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市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建议

2023-04-05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1期
关键词:宿州市林果机具

○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赵 侠

一、宿州市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成效

宿州市果园面积为93.6万亩,其中砀山县林果栽培面积达70万亩,酥梨面积超过49万亩(其中5万亩通过绿色认证),素有“世界梨都”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果园生产机械化一般可分为电动剪修剪果枝、果园微耕机锄草、开沟机施肥、电动喷雾机植保、升降机采摘、轨道园间转运等生产环节。据统计,宿州市果园综合机械化率为34.92%,其中中耕50.2%、施肥7.2%、果园植保96.9%、田间转运81.2%,各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差很大。

近十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水果价格不稳定造成果农收入不稳定,使得果园的实际生产者越来越“老龄化”,导致生产方式改变,使得机艺融合时机趋于成熟,促使果园生产的各个环节向着机械化发展。从砀山县水果生产机械化程度看,较为成熟的环节是果园机械开沟施肥、微耕机除草、电动剪枝、电动植保等方面,薄弱环节主要是开花期授粉、果实膨大期套袋、果实成熟期采摘、水果分级及包装、暧风炉、滴(微)灌等。从延伸产业链方面主要有水果的保鲜和存贮、初加工、果木枝条综合利用等。

二、推广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改造传统的老式果园存在困难。一般梨树、苹果树、桃树从挂果到盛果再到衰老可延续几十年,传统果园在早期栽植时未能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栽植的果园,一味追求产量进行密植,株距小、行距窄、树冠矮化,而且受地块大小影响种植分散,机械化作业受到限制。如果要将传统老式果园按照现在宜机化标准改造成现代化果园,势必会造成3年内亏损经营,果农基本上不会进行果园改造。

2.果园以分散经营为主,机械作业标准化低,人工成本大,难以形成产业化优势。宿州市果园少部分由国有农场职工管理外,绝大多数还是分田到户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这种生产方式虽然可以极大地调动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但也给标准化生产带来困难,尤其是新技术新机具无法推广使用,人工成本相应增加,水果品质参差不齐,农药残留超标,出口竞争力下降。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生产面临着谁来种地的困局。果园的生产管理从业主力多是年龄偏大、经验型、粗放型管理者,对新技术新机具接受能力偏低,对果园机械使用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3.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果园机械补贴力度小。近年来,国家提出粮食安全战略,各省分配补贴资金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机具,对水果全程机械化分配较少。例如,砀山县果蔬种植面积超70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45万亩,但省级分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时,仅按照粮食作物面积进行分配,未将水果种植面积考虑在内,导致砀山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较大,其他水果主产县区同样存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无法满足水果全程机械化机具补贴资金需求。

4.林果机械品种少,适应性差,难以满足水果生产需求。目前,我国林果机械化生产方式和机械种植行业标准均不完善,不同地区园林水果的种植规模、行距以及架式各异,造成只有为数不多的农业机械可适用于作业环境。

5.果园生产机械化缺少相应的项目引领支持。果园生产机械化本身要比粮食生产机械化复杂。在当前确保“粮食安全”大环境下,企业的驱利行为使得果园机械化方面的研发和推广投入不足,而政府也缺乏相应的引领和支持。据了解,多年以来,水果主产县在果园生产机械化方面很少实施项目,其他粮食主产县区的情况一样。

三、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建议

1.从标准化种植抓起,解决机械进果园问题。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意见和支持政策,以效益为导向,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为林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组织和政策的保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示范园示范基地为平台,加大财政支持,开展现代化果园建设,引导今后果园建设中对品种、树形、株距等宜机化条件的系统考虑和规划,逐步推进果园建设向机艺融合发展;以标准化果园建设为导向,鼓励机械生产企业与生产基地对接,要针对不同果树生产需求、果树生长特点、树龄大小、花果期管理、成熟采收、果品储藏、预冷、分级、加工、包装等进行机械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从林果生产龙头企业抓起,解决新机具试验示范问题。培育壮大技术领先、资金雄厚、带动能力强的水果加工企业或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生产新格局。如宿州市埇桥区天葡山庄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全国示范专业合作社,市级果树标准园,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园区在设施方面进行全方位投入,有连栋钢构大棚、避雨大棚,实行标准化种植,人工成本下降,效益非常明显。目前,施肥机械化,使用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及微喷设施,种植全流程可视化,采摘后实现预冷库储存,酷暑使用自动通风降温设施,除草使用果园微耕机。尽管如此,葡萄果园全程机械化管控还有很大的差距。

3.加大项目资金扶持投入力度,抓好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工作。围绕园林水果产业发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先进适用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与设备的引进、研发和试验示范,制定和完善果园建设及果园机械相关标准;搞好果园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2020年7月18日,由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主办的全省果蔬机械化现场会在砀山县“一号梨园”召开,23家国内知名果蔬机具生产企业的50余台套设备进行了技术演示,全省农机推广系统代表还参观了砀山县鹏顺水果专业合作社水果分拣生产流水线和果蔬保鲜冷库,砀山县部分果蔬、农机合作社代表及周边群众近300余人参加观摩。

4.积极争取把通过鉴定的林果机械纳入购机补贴范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分配时,应充分考虑粮食作物及园林水果种植面积,统筹进行分配;利用好国家农机化相关政策,对果园机械化发展实行政策倾斜,把市场表现好、农民接受度高的产品尽快纳入农机补贴目录。为推动果蔬机械化发展,宿州市各级农机部门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果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进行补贴,2021年补贴田园中耕机1438台,使用补贴资金114.68万元,受益农户1047户;补贴微耕机123台,补贴资金9.84万元,受益农户122户。截至2022年9月底,补贴田园中耕机1465台,使用补贴资金117.2万元,受益农户1450户;补贴微耕机35台,补贴资金2.8万元,受益农户35户。

5.按照“两强一增”行动,支持林果全程机械化机具的研发。宿州市在“两强一增”行动中已有11个品种列入农机补短板研发计划,下一步将依托本市农机生产企业,加大对果蔬机械的研发力度,研制出适合当地果园生产机械,助推园林水果生产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宿州市林果机具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拼 搏
揽 月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展双创行动 壮大林果产业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