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新闻在全媒体时代中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2023-04-05张淑雅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受众

◎张淑雅

(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自我更新,以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为主的大众新闻传播已逐渐受到巨大冲击,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受众接收新闻的方式也不再受到时空和技术的局限。尤其是随着新型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促进了传统与新兴媒体间的相互融合。而报道模式、理念也经历着从传统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优化,再到新媒体技术下的短视频、H5 及沉浸式新闻视频的更新,新闻开始更具创新性,且让新闻报道也开始更加重视服务、实用、存在及直观性的优化,催生了全景成像、智能穿戴等新技术创新,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在全媒体时代中,信息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VR 技术在内容呈现、内容体验上深受受众的喜爱,并赋予观者置身其中的沉浸感,再加上5G 的出现,二者结合推动了媒介结构的质变,让受众体会到流畅画面的同时,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寻常化,从而给受众以更完美的体验。

一、VR技术概述

VR 是通过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创造出的一种仿真可交互的虚拟三维环境,通过配备的装置,生成视、听、嗅觉等感觉,让用户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与交互,仿佛身处现实世界一样。VR 技术近几年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VR 新闻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在新闻报道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国内外的新闻媒体都已经看到了这一技术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变革式影响,纷纷与相关的VR 技术公司合作,并推出了基于VR 技术的新闻报道。VR新闻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VR 技术的特点

从2016年VR 技术诞生以来,迅速蔓延到社会生活如建筑、医疗、旅行等行业中,当然对新闻领域的冲击力分毫未减,国内外媒体开始纷纷实现新闻与VR 技术的融合,其突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版面、时空限制,还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现场场景,因此VR 新闻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感及交互性。VR 技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多感知性

VR 除了具有一般计算机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触觉、运动感知,甚至还会包括味觉、嗅觉等感知。科学家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是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

2.交互性

以往用户在观看计算机上的图像信息时,信息的传播仅仅是一个单向传播的过程。但在体验VR 时,用户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会进行即时的真实交互。例如,当用户在体验VR 过山车游戏时,会真实地感受到失重带来的压迫感。

3.沉浸式的体验感受

VR 技术能够让用户体验到如同真实存在的场景。用户在移动自己身体的同时可以沉浸其中,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而这种真实沉浸式的体验也正是VR 技术的核心。

4.想象性

VR 技术使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来获取新的知识或是经验,从而形成认识,产生新的思想与行动,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创新能力。

(二)VR 新闻传播的类型

VR 新闻传播即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结合VR 技术向受众传播的新闻,让受众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新闻事实。VR新闻传播的类型目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深度报道

随着互联网快的速发展,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深度报道很难让人们静下心来阅读,引起关注。VR 技术应用到新闻报道中之后,为深度报道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新闻工作者不必用大段的文字或图片篇幅来报道新闻内容,受众只需要通过VR 设备亲自体验新闻就能清楚地了解到新闻事实,以及新闻传播者所要传递的新闻价值。

2.体育竞技类新闻

通常体育竞技类的新闻都是通过现场直播、转播的形式传播给受众,而只有少数受众可以亲临现场感受比赛的紧张氛围,VR 技术的加入便能使每位受众“亲临现场”,与现场的选手以及观众共同感受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

3.科技科普类新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当前最新科技我们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详细地进行了解,但是VR 技术融入新闻报道后,受众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全面、立体地了解到最新的科技,或是接受到更好的科普教育,复杂难懂的科技知识通过VR 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摆脱了枯燥的文字解释,全方位的画面展示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二、全媒体及VR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生产现状

(一)全媒体的缘起

全媒体在新闻界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在手机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国内传统媒介开始自我更新以寻求转型机遇。全媒体的概念开始频繁出现于受众视线中,让新闻采集和运营方式打破了固有新闻的单一模式,推进媒介流程显现出细分的专业化,也进一步拓宽了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2019年1月25日,国家层面提出了“四全媒体”的重要论断,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这是对新媒体崛起之后的传播及舆论环境做出的科学判断。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代更新,加速了移动媒体自身的发展,使得主流媒体能够更好地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及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但是当前我国媒体融合的活力与潜力并未充分激活,这就要求人们要对各种媒介资源及新闻生产要素进行有机整合,进而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流新媒体。

(二)全媒体的概念及理解

全媒体的概念来源于通信领域,字面上浅层理解“全”——全部。全媒体不是静止的简单模式,而是具有极强的开放容纳性的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表现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技术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式传播。身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更新的时代中,VR、AR 及MR 等技术丰富着媒体表现方式,配以各类新闻网站、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兴业态的更迭,提升了受众使用媒介的体验感。由此可见,其本身为新型传播形态,通过细化受众需求来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量,满足受众全方位的视听、触觉等良性的媒体体验。对其的理解就是复杂概念的“全”:第一是全程媒体。信息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了时效性,让受众对信息的理解是全视角范围;第二是全息媒体。在信息技术维度上,将图文、视频等形式下的内容呈现的真实做到极致,优化受众的体验感;第三是全员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涌现,让人人都成为内容生产商且提升了参与性,从而激发了媒体行业开始寻求各种技术推进传播的有效性发展。总之,全媒体就是媒体行业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利用小投资模式来获取最优的传播效果。

(三)VR 新闻的生产现状

从20世纪末开始,传统媒体开始积极拥抱VR 技术来促进自身的革新。目前,国内VR 新闻媒体的类型主要包括:一是传统权威媒体的官方网站,其优势在于拥有先天的新闻资源、良性的品牌及人才队伍。例如,主流网媒——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拥有专属的VR 专区,如新华网的VR/AR 频道、VR/AR 论坛等,可看到近期有关抗击疫情的VR 新闻;二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网站。其富有创造力且具有很强的VR 新闻传播意识,推进了VR 新闻在业界的良性发展。例如,商业新闻网站佼佼者的新浪网,不仅开设了VR 栏目且更专注定时地推送5G 内容。VR 视频新闻通过使用可穿戴设备来浏览新闻,在充分调动用户视听觉的基础上,加深了感同身受的“深沉浸”。通过总结探索笔者发现,VR 新闻所具有的优势为:选题多为大型事件,主题丰富且更倾向于旅游、时政、体育等大场面的事件,让受众可以感受现场的震撼且参与新闻事件本身;视角多为第一人称,赋予受众选择观看的权利;表达多维非线性,让受众沉浸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不失为一种新奇有趣的新闻体验。

三、VR技术应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VR 新闻作为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未来也会成为新闻传播的常态,VR 技术对于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与改变存在着多种可能。下面,笔者利用拉斯韦尔经典的“5W 模式”理论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

(一)who:VR 新闻传播主体的改变

从目前VR 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VR 新闻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制作成本偏高、所需要的设备的专业化等原因,使得当前VR 新闻的传播者主要是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从VR 行业内制作成本的费用了解到,一部6 分钟左右的VR 电影制作成本最低也需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但纵观未来,随着VR 技术的普及、VR 新闻采集制作设备的普及,VR 新闻的传播主体或许也会成为如今大火的自媒体,VR新闻或许也将会朝着“去中心化”“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模式发展。

(二)say what:信息不再是平面化呈现

而在VR 新闻中,信息不再是简单语言符号的叙述,而会被直观、立体、多维度地展现在受众面前。VR 新闻不再将信息局限于纸张、屏幕的单一呈现,而是营造出全方位、立体感的情境,将新闻现场呈现在受众的眼前,受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新闻信息也是不经过传播者加工的完全真实、透明的,受众置身于高度还原的新闻现场,不会受到传播者带有偏向性、选择性的报道的影响。

(三)by which channel:VR 传播媒介带来感官延伸

麦克卢汉在《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概念。而VR 技术能够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全方位立体地让受众体验理解信息。

(四)to whom:VR 新闻使受众能够深度参与新闻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受众难以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参与,对于新闻信息的理解与反馈仅仅浮于表面,对于传播者二次加工的信息也难以分辨。而由于VR 技术能够对新闻发生的场景进行虚拟还原,受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入新闻现场,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五)with what effect:VR 新闻传播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VR 新闻沉浸式的体验与第一人称的视角,使受众直接接触到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官,刺激受众,使受众形成对于新闻事实的独立性判断。受众对于新闻事实产生的态度都是源自于VR 新闻所呈现出的情境,该情境与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相符程度,会对受众个体的判断与情感倾向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VR新闻在全媒体时代中的优化应用对策

(一)完善技术平台

当前的VR 技术存在分辨率低、画质不清及网络延时等缺陷,同时还受限于用户带宽、手机配网及设备佩戴不适等,都是VR 新闻乃至VR 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的传媒机构通过着重优化三维图像传感器,使得佩戴设备适用于面部贴合模块,从而提升佩戴式设备的用户头部贴合度。同时,这更需要新闻媒体加大技术投入及与更加专业的VR 技术公司深度合作,优化受众观看VR 新闻的整体体验和感知度。若想实现VR 新闻大规模的生产和播放,不能离开5G 网络的支持,5G 网络有助于VR 新闻视频直播、采集无线化及8k 高清内容传输,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VR 新闻带来的沉浸感、交互感等,由此可见,5G 与VR 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且造就彼此的关系。

(二)完善法规,提高受众素养

我国的VR 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仍旧不成熟。而VR 新闻也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以央视网为首的媒体积极与技术公司、国内高校展开合作,虽然设立了相关的VR 新闻实验室,也生成了一批可观的VR 新闻,但与其相关的法规及行业标准还处于“真空区”。纵观VR 新闻发展,还需相关部门在硬件、内容制作等环节设立行业标准,探索制定适用于VR 新闻内容生产及传播的规章制度,构建相关法律体系,增强VR 新闻的真实性,积极健康地利用新媒体引导舆论。同时,VR 技术与新闻擦出的火花,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体验,却更易被表象所迷惑。因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受众利用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获取知识、提高审美等需求,这就不仅需要媒体引导受众,而且受众更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利用媒介来拓宽自身的发展路径。

五、结语

深处全媒体时代下的人们,既要看到VR 新闻可观的发展前景,也应该认识到技术并不是最完美的。在VR 新闻融合发展的征途中,我们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梳理当下的VR 新闻作品中发现,其多为浅层虚拟现实,呈现方式也就是技术与内容的简单叠加,其中的精品更是稀缺。因此,众多媒体需要更加重视VR 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积极承担新闻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全方位完善VR 新闻的融合,以期推动VR 新闻在未来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