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泸定6.8级地震抗震救灾行动与启示

2023-04-06彭频周夏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1期
关键词:泸定甘孜州指挥部

彭频 周夏

0 引言

四川省泸定县位于四川省中部,甘孜州东部,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并且处于鲜水河地震带。这条地震带活动频繁,震级大,破坏力强,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1]。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18秒,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在泸定县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的园区内,距离泸定县城39公里。此次地震造成93人死亡,25人失联,423人受伤[2]。地震波及雅安市和凉山州多个乡镇,共11万余人受到地震影响,5万余间房屋受到损坏,各种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此次地震还诱发了大量的山体崩垮、滚石、滑坡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这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震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应急三级响应,同时向四川省派出工作组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泸定地震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强调要核实灾情,抢险救援并救治伤员,注意防范次生灾害,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国家主要领导人和重要部门灾后迅速做出指示与行动,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方针。

1 震前准备工作

8月18日,四川省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四川省坚持“预防为主”,树牢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强化气象短临预报预警和实战演练,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为了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四川探索开发“群专结合”的模式,加强预防与救援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演练,十年来,全民的灾害防护意识不断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韧性”不断增强,打造出具有四川特色的全民减灾模式。

1.1 汛期防范

四川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2年9月份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报告》,表示甘孜州南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高,主要致灾因子为洪涝灾害、地质灾害与干旱灾害。四川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提早谋划,做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四川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为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全省各地提前部署,落实强降雨防范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警发布后,四川省防灾办立即召开专题视频调度会,向预警范围内的市、省级相关单位和抢险救援队伍发送风险提示单,督促落实防范应对措施。

1.2 疫情防范

在本次地震发生前,四川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川本轮疫情连续多日处于高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四川省应急厅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组织三个批次人员做好24小时抢险救援值班值守、指导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号召居家办公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到所在社区报到,就近转为志愿者,与基层干部和防疫人员一起,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1.3 防震准备

8月24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召开全省地质灾害应对准备工作视频调度会,传达学习省领导地质灾害有关批示精神,听取相关市近期应对地质灾害准备情况工作汇报。8月30日,甘孜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到甘孜州应急管理局专题调研关于地震应急准备的各项任务,并要求全面实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甘孜州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2 年9月份全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报告》,表明9月份州东部大部分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高,将出现6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要做好洪涝、地质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

2 抗震救灾行动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迅速行动,协助地方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调拨、群众安置、隐患排查等抗震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成立抗震抢险救灾联合指挥部,组织各方力量,有力有序开展抢险搜救、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

2.1 应急响应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震后第一时间启动国家地震应急三级响应,国家减灾委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震区帮助四川开展抗震救灾工作[4]。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二级响应,迅速调度甘孜州核查灾情,并派出工作组和救援力量前往震中进行抗震救援工作。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四川省减灾委启动自然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并安排相关救援工作。四川省水利厅启动水利抗震救灾二级响应,安排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四川省住建厅启动二级响应,部署市政抢险、房屋建筑应急评估等工作。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安排对师生和校舍安全进行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四川省军区、武警四川总队启动应急响应,安排救援队伍前往灾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启动应急响应,对技术支撑保障团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分析并形成地震快速评估简报,上报至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国铁路成都局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扣停在途列车,封锁相关区段线路,开展抢险救灾行动[5]。甘孜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全面开展抗震救灾行动。

2.2 物资调拨

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泸定县调拨3000顶帐篷、1万床棉被、1万张折叠床等中央救灾物资。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公路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启运装备物资赶赴震区。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拨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10.7万件。组织部向四川省下拨2000万元,用于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财政部紧急预拨四川省5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保障泸定地震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一时间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紧急支援泸定县灾区帐篷、赈济家庭包、棉被等应急救灾物资[6]。中华救助基金会及时筹措救援物资,包括帐篷、防潮垫、应急灯、棉被、棉大衣、方便面等从成都发往震区。住建部安排供水应急救援中心的供水车辆前往震中,解决断水问题。

2.3 紧急救援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第一时间赶到指挥中心部署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同时调派消防救援力量前往灾区。四川省消防总队派出前突小组赶赴震中核查灾情,甘孜及邻市消防救援力量赶赴震中。根据受灾情况,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7]。中央军委加强军地联动,调动各方面专业力量和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投入救援。四川省抗灾救灾指挥部紧急调派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森林消防总队、中国安能集团、各地安全生产队伍等救援力量赶赴震中开展救援;同时调动4架直升机、1架通讯保障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和1架小松鼠直升机飞赴灾区参与人员救援、物资投送和空中侦查等工作[8]。根据相关规定,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将应急响应提升为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立即出动方舱指挥车、炊事车、宿营车等共6车15人,携带卫星电话、无人机、布控球、对讲机、星际天通手持终端等装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交通运输厅、省地震局、省卫健委等成员单位调派力量赶赴灾区。四川省卫健委派出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1支四川高原卫生应急救援分队共44名医务人员出发前往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地震局派出现场工作队赴震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调派南航总站直升机飞赴震区实施航空救援作业。民航局迅速研判民航机场受损情况并组织应急处置。

2.4 设施抢险

2.4.1 通信抢修

工信部部署应急抢险力量进行受损通信设施抢修工作,安排无人机、基站车等构建应急通信网络。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立即启动应急通信保障二级响应,部署通信行业抢修工作,安排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紧急赶赴灾区现场抢险救灾。通信管理局会同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紧急调度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赶赴震中上空执行公众通信覆盖任务,建立空中基站为抢险救灾指挥和受灾群众提供通信保障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运用鑫远眺卫星便携站,助力开展现场通信恢复,音视频等信息实时回传,区域性网络信号覆盖等工作。震后7小时,灾区手机通讯逐渐恢复。中国卫通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卫星资源并派出救援小队赶赴灾区,保障受灾地区通信畅通。

2.4.2 道路抢通

交运部安排工作组赶赴灾区,帮助地方应急部门顺利进行受损公路抢修工作。前线联合指挥部交通保障组组织雅安、甘孜两地交通部门及正在附近施工的单位出动大型机具,全力开展抢通保通。甘孜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启动地震道路应急抢险方案,并派出抢险队伍前往泸定境内开展公路抢险保通工作。

2.4.3 电力抢修

国家电网启动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全力抢险保电。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调集雅安供电公司、甘孜供电公司共计222名电力抢险队队员,携带62台电力抢险车辆和若干应急物资,赶往停运变电站和受损线路现场,开展电力抢险工作[9]。

2.5 治安维护

为确保泸定地震灾区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前线联合指挥部对G4218雅叶高速雅康段等通往地震灾区相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管制社会抢险救援车辆及力量进入灾区。公安部安排警力加入救援行动,维护灾区治安,保障救援通道畅通无阻。

2.6 信息舆情

四川省应急厅宣传部开展行动,部署救援宣传和舆情监测工作,撰写灾区救援报道稿件,接待记者采访,在微信、微博及新闻客户端发布抗震救灾信息,宣传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一线救援人员开展救援。

2.7 防范次生灾害

自然资源部调派专家赶赴灾区,指导做好滑坡、滚石等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四川省应急厅防汛部门对接震区应急管理局,掌握设施受损情况并监测震区天气趋势,协调应急救援队伍,督促相关地区安排群众转移,防范震区洪涝等次生灾害。水利部调遣工作组指导地方做好水利工程震损排查、水文应急监测、堰塞湖险情处置等工作。地震局持续开展震情监视跟踪和趋势分析研判,防范余震及相关次生灾害。

2.8 汛期避险

中央气象台预报9月6日至9月8日地震灾区有降水天气[10]。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响应,协调各方力量做好防范工作,组织专家排查次生灾害隐患,指导灾区组织避险转移。省防办向甘孜州、雅安市和泸定县、石棉县防办紧急提示,宣传预警预报。9月7日16时省防办调度雨区8个市和相关县防办,对当前震情、疫情及汛情叠加下的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强调安排。雅安市、甘孜州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警预报,加密发布频次,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全覆盖推送至灾区人民群众和抢险救援队伍,提醒其加强防范应对。同时,组织救援力量全力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妥善转移安置避险避难群众,加强道路交通管控,保障物资需求供应,强化隐患排查,严防次生灾害。

2.9 疫情防控

甘孜州应对新冠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公告,对泸定县以及震中全域进行临时管控,拒绝社会力量进入灾区参与抗震救灾,要求灾区群众和参与救援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开展每日一次核酸检测。

2.10 医疗保障

卫健委安排专业医疗救援力量前往震区参与救援,部署现场医疗救援、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前线联合指挥部医疗救援组和疫情防控组部署安排地震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调派国家、省级医疗救援队和省级卫生防疫队赶赴震区开展工作,并安排华西医院成立多学科专家团队,根据需要开展远程会诊,强化前后方专家协同,确保伤员得到有效救治。

2.11 现场监测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统筹大型高空全网通信无人机、翼龙大型固定翼应急通信无人机、彩虹-4无人飞行平台等科技产品投入救援,为前后方指挥部提供现场第一手信息支撑,有力保障指挥决策精准科学各方力量协同高效救援[11]。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协调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合作机制,调度应急力量分前后方工作组开展测绘任务。四川省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部署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3 震后恢复工作

四川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过度安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强调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重建新家园,提升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1 灾害损失评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派专家前往震区指导震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风险排查和评估工作。四川省减灾委办公室派出多个以省减灾委专家委专家为成员的工作组赶赴震区,对损毁房屋、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进行实地核查。甘孜州委主持召开甘孜州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专题研究“9·5”泸定6.8级地震灾损评估工作,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3.2 灾后复工

甘孜州安办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两不误。州安办开展对地震灾区企业、在建工地营地、受灾群众安置点等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派出督查组对泸定、海螺沟及各有关部门灾后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督查,检查企业灾情核实、安全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和撤离危险区、受灾安置点安全通道及用电用火等情况。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线上排查、线下指导、邀请专家现场排查隐患等,推动震区危化企业安全有序恢复生产。应急厅在甘孜州应急管理局召开地质灾害资金申报和规范使用工作视频会,确保专款专用,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应对准备等工作,保障泸定地震灾区生产生活稳定恢复。

3.3 恢复重建

四川省厅召开泸定地震交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要求甘孜、雅安两市交通运输部门推进重建工作,加强工作协同,并确保三年完成重建。甘孜州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泸定县和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灾后重建工作汇报,审议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及方案措施,部署下步重点工作。四川高院党组副书记秦海到泸定县人民法院指导灾后重建等重点工作。

3.4 疫情防控工作

甘孜州政府要求要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强受灾地区环境消杀,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泸定县应对新冠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公告,要求9月9日至9月13日在泸定县主城区连续开展五轮全员核酸检测。

3.5 灾害风险预警

9月19日,州气象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应急管理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涉及州内12个县市,其中泸定“9·5”地震震区为Ⅱ级。预警发布后,州应急管理局紧急调度了泸定、康定等县市,第一时间掌握各地水情雨晴,安排部署预警防范措施,开展专题会商,精准研判天气变化和险灾情发展趋势,盯紧泸定震区等重点部位,提前转移群众,建立县乡村三级毗邻区域防汛联防联控机制,全力保障人员安全。

4 经验与启示

4.1 抗震救灾的经验

在本次泸定地震救援行动中,四川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响应迅速、多方联动、精准调度,竭尽全力减少灾害损失,使本次抗震救灾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4.1.1 多灾并发的处理

在地震救援的同时,汛期与疫情也一并防范,不仅保障了本次地震救援行动的成功,也为以后多灾并发的情况提供了参考。在本次救援行动进行时,当地疫情情况复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地震发生后当即对泸定采取了临时管控措施,救援人员需要每日核酸检测,并拒绝了社会救援力量,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扩散,保障了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气象台预报甘孜州地震灾区9月7日会有降雨,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响应,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警,通过移动通讯方式全覆盖推送至灾区群众和抢险救援队伍,提醒其加强防范应对,提前转移灾区组织,良好的避免了地震灾区受到二次伤害,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12]。

4.1.2 高效快速的指挥

震后4小时,在震中磨西镇成立了前线联合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技术保障、抢险救援、群众安置等12个工作小组,各司其职组织体系扁平高效,使救灾行动更加迅捷和有力。

4.1.3 充分的日常准备

在本次地震发生前,四川省应急管理局经常督导各市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并开发全民防灾体系,通过常态化应急演练,以及丰富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使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得到了提升,为本次泸定地震减少伤亡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4.1.4 快速响应、工作有序

震后第一时间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派出工作组和救援力量前往震中指导抗震救援工作。省消防总队、省武警部队、省交通运输厅、省地震局、省卫健委等成员单位紧急调派力量赶赴灾区。救援队伍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连夜转移救治地震伤员,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救灾过程中,省安办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做好伤员救治,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组织各有关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对地震灾区的企业、在建工地、受灾群众安置点等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防止因地震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隐患,引发次生安全事故。制定了灾后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对受损企业进行安全鉴定,防止灾后复产期间事故发生,震后各项工作开展严格有序。

4.1.5 高新科技的应用

本次泸定地震救援应用了许多高新科技,让救援效率大大提高。在陆路通道中断的地方,中国安能三局利用动力舟桥,打通了水上救援通道,成功解救受灾群众以及投放救援物资。面对通讯信号中断的情况时,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利用了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提供应急通信网络服务,让受灾群众得以联系上家人报平安。四川省安科院利用D1000无人机完成磨西镇VR全景影像制作,实现现场灾害分析和救援力量调度同步。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利用三维地理信息应急服务平台和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在震后2小时制作完成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工作用图,为指挥部第一时间有效抗击震情、核实灾情提供了信息保证。

4.2 抗震救灾的启示

4.2.1 应急预案需全面覆盖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可能会出现地震、洪涝、地质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并发的情况,为了防范这种情况,需要制定新的应急预案,包括对多灾种叠加下的组织指挥体系、工作责任、应急处置流程等各环节做出规划,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2 救援手段需因地制宜

应急救援中,面对不同的灾情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困境,要根据当前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展开救援。在本次泸定地震救援过程中,面对断路断网断电的受灾地点,救援部门安排了直升机救援,使用无人机组建通信网络,派出水上动力舟桥,道路抢修等方法,成功克服困难[13]。

4.2.3 救援装备需提升质效

本次泸定地震救援行动虽比较成功,但在救援时间效率上还有待提升。原因在于人员数量和救援装备的不足,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甚至需要徒手挖开碎石和砍树制作担架,严重耽误了救援时间[13]。所以需要扩充应急救援装备,节省救援时间,更加有效的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2.4 应急物流需不断优化

本次泸定地震救援过程中,遇到交通中断的地方非常多,给救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虽调派直升机采取空中支援的方式,但耽误时间较多,为了尽快解救伤员,投送应急物资,需完善应急物流的救援方式,做到水陆空三方并行,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5 结语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积极探索“群专结合”模式,统筹发展,加强防灾体系建设,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使防灾减灾专业化,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开展丰富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普及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提升公众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使防灾减灾群众化。随着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四川的防灾救灾能力在未来会更加先进与完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泸定甘孜州指挥部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第2号公告
甘孜州泸定彝族苏尼文化的现状及传承
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地
关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间及组建情况的探讨
关于甘孜州泸定县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