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的“冰球城市”“一校一品”冰球特色文化建设

2023-04-05刘天成刘普吉张苗苗张良祥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体教冰球

刘天成,刘普吉,张苗苗,张良祥

体教融合的“冰球城市”“一校一品”冰球特色文化建设

刘天成1,刘普吉2,张苗苗3,张良祥4

(1. 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 齐齐哈尔龙江县育才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100;3. 齐齐哈尔龙江县对宝中心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100;4. 齐齐哈尔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彰显一所学校的灵魂、精神风貌和办学品味.以齐齐哈尔市冰球特色学校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齐齐哈尔市北三区20所冰球特色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冰球城市”“一校一品”冰球特色体育文化建设路径,即加强校园冰球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场地设施,加强对公共场馆的利用率,建立青少年冰球赛事机制,推动普及性赛事开展,加大对冰球文化活动宣传等路径.旨在为“冰球城市”校园冰球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体教融合;一校一品;冰球特色学校;齐齐哈尔市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中国冰球运动在“普及”和“竞技”上带来了双轮驱动,“冰雪运动进校园”“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都已成现实.2016年11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开启了“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时代,2020年9月21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至此,“冰球特色学校”与“体教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2].

齐齐哈尔市于2015年被亚洲冰球联合会授予“亚洲最佳冰球城市”荣誉称号,亦称“冰球城市”.冰球运动成为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特色项目.为顺应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贯彻体教融合要求,完善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3],2017年起齐齐哈尔市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从开展教学、组织比赛、培养人才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发展冰球特色学校.截至目前,齐齐哈尔市建有国家级校园冰雪特色学校19所;省、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60余所;省级校园冰雪特色学校53所;兰迪女子冰球基点校2所;王嘉廉冰球希望工程项目基点校17所;市级冰球特色学校100所;教练140名,冰球队员2 410余名,为U系列冰球队输送优秀人才300余人.

1 “冰球城市”“一校一品”冰球特色体育文化现状

1.1 学校区域分布与类型

齐齐哈尔市北三区20所冰球特色学校总体分布情况比较均衡,龙沙区占35%、建华区占30%、铁锋区占35%,各自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从3个区20所冰球特色学校类型情况来看,三级层次比例严重失衡,出现学校数量锐减现象,其中小学15所,占75%;初中4所,占20%;高中学校1所,占5%.目前,齐齐哈尔市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体系尚未成熟,冰球特长学生升学通道受阻,出现冰球运动人员数量萎缩,人才断档现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完善“一条龙”培养体系,加大初中、高中以及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比例.

1.2 师资情况

师资力量是冰球特色学校开展冰球运动的基础保障.各校虽配备专业师资,但学校间教师配备失衡.根据《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学校”遴选标准》要求:冰雪特色学校冰雪特色项目教师(教练)不少于2名,有特色项目教师梯队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4].齐齐哈尔市有7所冰球特色学校未达到该标准,13所冰球特色学校专项教师人数达到2人及2人以上,符合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学校”遴选标准.体育部门的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现役运动员为冰球特色学校冰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冰球特色学校的专项教师中,体育部门的教练员占64%,教育部门的教师占36%.

1.3 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学校开设冰球课程的基础和保障.齐齐哈尔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平均每年浇冻室外露天冰场保持在200块以上.体育部门现有5座标准冰上场馆,场馆除夏季闭馆3个月外,其余时间全部对学生开放,但是通常在专业队训练完毕后才能供给学生训练.冰球特色学校在冬季会在校内浇盖冰场,定期对冰场进行维护,保证冰场的质量,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保障.

1.4 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喜爱程度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使得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全民冰雪运动热情空前高涨.通过对20所冰球特色学校9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1)关于如何了解冰球运动方面,62%的学生通过学校宣传了解,41%的学生通过电视、新闻等了解,11%的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了解,35%的学生通过网络了解,28%的学生通过家人或朋友介绍了解,10%的学生通过其它途径了解.(2)关于对冰球课的喜欢程度方面,65%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18%的学生表示很喜欢,10%的学生表示喜欢,5%的学生表示一般喜欢,只有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冰球运动作为学校的新兴体育项目,对于长期进行传统体育锻炼的学生来说极具魅力.

1.5 训练与竞赛

齐齐哈尔市建立纵横贯通、衔接有序的幼儿园、中小学、U系列、专业队冰球“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了省示范性高中特长生的招生数量[5].通过U6,U8依托学校和俱乐部训练,U10,U12,U14则由体育部门组建集训队训练的形式,学训并重,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既解决体育部门优秀冰球运动学苗的教育问题,又通过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带动学校冰球运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调查发现,20所学校对于校园冰球队的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有65%的学校冰球队员分散在不同班级与普通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由体育部门负责训练.有35%的学校冰球队员分散在不同班级与普通学生一起生活学习,学校负责日常训练.未出现全部集中在某一班级上课,学校负责冰球队日常训练的情况.

近年来,齐齐哈尔发挥“冰球城市”优势,举办国际冰球邀请赛、群众冰球赛事和青少年冰球U系列赛事,助力冰球特色学校建设.其中包括持续组织冬夏国际冰球邀请赛事活动,完善青少年U系列冰球赛事体系,举办市校际冰球联赛和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6].利用丰富的冰球赛事体系,不断吸引国内外冰球爱好者到“冰球城市”切磋交流,冰球赛事成为体教融合最为有利的杠杆撬动点.自2019年1月6日起,齐齐哈尔市体育与教育部门利用每个周末组织校际冰球联赛,为学生搭建实战平台,到目前为止,校际冰球联赛平均每年进行200余场[7].结合校园冰球队年龄、实力等基本情况,在校际联赛场地设置方面特别设有小于标准面积的小场地,更短的攻守距离和更高的射门频率,让刚刚接触冰球的小运动员也可以在赛场上得到锻炼与提升,为他们进行后续的大场地比赛和更高层次的比赛奠定基础.

1.6 文化与活动

开展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冰球文化活动是推进校园冰球运动发展的有力措施.从调查问卷可知,80%的冰球特色学校开展观看、参与、声援等活动,其中体育部门举办的赛事较多.40%的学校举办文化节、亲子活动等,45%的学校举办征文、摄影绘画、演讲类等活动,25%的学校举办社团活动、兴趣俱乐部,50%的学校与体育部门联合举办冰球明星进校园活动.齐齐哈尔市冰球特色学校开展种类丰富的冰球文化活动,为校园冰球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0%的学校每年举办1次校园冰球主题文化活动,40%的学校每年举办2次校园冰球主题文化活动,10%的学校每年举办3次及以上的校园冰球主题文化活动.目前,齐齐哈尔市冰球特色学校的校园冰球文化活动建设尚未形成常态化、普及化,呈现出体育部门进校园次数少、宣传方式单一、无法普及更多学生的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对冰球运动的关注度较低,缺少对冰球运动的正确认知,无法打破对冰球运动的固化理念.

2 “冰球城市”“一校一品”冰球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2.1 完善“体教融合”式校园冰球师资队伍建设

齐齐哈尔市体育与教育部门将冰球师资资源进行整合、统筹调配.畅通退役运动员转岗进校园渠道,鼓励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从事学校冰球教学工作,开展课外冰球活动辅导青少年冰球训练.教育部门结合学校实际,为外聘教师、教练以及退役运动员设立兼、专职冰球教练员岗位[8],探索先引进上岗、后培训考证的方式,及时办理优秀教练员入编手续.鼓励冰球协会、专业院校、俱乐部和社会培训机构为青少年提供课外冰球活动辅导和冰球训练服务.定期选派优秀教练员深入市县进行指导,可通过政府向冰球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缺少冰球师资的学校提供冰球运动训练指导服务.

2.2 完善场地设施,加强公共场馆利用率

体育部门落实“市办实事”任务,浇筑室外公益冰场,积极为特色学校浇冻冰场,推广浇冰经验.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场馆建设.教育部门鼓励学校利用好江、河、湖等自然冰场.同时加强夏训场地建设,在无冰期时开展轮滑、旱地冰球、陆地模仿等实现“冬冰夏练”[9].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对学校场地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翻修、升级.

2.3 建立青少年冰球赛事机制,推动普及性赛事开展

2.3.1健全赛事管理,完善选拔及奖励机制打破参赛壁垒,由冰球协会、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制定、组织和实施青少年冰球赛事,选拔、组建队伍参加高水平冰球竞赛,为体校、学校、青少年俱乐部、社会机构等队伍搭建赛事平台.将参加冰球赛事运动员的成绩纳入体育、教育部门各自奖励评估机制.明确评定机制,规范审批程序和运动水平等级认证.“按赛绩定奖励”规则,以经费、器具、奖金、证书等奖励学校、教练、学生,解决重视程度不够、参与面不广的问题.

2.3.2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整合现有赛事资源,建立分学段、跨区域赛事体系,形成“校内有比赛、校际有联赛、市级有选拔”的校园冰球竞赛活动新格局[10].鼓励学校代表队积极参加青少年冰球赛事,积极参与国际之间冰球运动交流合作及冰球赛事活动.保持赛制稳定,以学年为周期,形成小、初、高、大学四级联赛体系.构建班级、校级、区县级、市级四级竞赛模式.

2.4 加大冰球文化活动宣传

齐齐哈尔市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在校园冰球文化活动建设层面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不断丰富两部门在校园冰球文化活动层面的融合形式与融合力度.教育部门应充分利用体育部门的行业服务资源,共同丰富校园冰球文化活动形式.

2.4.1体教融合推动校园冰球运动发展挖掘冰球特色学校的内涵,增强“特色教育”“品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教育部门邀请冰球冠军、教练员和运动员等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冰球人生以及冬奥知识;进行冰球、旱地冰球项目理论讲解和实操训练等“精致教育”活动,为学生演练冰球技战术,指导学生练习冰球基本技能等,烘托校园冰球文化氛围.

2.4.2广泛开展冰球主题活动向学生免费开放各类集训活动,以“观冰球、玩冰球、练冰球、赛冰球”为宗旨,让学生亲身实地体验冰球乐趣,加深对冰球运动的认知[11].开展校园征文、影视、美术、摄影等冰球文化创作活动;组织人员为学生介绍冰球运动发展史,讲述冬奥会知识和齐齐哈尔市冰球运动沿革,营造冰球文化氛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成立冰球社团和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冰球课外活动、冰球课外训练、发展线上冰球技能大赛.

2.4.3创新宣传方式设立冰球专栏和冰球时段,加大对青少年冰球赛事、活动的宣传转播力度;及时报道冰球赛事和校园冰球运动发展成效;让学生了解现阶段我国冰球发展的战略、发展情况及有关冰球的最新动态.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向大众传递精彩、专业、趣味的冰球知识科普,联合运动员发布训练生活的短视频或进行直播,搭建了解运动员的桥梁.

3 结语

齐齐哈尔市以冰雪体育聚焦发力,发挥“冰球城市”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一校一品”“小冰球”特色体育文化.体教融合,同频共振,将学校的体育资源、教育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曲鲁平,孙伟,杨凤英,等.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协同联动组织机制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10):63-69,85.

[2] 孙德龙.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路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3] 梁昕.对南宁市滨湖小学贯彻体教融合的要求与校园足球发展成效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2.

[4] 王若尘.哈尔滨市中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20.

[5] 张良祥,唐云松,刘普吉,等.体教融合背景下“冰球城市”校园冰球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21(3):21-24.

[6] 蔡玉燕.加拿大冰球运动对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6):4.

[7] 刘普吉,张良祥,张苗苗,等.“冰球城市”冰球进校园困境与路径选择[J].大众标准化,2021(4):121-123.

[8] 杨辉东.中小学篮球教学中美育浸润的价值解析与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1,7(8):3.

[9] 刘普吉,张良祥,吴巍.体教融合:“冰球城市”冰球特色学校破冰之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4):4-6.

[10] 杨国庆.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1):1-6.

[11] 韩重阳,夏天.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校园冰球发展机遇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4):6.

Construction of ice hockey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one-school-with-one-characteristic in ice hockey city under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LIU Tiancheng1,LIU Puji2,ZHANG Miaomiao3,ZHANG Liangxiang4

(1. Hengchang Middle School of Qiqihar City,Qiqihar 161006,China;2. Yucai Middle School of Longjiang County,Qiqihar 161100,China;3. Duibao Centre Middle School of Longjiang County,Qiqihar 161100,China;4.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The sport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o present the soul,spirit and taste of the school.To focu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school with ice hockey,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s,survey researches,expert interviews,questionnaire,etc.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in 20 schools of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ice hockey in three northern districts in Qiqihar City to put forward the ways of sport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ice hockey characteristics of one-school-with-one-characteristic in the ice hockey city,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ce hockey technicians,better facilities,enhance the usage of public stadium,establish the mechanics of youth ice hockey competition,promote universal competition,reinforce the publicity of the ice hockey cultural activities.The purpose is to offer the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hockey in the ice hockey city.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one-school-with-one-characteristic;characteristic school with ice hockey;Qiqihar City

1007-9831(2023)01-0062-04

G862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3.01.013

2022-07-27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1YJA890027);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QSX2022-25YB);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QSX2022-24YB)

刘天成(197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体育学、学校管理研究.E-mail:liutiancheng88888@163.com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体教冰球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基于SWOT的齐齐哈尔市冰球城市建设研究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冰球
齐齐哈尔市慢行交通系统调查与思考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