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东(崇信)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2023-03-23□张

艺术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崇信陇东民歌

□张 轲

陇东(崇信)民歌广泛流传于崇信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特色鲜明,曲目种类多样,有小调类、劳动号子类、秧歌类、山歌类等,是崇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重要民间音乐形式,口耳相传,延续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陇东(崇信)民歌的曲目内容及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陇东(崇信)民歌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样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陇东(崇信)民歌产生的地理、历史渊源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部,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市接壤,北连平凉市,南与陕西省陇县毗邻。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上游。崇信地处北纬35°,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7℃,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仰韶、齐家文化遗址众多,周朝时为芮鞫鲜原,发展农耕文化,影响深远;唐贞元四年(公元788 年),陇右节度使武康郡王李元谅筑崇信城,取“尊崇诚信”之意,崇信之名始见于史册;建县于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 年),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古朴纯正,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陇东(崇信)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寄托着崇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诉求,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二、陇东(崇信)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

“陇东(崇信)民歌”俗称“山歌子”“打山歌”“唱曲”“对歌”,是崇信当地最为流行的一种山歌小调。陇东(崇信)民歌曲调优美,分为小调、秧歌、山歌、劳动号子等,唱腔委婉,时而高亢激昂,时而缠绵悱恻,一腔一调全是发自内心,不事雕琢,情真意切。歌词精彩,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方言运用得当,口语特点突出,有的诉说生活艰辛,有的反映人生命运,有的描述劳动场景,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咏唱男女爱情,有的针砭时弊。如歌曲《一天把你望到黑》中“想你想你实想你,想得我眼泪长淌呢,想得我肠子拧绳呢,想得我肝花摇铃呢”,《菜籽花儿》中“贤妹今年十七八,好像阳山菜籽花;贤妹今年十八了,身材不大看起好”等唱词,内容幽默诙谐,朴实无华。表现形式多样,有独唱、重唱、合唱等,或自问自答,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或男女轮唱,连接自然,气韵贯通;或一人起头,众人和之,极富生活情趣;或男女对唱,一问一答。如歌曲《十对花》中“我说我的一哎哟,谁来对我一呀哈,什么籽开花在水呀里”唱词优美、耐人寻味。演唱环境广阔,不受环境空间影响。如山歌类曲目《天上的白云如马跑》《贤妹打锤为小哥》《吆牛曲》,劳动号子类《打夯歌》《日头爷出来慢悠悠》等能够缓解疲劳,寄托希望。陇东(崇信)民歌不仅限于田间地头,还在农村社火庙会、红白喜事中广泛传唱,如《闹元宵》《割麦子》《珍珠倒卷帘》《老爷挑袍》《八仙过海》《小绣荷包》等,陇东(崇信)民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曲调、歌词、表演形式等方面吸收借鉴了西北地区民歌的特点,增加了笛子、二胡、梆子等伴奏乐器及服饰道具,并经过人们编排包装,逐渐搬上了演出舞台。陇东(崇信)民歌已成为崇信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目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三、陇东(崇信)民歌现状

(一)民歌保护成果

1984 年,时任崇信县文化馆馆长马长春收集整理,平凉地区群艺馆业务馆长杨柳先生依调谱曲,编辑出版了《崇信民歌》一书,收录民歌115 首。1986 年,贾存福演唱的《放羊》《贤妹打捶为小哥》和柳耀仁演唱的《腊花姐》三首民歌入选国家级民歌宝典《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1987 年,刘瑞菊演唱的《贤妹打捶为小哥》荣获甘肃省神剑文艺演唱比赛优秀音乐奖。2006 年5 月崇信民歌被平凉市政府审批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 年6 月,“陇东(崇信)民歌”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2015 年,崇信县文化馆整理出版了《崇信民歌(二)》,收录民歌63 首。2022 年崇信县文化馆再次进行挖掘整理,出版《汭水流韵:崇信民歌集》,共收录民歌186 首,并制作成MV,陇东(崇信)民歌这一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随着崇信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推进,陇东(崇信)民歌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为景区景点增加了人文内涵。陇东(崇信)民歌频频出现在各种旅游节会的演出舞台和电视荧屏中,成为崇信文化的热搜词。

(二)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种媒介迅速崛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新的娱乐方式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传统民歌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空间的拓宽、多样文化的渗透和撞击使传统民歌近乎窒息。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娱乐方式多样化使陇东(崇信)民歌传承人越来越少。民歌传承人或过世,或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大多数曲目很难完整演唱,年轻人不愿过多了解和学习传统民歌,陇东(崇信)民歌在群众心目中的认知度日益下降,传承链濒临断裂。据不完全统计,1982 年至2009年失传的民歌小调有60 余种,失传率达40%,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四、陇东(崇信)民歌重要价值

陇东(崇信)民歌是崇信人民创造出来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和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它进行研究与保护,有重大的意义,它的价值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文化价值

陇东(崇信)民歌传唱千年,历史悠久,见证了朝代更替、岁月变迁,传承至今足以证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厚重。它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全面、真实地体现着崇信农耕文化传统。陇东(崇信)民歌是我国民歌发展史的缩影,也是陇东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陇东(崇信)民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崇信农耕史。歌曲内容丰富,思想性极高,有的表现纯洁坚贞的爱情,有的反映历史重大事件及人物故事,还有的讲述生活哲理。唱词动听,形式多样,既有民间歌谣,又有先贤的诗作,是陇东文化的精华,也是研究古现代陇东文学史的重要依据。

(二)社会价值

1.陇东(崇信)民歌的社会调适功能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通过传唱陇东(崇信)民歌传递最真实的情感诉求,起到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如赞美生活、歌唱友情为主的民歌,能使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具有调和的功效;坚定有力的民歌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呼应,能够使人们产生凝聚力,让人携手奋进,热爱生活;缠绵悲壮的民歌则表达了人们心中的痛苦及哀思,能激起人们更大的生活信心,战胜困难。如《昭君和番》的唱词“正月里来是新年,昭君娘娘去和番。怀抱琵琶流通泪呀,放声哭出了雁门关。”《十二月忙》的唱词“正月里来锣鼓响,专业户来计划忙;多种经营来一起上,今年要比往年强。”由此可见,陇东(崇信)民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调适情感的作用。

2.民歌的社会交往功能

民歌不仅能够传播情感,交流思想,还能陶冶情操,教化民众。崇信地区每逢重大节日庆典,都有陇东(崇信)民歌的表演,它本身就是崇信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深受群众喜爱,在交流情感的同时能够加深人际交往。纯洁坚贞的爱情,岁时节令的乡风民俗,颇具哲理的谆谆教诲等,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促进了文明社会的发展。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陇东(崇信)民歌成为无形的人生教科书。

3.社会优秀道德品质传递功能

山歌一曲,唱出崇信淳朴民风;野调千年,展现崇信文脉底蕴。民间歌手即兴创编、口头流传,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寓教于乐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如《劝小郎》中“正月里是新年,劝小郎你收了心;为人在世间,还要你撑门面。”《鸦片烟显魂》中“正月里来是新年,清朝兴起个鸦片烟,白天睡觉黑地理喧,分不开阴阳颠倒咧;十月里冷寒天,吃烟的人好作难,清鼻眼泪打哈欠,肠肠肚肚不安然。”这些歌谣都是劝人积极向上的,通过千百年的口传心授,在无形中规范了人们的行事准则和思想道德。

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歌发展新格局

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好陇东(崇信)民歌,由县委、县政府统一管理,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了十年保护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建立民歌传承保护新机制。成立以县级文化馆为主体的民歌保护中心,以乡镇文化中心为分支的民歌传习所,以村文化室为载体的民歌保护网点,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传承保护体系。二是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保护传承新模式。强化政府引导,鼓励发展民歌演唱协会、民歌俱乐部等民间组织。三是加强主体责任落实和考核测评工作。将民歌传承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项,年初制订计划,年终形成考核评价机制。四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申报晋级工作。责任单位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积极做好民歌项目的晋级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五是县级财政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县级财政每年将陇东(崇信)民歌的传承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陇东(崇信)民歌的挖掘、传承人培养、歌曲创新编排、项目申报等。六是建立传承人奖励扶持机制。每年对民歌传承人进行年度考核,对传承状况良好、工作责任心强、表现突出的传承人给予奖励。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歌传承工作

一是制订十年民歌传承保护计划,细化责任分工,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将陇东(崇信)民歌传承保护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从演唱曲目、民间乐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编撰成正规文本出版并长期保存。三是定期开展陇东(崇信)民歌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校本课程、兴趣课、音乐课等,开展陇东(崇信)民歌传承活动。利用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平台传唱陇东(崇信)民歌,培养青少年对地方民歌的兴趣爱好,激发民歌传承热情。四是鼓励开展陇东(崇信)民歌培训班,培养新的民歌传承人。五是加速陇东(崇信)民歌产业化发展,全力支持农民业余演唱队积极参与民俗传统活动,积极搭建民歌演唱的活动平台,广泛开拓民歌演出市场。六是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在民俗村、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地建立陇东(民歌)传习所,鼓励村民利用茶余饭后开展陇东(崇信)民歌传承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群众人文素养,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形成全民参与的新热潮。

(三)做好陇东(崇信)民歌的文创产品研发及宣传推介

一是大力发展民歌文化产业。研发陇东(崇信)民歌衍生的文化产品,如民俗服装、饰品、MV 视频、人物泥塑等。二是扩大陇东(崇信)民歌的社会影响力。每年举办一届陇东(崇信)民歌艺术节,将陇东(崇信)民歌打造成地方文化品牌。三是积极鼓励陇东(崇信)民歌参加国家、省、市文化调演及宣传推荐活动。四是在当地各旅游景点开展民歌会等展演活动。五是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制作音视频作品,在各级电视台、各大网站、自媒体平台发布,扩大陇东(崇信)民歌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陇东(崇信)民歌承载着崇信的历史变迁和岁月更迭,是崇信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崇信非物质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留住乡愁记忆,传承文化根脉,是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言献策,为陇东(崇信)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崇信陇东民歌
只收两个饼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昔日的老战友越崇信 邯郸建材战线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