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银行被谁摔散了架

2023-03-26崔传刚

环球人物 2023年6期
关键词:储户霸权恐慌

崔传刚

一家银行的倒闭速度到底有多快?美国硅谷银行给我们的最新答案是48小时。3月8日,这家排名美国第十六名的银行突然发布声明,承认陷入流动性危机;仅仅两天之后,在疯狂的挤兑之下,该银行便宣布破产,并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阴云密布。

美国一家中型银行破产,为什么能让全世界感到恐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家对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心有余悸。当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导致雷曼兄弟等几家大型金融机构瞬间倒闭,将世界带入了几十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和经济大萧条之中。这一次,熟悉的场景再次出现,谁能不害怕?

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病毒一样不可低估。历史上,美国一次次地发生金融危机并殃及世界,导致大家有了心理阴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大面积恐慌。硅谷银行倒闭不久,又有数家美国银行遭到挤兑。如果美国政府处理不当,储户会采取各种方式让存款搬家——要么把钱转到大银行,要么直接把钱取出来放在家里。这会进一步加剧恐慌程度,使金融系统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全面崩溃。

美国政府也深知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次的介入速度异乎寻常地快,而且承诺保护储户利益,但不会像2008年那样保护银行投资者的权益了。美国政府能否说到做到,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和之前的危机一样,硅谷银行的破产也是美国自己作妖的结果。过去几年,美国为了应付内外交困的局面,除了印钞票别无他法,持续滥发货币的结果,就是走向历史性的高通胀。眼看着物价要控制不住了,美联储又开始疯狂加息抑制通胀。过山车一样的政策,将硅谷银行高高抛起又狠狠砸下,直接摔散了架。

1983年成立的硅谷银行,一度是美国初创科技公司的“金主”, 在硅谷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之际,它通过建立在美元霸权基础上的“互联网+风险投资”模式,成就了硅谷神话。但现在,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败,互联网公司纷纷裁员,硅谷银行也无力再支撑下去。

显然,美国银行业正在遭受疫情期间“存款繁荣”的后遗症。对于习惯了躺在温床上赚钱的美国中小金融机构来说,之前源源不断流入的存款现在已经干涸,硅谷银行的猝死就成了必然。

由于美元霸权,美国每一次出现金融危机,都会向外传染“恐慌病毒”,严重扰乱全球金融市场,导致“美国出事,世界埋单”。但现在,随着美元霸权地基的动摇,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摆脱这种桎梏。

目前,还不能准确估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会如何收场,但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美国金融制度的顽疾,以及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输出危机的实质。只要美元霸权存在,只要其他国家还没有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这一点就永远改变不了。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美国信誉每况愈下,世界各国会越来越重视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如今美国每输出一次“病毒”,都会让全世界更加清醒,更有助于推進“去美元化”。

猜你喜欢

储户霸权恐慌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沉睡卡”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量子霸权”之谜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银行存款所有权的归属
——储户还是银行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银行储户悲观情绪传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MERS可防可控别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