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发说”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索

2023-03-28黄文军郭雅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诗人

黄文军 郭雅婷

(1.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第5学区教育管理办公室 广东深圳 518000)(2.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小学 广东深圳 518000)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具备多重教育功能。中国古代尤其重视以诗教化民众,培养人格和民族气节。当今的古诗词教学,在核心素养理念的观照下,更应大力发扬古代诗教传统,积极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文学魅力,不断发展学生的语言力、思维力、审美力、文化力。但是当下的诗歌教学,程序固化为“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课堂关注点往往是字句讲解和背诵默写,缺少诵读、体验、会意、感悟的训练,缺乏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滋养。因此,探索古诗词的教学路径,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叶嘉莹先生的“感发说”,对当下的诗教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她认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兴发感动之力量是诗歌的基本生命”“‘诗教’,若依其广义者而言,私意以为本该是指由诗歌的兴发感动之本质,对读者所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这种兴发感动之本质与作用,就作者而言,乃是产生于其对自然界及人事界之宇宙万物万事的一种‘情动于中’的关怀之情;就读者而言,则是透过诗歌的感发,使这种‘情动于中’的关怀之情,得到一种生生不已的延续”。可见,叶先生强调诗歌教学要培育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之情,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生生不息。因此,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如何达成对古诗词中的感发生命的理解,理当成为我们探索古诗词教学路径的思考。

一、诵读吟咏,在因声求气中体验感发

著名吟诵家徐健顺先生说:“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是汉诗文固有的声音形式,是古代教育系统唯一的诵读方式。中国的诗歌,首先是声音的作品,其内涵除了依靠文字传达,还通过节奏、韵律、声调、曲调等声音形式进行表达。古诗词依靠吟诵而创作,也须通过吟诵兴发感动来欣赏。”可见,吟诵是学生感受中国古诗词的传统形式和最佳方式。在学习《登鹳雀楼》时,根据课标要求可以这样开展吟诵教学。

(一)朗读后诵读,感受声韵

一读:从朗读入手,关注声韵。先朗读带拼音的古诗,解决“读正确”的问题。接着,如下图所示用不同符号标注古诗的节奏(/)、平仄(一三字短平“-”,二四字中平“—”,押韵字长平“——”,仄声字“|”,入声字“!”),提出挑战:这样你还会读吗?

二读:诵读示范,感受声韵。在激发阅读期待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五绝吟诵“四二二四”的规则,在读中平字“山”“河”“穷”“层”时作较长停顿,在读韵字“流”“楼”时作更长停顿,在读六个带有“!”的入声字时读得短促。接着提出问题:你能发现老师的诵读和上面的符号有什么关系吗?之后,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声调与发音长短的关系以及诗歌的停顿现象,从而进行声韵知识的简单渗透。

(二)带手势诵读,体验声韵

学生对照标识,跟着教师学诵读,每读一个汉字要同时做一个手势。如第一句入声字“白”“日”,要读得一字一顿,上下方向的手势要顿挫有力,要表现出夕阳在挣扎着不甘落下;二连平的字“依山”,要先后画短横、长横,因为“山”字的拖长音要表现出太阳依山慢慢下降之状;读“尽”字,要读出太阳突然消失之感,画竖动作要果断。这个游戏化环节从“声韵的视角”,还原了诗人创作时的吟诵情态。学生“行诸舞咏”“情动于中”,通过关注诗歌纯净、美好的声音,去触摸、体认诗歌的声调、韵律、节奏,初步感知诗中蕴含的感发生命。

(三)配调子诵读,体味诗韵

配调子诵读就是吟诗。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熟练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带领他们感受徐健顺先生的“诵诗”和“吟诗”,继而练习吟咏《登鹳雀楼》。接着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读文想象:现在你就是王之涣了,说说你都看到了、想到了什么?此举旨在让他们从“文字的视角”,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思想内涵。整个学习过程,诵读和理解齐飞,想象融表达一体,课后习题关于“读和背、想和说”的任务,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得以完成。

二、体验情境,在文化浸润中丰富感发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积淀,是中华儿女共有的文化体验,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古诗词教学必须摒弃满足于浅层理解的做法,为学生营造文化环境,使其在文化浸润中强化感受和生发,从而探寻诗词的生命本质,培育文化情感,涵养文化品性,促进古诗词精神力量和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承。在《枫桥夜泊》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在文化语境的渲染中感受生发

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喆的歌曲《枫桥夜泊》。当苍凉雄浑的钟声穿过苍茫的夜色传入耳畔,学生仿佛从高亢悲愁的演唱声里,感受到古人永恒的愁叹。接下来教师过渡:“其实,寒山寺的钟声,以及它所表达的愁叹,不只在张继的诗句中。”然后出示诗句,师生合作读: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此乃八百多年前,南宋诗人陆游一心抗金却壮志未已的哀叹;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此乃六百多年前,元末明初大才子高启,被征召入朝离家时的不舍,以及对新王朝忧惧不安的愁叹;一宵清梦何曾着,月落寒山半夜钟——此乃六百多年前,在外做官的明朝诗人陈琏思念家乡的愁叹;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此乃两百多年前,清代诗人王士祯感慨时光易逝、思念兄弟的愁叹。这个环节,以诗歌串联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亘古深远的文化语境,感知“千年钟声”流传的文化背景,感受文人墨客感发出的文化意蕴。

(二)在文化意境的浸润中感受生发

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吟诵诗歌、初谈感受。接着聚焦诗眼,体验“愁眠”的意境:张继啊张继,你夜泊枫桥,究竟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令你愁肠百结彻夜难眠呢?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古诗词学习经验,从读到的景物想开去。学生纷纷以“张继”的身份作答:“哎,我看到冷冽的夜空中,一轮清冷的残月缓缓落下,周围逐渐模糊起来。片片枫叶在秋风中发抖、飘落。我感到太静了,太冷了,太孤独了。”“江面渔火闪烁,劳苦的渔夫不知睡着了没有。树上三两声乌鸦凄厉的啼叫,好像是不祥之兆。我真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啊!”……在交流过程中,笔者及时补充《唐才子传》里关于张继“约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考中进士,却在吏部铨选中被淘汰,返回故乡”的记载,以及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的史实,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张继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铨选落第漂泊不定的无助之感。可见,学生只有浸润于诗歌的文化意境中,诗中意象才能被不断重组、叠加,从而构建一幅凄凉悠远的旅人泊舟图,促成诗歌生命的对话,赓续诗性文化的基因。

三、知人论世,在溯源审美中增进感发

叶嘉莹先生十分注重知人论世在评价诗歌作品中的运用。她强调:“如果不知道诗人的生平,你对诗歌作品就无法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因为大诗人的作品是用自己一生的生活和生命写成的。”教师需要借助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溯本求源引发感觉和感动,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例如《早发白帝城》。当学生对“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神速惊叹不已时,为了引发认知冲突,笔者这样介绍:从白帝城到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滩多水急,非常危险,稍不注意就可能船毁人亡。为何李白只提内心的欢快,不提旅途的遥远凶险?接下来,顺势让学生阅读史料:当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在这之前,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诗人怀揣报国之志加入了永王李璘集团。不料,永王是想借他的名气造反。永王战败后,李白被当作叛军下狱。李白一向以“谪仙人”自居,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遭遇是对他的致命打击。杜甫有诗描述他当时的状态“世人皆欲杀”,是一辈子最倒霉的时候。他被判流放夜郎,走到白帝城接到赦书,其名誉得到恢复。学生通过资料寻求诗作的“原意”,一个可怜又可爱的李白在心中“活”了起来: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饱受打击的垂暮老人,须发纷飞、神情黯淡;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劫后余生的诗仙,仗剑而立,神采飞扬!哪管它猿声哀啼,哪管它暗礁险滩!澎湃在诗人内心的,是一股子青春朝气,是一股子喜从天降的爽气。学生对诗人的认识走向立体,对诗人的遭遇产生共鸣和感动。

四、聚焦意象,在深度思维中推动感发

中国古诗词在千年的积累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精神符码——意象,它是诗词的基本单位和核心,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因此,诗词教学需要我们聚焦意象,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了解诗词典型意象的寓意和情感,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一)在群诗对比中聚焦意象

聚焦不同诗人的相同意象。例如《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有“柳”的意象。通过群诗对比,学生从写景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读到的“柳”是生机和活力;从送别的“不遣柳条青”“柳条折尽花飞尽”“客舍青青柳色新”诗句中,读到的“柳”是送别和留恋。这时再补充“折柳”“灞桥送别”的典故,学生深刻体会到《采薇》中“柳”的深刻寓意。

聚焦同一诗人的常用意象。如王维诗歌中常有“空山”“月”“云”“鸟”“花”的意象。引导学生从一幅幅宁静雅致的生活画面,探究诗人自在纯净的内心世界,从而解读意象的内涵和诗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风格。

(二)在替换追问中聚焦意象

在学习《寻隐者不遇》时,为了强化学生对典型意象的思考和品味,可以这样提问学生:诗中的“松”能否换成“柳”或其他的树?“隐者”为什么是在“采药”,而不是采茶、寻花、摘果呢?“云深不知处”的“云”,能否换成“路”“林”?接着出示咏松的诗作,以及梁树年的《松老精神在》、傅抱石的《松下论道图》等画作,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松”“药”“云”三种意象不可替换,它们表达了诗人对隐者飘逸高洁形象的仰慕,对其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五、语用训练,在语言建构中表达感发

笔者认为学会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固有的欲求。学生在诗歌诵读积累、理解体验等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属于自己的“兴发感动”。为此,教师要创设不同的言语情境,开展扩写、续写、仿写、改写等言语实践,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一)填补留白,在扩写中表达感发

留白令古诗词富有一种强烈的张力,使读者得以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羽翼。例如《寻隐者不遇》是一首典型的问答体古诗,诗人问了些什么并没有写,只能根据童子的回答来推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开展扩写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体会“期待——失落——希望——失望”的情绪,获得多重审美的发现。

(二)拓展延伸,在续写中表达感发

续写指的是从诗词内容出发,拓展想象后续情节的一种练笔形式。比如《所见》的教学结尾,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感发之情:袁枚是清代文坛的杰出诗人,他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因此,《所见》笔下的牧童,才像邻家男孩一样,有着快乐自在、机灵活泼的天性。你看,牧童发现了鸣蝉,立刻跳下牛背,屏息凝视着。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呢?请以“哈哈,逮着了”或“哎,让它飞走了”为题,写一个片段。

(三)摹写借鉴,在仿写中表达感发

仿写有助于学生将诗意世界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生活世界链接,提高感受生发的能力。如学完《山居秋暝》,课后安排学生借鉴本诗以动衬静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场景。又如学完《江南春》,让学生创作诗歌《鹏城春》。有的学生这样写:“人流如织马甲红,杜鹃吐艳杨柳风。鹏城日出春潮涌,多少英雄追梦中(注:杜鹃是深圳市花)。”显然,学生通过《江南春》的学习,对意象的选择有足够的语言敏感,移植了情景交融的技法,抒发了对深圳大自然的春天、社会发展的春天的赞美。

综上所述,“兴发感动”贯穿于读者品赏古诗词的全过程,因此追寻生命的感动和感发,是“感发说”视角下的诗词教学的出发点和关键所在。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南,积极探索古诗词教学路径,引领学生开展创造性的阅读实践,让他们栖居在古典诗词的天光云影中,充分感受诗人对情事景物的关怀,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同构共生。

猜你喜欢

古诗词意象诗人
踏青古诗词
抚远意象等
意象、形神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