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汉字“魔方”明诗词句意

2023-04-05邓超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语序魔方错位

邓超

“读不懂”“不知道诗人写了些什么”,这些是不少中学生读古诗做题时的口头禅。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古诗词阅读教学,还是在高考备考中,学生最感头疼的就是古诗词句意的理解。句意理解的难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字词,二是句法。就字词来说,无论是教材还是高考试题,对一些有难度的字词,往往会给出释义,帮助学生理解。而句法则只能依靠阅读者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对古诗词句法的熟悉程度来把握理解。

古诗词的句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省略,二是颠倒错位。这类情况与玩具魔方类似,魔方的小方块如同古诗词中的字词,颜色打乱的小方块好比诗句中颠倒错位的字词。无论是解魔方,还是解诗词,都需要在无序之中寻找有序,通过挪移、调整而恢复其本来面目。

因诗词句子中主谓宾和介词的省略,以及与文言文特殊句式相同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颠倒现象,言者已多,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介绍一些在古诗词中常见而分析探讨得不多的省略和颠倒错位现象。

一、特殊的省略情况

1.平行语的省略

所谓“平行语”,是指诗句在对举两件相关的事物时,往往把表述另一件事物的某一词语省略。

(1)上下句之间,如有相同的字,则省略一处。

①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补充:上穷碧落,下(穷)黄泉

②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补充:初为霓裳,后(为)六幺。

(2)上下句之间,如有相反的字,也可省略。

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补充:昔别君未婚,(今)儿女忽成行。

(3)前述两种省略同时出现在诗句中。

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补充:草色遥看(有),近(看)却无。

在高考题所选入的古诗中,这些省略情况也比较常见。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所选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中的两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上句省略了一个“为”字,句意为“酒为旗鼓,笔(为)刀槊”。同年的新课标Ⅲ卷所选诗歌中也有这种省略平行语的句子,所选王建《精卫词》这首诗的第七句为“朝在树头暮海里”,省略了一个“在”字,句意为“朝在树头,暮(在)海里”。

如果说前面两首诗即使不知道有省略平行语也不影响理解的话,那在2019年全国课标卷Ⅱ所选杜荀鹤的诗歌《投长沙裴侍郎》中,如果不清楚诗句中有省略平行语这么一种情况,要理解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的诗意,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其首联和颔联为: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这两联省略平行语的情况是: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而是)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只求)致书论。

又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所选陈与义的诗歌《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只有在补足省略的平行语的情况下,才能准确理解诗意。其诗为: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这首诗的前两句有颠倒和省略平行语的情况,还原出来为:

无盐(即使经过)巧画,丑(仍然)不除,

(而)此花(不需巧画),风韵(反而)更清姝。

这首诗意在强调梅花以气质取胜,不需要“巧画”,即不需要色彩丰富的彩绘。前两句以“无盐”和“梅花”对比,“无盐”经过巧画依然难除其丑,而梅花不需巧画,以水墨画之反而更显其清姝气质。第二句就省略了“不需巧画”这一平行语,补足了这一平行语才能完整理解诗意。

2.关联词的省略

关联词是起连接分句、标明关系作用的词语,上下句关系类别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等。

在常规句法中,关联词的存在能清晰地指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古诗词则因为受字数、格律等的限制,往往省略这些关联词,使得句间的逻辑关系隐而不显,造成阅读障碍。如:

①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省略了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草枯,(故)鹰眼疾;(因)雪尽,(故)马蹄轻。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颠倒+省略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江山千古,(但)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③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省略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假如、若)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则)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高考诗歌题中,也常有这种省略情况。如2018年课标全国I卷李贺《野歌》中的颈联:

省略了表转折和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男儿(即使)屈穷,(但)志不穷;(因)枯荣不等,(故)嗔天公。

又如前面所引的杜荀鹤诗歌《投长沙裴侍郎》的首联:“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而是)谒孔门。”其中上句有一个转折:“虽然……但是……”,而下句存在选择关系:“不是……而是……”。如果补充完整,其句子为:此身虽贱,(但是)道长存,非(不是、不去)谒朱门,(而是)谒孔门。

3.句间衔接语的省略

在散文写作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紧密流畅的,由上句到下句的逻辑关系清晰严密,读者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一路畅读。但在古诗词中,句与句、联与联之间却存在着跳跃性,往往表现为一个结论连着一个结论,而省略了中间的论证过程;或是表现为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的变换交替。总之,诗人喜欢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省略不写,而只留下思考的结果。这样的写法,在使诗歌变得精练、内蕴更为丰富的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理解的难度。

如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除了前两句是描写桂花外,后面数句均为议论,是词人对桂花所下的断语。但她为何下这些断语,词人并没有将思维过程写出。我们只有补充句间衔接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词意。

首先,词人用“何须”一词,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断定色淡香浓、体性温柔的桂花是“花中第一流”。那么,诗人为何接下来突然写到“梅定妒,菊应羞”呢?这里实际上省略了词人的思维过程:

我说桂花是“花中第一流”,也许有人会反驳:如桂花一般外在美和内在美兼备的花也不少,像梅花和菊花即是如此,为什么偏称桂花为“花中第一流”呢?

针对这个疑问,诗人就有了这第二层议论:“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词人并没有详细说明自己的理由,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以“霸道”的断定,直接让“梅”和“菊”在桂花面前自认不如,这就使得桂花不但是“花中第一流”,更是秋季名花之冠了。此时,词人对桂花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写到此处,词人又为何接着提起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不写桂花的事呢?这里也是省略了词人这样的思维过程:

我认为桂花比其他兼具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花厉害,可是,也许又有人问了:既然桂花如此优秀,为什么没有人在诗文中提起过呢?尤其是屈原,《离骚》一诗写了那么多花草,为何偏偏不提你认为如此优秀的桂花呢?

词人最后的议论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发的。她认为屈原不写桂花,是因为他对桂花不了解,没有“情思”。简单来说,词人认为桂花无名,从来就不是因为桂花不好,而是不提及它的人见识修养不够。本来,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仰的,这也包括写作这首《鹧鸪天》的李清照在内。其实,词人对这位先贤的“无理指责”,是一种无理而有情的表现,只是为了凸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从以上分析可知,当我们面对一首古诗词,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妨尝试着补足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衔接语,将作者的思考过程写出来,这样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意了。

2020年课标全国Ⅱ卷也选了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歌,即王安石的《读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这首诗与前面所分析的李清照的诗歌一样,诗人为什么得出下一个结论,这个思维的过程没有写出来。要读懂这首诗,我们就要把结论与结论之间的过渡语给补充出来。

首联句意:自古以来,一个人要成就功名,须历尽苦辛;可是他们一生的行事功绩最终会由谁来书写呢?

(补充衔接语:有很多人生前辉煌,却因无人记录而湮没无闻,实在是可惜。而如果有幸被人记录下来,是否就是美事一件?)

颔联句意:即便一生行藏有幸被后人记录,但这个人的行事,在当时就有因了解不清而被误解的,更何况世俗之人言论纷纷,容易混淆了事实而以假乱真。

(补充衔接语:所以,即使被记录下来,也并非全是真实。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记载人物行藏的史书呢?)

颈联句意:应该这样看待史书:书中记载的很多东西并非精华,而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糟粕;况且就像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一样,文字也很难展现所记人物的内蕴。

(补充衔接语: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读史书时应该留意些什么呢?)

尾联句意:我们应该想到,史书中的这些文字怎能将先贤的本意写全?可笑一些俗儒,一直以来仅守着这些蒙尘的记载,深信不疑。(失去了自己的思考与批评)

尾联以俗儒死守史书结尾,实际上是在提醒世人:要了解古人,不能尽信或仅信史书。这反映了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难得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通过补足结论之间的衔接语,诗人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也就更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对于理解诗意、完成答题都有极大的助益。

4.话说半截

古诗词中,为了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人往往话说半截,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还未说出,便戛然而止。如果我们不能补出诗人的未尽之言,就很难真正理解诗意。

如杜甫《登高》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结构来看,句子是完整的,但其实在“新停浊酒杯”之后,诗人有未尽之言:连酒都已经不能喝了,万般愁情,又如何消解呢?把这层意思补足,就更能理解杜甫在诗中所表达的深沉情感。

这种情况在高考试题中也有出现,甚至直接拿来作为考题。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诗歌考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从题面上说,这道题考查的是物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但分析颈联,可以发现,颈联的写法是典型的“话说半截”。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傍晚时分,我们在峨眉(代指蜀地)相别,正值春天时,你将回到岘首(代指襄阳)。峨眉、岘首,天高地阔。”诗意到此戛然而止,而正常来说,语意应该接着“峨眉、岘首,天高地阔”继续往下延伸,即:两地天高地阔,相距如此遥远,以后如何相见?又会在何时相见?这未说的“半截话”就是诗人写“峨眉、岘首”两座山的原因所在,即暗示两人将分别,且凸显两地相距遥远,日后相见之难,以此来烘托不舍之情深。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和做题中加强对诗歌“话说半截”这种省略类型的理解,对提升理解诗意的能力和答题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特殊的错位

古诗词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文言倒装句式一样的颠倒错位现象,学生大多相对比较熟悉。真正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的,是一些只在古诗词中出现的特殊颠倒错位情况。

1.宾语的定语放在动词之前

在文言文和古诗词中,都有定语后置的现象,但古诗词中还有一种定语前置的现象,即宾语的定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如:

①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分析:句中“玲珑”是“秋月”的定语,却放在谓语动词“望”的前面。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却下水晶帘,望玲珑秋月。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分析:句中“英雄”是“孙仲谋”的定语,放在了谓语“无觅”之前。正常语序应该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③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分析:句中“属国”是“居延”的定语,放在了谓语“过”之前。正常语序应该是:过属国居延。

2.宾语由一个句子构成,这个句子的一部分放在大句子的谓语之前

①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分析:“死去万事空”是整个大句子的宾语,但“死去”作为宾语的一部分放在了谓语“元知”的前面。正常理解的语序应为:元知死去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②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析:“白云合”和“青霭无”是各自句子的宾语,但在诗句中都各有一部分放在了谓语的前面。正常语序应为:回望白云合,入看青霭无。

这种错位现象曾在2021年新高考I卷选用的《寄江州白司马》一诗中出现,此诗颔联为:“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曾闻”和“见说”分别是上下句的谓语,“湓浦”和“庐峰”作为宾语的一部分,都提到了谓语的前面。所以,这一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曾闻湓浦似衣带,见说庐峰胜香炉。

在2017年课标全国Ⅱ卷所选的苏轼《送子由使契丹》一诗的颈联中,也有这种错位句式。其颈联为:“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这一联下句中,整个句子的宾语应是“武林春湖山”(意思是杭州春天的湖山),“应梦”是谓语,但“湖山”作为宾语的一部分调到了谓语的前面,正常语序应是“应梦武林春湖山”。有的译文将其理解为“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就是没有发现诗词中的这种特殊错位现象,以致将“湖山”这一杭州最具标志性的景物理解为梦魂穿越之地。

3.状语移至主语之前

①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分析:“渐”是“凄紧”的状语,放在了“霜风”这个主语的前面,正常语序应为:霜风渐凄紧。

在2018年高考北京卷所选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一词中,也有这种语序错位。词中有这样一句:“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句中首先省略了谓语,本应是“梅花(开)万里”,“深”是形容词作谓语。“正”是这两个谓语的时间状语,正常语序应该是:“梅花正(开)万里,雪正深时,须相忆。”

4.上下句的错位

在古诗词中,一联的上下句也会出现错位情况,即按照语意,下句本应在前,上句本应在后。

①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调序:(因)此物最相思,(故)愿君多采撷。

在2022年广东省一模所选的杜甫诗歌《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中,其首联就存在这种上下句的错位情况。诗的首联为:“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意思是,正值深秋时节,巫峡水流回旋翻滚,水势震天撼地,李八秘书从益州乘船到达夔州。所以句子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正值)巫峡秋涛天地回(时),(李八乘坐)青帘白舫(从)益州来。”上下句次序颠倒。而原句这样安排,则是为了写出作为友人的杜甫提前在江边等候、迎接李八到来的深切情意。

5.紧缩句的错位

在古诗词中,有一类句子叫“紧缩句”。从常规来说,一句诗就是一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如“明月松间照”,无论是句子结构还是语意,都是完整的。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那就是一句诗包含两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这种诗句就叫紧缩句。像前面提到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每一句诗都有两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所以属于紧缩句。而在有些紧缩句中,这两个有语法意义的句子顺序是颠倒的,这就是紧缩句的错位。从本质上说,这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上下句的错位。在理解句意时需要将其颠倒的顺序调整过来。如:

①张九龄《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调序:(因)怜光满,(故)灭烛;(因)觉露滋,(故)披衣。

②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调序:(因)浣女归,(故)竹喧;(因)渔舟下,(故)莲动。

在2017年浙江卷所选白居易的《采地黄者》这首诗中,也有这种紧缩句的错位现象。这首诗的前两句为:“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其正常语序应为:“(因)春不雨,(故)麦死;(因)秋早霜,(故)禾损。”

读懂诗家语,方解诗歌意。古诗鉴赏作为考生答题最感头疼、教师备考最感无力的内容,其实也还是有法可想、有路可走的。从对上面所选的高考诗歌篇目的分析来看,很多难懂的句子所涉及的省略、错位类型,其实在初高中的教学篇目中都已有出现。这就提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古诗词句法的分析,从而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语序魔方错位
魔方廖
有趣的错位摄影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小魔方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教育”要不得
角色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