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金粳858’的选育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23-04-14冯明辉顾睿朱孔志钱进陈锦珠潘竹栋王宣山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纸卷幼穗水层

冯明辉 顾睿 朱孔志 钱进 陈锦珠 潘竹栋 王宣山

(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盐城 224100)

‘金粳858’是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南农1 号/台0206//2743”选育出的优良水稻新品种,于2020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284),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地区和信阳地区、山东南部地区、江苏淮北地区、安徽沿淮河地区和淮北地区的稻瘟病轻发田块进行种植,稻瘟病重发田块不宜种植。现笔者拟在总结‘金粳858’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 品种来源和选育经过

‘金粳858’于2010 年以南农1 号/台0206 的F1杂交种为母本、新品系2743 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其选育经过见图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特征特性

‘金粳858’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型中等偏大,熟期转色好。具体特征特性为:株高为95.0 cm,穗长为16.4 cm,有效穗数为328.5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为157.5 粒,结实率为83.3%,千粒质量为25.3 g,全生育期为153.8 d。

2.2 产量表现

2017 年区域试验,‘金粳858’的平均产量为9 940.0 kg/hm2,比‘徐稻3 号’(CK)增产5.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8 年区域试验,‘金粳858’的平均产量为9 840.6 kg/hm2,比‘徐稻3 号’(CK)增产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8 年生产试验,‘金粳858’的平均产量为9 599.7 kg/hm2,比‘徐稻3 号’(CK)增产6.6%。见表1。

表1 ‘金粳858’在各承试单位的产量表现

2.3 米质主要指标

据测定,‘金粳858’的稻米整精米率为70.0%,垩白粒率为24%,垩白度为5.0%,直链淀粉含量为15.4%,胶稠度为66 mm,长宽比为1.9,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 级。

2.4 抗 性

据测定,在2017 年、2018 年区域、生产试验中‘金粳858’对稻瘟病的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4.63、4.7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 级,条纹叶枯病发病最高级为5级,白叶枯病发病最高级为5级,中感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

2.5 适宜种植区域

‘金粳858’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地区和信阳地区、山东南部地区、江苏淮北地区、安徽沿淮河地区和淮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3 配套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3.1 播种育秧

3.1.1 备 种

选择发芽势在90%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采用机插秧种植,一般需备种75 kg/hm2。

3.1.2 晒 种

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将稻种自然晾晒2~3 d,且为保证晾晒充分,需每天翻动4~5 次。

3.1.3 浸 种

每0.5 kg 稻种用17%乙蒜素·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5 g 加25%氰烯菌酯悬浮剂0.3 g 兑水0.6 kg浸种48 h,然后捞出再用清水浸种24 h,确保全程浸足72 h,浸种后捞出并用清水淘洗沥干。

3.1.4 播 种

‘金粳858’在适宜种植地区进行种植时,适宜播种时间为5月上中旬,建议采用“印刷播种”的播种方式。具体方法为:采用稻种印刷播种机,将种子黏附在纸上,一般选用黏种密度为8 mm×8 mm或9 mm ×9 mm 的胶筒(纸宽60 cm),黏种长度为56 cm(与秧盘等长),然后将黏好种的纸张收卷成捆备用。采用自走式育秧摆盘机(动力系统加带印刷播种纸卷)进行摆盘铺土[基质厚度在2.0 cm左右,按大田用秧675~750 盘/hm2(秧盘规格为23.5 cm×58.0 cm)的数量进行铺放]、铺纸播种(要求播种纸卷印刷好种子的那一面向上,播种纸卷随动力系统沿着秧板方向滚动,匀速将纸卷铺放于秧盘中,并轻压纸卷的边与端,使靠纸卷的边处贴在盘土上),铺纸播种后,机器同步撒盖1 层约0.2 cm 厚的基质,以盖齐、盖严、看不到露籽为宜[1-3]。

3.1.5 秧池管理

为培育出较稀、较匀、生长一致、素质较好、机插后返青时间短的秧苗,需合理进行秧池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为:在秧盘播种后盖好无纺布,随后立即大水漫灌,淹灌24~30 h,以后保持苗床湿润;在秧苗期,如遇连续晴好高温天气,需灌“跑马水”进行保湿。在水稻秧苗具1.5 叶左右,揭开无纺布,并追施断奶肥(尿素100~120 kg/hm2),此后根据秧苗长势追施尿素或复合肥;在水稻秧苗移栽前3 d 追施送嫁肥(尿素120~150 kg/hm2)。值得注意的是,在追肥前,畦面需建立2~3 cm 深的水层,以防追肥烧苗。在揭开无纺布后和在水稻秧苗移栽前3 d,分别喷施25%甲维·茚虫威250 g/hm2、50%立枯净450 g/hm2、“信佳宜”硅肥2 250 mL/hm2防治立枯病、稻瘟病等苗期病虫害1 次。

3.2 大田栽插

3.2.1 移栽前准备

在机插前,要旋耕并平整好大田(要求达到地表无残茬、泥脚较浅、田平、底实、田块高低差小于5 cm 的标准),并结合整地施底肥,随后灌水至田间土壤呈泥浆状,沉实1~2 d后排水露田1~2 d,待面泥稍硬,灌薄水再次施底肥。

3.2.2 机 插

在秧苗秧龄20 d 左右时进行机插,要求合理密植,行株距以25 cm×12 cm 为宜,栽插密度为33.35 万穴/hm2,每穴栽4~5 株苗。

3.3 肥水管理

3.3.1 施肥管理

具体方法为:(1)基肥分2 次施用,第1 次结合整地用撒肥机抛施48%(质量分数,下同)复合肥(N∶P2O5∶K2O=26∶12∶10)350 kg/hm2,第2 次在上水后趁浑水撒施48%复合肥100 kg/hm2。(2)在水稻秧苗移栽后5~7 d,用撒肥机抛施尿素150 kg/hm2。(3)在水稻秧苗移栽后20~25 d,用撒肥机抛施尿素150 kg/hm2。(4)在水稻拔节孕穗期,用撒肥机抛施45%复合肥(N∶P2O5∶K2O=27∶6∶12)225 kg/hm2。

3.3.2 水浆管理

依据“薄水活棵,湿润促蘖,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水浆管理。具体方法为:在水稻秧苗栽插后至返青阶段,大田坚持薄水栽插,防高温伤苗,同时灌好“跑马水”,要求白天上水护苗,晚上排水促根;在水稻分蘖至孕穗前期(幼穗分化Ⅰ期至幼穗分化Ⅳ期),大田以湿润为主,做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在水稻幼穗分化后期(幼穗分化Ⅴ期至幼穗分化Ⅷ期)至抽穗扬花期,大田严格保持水层;在水稻灌浆结实至成熟阶段前中期,大田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以养根保叶防早衰;在水稻收获前7~10 d,大田适时进行断水[4-5]。

3.4 病虫草害防治

3.4.1 病虫害防治

‘金粳858’在适宜种植地区进行种植时,分蘖期主要预防螟虫,可用90%杀虫单1 500 g/hm2进行预防;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用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600 mL/hm2+40%稻瘟灵1 500 g/hm2+5%亮泰(阿维·氯虫苯甲酰胺)750 mL/hm2进行防治;孕穗期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纵卷叶螟,可用10%阿维·甲虫肼900 mL/hm2+24%噻呋酰胺600 mL/hm2+75%三环唑3 750 g/hm2进行防治;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主要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可用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600 mL/hm2+50%吡蚜酮225 g/hm2+40%甲氧·茚虫威225 g/hm2+40%稻瘟净2 250 g/hm2进行防治。

3.4.2 杂草防除

具体防除措施为:结合第2次施底肥,用30%苯·苄·甲草胺(田毛)泡腾颗粒剂900 g/hm2拌肥撒施,施药后必须保持水层3~5 d,随后排水;在水稻秧苗移栽后15 d 左右、田间禾本科杂草具3~4 叶时,在保持田间湿润的基础上,用15%氰氟草酯2 250 mL/hm2,或2.5%五氟磺草胺(稻杰)1 500 mL/hm2+30%丙草胺乳油(含安全剂)1 500 mL/hm2,兑水喷雾进行化除,施药后2~3 d 恢复水层管理,并保持水层4~5 d,以水不淹没秧心为宜。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除草剂均不得重喷,以免产生药害伤苗[6]。

3.5 收 割

在10月下旬、稻谷处于黄熟末期或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在20%左右)时,及时进行机械收获,收割机械可选用半喂入式久保田888 型或988 型收割机。

猜你喜欢

纸卷幼穗水层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纸卷大力士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高压电缆大截面分割导体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及缓冲阻水层设计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超级秀场
吃饭时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