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04-07张志芳孙静汤玮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幸福感儿科管理者

张志芳 孙静 汤玮玮

护士职业幸福感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自身和谐发展及能力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据报道,国内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发生率为5.1%~59.1%[2]。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以及护理岗位胜任能力要求高,儿科护士短缺一直是困扰医疗管理者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儿科护士离职率偏高。如何预防儿科护士流失是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三级医院儿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制订相关政策,提高儿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而提升职业认同感,降低其离职倾向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2021年12月—2022年1月福建省东中西部3所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其中男5名,女337名,年龄中位数为32.00岁,年龄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为7.75岁,在儿科工作时间中位数为8.00年,工作时间IQR=7.00年。公立医院儿科护士311名,占比91.0%,民营医院儿科护士31名,占比10.0%。纳入标准:(1)调查对象为注册护士。(2)在儿科临床工作至少3年。(3)愿意参与本研究,并获取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实习护士和进修护士。(2)近一年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临床时间超过6个月。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3家医院儿科护士共402名,和护理部沟通,儿科护士长同意,转发超星问卷星电子版问卷给本科室儿科护士,自愿参加的儿科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回收电子问卷378份,回收率为94.5%,回收有效电子问卷342份,有效率为85.3%。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宗教信仰、医院性质、儿科工作年限、编制情况、对自己从事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休息时间、晋升空间、经济收入、护理管理满意度、和患儿关系满意度、护士和家属关系满意度、继续儿科工作满意度18个条目。

1.3.2 幸福感指数量表

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3],该量表由CAMPBELL等于1976年编制,包括两部分内容:总体情感指数量表(8个条目,权重为1)和生活满意度(1个条目,权重为1.1)。采用7级计分法,计分方法为:(前8个条目平均分)+(最后1个条目平均分)×1.1=量表总分,总分为2.1~14.7分。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低度幸福感为2.1~6.0分;中度幸福感为6.1~10.0分;高度幸福感为10.1~14.7分。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重测信度为0.89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先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后再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自变量,然后将先采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科护士一般情况与幸福得分中,不同性别、学历、编制、职称对幸福感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女数量、宗教信仰、医院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儿科护士一般情况单因素分析

2.2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

342名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量表平均得分为(5.39±1.29)分,低度幸福感人群占主体,为66.8%,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342名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统计

2.3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满意度与幸福感得分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自己从事儿科护士工作、护理管理、休息时间、经济收入、和患儿关系满意度、护士和家属关系、晋升空间、继续儿科工作的满意度与幸福感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程度单因素分析

2.4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得分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以儿科幸福感指数得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宗教信仰、医院性质、对自己从事儿科护士工作、护理管理、经济收入、休息时间、和患儿关系满意度、护士和家属关系、晋升空间、继续儿科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自变量,见表4赋值,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性质、继续从事儿科工作的满意度、对从事儿科工作满意度、与家属关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4 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得分的因素赋值情况

表5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程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本研究中医院护士年龄中位数为32.00岁,年龄IQR=7.75岁,在儿科工作时间时间中位数为8.00年,工作时间IQR=7.00年。与我国现阶段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年轻化这一特点相符。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7.6%,初级职称占比为61.80%。有研究显示,全球新护士以9.8%的年增长率快速递增,我国的注册护士每年增加25~26万,其中以低年资护士所占比重为主[4-5],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51名儿科护士,其中低年资与初级职称护士占比较高。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与技能欠缺,临床经验不足,难以有效适应儿科临床复杂多变的工作性质[6]。三级医院管理者可根据儿科临床护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继续优化与完善工作机制及人员配置,培育、激励高年资和高职称的护士留任临床儿科工作。

3.2 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程度偏低,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程度低,低度幸福感人群占主体,为66.8%,这和吴丽华、沈杏华、邹振亚等[7-9]研究的国内护士幸福感水平总体偏低的结果相一致。许友、许叶等[10-11]有关研究表明,护士离职意愿与幸福感指数得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儿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程度,从而减少离职意愿的倾向,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合同制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水平较高[12-13],而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编制对幸福感指数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儿科护士离职意愿和幸福感指数得分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有宗教信仰对儿科护士的幸福感有积极的作用,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关注儿科护士身心健康,职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尊重了解护士的宗教信仰,并引导其把虔诚坚持仁爱的宗教精神发挥到爱岗敬业的儿科护理岗位,作出更大的职业贡献。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医院儿科护士对医院性质、继续从事儿科工作的满意度、对从事儿科工作满意度、与家属关系满意度是幸福感指数的影响因素(P<0.05)。医院性质是影响幸福感程度的客观外在原因。其余三个满意度则和护士自身的内在感受有关,对与家属关系的处理、对从事儿科工作和继续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是影响儿科护士幸福感程度的重要因素。提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提升儿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一方面需要增强医院的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大对儿科护士自由选择科室的尊重,鼓励喜欢儿科工作的护士进入儿科工作,制定她们愿意留在儿科工作的各项措施,尊重个性化选择,人文关怀儿科护士的主观感受,有利于提高儿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综上所述,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指数得分以低水平为主,幸福感影响工作热情与护理质量,儿科护士的幸福感低水平应广泛引起管理者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儿科护士的幸福感水平,增加儿科临床对护士的主客观吸引力,稳定医院儿科护理队伍,推动儿科发展及壮大。本研究结果为提升儿科护士职业幸福感指数、增强职业认同感、减少儿科人才流失等管理政策后期标准制订提供了借鉴内容。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医院性质等级、地域不同对医院儿科护士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以后还可以结合离职意愿量表比较和幸福感指数得分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的异同。

猜你喜欢

幸福感儿科管理者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圆梦儿科大联合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