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3-03-22贾茂林梁启龙何家骥魏进旺贾创创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4期
关键词:易损易损性炎性

贾茂林,梁启龙,何家骥,魏进旺,贾创创,杨 君,金 鑫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颈动脉硬化斑块是指颈动脉内脂质沉积而引发的血管内膜增厚。随着脂质沉积程度的不断加重,血管内壁可能会形成斑块,临床上常采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观察斑块的形态特征、血流信号分布密度等,获取关于斑块性质的信息,并根据斑块性质将其分为稳定性斑块及易损性斑块。研究[1]显示,易损性斑块的主要特征是伴随新生血管形成。此类斑块的形成与出血、炎症风险存在密切关联,且斑块内血管多缺乏结缔组织支撑,易破损出血、引发缺血性改变,病变危险性较高。由此可见,明确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于及时防控相关缺血性改变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基于易损性斑块形成与炎症风险存在关联这一特征,应围绕参与斑块形成活动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研究[2]指出,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会广泛参与到多种病理性损伤当中。本研究围绕部分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望借此了解炎性因子在易损性斑块形成期间发挥的作用,为临床防控缺血性病变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4 月至2022 年3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 例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症状者和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9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78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其进行分组,将39例斑块稳定者纳入稳定组,将39 例斑块易损者纳入易损组。将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稳定组:男24 例,女15 例;年龄为52 ~79 岁,平均(65.46±4.94)岁。易损组:男25 例,女14 例;年龄为50 ~81 岁,平均(66.01±5.13)岁。健康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为51 ~78 岁,平均(65.58±4.97)岁。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前瞻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进行。病例纳入标准:稳定组及易损组满足《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3]中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诊断标准,其中稳定组的斑块类型包括扁平斑及硬斑,易损组的斑块类型包括溃疡斑及软斑。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复发性脑梗死、脑出血等脑部疾病。

1.2 方法

(1)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接受治疗的78 例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症状者进行斑块稳定性评估后将其分为稳定组及易损组。①评估流程: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AIgo 60)的SMI 模式扫查颈部。检查期间患者取仰卧位,稍向后仰头以暴露颈部动脉血管,设定探头扫查频率为4 Hz ~9 Hz,沿颈动脉血管走向自上而下扫查,观察颈部动脉血管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定位血管内硬化斑块,启动灰度SMI 模式探查斑块是否分布有点状或线状强回声。②评估细则:若颈动脉血管内硬化斑块形态欠规则,表层凹陷深度>1 mm,且凹陷处分布有充盈血流信号则判定为易损性斑块,归入易损组;若颈动脉血管壁出现偏心性增厚迹象,且血管内硬化斑块形态规则,表层凹陷深度不足1 mm,且凹陷处未见充盈血流信号则判定为稳定性斑块,归入稳定组。(2)检测观察对象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对三组的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1β、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TNF-α〕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流程:取5 mL 晨起空腹静脉血,室温下静置凝固30 min,离心(1500 r/min,15 min)提取上层血浆清液,置于-40℃环境下保存。将样本置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Chemray880)进行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s-CRP 水平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3)检测观察对象血清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水平。对三组的血清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流程参考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流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三组的各项受检炎性因子水平。(2)对比三组的各项受检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3)应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4)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三组间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健 康 组 的IL-6、IL-1β、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稳定组及易损组,稳定组的IL-6、IL-1β、hs-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易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的比较

健 康 组 的MMP-9、MCP-1、sICAM-1 水 平 均低于稳定组及易损组,稳定组的MMP-9、MCP-1、sICAM-1 水平均低于易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表1 三组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IL-6(ng/L) IL-1β(μg/L) hs-CRP(mg/L) TNF-α(ng/L)健康组 39 0.39±0.16 3.20±1.09 3.89±1.29 5.35±1.80稳定组 39 3.85±1.27 10.86±2.64 9.67±2.31 17.85±4.35易损组 39 6.36±2.33 19.84±4.36 15.16±4.52 25.35±5.15 F 值 148.753 298.742 135.467 245.327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三组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的比较(± s)

表2 三组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MMP-9(ng/L) MCP-1(μg/L)sICAM-1(μg/L)健康组 39 6.58±2.14 70.45±12.42 463.85±64.37稳定组 39 11.27±2.05 258.54±64.25 698.75±104.35易损组 39 19.85±4.53 351.28±79.84 794.74±131.57 F 值 180.809 224.783 104.834 P 值 <0.001 <0.001 <0.001

2.3 炎性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易损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6、IL-1β、hs-CRP、TNF-α 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易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P<0.05)。见表3。

表3 炎性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易损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2.4 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相关性的分析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9、MCP-1、sICAM-1 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呈正相关关系(r>0,P<0.05)。见表4。

表4 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水平相关性的分析

3 讨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多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若放任此类斑块持续增大,则会引发颈动脉狭窄,形成颅脑低灌注状态,部分易损性颈动脉硬化斑块受到持续性动脉血流冲击可能会破裂,脱落的斑块进入颅脑动脉会导致血管栓塞,破坏颅脑正常血氧供应,增加脑缺血性改变的可能性[4-5]。鉴于此,为及时处理易损性斑块、防止脱落栓子随血液流入颅脑动脉,应当精确地判断斑块的稳定性。彩色多普勒超声SMI 技术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的血流信号、组织形态等信息,但考虑到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能会因受到人为因素、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误差,临床上更倾向于通过分析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活动相关的因子水平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有学者[6]指出,颈动脉硬化斑块破损、脱落期间,有大量炎性标志物参与,炎性因子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会促进血栓形成。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本研究就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IL-6、IL-1β、hs-CRP、TNF-α 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易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存在斑块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健康者,而易损斑块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者,这与刘爱菊等[7]的研究结果相近。该研究结果显示,易损斑块组及稳定性斑块组的血清hs-CRP 等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对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有助于明确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IL-6 可破坏血脑脊液屏障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L-1β 是一种促炎因子,其主要依赖炎性体caspase-1介导分泌;hs-CRP 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TNF-α 可发挥介导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8-9]。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会破坏脑部血液循环的稳定并加剧血管阻塞,使血管内皮细胞难以获得氧供,进而出现损伤。MMP-9、MCP-1、sICAM-1 等均为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因子。由本研究中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见,上述因子可反映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MMP-9 具有激活动脉粥样斑块底膜明胶原的作用,可加快斑块破裂[10]。MCP-1 属于趋化因子超基因家族的一员,此因子一般于斑块破裂时、脑部神经系统出现损害时表达增强;sICAM-1 广泛分布于内皮细胞、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内,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推动作用[11]。易损组斑块易破裂、脱落,这一过程伴随着MMP-9、MCP-1 活性的增强,而sICAM-1 在易损性斑块形成、发展、破裂进入脑动脉血流期间发挥着促进作用,故其表达逐渐增强。易损性斑块的血管新生活动缺乏足够的基底结缔组织支持,斑块破裂可能性较高,这会进一步增加MMP-9 的活性,溶解斑块基底的明胶原,启动血栓过程。此过程中,促炎因子IL-1β 抑制平滑肌细胞合成明胶原,IL-6 活化巨噬细胞,刺激间质细胞、核细胞等生成TNF-α,加剧血清炎症反应,加之sICAM-1 介导炎性因子黏附于内皮细胞,释放炎性物质,加快斑块、血栓形成,诱发血管内皮损伤及再灌注损伤,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下降;而易损性斑块的破裂会进一步加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刺激炎性因子释放,形成恶性循环。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IL-6、IL-1β、hs-CRP、TNF-α 水平变化,能够借助IL-6 水平所反映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来明确MCP-1、sICAM-1 等斑块破裂相关因子的活化程度,从而评估斑块的易损性。观察本研究的结果可见,稳定组的MMP-9、MCP-1、sICAM-1 水平均低于易损组。分析与易损性斑块炎性浸润程度较显著有关,IL-6、IL-1β、hs-CRP 等炎性因子对斑块所在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害较严重,进而影响斑块的血氧供应,加之IL-1β 阻碍斑块基底支撑性组织的生成,最终加快了斑块破损的进程。

综上所述,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存在关联,易损性斑块破裂会诱导促炎因子活化炎症细胞,炎性因子浸润会加剧脑部缺血性改变、引发再灌注损伤,进一步降低斑块稳定性。由此可见,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易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猜你喜欢

易损易损性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基于IDA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易损性分析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更正声明
基于PSDM和IDA法的深水隔震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比较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
更正声明
基于Pushover能力谱法的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