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视域下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3-04-03李长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转型育人数字化

李长合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梁妍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经历内容数字化与流程数字化后再次转型升级,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以育人为着眼点的数字化转型程度直接关系着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因此,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通过数字赋能教育,促使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师生发展、评价管理等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与内涵

1.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家共同面对的课题。从国际来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机构发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联通,学生赋能》,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数字化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等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组织和以美国、英国、德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教育数字化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1]从国内来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数字化发展,明确提出教育强国战略,并对此做出了系统部署。

2.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教育数字化转型虽然越来越被频繁提及,但关于其内涵并没有形成严格界定。笔者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通过知网检索近3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35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并未形成统一界定。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从供给驱动变为需求驱动,实现教育优质公平与支持终身学习,从而形成具有开放性、适应性、柔韧性、永续性的良好教育生态。[2]杨宗凯教授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教育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改变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3]虽未形成统一界定,但有基本共识,那就是育人为本、数字赋能、技术推动、创新发展。

●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①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中小学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多以学校为主体承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持续性,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具体需求。

②教学资源尚未形成体系。经过多年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积淀,中小学都有或多或少的数字资源。但这些数字资源相对零散,难以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

③教育管理系统相对独立。学校内部应用系统相对独立,数据相对分散,聚合比较困难,数据有效分析难以全面,数据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薄弱,自省市至学校的逐级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尚待完善。

④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待提升。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面对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学校管理者、专业人员、学科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造成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的原因

①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建设以及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等方面,学校的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等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协同性和持续性。

②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学校各应用系统及数字资源在建设过程中未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系统之间不易聚合,数据难以在系统之间真正跑得通,学校也很难根据特色需求建设新的应用。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结果对比,CT扫描组中研究对象能够进行确诊的总共有13例,跟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的确诊概率为65%;磁共振组中研究对象能够进行确诊的总共有18例,跟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的确诊概率为90%。通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诊断结果的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③数据采集不够全面。多数学校现有的数字化能力和水平,难以实现包括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学生心理数据、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等方面在内的学生发展数据、教师教学分析数据、教育管理数据等的全过程全维度数据采集,难以实现数据采集后的及时反馈和有效分析。

④专项培训不够深入。面对数字化转型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新趋向,学校在落实党和国家对教师发展的新政策新要求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面对不同层面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有待深入。

●育人为本,探究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近些年,笔者一直从事学校数字化建设工作,不断探索“1+3+2+N”的实践路径,育人为本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1+3+2+N”实践体系由1个着眼点、3项基础、2个中心和N项应用组成,即以育人为着眼点,夯实机制建设、数字新基建和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3项基础,加强资源中心与数据中心建设,数字赋能精准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治理等N项应用。

1.围绕1个着眼点,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小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4]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要突出育人核心,把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数字赋能和应用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新的教育生态。

2.夯实3项基础,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

(1)健全机制建设

为保障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高水平发展,有必要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联动的组织机制,有必要健全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的运行机制,有必要健全制度完善人财充足的保障机制,有必要聚合“家校社”等多方力量,围绕育人核心,推进大思政建设,建立虚拟工作室、云端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的工作共同体,协同推进,善抓善成。

(2)抓实数字新基建

数字新基建已成为数字中国战略实现的重要抓手,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要在育人目标指引下,做好整体规划,抓实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标准体系,统一规范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云、网、端建设,为跨区域教育应用协同互联、数据汇聚融通提供可能,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为中小学育人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育部2022年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5]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学科教师,都应该努力增强数字意识,提升计算思维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承担数字社会责任,促进教学管评研数字一体化,提升教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数字执行力,引领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建立2个中心,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

(1)构建基于知识图谱和统一标准的资源中心

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之一,开展高质量教学工作需要构建高质量课程资源体系。课程资源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涉及的知识点是相对零散的,为便于提升教学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发挥数字资源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需要构建基于学科及学科间知识图谱和统一规范标准的资源体系。一是遵照国家规范要求,建立统一标准的数字资源群;二是梳理学科内部知识点,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前趋、后继等关联关系,运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形成学科知识图谱;三是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梳理跨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融合拓展的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等其他数字资源,逐步形成跨学科的知识图谱。

(2)构建基于规范标准的数据中心

学校数据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汇集学校育人工作中全方位全过程的及时有效数据,实现应用互联、数据互通、交互可用。以此为基础,学校对各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重塑工作流程,为学校重要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要避免过去应用多、数据散、上下不通、左右不联的弊端,不断完善数据标准体系,规范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融通与管理,规范数据安全与防范,强化数据法律与伦理,推动数据中心规范建设,真正实现数据真跑路、多跑路、跑通路,为育人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3.创新N项应用,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

(1)构建智慧学习系统,促进教学精准实施

①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系统。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常态化,传统意义的学校围墙已被打开,学生在传统教室的学习情境逐渐减少,家庭和社会公共场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基于这样的泛在学习环境,需要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配合可穿戴设备等,采集多维度、全过程的教学双方行为数据,以数据替代经验,精准、及时地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个人教学情况,调整优化个人教学策略,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教学效率。

②构建基于个性特点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渐入常态,批量培养逐渐转向个性发展,这对泛在智慧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深入挖掘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特点、认知特征、学习行为、知识掌握、投入程度、学习情感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情况,依据资源体系知识图谱,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资源推送,匹配个性化学习路径,适应导师指导、同伴协作、问题解答、项目学习等个性化学习需求。

(2)创建学生学分银行,找准学生成长增值

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以育人为导向,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办学特色展开积极探索,以增值评价为突破点,合理设置包括“五育”和特色活动等在内的综合评价项目、评价要求、项目学分、评价人员等具体内容,建设“学分银行”应用系统,协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及时采集并融通评价中各项目数据,通过多维度智能分析,深度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增长值或变化值,形成诊断式评价,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要素横向评价和跨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形成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数字画像,找准学生成长增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3)建立教师数字档案,锚定教师发展方向

学校要根据发展需要和特色需求,加强教师培养,建设教师发展数字档案系统,全面记录并挖掘分析教师个人信息、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含双师能力)、专业能力、科研状况、师徒培养、学生指导、志愿服务、爱好特长、相关培训、微能力认证等各项数据,深度刻画教师个性化数字画像,既便于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又便于学校了解教师队伍的总体及个体情况,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锚定发展方向,为学校育人工作开展打造卓越教师团队。

(4)建设智慧管理系统,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学校教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上文提及的精准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外,还有学校党建、教育教学、师生发展、人事管理、监督评价、心理测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安全管理等多场景教育应用。曾经的学校管理经验固然重要,但若基于前文提到的数字基座,依托5G教育智慧云,完善云端应用功能,则能实现学校内部单点登录系统、学校与上级部门的数据贯通以及即时可视化设计,并可深入挖掘分析数据背后的内容,助力学校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促进学校教育生态、教学创新、师生发展、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学校教育治理提质增效,赋能学校育人工作再上台阶。

总之,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时代之选、现实之需,将促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和教育治理等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校多样而有特色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而高素质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转型育人数字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