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首次党员进党校活动

2023-03-31殷俊燕

云南档案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共云南省委省委党校党校

■ 殷俊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云南省委为了有步骤地整顿全省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提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进一步加强党的战斗力量,以便更好地领导全省人民完成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中心工作和土地改革的艰巨任务,1950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作出开办党校,大力整训干部的决定。自1950年下半年至1951年下半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号召,走进党校,投入到全面系统的党性党风教育中。

第一次大规模整风运动的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党从过去领导武装斗争掌握局部政权,到执掌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在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却面临新的问题。在思想上,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产生了骄傲自满和居功自傲的情绪,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在组织上,由于党员发展过快,客观上存在考察不严的情况,很多人思想作风不纯,没有来得及给予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在作风上,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有所滋长,为完成工作采取蛮横态度,引起人民不满。党内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新形势下党的任务的贯彻落实,严重影响着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威信。对党员队伍进行全面系统的党性党风教育已势在必行。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在和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而不是分离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就整风运动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次整风运动的目的是让党的干部明确阶级立场与群众观点,端正思想,加强党性,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主要任务是通过整风运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

根据中共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1950年7月,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作出在全省整训干部的决定。会议决议提出:“各级党委大力整训干部,通过学习文件检查工作,总结经验,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批判和克服地富思想与一切非无产阶级观点,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思想上、政策上提高干部水平,并大量培养工农干部,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的联系”。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宋任穷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利用党校大力整训干部,结合整风“适当批评地富思想”,明确阶级观点,以此作为云南整风运动的中心。

11月13日,在中共云南省委扩大会议上,宋任穷就云南省党组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云南的党、干部包括原“边纵”部队是在反美反蒋中发展起来的,外来干部对云南的历史缺乏研究,或存在着经验主义的毛病。综合来讲,云南党组织存在着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的不纯,要有计划地进行整顿,必须加强整风,提倡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关于征收公粮的总结”中也对云南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由于党的组织迅速发展,造成党员干部成分不纯,思想不纯的情况。加以部分地区组织生活松懈,教育薄弱,忽视思想领导和思想教育,以致干部工作作风极为不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普遍存在和发展。”

此后根据省委关于整训干部的指示及省委组织部关于整顿组织的工作步骤,全省各级党组和党员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的号召,投入到整训党员干部的整风运动中。云南的整风运动自1950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分批整训,于1951年底结束。整风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整风的主要方式是阅读指定文件,总结工作,查找问题,分析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个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进行组织动员,查找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结合实际,着力解决问题,三是进行个人思想的总结和反思。

省委作出开办党校的决定

根据中共中央和西南局整训干部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的决议,1950年8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制定了《云南省委关于开办党校的决定(草案)》,决定利用党校大力整训干部。

《决定》明确了省委开办党校的目的和宗旨是有步骤地整顿全省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提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党的战斗力量,以便更好地领导全省人民完成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中心工作和今后土地改革任务,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省委党校第一期于1950年9月1日开学,学习时间1 个半月,以后续办第二期、第三期。党员干部进党校学习的内容,重点是加强群众观点,明确阶级立场,提高政策思想水平,纠正官僚主义与命令主义,一切要与当前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检查剿匪、征粮、统一战线、接管城市、群众运动等入手,结合阅读文件与听取报告,从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政策执行得正确或不正确,思想作风为什么有好有坏的原因,以便吸取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作出鉴定,达到政策水平与思想作风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决定》中规定了党员干部进党校要学习和参考的书籍和文件。其中必读文件有:斯大林“论自我批评”、毛泽东“论自我批评”;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员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刘少奇“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第十条,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闭幕词,宋任穷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上的总结及贯彻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等相关法律法规。参读文件包括:刘少奇“五一”报告,《人民日报》及《云南日报》“七一”社论,中共中央西南局“七一”告全区党员书,邓小平、宋任穷在“七一”大会上的讲话。学习方法以阅读文件、小组讨论、联系实际互相结合,以启发、反省、总结及提高思想为主。

1950年8月7日,《云南省委关于开办党校的决定》(草案)(节选)

为做好整训干部的组织保障工作,《决定》明确党校校部设校长一人,教育长一人,秘书科、组教科、总务科各若干人。校部之下按学员人数及工作性质分设三班,班之下设支部,支部之下设小组。为达到党组织与行政组织及学习组织的统一,保证领导一元化,规定党的正副小组长应即为生活的及学习的正副组长;党的支部应即为学习支部,即基本的生活单位。班委员会应即为总分支委员会,由各班班长(总分支书)和校部教育长及各科科长组成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按校长意旨处理内外事务,并接受党总支委的领导。总支委以校长为书记,教育长为副书记,以各班班长及校部主要科长为委员。总支委员会直接由省委领导。

省委在《决定》中要求各级党委应积极做好党员干部进党校的准备工作,在干部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督促参加党校学习的同志在开学前收集各项有关文件,认真自学。各级党委要收集有关整风时检查工作的材料,每个地(市)委总结一、二个典型乡或村的材料,在开学前报送省委。

千名党员进党校活动

经过省委党校的紧张筹备,1950年9月1日,第一期党员干部进党校整训学习班开学,全省范围内的党员干部进党校整训活动拉开帷幕。从1950年9月至1951年6月,中共云南省委在省委党校先后举办了3 期以全面系统的党性党风教育为目的的学习班,先后轮训地方县级以上党员干部、工人党员共1036 名。

此次党员干部进党校活动的方针是:“着重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在思想觉悟提高的基础上再进行组织整顿。”并结合干部在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及未来的土地改革中的正确立场与思想作风进行整训,为云南省减租斗争和土地改革工作做好干部的思想准备。每期轮训班学习时间为1—3 个月。第一期、第二期学习班以县级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干部整训班主要是地方县级以上、部队营级以上党员干部。第三期增加了工人党员班和组织员培训班,工人党员班主要是各工厂和企业生产积极,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工人党员。组织员训练班学员每县1 个名额,由县委选送,地委推荐。根据省委的要求,党员干部进党校学习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文件、总结征粮或城市工作经验,展开从上而下与从下而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明确阶级立场与群众观点,提高思想政策水平,纠正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整风目的。

省委党校将各学习班的学习任务分四个单元进行,对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都作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单元,时间1 周。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作的报告及领导整风运动的基本环节,斯大林、毛泽东“论自我批评”为主要学习材料;以省委关于加强干部整风的补充指示等文件为参考材料。要求学员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及全国的总任务,深刻了解整风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打破思想顾虑,为检查工作及个人反省作好准备。第二单元,时间2 周。农村工作干部以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员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刘少奇“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及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总结第二部分为主要学习材料,以“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相关文件为参考材料。要求学员要认识群众路线是我党的阶级路线,明确群众观点,批判剥削阶级对待人民群众的反动观点,认识什么是官僚主义与命令主义以及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从而联系工作检查个人思想作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端正立场、加强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的目的。而城市工作干部,除学习关于群众路线的相关报告及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总结外,还需要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第(三)、(四)、(六)各节为学习重点,并以陈云《为什么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和刘岱峰《西南财政工作的报告》等文件为学习参考材料。要求学员学懂弄通在城市为什么必须依靠工人阶级,为什么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等问题,联系检讨个人脱离工人阶级的思想作风。第三单元,时间3 周,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第十条等文件,进行思想总结,作出个人鉴定。第四单元,时间1 周。以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刘伯承关于“西南区的工作任务”,邓小平在“向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报告”为主要学习材料,并以减租报告、农协章程等文件为参考,要求了解农村中土地关系和阶级剥削等情况,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认识减租退押对土地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学习掌握党在减租退押工作上的基本政策,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思想认识。

1950年8月省委党校第一期学习计划

1950年11月30日省委党校第二期学习计划

学习方法上,根据省委关于加强干部整风的补充指示和省委组织部关于整顿组织的指示要求,学员以阅读文件,小组讨论,领导作报告等形式互相结合,在学习中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联系实际进行反思。要求省委党校要发现典型,掌握典型,并在典型教育中启发学员的思想自觉性。在领导上采取“启发自觉”的基本方针,但必须结合“组织督促”,注意掌握重点,逐步解决问题。

中共云南省委高度重视此次党员干部进党校活动,规定了整训的方针政策,并随时了解整训的情况,抓好整训运动的每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省委党校坚持党的原则,逐渐形成骨干团结中间,中间带动落后的良好态势,使整训党员干部成为群众性的思想自觉运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整训中认真钻研文件,切实联系实际体会文件的精神实质,提高了正确掌握政策的能力和思想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诚地谈心交心,查找问题,改进了工作作风。此次党员干部进党校的轮训,达到了教育党员,提高思想政策水平,纠正和端正党风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党员干部进党校活动是中共云南省委成立后首次对我省党员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党性党风教育。通过为期近一年的活动,使云南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人民政权的建立并不是革命任务的结束,而是新的更艰巨工作的开始,给全体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猜你喜欢

中共云南省委省委党校党校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简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栏目设置和用稿方向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长亭印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立制”,促进干部“自愈”——陕西省委党校教授岳东峰谈凤翔做法的创新性
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领导之友》重点作者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