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瞬息全宇宙》:多重宇宙身份空间所指中的家园叙事

2023-04-15闫轩宇曹娟

视听 2023年3期
关键词:全宇宙理想化图景

◎闫轩宇 曹娟

由A24出品,丹·关、丹尼尔·施纳特双人组执导并编剧,杨紫琼、杰米·李·柯蒂斯、关继威等主演的影片《瞬息全宇宙》于2022年4月22日上映。影片融入典型亚裔家庭的现实情境,针对人物在多重宇宙中的不同身份进行叙事,由独特到普化,从现实空间到多重思维空间,建构了家园叙事的温情与思索,极大地丰富了表意空间向度。在看似松散的“多重宇宙”结构的叙事进程中,重点蕴含了个体在生存家园、情感家园、精神家园等集体中的情感价值追寻与个体身份认同。因此,多重宇宙空间的银幕构建与家园化的叙事策略具有同构性,不同宇宙空间的叙事推进内隐着不同人物对理想家园图景的追寻。在对典型亚裔家庭的现实境地去标签化的过程中,影片向观众呈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的过程、个体发展的多元路径以及家庭的情感价值归属。多重宇宙中不同身份的切换,实际上是对日常生活的解构呈现与超越。

一、家园叙事与多重宇宙的空间同构

(一)框式结构空间中亚裔家庭的多重困境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讲,影片是框架的艺术。与人眼观察的真实世界不同,摄影机的取景框以及银幕画面内的框架限制着光影里的世界。①在《瞬息全宇宙》开头有关主人公Evelyn的困境片段中,导演刻意选取了室内锁闭空间作为Evelyn处理家庭生活琐事的布景与选景,呈现了Evelyn局促繁杂的家园生活图景,以及不安与慌乱的整体基调。由猫眼视角的鱼眼镜头推进到室内的杂乱空间,再到电梯的狭小空间与报税大厅的框式结构,导演刻意利用室内空间中的透图与景深,为影片主人公亚裔中年家庭主妇Evelyn营造了具有强烈压迫感的框式生活日常,使得人物似乎被嵌套在处理家庭繁杂事物的空间框架中,在视觉上展示出自由受限的局促感。这种被框住的生活与家园图景,也为Evelyn后续在“多重宇宙”中进行不同身份转化,从而进行个体身份认同与家庭情感价值的找寻提供了逻辑先在性。

在有关家园生活图景的不同场景中,画框中的室内结构形成了无形的“框架”,环绕于Evelyn。此片段中,Evelyn的状态一直是微微驼背且眉头紧皱的,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作为“多重宇宙”中最边缘化的角色,同时也作为典型亚裔中年家庭主妇的个体存在,Evelyn仿佛是被困于琐碎繁杂的家园生活图景中。这种被一团乱麻围困的生活状态,正是众多亚洲母亲的缩影。在第一部分中,影片通过空间的框式构图,呈现出人物对于个体身份归属的迷茫以及对家园理想图景的追寻。

(二)多重宇宙空间的家园空间建构

电影《瞬息全宇宙》中的重要转折是,在Alpha宇宙中,在丈夫Waymond的解释下,Evelyn得知了多元宇宙的平行存在,也得知有一个邪恶魔鬼要毁灭世界,而Evelyn是拯救多元宇宙的“The one”(天选之子)。Eve-lyn从自我震惊到逐渐接受,并和多重宇宙空间中不同身份的自己进行连通,试图消灭这个魔鬼。而电影表层的恶魔角色设定实际上是Evelyn拯救自己与家庭的过程。在所谓的“拯救”过程中,影片以Evelyn的多重宇宙身份转变,解构其家园生活图景中的困局,并从中寻求个体身份的和解以及家园生活的情感认同。导演对不同人物性格的生动塑造,生动且奇妙地演绎了亚裔家庭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追求②,在为观者提供“召唤结构”的想象与思索空间的同时,彰显出影片建构的多重宇宙的视觉魅力。

家园,是大众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心理记忆和精神向往。“家”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家”,创作者以延展的方式触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挖掘人物内心的点滴细节,将情怀挖掘与主题表达兼容。③电影《瞬息全宇宙》中天马行空的多重宇宙以及身份设定,正是因为它基于一个典型宇宙中母亲对于家园的幻想,才拥有了更加现实的力量。影片中所编织的不同身份及故事,使观众在拥有别样视觉体验的同时有着对于家园归属的思索。在某种程度上,多重宇宙的平行叙述与家园式的叙事具有同构性。无论是平凡的家庭生活,还是浓厚的家园情怀,其中蕴含的都是大众寻找家园记忆的真实初心。④Evelyn在不同宇宙中通过不同身份充当“救世主”的过程,是与自己的家人以及由家园衍生出的矛盾进行抗衡的过程,蕴含着寻找美好家园图景的真实初心。现世中的Evelyn呈现给广大观众的是一种“无根”的状态,也映射着Evelyn精神空间在家园叙事视域中对个体价值认同以及家园情感价值归属的持续找寻状态。影片从整体上呈现出对家园情感价值认同以及个体身份认同的复杂考量。导演没有使用所谓的庞大叙事来展现矛盾解决的情感共鸣,而是通过Evelyn在与其家人的共历与和解中展现对家园的价值找寻与认同。

二、家园叙事中多重宇宙空间的主题延伸

(一)理想化家园发展的解构与和解

《瞬息全宇宙》主人公Evelyn初期所进行的不同身份的互通,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她对理想化家园形态的追寻。在多重宇宙的切换中,影片以“解构—重构—建构”的表达方式描述了Evelyn对理想化家园情节的向往,从不同层级、不同角度讲述了平凡小人物生活家园的缺失与精神家园的回归,彰显了影片的情绪张力。⑤在电影不同的平行宇宙空间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Evelyn身份互通后的无限可能,她可以是功夫巨星,可以是铁板烧大厨,可以是京剧名伶,也可以是Alpha宇宙中训练天才的科学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被导演刻意解构在不同宇宙的个体身份时不难发现,其均反映了对华裔的刻板印象。而真正塑造这些刻板印象的,不是导演,而是现世影响下的Evelyn自身。所有的刻板印象在不同宇宙中的解构,均被重构于Evelyn对有关家园中个体及成员发展的理想化路径的想象中。

与此同时,在多重宇宙不同身份的互换中,导演通过不同电影中理想化角色的介入,通过多模态的符号隐喻与家园叙事结合的表达路径,更好地传递了影片中的隐喻信息,建构了Evelyn幻想中的人生。在厨师宇宙中,Evelyn的同事是《料理鼠王》中的“王”;在热狗宇宙中,Evelyn经历了类似于《2001漫游太空》式的进化,又来到《与龙共舞》的场景;而在功夫宇宙里,她的人生是《卧虎藏龙》与《一代宗师》,是《泰坦尼克号》,甚至是《花样年华》。其中理想化电影角色对于剧情的介入,是Evelyn认为的最好的人生版本,也是她想象中所有浪漫的总和。导演通过Evelyn本身的多重身份互换,以及电影中理想化人物的体验交互,以多模态符号隐喻的方式对Evelyn理想中的家园成员发展图景进行了映射,这是Evelyn内心对于家园发展的真实写照。

抛开理想化的家园图景,此刻的多重宇宙的建构实际上是对现世情境失望的产物。所以,我们看到的导演对于Evelyn理想化图景的解构以及幻想家园的建构是一幕幕电影的形态。而在与现实和解前的Evelyn实际上是一个“想象域”与“实在域”被理想化缝合的角色。想象之维是我们关于现实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是我们的梦境与梦魇,它是事物向我们呈现的表象之域。而实在之维是外在现实世界和无意识、潜意识、非理性等因素的现实集合。“想象域”与“实在域”实际上是有所割裂的。Evelyn实际上是一个被“正确”的角色,她对家园生活图景的追寻是将直接经验中的刻板印象上升到现世家园图景的发展路径层面。她希望父亲认可自己,希望丈夫像个真正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也希望女儿走上正确的道路。这种正确的枷锁,压得她喘不过气,这似乎也是Evelyn逃到荒诞的幻想里的理由。而打破其中刻意的“缝合”以及困局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它的随机性与荒诞性,而非在自我视域中执着追求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谓正确的人生。当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维,沉溺于多重宇宙的理想化家园与人设时,真正的自我与家园反而会破裂。多重宇宙,实际上是别人的电影;而自己的电影,是此刻的生活与现世的家园。这也是影片最终给出“和解”结局的缘由,即回到当下,拥抱和解的渴望。

(二)家园成员的隔阂与情感认同

《瞬息全宇宙》中,Evelyn在多重空间中的发展路径是寻求个体身份认同。与个体和解的过程,同样也是寻求与家园中的成员——女儿Joy以及丈夫Waymond和解的过程。

1.与女儿Joy的和解

与女儿Joy的主体交流主要集中于影片的第二部分。多重宇宙空间对Evelyn的身份塑造充斥着东方刻板印象,而女儿Joy的造型则满是异域色彩。从弗拉明戈舞蹈套装到致敬猫王的华丽服饰,Joy的造型多变且切换迅速,就像母亲眼中捉摸不定的孩子。在影片的第二段叙事中,Joy的奇装异服与其存在的空间同样作为多模态符号隐喻的代表,在五颜六色的外壳之下,象征着个体发展的价值认同与家园成员的间隙。在石头宇宙后,Joy的服饰妆容有两次变换。第一次是五颜六色的小熊套装。这个套装看起来华丽缤纷,而粉色亮片的眼影妆容彷佛是彩色的泪痕,额头上如同蛇一般的头发,隐含着她迷茫与纠结的内心。第二次是由五颜六色的布料拼贴而成的外套,一半卷、一半直的发型以及酷似小丑的妆容。服饰妆容实则均为隐喻的载体,象征着在进入贝果象征的虚空时Joy内心的隐疾——挣扎、撕裂和悲伤。此种内隐的情绪实则与家园的叙事有一定程度的关联。Joy一直在各个宇宙中寻找真实的母亲,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存在的位置。电影中的Evelyn重复告诉Joy“应该过更加正确的人生”,而Joy作为女儿始终想要诉说的是“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

在这段有关Evelyn与女儿的叙事中,Evelyn希望得到的是理想的家园成员发展图景,而女儿Joy面对的却是这一代年轻群体的虚无以及隔代之间的裂缝。在万物互联的信息过载时代,个体经历的是被动接受着过多的信息与过多的可能。此时的“信息碎片”概念同样与“多重宇宙”的构建有同构性,映射着多种可能下群体的虚空感以及与家园的疏离感。此段落中,我们从Evelyn的视角下看到的依然是理想化家园图景的框架。而从女儿Joy的视角下,透过五颜六色的奇装异服,我们看到了类似于“贝果时空”的虚无。贝果中心存在的圆,承载着虚空之圆的模态隐喻:它看似有着实体内涵,实则中心空洞。这种内隐性与Joy的困境有一定的同构。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多重宇宙”现实下,年轻一代的视野中有着万事万物(Everything),而这种视野却无法带领以Joy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找寻到适合存在的位置(Everywhere),即个体总是在探寻着家园中以及时代中的情感价值认同与身份认同。Joy与Evelyn的情感对冲,消解的是Evelyn的自我否定以及Joy的自我厌恶。她们最终以互相和解和互相关爱的方式重构家园的现实图景,从而在爱与理解中弥合两代人的鸿沟,在万事万物间赋予个体存在的现世价值。

2.与丈夫Waymond的和解

Waymond可引申为威猛,抑或是引申为Woman(女人),歧义的解释似乎是导演的有意之举。导演在采访中有这样一段解释:“我们以为力量就是指阳刚之气,是坚韧不拔,是虚张声势,但同时,同理心和善意也是一种力量。”对于Waymond名称的解构实则同样关乎影片中家园叙事的推进。在多重宇宙的角色互换中,Evelyn发现,如果没有自己,丈夫将拥有更好的人生。她始终沉浸在电影中理想化角色的浪漫里,而Waymond更在意的是他们能否在一起。Waymond是家园叙事中粘合的部分,试图消解Evelyn被束缚且充满压迫的生活。面对众多繁杂与平庸的日常,Waymond的方式是从事物更好的一面入手,他将有趣的贴纸眼睛Goodly Eyes赋予给众多事物。当我们将视野调动于另一方面时,繁杂与琐碎也能够为我们提供生活的乐趣。Goodly Eyes的贴纸在一定程度上与前文中代表Joy困境的虚空贝果有着多模态符号隐喻下的同构,贝果的空心代表着虚空之圆,而Goodly Eyes眼睛的贴纸则作为有核心的圆,隐含着乐观面对与积极接纳之意。Evelyn在后期同样将Goodly Eyes贴于眉心,此举似乎可以赋予她洞察万物的能力。在家园叙事的视域下,丈夫Waymond扮演着消解矛盾的角色,贝果与Goodly Eyes的符号隐喻介入,向观众传递着有关家园的存在价值与情感认同问题。而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代表着不同的面向。Evelyn最终选择消解理想家园的图景,转而更加关注现实的存在,更加关爱现世家园,为了所爱之人,也为了所爱之物。

(三)个体精神空间向度与家园价值的同构

《瞬息全宇宙》的叙事主线可归结为“寻找”。影片通过主人公Evelyn、女儿Joy、丈夫Waymond的个体价值寻找,以及对琐碎生活的应对策略寻找,达到与现世家园和解的目标,从而实现多重人物在精神空间向度上的家园认同。在不同维度的“和解”过程中,人物实现了在现世与精神空间向度上与家园的融合,从而超越物理意义上的“家园”的空间属性。影片中,家园成员从不同宇宙中的和解上升至思维与精神空间向度上的互相和解,从“多重宇宙之旅”转换为“精神和解之旅”,实现从“自我追寻”到“家园记忆传递”的情感认同。在家园叙事上,结尾处“爱可以拯救一切”可进一步理解为“爱定义了我们的存在”“爱定义了家园的存在”,同时作为有力的话语,向观看者回应了人物在经历多重宇宙后对家园叙事的价值认同。个体在精神向度上承认家园中的多元发展,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与家园及家园以外的世界进行“和解”,似乎是追寻个体存在价值的更优解。

三、结语

《瞬息全宇宙》将镜头对准以Evelyn一家为代表的亚裔家庭的多重困境,通过新颖的多重宇宙身份建构、家园叙事策略的同构,向观众展现了个体寻找身份认同与家园情感认同的过程,指明了更加积极与多元的个体及家园发展路径。多重宇宙中人物不同身份的意义所指,是现代文明语境下家园中不同成员的多重困境的展现。互相理解与互相扶持,是家园图景中重要的亲缘维系方式,不应被僵化为行为的范式而限制、施压于每个成员。个体与家园的价值归属,应存在于精神空间向度上的和解与关爱之中,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

注释:

①姜琳琳.《花样年华》中的框式构图[J].西部广播电视,2015(05):79.

②③伏学燕.《菊次郎的夏天》:家园叙事视域中的精神空间向度之探[J].电影评介,2021(01):84-86.

④孙萌.原始情结与乡土意识:中国诗性怀旧电影中的家园想象[J].文艺争鸣,2017(09):189-194.

⑤豆耀君.革命年代的古典生活诗意——1956版电影《家》的空间诗学与家园情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62-67.

猜你喜欢

全宇宙理想化图景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如何考量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
天 狗
青岛新图景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天狗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