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中学,趣中练— 浅谈小学体育跳绳技巧教学

2023-04-11谢国科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技巧

文 / 谢国科

小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弹跳力、灵敏性以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跳绳所需器械简单,活动占地面积少,且跳绳不仅能锻炼学生上肢手腕的摆动以及下肢的蹦跳,还能引导学生做到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品质素养。然而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个别学生不会跳绳,或者是只能勉强跳一两个,所以加强跳绳技巧的教学引导,加强对学生跳绳的鼓励与专业指导就成为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注重跳绳技巧的教学示范引导,要创建良好的跳绳练习氛围,并引导学生加强跳绳的学习与练习,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素养。

1 推广跳绳运动的价值以及意义分析

跳绳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民间体育游戏以及大众健身的重要组成[1]汤能杰.体操技巧动作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小学花样跳绳为例[J].体育风尚,2019(03):196.。循序渐进的跳绳练习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跳绳运动的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跳绳兴趣,从而让跳绳运动走进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1.1 跳绳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跳绳运动需要手、眼、脑以及腿和脚等多个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身体协调性。单人跳绳运动中,学生需要注意自身动作的协调配合,需要注意摇绳与起跳的节奏感[2]陈海江.浅谈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8(08):22.。多人跳绳运动中,学生不仅要注重自身动作的协调性,还要注意小伙伴的跳绳动作,并与小伙伴的跳绳动作密切配合,进而才能完成多人合跳的动作。

1.2 跳绳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素养

跳绳运动需要学生日复一日的坚持,尤其是对于运动协调能力欠缺的小学生而言,更需要多加练习[3]于小川,于大川.花样游戏:小学一年级学生跳绳技能提升的指导性研究[J].田径,2021(10):75-77.。然而大部分小学生们都喜欢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且部分学生的运动练习也只是三分钟热度,由此可见学生们的运动练习需要教师持续性的鼓励与引导。“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跳绳教学,教师会密切关注学生的运动状态与跳绳技能,会鼓励学生坚持进行跳绳练习,进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素养。

1.3 跳绳运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体质

跳绳运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以及敏捷性与协调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以及免疫力,还能加快学生肠胃的蠕动和血液的循环,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体质[4]姚健胜.绳随心动 精彩你我— 小学花样跳绳特色课程创建的研究[J].田径,2021(02):74-75.。而且跳绳不需要专业的大型运动场地,跳绳的费用也十分便宜,学生们完全可以在课外时间内加强跳绳练习。当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跳绳习惯,那么这一良好的运动习惯就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1.4 跳绳运动有助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跳绳的种类非常多,而且随着跳绳的普及,花样跳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且被更多的师生所学习。学生们可以单人进行交叉跳、开合跳、剪刀跳,也可以双人进行同摇同跳或者是单摇双跳,还可以是三人以上的跳绳练习等。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教授不同的跳绳技巧,并组织学生们展开相应的跳绳学习与练习。

2 跳绳技巧教学的开展与指导

跳绳运动,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其中有多个需要学生学习的技巧。跳绳之前,学生需要注意跳绳摆放的位置,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跳绳长度,而且握住绳子两端的手腕要放在腰部偏上一点的位置,做好跳绳的准备工作。紧接着,摇绳时,学生需要注意用力部位是手腕,不能用手肘和手臂。学生要把握好跳绳下落的时机后再起跳,这一环节是学生连续跳绳的关键环节,因为太快或者太慢都有可能出现脚绊到绳的情况。学生还要结合跳绳的具体动作来灵活调整自身的落地动作,并在整个跳绳活动中注意调整呼吸。跳绳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直接运用语言描述出所有的动作技巧,而是一边进行动作示范一边讲解动作技巧,一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跳绳技巧教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跳绳动作技巧的学习与练习中。

2.1 关注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跳绳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跳绳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跳绳技巧的学习与练习中,从而引导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跳绳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要加强跳绳基本动作的示范教学。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只有清楚了跳绳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才能逐步展开模仿练习,才能将跳绳技巧内化为自己动作的一部分。教师要注意跳绳动作技巧示范语言的幽默性,要注意自身跳绳动作的专业性,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跳绳学习与练习的兴趣。

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来示范跳绳的基本动作以及花样跳绳的动作技巧。现代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且网络上有多个专门示范跳绳动作的视频。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件视频来进行示范引导,具体可以是呈现基本跳绳动作技巧,呈现花样跳绳的动作技巧,呈现单人跳绳或者是多人跳绳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在认真观看课件视频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学习与练习。

2.2 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分层教学保证效果

学生之间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模仿力以及协调性非常强,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跳绳动作后,就能摸索出基本的跳绳技巧,就能模仿跳绳动作。然而有学生的运动能力比较欠缺,即便是教师进行了多次亲自示范以及课件视频示范,但是他们依然无法模仿出跳绳的基本动作。因此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要结合学生个体的不同表现展开因材施教,从而确保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

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们的跳绳表现,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和引导。跳绳技巧的教学引导中,当教师发现有学生的跳绳动作比较费力时,那么教师就要再次示范基本动作技巧,必要时可以手把手指导学生的跳绳动作。当教师发现有学生的基本跳绳动作非常熟练,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的跳绳花样,并鼓励学生迎接更大的挑战。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层次性的评价。即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步,即便学生只是学会了普通跳绳的基本动作,且能连续跳跃多次,那么教师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然而如果学生原本就学会了跳绳的基本动作,且能连续跳绳多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习后,依然保持原有的水平,那么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好的表现和更大的进步。

2.3 重视合作学习优势,帮助学生掌握跳绳技巧

跳绳按照参与人数可以分为个人跳绳以及多人跳绳。小组合作类的跳绳学习和练习,能创建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跳绳潜能。而且基于小组合作的跳绳学习和练习,还能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启发,能帮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跳绳技巧。因此教师要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小组学生加强跳绳练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练习基本的跳绳动作。即,学生们可以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跳绳技巧,并数数一次性连续跳绳的次数。在这一活动中,虽然没有比赛奖励,但是学生们都想要在小伙伴面前表现出更好的自己,所以他们就会暗自较劲,就会积极表现出更好的自己。而且小组合作练习,对于跳绳能力欠缺的学生而言,还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为当学生们看到小伙伴都能有好的跳绳表现时,那么他们就会向小伙伴靠拢,就会积极提升自身的跳绳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展开花样跳绳的学习与练习。比如多人跳绳,学生们均要熟悉基本的跳绳动作技巧,且要默契地配合彼此,进而才能完成整个跳绳动作。以两人摇绳,多人跳绳这一种跳绳花样为例,同时摇绳的学生要做到力度、频率以及方向的统一性,跳绳的学生则要注意把握节奏以及摇绳的频率和自身跳出的高度等。

2.4 注重学练赛结合,提高学生跳绳水平

体育运动的竞技性非常强,且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十分注重体育比赛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因此教师要将体育教学,运动练习以及运动比赛等有机结合起来,创建良好的跳绳氛围,提升学生的跳绳水平。

教师要在班级范围内组织展开多元化的跳绳比赛,具体可以是个人跳绳比赛,可以是团体跳绳比赛,可以是基本类型的跳绳比赛,可以是花样跳绳比赛等。而且比赛之前,教师要提前公布跳绳比赛的奖励规则,从而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正面潜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活动中。有学校或者学区内会组织学生展开花样跳绳或者是普通跳绳的比赛活动,且比赛内容多种多样,或是评比学生的花样跳绳种类,或是评比学生单位时间内的跳绳次数,或是评比学生一次的连续跳绳次数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学生在比赛活动中表现出更好的自己。

教师要结合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加强跳绳练习。“双减”政策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都组织展开了课后服务活动,且创建了多元化的兴趣社团,有体育兴趣社团,有艺术兴趣社团等。教师要与学生们共同确定体育兴趣社团的活动方案,可以是跳绳比赛,可以是跳绳表演,还可以是其它练习方式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展开跳绳游戏活动,具体可以是跳绳的接力游戏活动,即教师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一个学生必须要连续跳绳20次,然后计算每一大组学生连续跳绳的时间,用时较少的一组学生获得比赛胜利。

3 家校结合,创建良好的跳绳氛围

家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且体育运动本身的实践性就非常强,学生们不仅要在学校内加强跳绳练习,还要在课外的家庭活动中加强跳绳练习,进而才能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跳绳能力。因此教师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共同创建良好的跳绳氛围。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家庭内进行跳绳打卡的练习活动。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督促,基于信息技术的跳绳打卡活动能引导学生加强跳绳练习,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而且当学生们看到小伙伴都在积极进行跳绳打卡时,那么他们也会自主规范自身的行为。

教师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子女的跳绳练习活动中。身教重于言传,当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到了跳绳练习中,那么子女自然也会更多地感受到跳绳的乐趣,进而就会形成跳绳练习的正循环。而且亲子运动也会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者是面对面的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引导学生家长意识到跳绳练习的重要意义以及亲子体育互动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家长与其子女一起进行跳绳练习。

整个家校合作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家长注意预防运动损伤,要引导家长注意跳绳练习的循序渐进以及动作规范性,做到安全第一。

总而言之,跳绳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因此教师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跳绳动作技巧,要组织学生学习多种跳绳花样,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并组织展开跳绳比赛,从而创建良好的跳绳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