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甘肃镇长城嘉峪关段的历史作用

2023-04-12孙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4期

孙花

摘 要:甘肃镇是明代长城“九边重镇”中最西陲的军镇,在明朝巩固西北边防上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军事作用。嘉峪关城防是甘肃镇军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建伴随明王朝始末,是明朝疆域最西陲的边关要隘,它的建成为维稳明蒙政治关系、促进民族交流融合、维护河西社会安定、保障西域朝贡贸易顺利进行等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甘肃镇;長城;嘉峪关段;历史作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4.024

在明朝统治的两百多年中,都在不间断地巩固稳定与蒙元的政治联系,明长城的修建正是明王朝维稳明蒙关系的强有力手段。为强化北部边防力量,明王朝审时度势,设军镇,筑长城,建立完整的军防体制,将长城划分成九个军事防区,史称“九边”或“九镇”。甘肃镇是“九镇”最西面的军镇,它北接蒙古,南邻番藏,东面是中原腹地陕西,西面直通西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嘉峪关段是甘肃镇最西面的前哨阵地和军事堡垒,是甘肃镇防御体系中的战略重地,它的建成,为维护明王朝西北安宁、保障丝路朝贡畅通和河西经济社会发展、安定民族关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明甘肃镇的设立

甘肃镇的设立与明王朝初期对西北部军事部署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明王朝西北军防战略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是明朝在处理明蒙国家对立关系战略布防中的直接产物。它的设置时间要早于防御主体河西明长城的出现。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甘肃镇,即汉河西四郡地。明初下河西,弃敦煌,划嘉峪关为界。由庄浪迤南三百余里,为湟中地,置西宁卫;由凉州迤北二百余里,为姑臧地,置镇番卫。又设甘肃等五卫于张掖,肃州卫于酒泉,兰州卫于金城,皆屯兵拒守。全镇之地凡二千里,惟一线通道,西遮南蔽北悍,称孤悬重镇云”。甘肃镇军防体系的修建,自弘治、正德年间初建,到嘉靖年间的经营,截至隆庆、万历时期的重建和改线,前后历时130多年,构成了一条贯穿于河西走廊东西、延绵1000多千米的长城防御带。这条长城东起宁夏中卫冈子墩界(今景泰县城北),向西延伸到达嘉峪关讨赖河岸。在军事意义上,北可以防御鞑靼部落南下侵扰,南可以抵御青海宾兔台吉北侵,西面可以震慑吐鲁番各部族的蠢蠢欲动。这条防御带的部署可以证实,甘肃镇军事部署是明政府审时度势,根据北部边防的军防情况及战略地位的不断升级,逐步修筑以强化西北边疆的军防部署。

2 嘉峪关城防体系建设

嘉峪关的初建,是明朝大将冯胜收复河西班师凯旋途中,经实地考察和分析周边敌情,在矛盾冲突显著、经济往来频繁及易守难攻地带,利用山险地形确定嘉峪关的修筑位置。嘉峪关周边地形险要,自古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冲和军事要地。关南面有终年积雪、高耸入云的祁连雪山及其支脉文殊山;北面是连绵不绝的黑山;西面茫茫戈壁地势平坦,是天然的古战场;东面“九眼泉湖”水草丰茂,“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兵马饮用,灌溉良田。从地理位置来看,嘉峪关位于文殊山与黑山之间15千米的峡谷地带,是千里河西走廊咽喉之地,占据“进可攻退可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地理优势。据《秦边纪略》记载,嘉峪关建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嘉峪南连卯来,北接野麻,东达肃州,西出塞外”。嘉峪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见一斑。

嘉峪关城防隶属于九边重镇甘肃镇肃州卫,是明王朝针对北部边防局势和河西地区军镇建置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修建与完善几乎伴随明王朝的始末。自洪武五年(1372)嘉峪关选址建关开始,到长城防御主体边墙、墩堡、城堡等一系列防御设施的形成,历经永乐、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等朝代,形成现在的规模至少用了240年的时间。

2.1 第一阶段

2.1.1 洪武五年(1372)初筑土城

洪武五年(1372),冯胜收复河西,选址修建嘉峪关。《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洪武五年,冯胜下河西,以嘉峪关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路必由此。筑土城,周二百二十丈。”

2.1.2 弘治时期扩建嘉峪关,修筑壕堑

弘治元年(1488),肃州参将彭清为防御鞑靼的侵扰,主持修筑了嘉峪关东面北长城。与此同时,为防御吐鲁番入侵又修建了嘉峪关南北长城(壕堑墙为主)。弘治六年(1493),吐鲁番速檀阿黑麻,执忠顺王陕巴,占领哈密,促使明王朝关闭嘉峪关、绝西域贡。弘治七年至八年(1494—1495),由于明朝对吐鲁番针对性的“闭关绝贡”谕令肃州卫加固嘉峪关,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了嘉峪关西罗城,在罗城正门上修筑三层关楼,加宽加高老旧城墙,增修嘉峪关外城,在嘉峪关正门以西修壕堑暗道,布置梅花桩,修筑关城南北壕堑长城,强化防御。

2.1.3 正德时期增修嘉峪关内城东西二楼及附属建筑

正德元年(1506),兵备副使李端澄按照先前修筑的嘉峪关楼,修建了同样规格的内城东西二楼及内城以内的官厅、夷厂、仓库等附属设施,同时将内城墙体加高3米,修建城堡、墩台,关城添角楼、敌楼等建筑。

2.2 第二阶段

2.2.1 嘉靖时期

嘉靖年初期,吐鲁番速檀满速儿率兵屡次侵扰嘉峪关、肃州一带。嘉靖三年(1524),佣兵2万,犯嘉峪关,围肃州,边关战事紧张,右佥都御史、甘肃巡抚陈九畴率兵侵剿,大获全胜。嘉靖七年(1528),兵部尚书王琼统领三边总制,撤哈密卫,将哈密回部搬迁至肃州居住,并允许满速儿入朝进贡,进贡者直接取道嘉峪关,嘉峪关真正成为明朝最西面的前沿边关。次年,肃州兵备副使李涵为加强关外防御,在关外添筑骟马城、回回墓、上柏杨、下柏杨、红泉墩台。嘉靖十八年(1539),尚书翟銮巡查河西防务,看到嘉峪关年久失修,奏请朝廷:“嘉峪关最临边境,为河西第一隘口,而兵力寡弱,墙壕淤损。乞益兵五百防守,并修浚其淤损者。仍于壕内添筑(或为‘凑集‘凑立)边墙一道,每五里设墩台一座,以为保障。上从其议。”嘉靖帝从其议。次年,李涵督修嘉峪关南北长城,南起自北大河河岸,北达黑山山腰行人无法攀登之地,全长15千米,城外深挖壕堑一道,形成重城。同时加筑关城,添筑敌楼、角楼、墩台,修筑外城城墙1100米,高3米。嘉靖二十年(1541),为防御西海套虏从黑山北段侵入,肃州参将崔鳞在黑山北段依次修建了大岩泉墩、石板墩、榆树泉墩、边山墩、断山口墩等关北墩台。嘉靖二十七年(1548),为加强肃州与嘉峪关以北边防,巡抚杨博命参将刘勋等修筑了起于两山口止于新城界的长城,并在关城北面黑山南段长城沿线增添了石关儿墩、石烟墩、黑山儿墩等关北墩台。嘉靖三十五年(1556),由于西域回夷和西海套虏不断从断山口一带惊扰,肃州兵备副使陈其学为强化此段防务,修建了石关儿营、居中墩、董家沟墩、泛沙泉墩、沙岗墩等嘉峪关北部的防御设施。

2.2.2 隆庆、万历初期强化河西防务

根据河西三面临敌的边防形势,隆庆二年(1568),时任甘肃巡抚右佥都御史廖逢节不断加强河西防务,增修嘉峪关至镇夷千户所段的长城,其中嘉峪关境内部分主要有嘉峪关北长城新腰墩,东到野麻湾段长城及新城堡管辖段至两山口的长城。

2.3 第三阶段

为进一步巩固边防形势,万历二年(1574)都御史廖逢节在关南、关西、关北又添筑讨赖河岸墩、牛尾梢沟墩、石关儿南山坡墩、边沟墩、横沟墩。万历三十二年(1604),修筑野麻湾腰墩。万历三十九年(1611),肃州兵备王显忠等为加强祁连山及文殊山诸口的防务,依次修建了卯来泉堡及卯来泉堡墩。万历四十四年(1616),根据防务需要,肃州兵备李应魁等呈报甘肃巡抚祁光宗,修建野麻湾堡,并派官军戍守。

嘉峪关完备的城防体系建设,是以嘉峪关关城及周围军事城堡为中心,以长城为防线、墩台为前哨,历时200余年的时间,形成的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庞大、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它的严密成了守护河陇地区安宁强有力的军事防线,同时也对西域各游牧民族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

3 明甘肃镇长城嘉峪关段的历史作用

明代在两百多年的政治统治历程中,一直实行保守的防御统治战略,为防止蒙元势力的反扑和巩固北部边防,随着军防需要,不间断地修筑长城,旨在通过长城高大的墙体阻止蒙元强大的铁骑力量。而事实也证明,明朝修筑长城的确实现了“以墙制蒙”“以墙制武”的战略思想,所以,明长城为明王朝巩固民族关系、发展对外贸易、促进长城内外农牧和平等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军事防御作用

嘉峪关军防作为明甘肃镇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王朝西北军事布防重要的防御战略要地,它的构建与明朝中后期严峻的河西局势密不可分。它自洪武五年(1372)“初筑土城”到成化年以前,虽只是孤城一座,但由于河西局势相对稳定和关西七卫等各羁縻卫所顺服于明廷,嘉峪关并无多少战事,只是作为肃州卫西面的前哨阵地,保障肃州卫乃至河西的安宁。自成化年中后期,由于陕西三边局势不稳,造成甘肃镇形势危机,加之自成化之后关西吐鲁番势力崛起日益强大,夺哈密、赤金卫,并多次侵扰诸卫,关西形势岌岌可危,促使甘肃镇军防体系建设在这一时期不断加强。嘉峪关作为明朝西大门、肃州卫前沿,军事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明弘治六年(1493),吐鲁番速檀阿黑麻复据哈密卫,民族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使关西七卫局势不稳,嘉峪关军事地位越发凸显。弘治七年(1494),明朝为制约吐鲁番“闭嘉峪关、绝西域贡”,同时令筑嘉峪关,修筑西罗城、嘉峪关楼及嘉关外堑壕等防御设施,强化嘉峪关西面防御,结束了嘉峪关有关无城的局面。正德十一年(1516)和嘉靖三年(1524),吐鲁番酋长速檀满速儿率兵屡次越嘉峪关犯肃州卫。嘉靖十八年(1539),兵部尚书翟銮巡查河西防务抵达嘉峪关,看到嘉峪关年久失修,南北两侧防御设施薄弱,奏请修筑嘉峪关南北长城,扼守文殊山与黑山之间15千米峡谷地带。《肃州新志校注》曾记载:“嘉靖初,有虏由讨来河之南或文殊山口出没,大学士翟銮巡边至此,与兵备李涵议筑长城以限之。斩断山口,堵塞间道……并浚城濠、外濠各一道,又于长城外添筑外墙、远墙各一道。”后随着嘉峪关南北军防的需要,不断完善修筑嘉峪关东、北长城及周边的城堡、烽燧、墩台等屯兵预警设施。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嘉峪关军防体系不断完善,境内长城、城堡、墩台、烽燧交相呼应,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明王朝统治河西地区时,嘉峪关军防体系“外防大寇、内防诸番”起到了有效的军事防御作用。

3.2 保障西域朝贡贸易畅通及贡使安全

从明甘肃镇向西的控制范围来看,嘉峪关以西地带并不受明王朝的直接管辖。明王朝在嘉峪关以西的广大区域设置关西七卫,用羁縻方式间接对其进行控制,以稳定民族关系,维护河西走廊稳定,保障西域朝贡贸易的顺利进行。嘉峪关作为明朝管理西域贡使的前哨和第一座官方海关,是西域贡使前往明王朝唯一的法定路线和关口,具有管理西域诸国前往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活动的职能,所以嘉峪关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除了要保障西部边境安全外,同时还担负着西域朝贡贸易的畅通和贡使的安全。

明朝在嘉峪关设卡,对出入嘉峪关的使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朝贡时限和贡使人员定额。严格审查进入嘉峪关的外来人员,办理入关手续,西域贡使到达嘉峪关后,要经过驻守嘉峪关的将领审验后才可入关。如万历三十三年(1605)葡萄牙人鄂本笃到达嘉峪关“休息二十五日,以待是省总督之回音,可否入。至后总督复音许入,于是起身”。镇守将领要对来使朝贡的时限、人数及货物的数量进行查验,入关使团的人数、货物及数量必须与所持勘合一致,并且登记造册,如发现携带违禁品,予以没收。据史料记载,“今后如遇西夷进贡,起送之时,需将上进物件尽数辨验开批,内细软者见数印封,粗重者开数通行造册,付夷使赍来,以凭题进给赏”“迤西进贡例,以一赍勘合,缘来数既多,到期不一。一人未到,众皆俟之”。《明太宗十卷》卷五八记载,成化元年(1465),明政府对西域朝贡做出较明确规定“哈密使臣岁一入朝不得过二百人,癿加思兰五十人。其吐鲁番,亦力把力等或三年、五年入经哈密者,依期同来,不得过十人”。弘治十二年(1499)明孝宗及嘉靖十一年(1532)明世宗都对西域朝贡政策进行谕令,限制更加严格。对于符合法度的贡使及商人,嘉峪关要举行隆重的接待欢迎仪式,以显示大明王朝的大国风范,激发西域诸国入京朝贡的积极性。因此,西域朝贡贸易能否顺利进行,嘉峪关的作用至关重要。

3.3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

历史上长城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千百年来,长城沿线各民族相互征战、迁徙、交往与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长城带复合文化,这种文化随着长城征战和边地贸易的开通,以各种形式进行碰撞、交流,促使汉族文明和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不断融合、不断促进。嘉峪关作为西域朝贡贸易唯一法定路线和海关,使这里成为中西方文化和民族交流的融合之地,成为长城带地方文化及民族融合的摇篮。

嘉峪关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不仅有力地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同时为关内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在明王朝实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下,河西地区大力发展耕战一体的屯田戍边政策,农业生产发展稳定,极大地解决了军粮供给问题。同时,在西域朝贡贸易的作用下,西域各少数民族部族进入关内,各民族之间进行商品贸易交换,为民族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西域商人中“有很多已在此地娶妻,成家立业。因此,他们被视为土著,再也不回他们的本土。其中有许多人是穆斯林,他们也承认中国皇帝为其可汗,并最终永远地在那里定居”。

4 结语

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是明甘肃镇军防布局最西面的前沿阵地,它的修建是在不断的民族冲突中逐渐完善建成的,它完备的军事防御系统既是明王朝为适应西北边防形势的军事需求,也是为抵御西域游牧民族侵扰的防御性手段。嘉峪关作为明朝西陲重要的关隘,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始终担负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任务及海關的职能。它的建成,为明王朝阻挡外族入侵、维护河西社会安定、保障西域朝贡贸易顺利进行、维护和平等起到了巨大的军事作用,同时也保障了关内外农牧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高荣.河西通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4]张晓东.嘉峪关城防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

[5]嘉峪关志编纂委员会.嘉峪关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6]孙占鳌.酒泉通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