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厕所革命”的成就与经验及其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

2023-04-06陈永森贺振东

关键词:厕所革命公厕厕所

陈永森,贺振东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厕所是人类生理活动的重要场所,厕所条件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质、卫生健康,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文明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推动厕所改造,但真正意义上的“厕所革命”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厕所问题,自2015年4月1日习近平对此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以来,各级政府把“厕所革命”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厕所革命”加速推进。小厕所,大民生。中国政府对“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中国“厕所革命”取得的成就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社会文明水平,推进“厕所革命”的诸多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价值。

一、“厕所革命”的由来和中国“厕所革命”的进程

饮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食物被消化吸收后会有废物排出。在哪里如厕?如厕环境如何?粪便如何处理?诸如此类的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作为文明尺度的厕所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中国的厕所改造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党的十八以后,“厕所革命”进入了快车道。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厕所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尤其是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厕所革命”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极大地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

(一)“厕所革命”的由来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除了游牧、游猎、游耕族群外,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基本上用“坑厕”,这种“坑厕”有些是独立的,有些则与猪圈连在一起(称作“连茅圈”),有些是泥土房或砖瓦屋,有些则用篱笆和茅草遮挡,个别偏远地区甚至是露天的。中国城乡很早就有公厕或“路厕”,但基本上很简陋,一排蹲坑,臭气熏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全球,但“舌尖上的中国”却对“出口”不够讲究。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厕所本该就是脏和臭的。

我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这里的“肥水”即粪肥。在没有化肥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古代社会,粪肥往往是庄稼成长的根本所在。(1)是否用人粪做肥料,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是不一样的。西南地区一些经营山地农耕的少数民族,不用人粪作肥料,在他们看来,这会污染土地。在我国古代的汉族地区,臭不可闻的大粪在农民眼里却是宝。一些近郊的农村,甚至向城里购买粪便。以粪便为农家肥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双重的效用:一是使田地不断得到有机养分的补充;二是粪便得到及时清理。反观中世纪的欧洲人,视人粪为废物,同时又不进行卫生处理,导致城市污秽不堪。“浪漫之都巴黎,在中世纪城内粪便随意丢弃,或者只是简单地收拾起来抛到墙外,以至于粪山不断增高,最后甚至被迫加高城墙。”(2)于赓哲:《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第55页。粪便未能回到土地也造成了土地肥力的流失。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曾警告世人:组成土地肥力的氮、磷以食物和纤维的方式,从农村转入城市,这些食物和纤维在城市被消费,形成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直接被排到河流中,一方面造成城市污染,另一方面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在农业文明时代,我国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可谓可持续性的、生态的。但随着西方抽水马桶的出现、地下污水管网的不断完善以及现代卫生理念的形成,这种厕所样态和粪便处理方式就显得落后、不文明了。

从现代文明的角度上看,“坑厕”或“茅厕”“连茅圈”至少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感官和环境问题。简陋甚至四面透光的茅厕,茅坑里污秽不堪,蛆蝇滋生,从感官上是极不舒服的。在农村地区,屋前房后到处散布着简陋的茅厕,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二是卫生健康问题。人类与排泄物长期近距离接触,为大规模传播群体性传染病提供了温床。长期以来,农村大约80%的传染病是由厕所粪便的污染和污水不卫生引起的。三是隐私性和妇女权益问题。保护隐私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传统的厕所隐私性差,一些公共厕所蹲位甚至没有遮挡。简陋、缺乏保护设施的厕所使妇女更容易受到伤害。四是文明形象问题。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厕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水平。曾经脏乱差臭的厕所常被境外游客诟病,损害了国家形象。

因此,改造厕所成为我国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改厕作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任务。不过,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厕所问题仍很突出。农村地区还普遍使用旧旱厕,卫生情况很差;城市公共厕所少,设施简陋,市民如厕很不方便;景区也普遍缺少公厕,缺乏有效管理。改革开放后,为了树立国家形象和满足人民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厕所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有识之士主张要在中国推行“厕所革命”。中国“厕所革命”的真正行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厕所革命”进展迅速。

(二)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厕所革命”的两条进路

从“厕所革命”的提出到大规模推进“厕所革命”前,中国“厕所革命”的探索主要通过以下两条进路展开。

一是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厕所革命”。北京、上海等城市是当时“厕所革命”的先驱。1990年前后,北京市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契机,开展了大规模的市容整洁行动,增建、改建了一批厕所。不过,当时的“厕所革命”还是初级的。“截至1993年底,北京市大约有公共厕所5.7万座,但其中仅6800多座是由环卫部门管理的;70%的公共厕所分布在胡同小巷,而主要街道和繁华区仅有200余座。按照当年的国家标准,北京90%的公共厕所都极为简单,属于第四类。”(3)周星、周超:《“厕所革命”在中国的缘起、现状与言说》,《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1期,第25页。在此背景下,1994年4月由娄晓琪牵头的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连续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提出要开展全民动员的“公厕革命”。不久之后,课题组制定了《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方案》,并在天安门广场举办获奖作品展,旗帜鲜明倡导“公厕革命”。随后,1995年北京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2004年举办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在举办这些国际大会之际,城区和郊区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厕所,厕所级别大大提高。上海公厕短缺问题不像北京那样严重,但也存在布局不合理、男女厕位失衡、市民不文明用厕等问题。为解决公共厕所不足以及管护资金不足问题,北京、上海以及中国的许多城市陆续兴建一批收费厕所,利用市场机制维持公共厕所运行。从20世纪90年代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城市的公厕数量增加迅速,水冲公厕普及,移动公厕出现,公厕设计开始注重外观和人文关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同,我国的公共厕所建设数量与质量参差不齐。从全国范围上看,中国城市还存在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卫生水平不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还未全面向公众开放、管理不善、如厕不文明、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欠缺等问题。

厕所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文明窗口,很长一段时间,厕所是我国旅游业的薄弱环节,旅游厕所“脏、乱、差、少、偏”是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很多地方山水如画,但景区厕所令人作呕。有些游客为了减少如厕次数,甚至在出门前故意减少饮食。为了吸引游客,树立桂林市良好的形象,2000年桂林市开展了“厕所革命”。针对桂林市公共厕所数量少、档次低、品味差、位置偏、管理乱的五大问题,新建、改建、扩建、开放了一大批厕所。桂林市的这种有理念准备、有动员和部署、有详细规划、有严格落实的“厕所革命”给全国特别是给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树立了标杆。2001年,国家旅游局在桂林召开“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会上发表以“厕所革命”为主旨的《桂林共识》。2015年2月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在这个会上,国家旅游局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协调各地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7万座,其中新建旅游厕所3.3万座、改扩建2.4万座,切实提升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水平。(4)华旅兴编著:《“全域旅游”热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90页。此后,“厕所革命”在城市及旅游景区展开。

二是乡村“厕所革命”。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农村的厕所基本是旱厕,用贮粪池或粪缸来贮藏粪尿,没有下水道和能分解处理粪尿的设备,粪便需要人工清掏。经过发酵的粪便是重要的农家肥,来自大地又回到大地,中国农民世世代代就这样保育赖以生存的土地。从生态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马克思曾指出因城市的兴起以及城乡对立“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9页。。但从人类卫生和现代文明角度看,农业文明时代处理人粪的方式又是不卫生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爱国卫生运动”及“灭四害”运动的开展,改厕一直在进行。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划纲要》,都有改厕内容。伴随着卫生乡镇的创建,农村也逐渐掀起了“厕所革命”。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农村进行以改水、改厕为重点,整治环境卫生,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文明村镇建设。2009年,中国政府将农村改厕纳入深化“医改”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2010年,启动了以农村改厕为重点的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三)新时代“厕所革命”的加速推进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的“厕所革命”在认识和实践上进入了新阶段,这主要得益于习近平的高度重视。习近平长期关注厕所问题。四十多年前,作为知青的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冯家坪乡赵家河村建造了该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1982年,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大力推动“连茅圈”改造。(6)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著:《习近平扶贫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328页。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习近平一直关心厕所问题,着力解决当地群众的如厕困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情况,在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强调“小厕所、大民生”。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镇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7)《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镇江考察工作》,2014年12月14日,http:∥cn.chinadaily.com.cn/2014-12/14/content_19082303.htm,2022年10月13日。2015年4月,习近平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像反对“四风”一样,下决心整治旅游不文明的各种顽疾陋习。(8)曲青山、黄书元主编:《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 中央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87页。习近平在吉林延边考察调研时,要求将“厕所革命”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习近平强调,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也要进行“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9)《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编写组编:《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0页。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在充分肯定“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和成果的基础上,强调要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10)《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编写组编:《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45页。习近平对“厕所革命”抓得细,抓得实。2017年11月,习近平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批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41页。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7月,习近平强调,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相关工作。习近平对“厕所革命”的提倡,对厕所改造进程和实效的关注,深刻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的务实作风,为“厕所革命”的全面和扎实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习近平对“厕所革命”的高度重视和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加速了中国“厕所革命”的步伐。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厕所革命”作为督办事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关于推动“厕所革命”的文件、方案相继出台。2018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关于做好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城镇公共厕所服务水平有关工作的通知》;201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将农村环境整治视为一项重要任务,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12)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系列丛书编写组编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年,第66页。2021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再次针对“厕所革命”作出新的指示,提出“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3)人民出版社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13日,https://www.12371.cn/2021/03/13/ARTI1615598751923816.shtml#d7,2022年10月10日。202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内容包括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1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人民日报》,2021年12月6日第1版。与以前的相关“通知”“意见”“方案”相比,这次“方案”提出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落实农村公共厕所管护责任、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体现了对农村“厕所革命”的新认识和实践的新进展。新认识和新实践表现为:“厕所革命”不再套用一个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农村厕所改造不仅要考虑厕所卫生,还要综合考虑厕所卫生与污水治理的关系,要积极推动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农村厕所改造不能满足于粪便卫生的处理及排放,还要考虑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二、中国“厕所革命”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下,中国“厕所革命”有序、全面、快速推进。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堪称世界奇迹,其成功的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一)中国“厕所革命”的主要成就

首先,城乡居民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高。2021年,城乡居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97.6%和82.6%,分别比2013年提高8.3和47.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94.9%和67.1%,分别比2013年提高8.0和44.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使用本户独用厕所的户比重为97.7%和96.8%,分别比2013年提高8.0和4.2个百分点。(16)国家统计局:《居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 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九》,2022年10月11日,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210/t20221011_1889192.html,2022年10月27日。因农村短板多,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更大。因经济发展水平、地域自然环境和居民行为习惯不同,各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所差别。其中,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17)《这十年,看中国基建》,2022年8月2日,http://news.china.com.cn/2022-08/02/content_78353683.htm,2022年10月27日。从茅厕到卫生间,极大改善了农民的如厕条件,农村的人居环境,缩小了城乡差距,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城乡公共厕所布局和管理大为改善。城市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厕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体现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厕的建设力度,但总体上,直到21世纪初,公厕问题还是未得到全局性、根本性的解决。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际旅游竞争力排名里,中国厕所等卫生条件排名第99位,是排名最靠后的指标之一。(18)戴斌:《厕所革命的时代意义与推进策略》,《中国旅游报》,2015年4月15日第7版。城乡公共厕所真正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在2014年后。有些城市的核心区实现了200米处有一座公共厕所的文明城市的标准,有的地方(如成都温江区)构建了步行可达的“6分钟如厕圈”。农村也大多实现了每个村庄至少有一个无害化公共厕所的目标。这几年,公共厕所的管理也大为改善,基本实现免费,许多城市的公共厕所还免费提供卫生用品;管理逐步职业化和标准化,有些城市设立了公厕“所长制”,进行职业化管理;有些城市实行了标准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厕所基本对外开放。

再次,公厕设计体现人性化。“厕所革命”不仅增加了公厕的数量,也提升了公厕的质量,人性化设计满足了如厕者多方面需求。一是公厕的“颜值”不断提高。一些公厕的外观精致,室外空地花草点缀,室内布置优雅。二是功能齐全。一些公厕除了男女厕区,还有工具间、管理间、第三卫生间,一些城区新建公厕还增加了配有生活设施的环卫工人休息室。三是女性特殊需求得到尊重。许多城市的公厕增加了女性的厕位供给,男女厕位比达到1∶2及以上。如今的公厕尤其是一些城市公厕逐渐从单一功能转变为集生理代谢、卫生调整、休憩、商业、文化乃至审美等多功能的集合。

最后,厕所建设、管理科技含量提高。厕所升级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自从抽水马桶发明及广泛运用以来,安装抽水马桶就成为“厕所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天,许多新技术已经投入到“厕所革命”中。运用水厕以及不断改进水厕的技术设施是推进“厕所革命”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旱厕改为水厕,使中国农村厕所面貌焕然一新。当然,旱厕的升级也在进行,曾经南方使用较多的“三格化粪池”与北方使用较多的“双瓮漏斗式”等多种形式的厕所,通过技术上不断改进,在如厕舒适度及厕所消杀病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旱厕借鉴了水厕设计的一些原理,也运用了简易水冲厕所的装置,连接了一定的排水系统,对便池的冲洗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便于更好地完善无害化处理模式,也利于后续的粪便处理。大数据也助力“厕所革命”换挡升级。卓尔软件智慧厕改云平台,为实现农村厕所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提升、智能化运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村管端摸清厕改底数,建立厕改台账,解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厕所身份证二维码村民足不出户享受上门吸抽维修等服务,解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通过智能车载设备终端实现及时转运,解决粪污二次污染问题。(19)《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助力乡村振兴建设》,2022年7月8日,https:∥news.sohu.com/a/565231782_120752618,2022年10月28日。一些地方也利用互联网解决“找厕难”问题。福建省住建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城市公厕云平台”建设管理的通知》,部署各地加快与“全国城市公厕云平台”对接。各地正在开展相关数据核查和完善工作,相关数据已陆续导入,现在可通过城市公厕APP查询。福建省莆田市将城市公厕定位功能加入数字城管平台,龙岩市开发“公厕助手”微信小程序,方便群众寻找周边公厕。

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大规模整治,城乡尤其是农村的厕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虽然2014年以来印度的莫迪政府也在全国推行了“厕所革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法与我国相提并论。2019年世界厕所日,联合国世界厕所日办公室协调人默里·伯特(Murray Burt)高度赞扬了中国近年来开展的“厕所革命”,对中国“厕所革命”主要聚焦于旅游景点和乡村、贫困地区和那些卫生设施还没有覆盖的地方等做法予以肯定。(20)《世界厕所日 联合国官员积极评价中国“厕所革命”》,2019年11月20日,https:∥politics.gmw.cn/2019-11/20/content_33335688.htm,2022年10月30日。中国“厕所革命”已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贡献了经验和智慧。

(二)中国“厕所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是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厕所的改善,一方面是城乡居民为提高生活品质而自愿为之,另一方面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可以预测,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文明意识的觉醒,中国的厕所会不断改善。但在广大农村,传统的如厕观念尚存,相当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要让广大农民自觉自愿修建卫生厕所,有一定难度;公益性的公共厕所兴建,没有政府积极推动也无法完成。因此,作为一种“革命”,需要顶层规划和推动。如上所述,中国的“厕所革命”首先由一些有识之士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提出,并在地方实践,如北京、上海、桂林、临汾等等。地方探索引起中央相关部门关注,当时国家旅游局在桂林召开以厕所为主题的研讨会,“厕所革命”遂在旅游行业展开。2014年以后,习近平多次就“厕所革命”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迅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印发了多个文件来推动“厕所革命”,中国的“厕所革命”进入快车道。

二是层层推进狠抓落实。习近平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后,从中央到地方迅速行动起来。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文件,地方政府层层落实。每个省和直辖市都出台了结合各个省和直辖市的符合实际的“行动计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研究全省农村“厕所革命”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重要举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个市县出台“实施意见”,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工作小组组长基本是分管农村农业的主要领导,组员由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县工作领导小组还包含了乡镇主要领导,这就保证了各级领导的权威性和统筹协调的能力。为了查找问题、确保“厕所革命”的成效,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启动了全国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对各地改造的农村户厕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暗访调研。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全国农村户厕问题整改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视频会,会议强调要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不断提升农村厕所革命质量和实效。2022年7月,农业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针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摸排中的选择性摸排、纸面摸排和瞒报问题,专门召开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回头看”视频会,要求各地在三个月时间内,深入推进“回头看”工作,提出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逐村逐户逐厕进行拉网式排查;要进一步明确卫生厕所标准,避免出现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护,一定要进村入户确认,不能走过场走形式,坚决避免主观摸排、选择性摸排、办公室摸排、纸面摸排、微信摸排,要把问题厕所情况搞实、搞准、搞到位。(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2022年7月21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xhsbd/202207/t20220721_6405306.htm,2022年10月10日。政令既出,就要言必信,行必果。从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到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文件颁布、从文件要求到具体的工作部署和落实、从工作实施到摸排整改以及“回头看”,层层推动,力求“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这种力求实效的工作部署和工作作风,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是财政支持激发农民积极性。推进“厕所革命”需要大量资金,除了改建、扩建、增建的费用,后期厕所的设备、管道维修、环境维护、清洁等都需要经费。一些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厕所本该是脏臭的,在改善居住条件中,把厕所条件提升作为次要选项;还有一部分农民经济上的确有困难,要让他们拿出一笔钱用于厕所建设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农村“厕所革命”的推动起了关键性作用。从2004年至2013年,国家财政投入82.7亿元资金推进农村厕改。(22)《厕所也革命:力求达联合国标准》,2015年7月29日,https:∥www.sohu.com/a/24674317_115720,2022年9月20日。2015年起,财政部将旅游厕所项目作为旅游发展基金的支持重点,两年来累计投入10.4亿元,并且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200多亿元。(23)《财政部支持开展“厕所革命”两年累计安排资金10.4亿元》,2017年5月22日,http:∥m.ce.cn/cj/gd/201705/22/t20170522_23085640.shtml,2022年10月27日。2019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4亿元资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60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3页。各省市也都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当然,政府财政支持无法包揽所有费用,还需要村民自筹和社会集资。

四是因地制宜重实效。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条件不同,“厕所革命”还要注重因地制宜。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且气候温暖,北方地区较为干旱及水源少且冬季会结冰,因此,推进“厕所革命”需要根据南北各地的实际状况。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报道,甘肃省自2019年以来的改造厕所中,节水型无害化厕所占44%,卫生旱厕占48%,“寒”与“旱”的制约因素迎刃而解。(2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巧解“寒旱”之难——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五》,2021年6月4日,http:∥www.moa.gov.cn/xw/qg/202106/t20210604_6369106.htm,2022年10月28日。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在改厕模式上提出了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三联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等多种模式。(26)《厕所革命:让方便的事情更方便》,《文汇报》,2017年12月20日第4版。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区域。202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强调“厕所革命”不能简单化,一个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

五是以点带面扎实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厕所革命”由点到面有序推动。最早进行“厕所革命”的是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城市,接着旅游部门在全国推广,最后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在城乡全面铺开。“厕所革命”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卫生厕所不断推广普及,普及率已超过70%,累计改造农户厕所4000多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2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0% 农民文明生活观念提升》,2022年11月19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909715926965293&wfr=spider&for=pc,2022年12月10日。“厕所革命”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中国的“厕所革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中国“厕所革命”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厕所革命”极大改变了中国的城乡面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方便了人民群众,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从而极大提升了中国的社会文明水平。

(一)促进了如厕文明的进步

“厕所革命”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如厕行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农村依然遍布旱厕,有些旱厕甚至没什么遮挡。如今屋外的旱厕基本消除,人们再也不需要在隐蔽性差甚至四面透风的茅坑如厕了,如厕真正成了隐私行为;抽水马桶逐步普及,如厕者再也看不到那些污秽不堪的景象;由于有了更多的公共厕所,随地大小便的行为越来越少见了;由于厕所管理的逐渐完善和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厕所环境整洁,不堪入目的“厕所文化”也消失了。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仅表现在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也表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公民如厕行为的进步透露出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促进了卫生文明的进步

许多疾病的源头是粪便污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与粪便相关的疾病有30多种,常见的有伤寒、痢疾、霍乱、甲肝、腹泻、寄生虫病等传染病,并且粪便对人造成的危害尤以儿童为甚。(28)李乃林、操基玉、郭国伟等:《三瓮式化粪池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评价》,《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第8期,第669页。联合国设立“世界厕所日”就是为了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如厕环境,提高全人类的卫生健康水平。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采用粪便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杀灭粪便中的致病细菌和寄生虫,防止蚊蝇蛆的滋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发生及传播。中国“厕所革命”多大程度上减少粪—口传播疾病目前尚无准确数据,过去的一些数据可能说明一些问题。2009—2011年医改农村改厕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显示,项目地区“粪—口”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由37.5/10万降至22.2/10万,其中痢疾、伤寒和甲肝发病人数分别下降35.2%、25.1%和37.3%。特别是在血吸虫病疫区,建设卫生厕所已成为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血防地区改厕村的血吸虫感染率明显下降。(29)李斌:《在全国农村改厕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2014年12月8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14/12/8/art_57245_6765034.html,2022年10月10日。

(三)促进了生态文明的进步

“厕所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有些农村的公共厕所就称之为“生态厕所”。中国“厕所革命”遵循生态原则,并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厕所革命”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活习惯不同,处于不同背景下的村民对厕所条件要求是有区别的。部分收入较高、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村民,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之前就安装了抽水马桶。但总体上,直到推进“厕所革命”前,相当部分农村还是在使用旱厕。一些偏远的山村甚至遍布“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围一圈,捂鼻子,踮脚尖,蚊蝇飞,臭熏天”(30)《“厕所革命”折射民生温度》,《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23日第1版。这样极其简陋的旱厕。在全国农村开展“厕所革命”后,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河北省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新改造户厕59.34万座,完成全年任务的118.68%;累计完成19 748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农村量化覆盖率达到94.3%,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工作进展良好。(31)《坚持问题导向 注重监督实效——来自省人大常委会五项联动监督情况的报告》,2022年11月1日,http:∥hebei.hebnews.cn/2022-11/01/content_8894237.htm,2022年12月1日。目前,全国多数大煞风景的旱厕拆除了,多数厕所进入居所(有特别传统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除外)。农村厕所改造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厕所革命”减少了农村污染源。在中国农村,粪便往往是重要的污染源。一些地方粪便直接排到或倾倒至河沟,造成水体污染;未经处理的粪便用在农作物上也污染了地下水源。依据我国的气候、温度、地形地貌等因地制宜,采用三格式、沼气式、双翁式、尿粪分级式等方式对粪便进行合理储存和无害化处理,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从实际出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使粪便不再是污染源、臭恶源、疾病源。

“厕所革命”开启了粪便新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中国的传统农业利用人粪作肥料,有其合理之处,不过,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卫生的,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及各类元素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也会造成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推动“厕所革命”的升级版应是消除粪便污染的同时又能够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就目前而言,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还比较薄弱。推进“厕所革命”以来,农村更美丽了,更卫生了,但粪便回田的传统也慢慢消失了,这难免有些遗憾。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粪便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湖北省应城市正在积极探索粪污收集与资源化利用等可持续性发展长效机制,“利用‘格栅调节池+A/O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工艺,全面保证清洁、环保、低成本,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生活饮水+农田灌溉’生态循环有机衔接。”(32)《粪污资源利用 乡村振兴“加速”》,2022年8月1日,http:∥www.yingcheng.gov.cn/cbqlsz/1538243.jhtml,2022年12月2日。湖南祁阳积极探索农村厕所粪污治理新路径。其方法是:将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黑灰分离,分类收集,将黑水粪污化为有机液态肥及生物天然气,灰水处理后达到一级B标准,再分别用管道将处理后的有机液态肥和灰水接入自动灌溉系统,实现资源化利用,达到污水零排放。(33)《湖南祁阳:探索农村厕所粪污治理新模式 走出资源化利用新路径》,2022年3月7日,http:∥hn.people.com.cn/n2/2022/0307/c356887-35163817.html,2022年12月3日。祁阳的探索具有示范性,成了湖南省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3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50页。全国诸多地方在实现对粪便排泄物有效的储存与处理之后,也正在朝着资源化利用方向努力。

尽管中国的“厕所革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厕所革命”仍任重道远。生态文明与卫生健康如何并进、如厕环境的改善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如何统筹、普及抽水马桶和节约水资源如何协调、“厕所革命”与当前技术革新如何更紧密结合等等问题还需要在“厕所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逐步解决。中国的“厕所革命”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厕所革命公厕厕所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厕所囧事
城市公厕的人性化设计
警惕厕所性猝死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中国计划用“厕所革命”提振旅游业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记得上厕所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