续奋斗、传承创新的人生状态,“书写着从亚洲到欧洲这一万多公里漫长路途中的精彩传奇”⑧。这种架构故事的方式与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北上》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徐则臣的《北上》用几个家族之间相互关联、嵌套的故事讲述了京杭大运河的古往今来。而《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则是在讲述丝路通途的过往和当下。路在脚下延展,心在远方逐浪。在梦想的星光之下,这条路变得愈发辽阔、通达。

(五)内容丰富、视点多元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创作集群

纪录片《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以及《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能够将丝绸之路古今历史面貌以整体印象呈现于观众面前。从创作年代来看,三部纪录片正好对应着我国三个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时代。三部纪录片的创作历程能够反映出中国纪录片不断进步与超越的历史进程,因此它们成为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经典范式,也成为这一题材纪录片研究的经典文本。而从丝绸之路本体与文化延伸角度看,学者马楠将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研究文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讲述丝绸之路的纪录片作品,如《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以及《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第二类是与丝路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作品,从古城、宗教、艺术、音乐等方面入手。⑨

从1954年的《敦煌壁画》到2013年的《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我们能够梳理出17部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作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1980年至1985年间拍摄制作了《敦煌石窟:第45号窟》《古都长安》《敦煌之恋》三部纪录片。2007年,由盛振华、孟纪原执导的中国第一部手绘纪录片《大唐西游记》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2010年,周兵执导的10集大型纪录片《敦煌》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而在十年之后,2020年,周兵执导的大型纪录片《穿越丝路的花雨》登陆央视纪录频道。甘肃本土导演秦川自2013年起,高质量完成系列纪录片《敦煌舞伎乐天》《敦煌画派》《敦煌书法》《大河西流》《祁连夜光》等。2015年,中央电视台与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共同策划推出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作品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绘制出河西走廊壮美辽阔的历史画卷,集中表现了我国西部特有的地域风情。⑩从这里就不难看出,丝绸之路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给予了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广阔新颖的表达空间。

二、从叙事学角度解析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点

纪录片叙事从属于影视语言叙事范畴。而影视语言叙事中既有文学叙事的一般规律,也包括影视语言所独有的叙事表达特点。本文从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段等维度,对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

(一)叙事视角:以表达需要为核心的时代性渐变

“一件事情不管以何种方式进行描述,都会按照一定的‘视觉’角度被描述出来。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点,无论所涉及的是历史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⑪由此可见,叙事角度在叙事过程中具有客观存在性,无论真实还是虚构。学者包雪瑞将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归纳总结为全知视角、内部视角和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三种模式,认为纪录片创作者一般会选择全知视角作为叙事手段,因为这种视角在进行场景描述时更加客观、全面。内部视角也被称为主体性视角,指故事叙述者以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讲故事,使自己完全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继而体悟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⑫笔者认为,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基本可划分为外部全知视角与内部第一人称视角两种类型。而随着纪录片创作观念以及时代审美特征的不断更迭,这两种叙事视角出现彼此融合、交叉并存的趋势。1980年版《丝绸之路》由于当时特殊的年代背景和宣传需要,全片采用全知全能叙事视角。而基于纪录片国际化传播需要以及观众影视语言素养的提升,《新丝绸之路》《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在创作中体现为两种叙事视角的充分结合。纪录片创作者要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不同的讲述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叙事视角,以达到最佳的叙事效果。而有关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应当被理解为主观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外部全知全能视角及内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非并列存在关系。因此,平民化叙事并不能直接作为一种叙事角度来加以归类和辨析。

(二)叙事结构:由微观至宏观的总体结构设计

影视叙事学研究影视文本主要从“怎样讲故事,它有着怎样的布局结构,使用了哪些元素与功能,采用了哪些策略和手法,试图达到什么样的叙事效果”⑬入手。这里提到的怎样讲故事,以及它设计了怎样的布局结构,就是叙事结构。罗伯特·麦基说过:“结构是对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⑭

在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分析中,有研究者将其叙事结构概括为时间顺序结构、空间顺序结构、板块组接结构、交织对比结构、阶梯递进式结构、交叉叙事结构六种结构类型。在对《新丝绸之路》的叙事类型分析中,研究者则概括出阶梯递进式、中心线连串式两种主要叙事类型。针对NHK版《新丝绸之路》,还有学者给出缀合式团块结构和交织式对比结构的叙事分类。由此可见,目前学界对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概括说法众多,角度各异。另外,上述有关纪录片叙事结构分析其实更确切地说是属于一种微观意义上的结构分析。这种微观结构就如同文本概念中的句法结构一样,是建立在语句层面的结构分析。我们更希望看到一种基于影像叙事段落(以集为单位)层面的宏观叙事结构分析。学者王硕将文化艺术类纪录片叙事结构总结为线性叙事结构和板块式叙事结构。所谓线性叙事结构,是根据事件发展的起承转合进行影像结构设计。而在板块式结构中,每集单独存在又统一在一整部作品或系列作品之中。板块式结构在记录一些通过间接关系串联在一起的人物、事件和现象时,则按不同的时间、地域、人物、事件、年代、主旨等分为若干区块,各区块可以独立成篇,块与块之间不一定存在起承转合关系。⑮这就是以叙事段落为基本单位的叙事结构分类,人们很容易在此类纪录片中找出集与集之间的叙事逻辑。

纪录片《河西走廊》以线性叙事结构为主,以纪录片特有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光影流动的河西走廊“影像史”。该纪录片以史诗般的宏伟气势,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精心绘制出一幅穿越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图志,彰显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豪迈。⑯而《新丝绸之路》则是板块式叙事结构的典型代表。《新丝绸之路》将楼兰、吐鲁番、喀什、龟兹、和田、敦煌、西安等十个丝路沿线节点地域作为板块叙事核心。十个地点自然形成了十种差异化的表现维度。纪录片通过器物展示、民族文化研究、个体以及社会群落的发展变迁,为观众勾勒出一段段镌刻着丝路印象的文化记忆。⑰纪录片中的每一集都是独立的叙事板块,各自成篇。而彼此独立的叙事板块又统一于《新丝绸之路》整体架构中,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灿烂星河的讴歌礼赞成为全篇总基调。

(三)叙事手段融合创新:科技赋能,完美呈现

学界有关纪录片叙事手段的研究,主要是从画面和声音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在不同时期的呈现状态进行分析比较。近些年来,影像技术不断升级,影视创作思维不断拓展,纪录片叙事手段呈现出日渐丰富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在画面风格上,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画面拍摄呈现出从一开始的客观、大景别画面风格向主观客观多景别综合拍摄创作转变的发展趋势。由于新闻纪录片的拍摄存在思维定式,观众在《丝绸之路》画面风格中仍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新闻画面感,画面呈现出平视、固定、大景别这样没有主观感情介入的客观表达效果。《新丝绸之路》的画面拍摄较《丝绸之路》有了显著的变化,终于“动”了起来。实际上,无论是镜头内部的变焦运动还是镜头外部视点变化所产生的运动,都能更好地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情绪与感受。在镜头拍摄角度方面,仰视代表着向往和崇敬,而俯视则往往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被拍摄对象的恢弘气势。在《新丝绸之路》中,除了平视镜头外,大量仰视、俯视镜头的运用为纪录片情感的表达找到了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而到《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出现时,平稳流畅的跟镜头被大量运用在纪录片拍摄中。跟镜头能够有效模拟人物视点的移动变化,进而能够恰当合理地表现出各类人物、事物在特定空间内的依存关系。可以说,不断迭代升级的摄影技术以及不断拓展丰富的视觉表达理念,显著提升了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气质与艺术美感。

在包装制作层面,动画特效的大量应用也为纪录片制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纪录片中的3D动画有标注地理空间、演示抽象的科学原理、重构物理空间、展示神话传说等非现实时空、合成虚拟场景、表达特殊情绪六种表现功能。⑱从《新丝绸之路》开始,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将大量的3D动画创作融入其中。3D动画的出现使纪录片对历史时空的影像表达有了全新的角度和路径。纪录片的真实性不应当局限于对客观存在的实际拍摄,经过科学论证的虚拟动画同样具有严谨、直观的影像历史学价值。纪录片“虚构的影像”对历史物象的呈现与还原,成为创作者对纪录片真实性概念最有效的技术表达与时代性注解。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声音表现也呈现出一种由单一表现手法向多元化表现手法的不断演进过程。在早期出现的纪录片作品中,纪录片声音表达呈现出较为严格的约翰·葛里尔逊式“画面+解说”传统。其中,解说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除了画面之外的第二大叙事手段。配乐是纪录片传情达意的重要途径。在最初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配乐基本采用的是传统民乐的谱曲演奏。而这种早期的配乐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说并未与纪录片本身实现贴切的融合。从效果上看,音乐表达与画面表达是彼此分离的,并未从真正意义上起到共同推进纪录片叙事的作用。而在2000年之后出现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中,纪录片音乐创作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并变得与画面拍摄同等重要。在《新丝绸之路》《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河西走廊》以及周兵的《穿越丝路的花雨》、秦川的《敦煌舞伎乐天》中,创作者深入考察纪录片所反映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对纪录片音乐进行专属定制。这是纪录片创作高端化、排他性趋势的一种直观体现。定制音乐与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情绪渲染契合度更高,使纪录片辨识度显著提升。

在较早出现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中,创作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同期声在凸显纪录片真实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敦煌壁画》《敦煌石窟:第45号窟》《丝绸之路》等作品中,剪辑人员有意关闭了所有画面的同期声。在当时看来,来自真实环境的现场同期声对画面解说形成了相当大的“干扰”。而随着纪录片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创作者逐渐认识到同期声之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到《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同期声的运用变得更为灵活准确。从信息量的角度讲,画面与声音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环境中必然存在着诸多层次丰富、高低错落的声场信息,无论是人物同期声还是环境同期声,都是增强纪录片真实性与扩充纪录片信息容量的有效方式。在《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河西走廊》《敦煌》《敦煌舞伎乐天》等作品中,当需要表达特定情绪意境时,有的作品甚至直接省去了解说,让环境同期声“挑大梁”完成叙事任务。由此可见,同期声在纪录片表达意境、营造氛围以及参与叙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近些年来,立意新颖、制作精良的众多主题作品登上荧屏,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正在成为学界与影视界的研究热点。笔者认为,早期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旨在对“有形之路”进行宣传展示,而发展、创新、奋斗、融通、合作则是当今世界对丝路精神的时代性继承,也成为当前纪录片创作的前沿课题。在这样一种伟大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阔胸襟和视野下,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必将以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更为精湛的艺术水准去记录和探索新时代新丝路的壮美与辽阔。

注释:

①⑨马楠.丝绸之路在新中国纪录片中的呈现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②王福来,倪祥保.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回顾与检视[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6):72-76.

③裴玉章.《丝绸之路》是一次成功、有力的对内对外宣传[J].现代传播,1982(01):66-68.

④徐晨.“丝绸之路”纪录片的创作趋向[J].民族艺林,2017(03):38-44.

⑤丁洁.《新丝绸之路》“新”在何处[N].中国艺术报,2006-02-24(004).

⑥张成军.丝路,续写新的神话——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评析[J].中国电视(纪录),2014(04):81-85.

⑦赵彤.讲述丝路:从过去时到进行时[N].中国艺术报,2013-09-30(004).

⑧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央视开播[EB/OL].中国纪录片网,2003-08-23.http://www.docuchina.cn/20130823/100028.shtml.

⑩任奇伟,胡晓汉.浅析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创作表现手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63.

⑪[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13-114.

⑫包雪瑞.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13.

⑬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2-23.

⑭[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39.

⑮王硕.文化艺术类纪录片艺术特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⑯寇颖,郭忠庆.发掘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努力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论“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J].社科纵横,2015(09):48-50.

⑰曾丽芸,谭天.两种文明观:中日版本纪录片《新丝绸之路》比较[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4):32-35.

⑱李共伟.纪录片中的3D新势力[J].中国电视(纪录),2013(11):27-32.

猜你喜欢

旅程丝路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