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名师乡村工作室的教师培养方式的实践探索

2023-03-23周仁富王维勇

中国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研修

周仁富 王维勇

【摘 要】名师乡村工作室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实现“教育共富”的重要平台。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打造一支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举措。名师乡村工作室应立足乡村学校发展实际,通过卷入式、主题式、逆推式、专项式、组合式等研修方式,顺应教师成长需求。

【关键词】教育共富 名师乡村工作室 乡村教师 研修

为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共富,需要加大乡村教师的培养力度,其中,设立名师乡村工作室是重要举措。本文所指的名师乡村工作室,特指由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区名师等各级名优教师领衔,以乡村中小学为培养基地、以乡村教师为培养对象,通过教学、教研、科研、课改等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旨在培养乡村骨干教师、服务乡村教育发展。笔者基于杭州市富阳区周仁富名师(历史与社会)乡村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实践,依据区域特征、学员层次、培养要求等要素,总结了五大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学员的专业水平。

一、卷入式研修:聚焦教学实践,难点专修

卷入式研修指向的是学科教学骨干培养,是一种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蹲点式入驻、全员性卷入、全过程参与、全方面体验的研修,通过导师手把手地对学员进行教学指导,能迅速提升工作室学员、乡村学校教学骨干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理解水平(见图1)。

1. 课堂蹲点:单例式研修破解教学薄弱环节

课堂蹲点是导师通过课堂观察,结合一定的指向性研修主题或任务,单例解决教师教学的疑难问题,突破教学薄弱环节的研修方式。课堂蹲点一般需要一周或几周的时间保证,这有利于工作室导师全面了解学员和蹲点学校的教学现状,及时诊断和解决问题。例如,工作室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精准课堂”主题,导师蹲点某某学校、课堂,用两周时间进行全员听课、摸底,了解到教师对“精准课堂”设计中存在教学目标不够具体、内容针对性不强、学习方法和过程指导不力、教学评价随意等不够精准的问题,这为后续阶段研修任务提供了参照。课堂蹲点是研修的基础,能全面了解学员的教学问题,为确定研修目标、研究内容等提供参考。

2. 科组蹲点:团队式研修修正集体备课缺陷

科组蹲点是指工作室导师对学员所在学科组进行一定时间蹲点研究的一种研修方式。在课堂蹲点基础上的科组蹲点,侧重学科组共性问题的研究。乡村学校师资水平整体比较薄弱,往往更需要科组蹲点,其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集体备课和问题研讨。导师需要针对主题提前做好准备,在现场观摩学科组集体备课、提出建议,开展相关培训。例如,工作室围绕“深度学习”主题,开展了历史组的蹲点活动,指导全组教师研究“深度课堂”的教学设计,集中在课堂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式、学习活动、评价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予以重点突破。开展科组蹲点,能够发现备课组的共性问题,及时诊断与整改。

3. 学校蹲点:比较性研修研判城乡差异

学校蹲点是指名师乡村工作室成员到城区名优学校进行蹲点研修的一种方式,这可以拓宽学员的视野,通过比较式的研修,发现城乡之间的教学差异,寻找城区教师的学习点、启发点,对照乡村课堂的问题点,探索教学的突破点和生长点,为提高成效,需要多方面予以精心设计。

二、主题式研修:聚焦课改主题,重点共修

主题式研修指向的学校课改骨干培养,是围绕某一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而设立主题,据此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从而解决教学问题一种研修方式(见图2)。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其中有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工作室通过主题式研修帮助解决。

1. 聚焦课改焦点,聚拢主题,重点研修

新课改的热点和焦点是核心素养的落地。如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薄弱、滞后等问题,为此,工作室围绕“指向‘家国情怀’素养的历史教学策略研究”主题进行重点研修,形成了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历史教学研修模式。经过研修,教师深入理解了“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内涵,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导向,提高了教学设计能力。

2. 聚焦提质强校,设计主题,重点研修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发布后,区内初中把深化课改、提质强校的重点放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解读研究上,形成“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例如,工作室根据落户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课标的历史教材深度解读”研究主题,从基于概念理解的、指向重点把握的、指向综合思维培养的教材深度解读三个方面开展研修。研修提升了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减轻了学习负担,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其他学科示范,为学校提质强校赋能。

3. 聚焦网课问题,对接主题,重点研修

“互联网+”义务教育是深化课改的重要路径。线上教学和网络研修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和研修方式,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生学习状态监管难、难以解决教学难点、作业反馈滞后等问题。为此,工作室围绕线上教学问题进行主题研修,形成了“空中云修”策略:①反思教学、查摆问题;②基于问题、主题研修;③策略凝练、实践应用。围绕学校课改开展主题研修,帮助乡村学校解决课改具体问题,推进学校提质强校工作,不仅受到学校的欢迎,而且工作室学员也在研修中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的课改骨干。

三、逆推式研修:聚焦个体困惑,帮带联修

逆推式研修指向的是学科教研骨干培养,是沿着“目标—过程—目标”的逆推思路,聚焦个体困惑,开展个案研究,研磨改进,帮带联修,促进学员专业素养提升的一种研修方式(见图3)。逆推式研修中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非常有效。

1. 依据学员主问,拟定专题,个案突破

研修初期,很多乡村学员的教学基本停留在“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据此,工作室以“运用高阶思维优化课堂提问”“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等为切入点进行逆推式研修,解决问题。如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示例”研修,工作室开设了“百家争鸣专题设计活动”:①分组,各组选一学派,代表不同学派观点;②各组对自选学派的文献资料予以翻译;③比較其他学派观点的差异,推选代表展开辩论。以逆推式研修理念设计上述活动,聚焦学员教学的主要问题,沿着“目标—过程—目标”的思路,让教师看到教学内容、流程、活动、教学效果的优化,改变了“以讲为主”模式,实现教学蜕变。

2. 依据学员瓶颈,拟定专题,帮带成长

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学员们一般应试教学能力比较突出,但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研、科研、示范等综合能力较欠缺,发展瓶颈较明显。据此,工作室为学员拟定了逆推式研究专题,在行动研究中实现帮带成长,教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 依据个性差异,拟定专题,团队成长

根据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教师专业差异、个性差异,开展分层分类培养,明确目标,增强成员研修的内驱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科研意识。如根据学员不同层次(0~5年新秀教师;教龄5~15年的骨干教师;教龄15年以上的资深教师),拟定分层培养目标(各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和方法(理论学习、公开教学、教学比武、教科研论文、案例、课题),链式推动全员成长的研修平台。

四、专项式研修:聚焦问题导向,科研助修

专项式研修指向的是学科科研骨干培养,是以问题为导向、科研为核心、课题为依托,通过案例、课例、课题等科研方式进行实地调研与实践,探索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中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的一种研修模式(见图4),重在培养学员的科研素养、能力。

1. 审视教改热点,课题推进

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项目化学习如何开展成为课改的热点。例如,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特色,开发区域特色资源,通过项目化学习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工作室学员用科研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开展了“基于东梓文脉特色资源的项目化学习群开发研究”的课题研究,找到了基于地方文化的项目化学习方式。

2. 審视课堂弱点,课例跟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立意,为此,开展具有“行动中反思”特点的课例研修成为提升课堂立意的重要研修方式。例如,工作室学员俞老师通过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的课例研究,总结出:发现问题,从教学现象到教学问题;框定问题,从教学问题到研究主题;解决问题,从评鉴—行动—再评鉴的课例研究思路。通过课例研究,提升了教师反思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激发了教师的科研动力,俞老师据此撰写了论文并获奖。

3. 审视学生焦点,案例跟进

“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是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优化作业设计则是焦点。工作室针对历史作业中的内容缺乏整体立意、形式缺乏活泼多样、评价缺乏开放生成的三个问题,开展了案例研究。例如,工作室成员王老师以“基于大单元整合的历史主题作业设计”为例,研究了作业设计思路:分层(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分段(预学、导学、研学)、三向(纵向、横向、逆向融入政治、历史、地理三大学科思维),形成了课前预学作业、课堂导学作业、课后研学作业的作业体系。此研究给其他学科教师带来启发和示范,促进了学校的作业设计和管理研究,对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给予了专业支撑。

五、组合式研修:聚焦区域需求,空中云修

组合式研修指向的是大区域乡村学科骨干培养,是将网络研修和传统研修有机结合,要求在形式、主体、活动等要素中实现多维度的互动与融合的一种研修模式(见图5)。该研修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培养区域学科骨干的重要方式,也是工作室向外引领辐射的重要途径。

1. 线上线下联动,区域联盟,双向诊断

线上线下组合教学是一种教学态势,而两种不同的教学情境,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适和转换,重新思考和设计教与学的关系,对教与学的结构和方法进行重构和融合设计。例如,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工作室导师主动承担全区线上教学任务,同时开展线上教学研究,线上教学采取“四备三讲三审制”的设计模式,线上和线下联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优质研修资源被省市教研室、兄弟区县、外省部分地区和学校选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线上教学和管理能力。

2. 教师教学录播,区域推送,云中诊断

听评课是教师研修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与现场听课相比,录播课听课受时空的限制更少,可以反复观察上课教师的教学细节,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和课堂反馈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研修效果。因此,工作室组织学员开设了常态化的观摩教学录播课的研修,深入进行课堂观察与解剖。

3. 教师云中沙龙,观点推送,云中会诊

“空中云修”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云端与名师互动,深受农村学校的喜爱。通过教学录播课、公开课、导师讲座等,对于解决学员面临的即时问题和困惑大有帮助。工作室制订计划,安排了每位教师学员轮流负责一期观点推送,学员、导师相聚云端,共同探讨。

总之,基于名师乡村工作室的教师培养的实践,关切了农村教师成才需求,探索出了“一个目标、两份规划、三级梯队、五大研修”的教师培养样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懂业务、勤钻研、有活力的乡村青年教师队伍,产生了区域辐射效应,为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实现教育共富提供专业支持和实践依据。

(作者单位: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中心;2.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加强校本研修 创建学校特色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