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3-03-22黄晓雪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丁苯例数神经功能

夏 妍 黄晓雪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

脑梗死是急诊常见疾病,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占70%,主要是由于脑血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1]。目前,急性脑梗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疏血通注射液兼具祛瘀行血、通经活络之功效,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同时也能降低脑组织钙离子水平,保护缺血受损脑组织。原因在于疏血通注射液中蚂蟥、蚯蚓富含的蚓激酶以及蚂蟥素对机体凝血功能有着显著的阻碍效果,能够减少纤维蛋白产生,加快患者血液流速,减少血小板生成,但单一用药治疗效果欠佳[2]。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药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中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优势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近年来,临床探索该病的联合治疗方案,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对该病疗效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讨论急性脑梗死治疗期间,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方案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牡丹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且均于发病3~4.5 h 就诊,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0 例;年龄42~72 岁,平均年龄(57.15±2.13)岁。研究组男20 例,女13 例;年龄41~73 岁,平均年龄(57.52±2.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4]诊断标准者;②经颅脑CT 或MRI 检查确诊,且排除脑出血者。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②有过其他血栓病症或者接受溶栓治疗者;③正进行其他相关试验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禁忌证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筛查。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实施降压、控糖、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大脑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同时均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生产企业: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国 药 准 字SJ20160055)0.9 mg/kg,其中10%静脉注射给药,90%静脉输注给药,60 min 内完成输注,最大剂量为90 mg/d。

对照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生产企业: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规格:2 mL)治疗,将该药6 mL 与5%葡萄糖溶液200 mL 充分混合,静脉滴注给药,1 次/d。同时口服200 mg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1 次/d;口服10 mg瑞舒伐他汀钙片(生产企业:AstraZenecaUKlimited,国药准字HJ20160545,规格:10 mg×28 片),1 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丁苯酞25 mg)治疗,静脉滴注给药,1 次/d,100 mL/次。

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治疗2 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NIHSS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参照文献标准[5],NIHSS 评分减少>90%,且患者病残程度0 级为显效;患者NIHSS 减分率20%~90%,且病残程度1~3 级为有效;患者NIHSS 减分率<20%甚至NIHSS 评分增加,且病残程度>3 级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Fugl-Meyer 评分。应用Fugl-Meyer 评测法(FMA)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总分为100 分,肢体运动功能的优良程度与分数高低具有正相关关系;神经功能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NIHSS)对患者施以评估,评分为0~42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③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④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早晨8∶00空腹静脉血3 mL 离心检测,指标包括TNF-α、IL-6、IL-10。

⑤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生活质量量表[5](QLQC30)开展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角色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维度。每个维度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则越差。

⑥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嗜睡+恶心+呕吐+头晕)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的87.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5.97±0.81 3.98±0.60* 19.71±2.98 14.24±2.12* 1.96±0.29 1.37±0.35* 68.72±6.24 59.34±4.36*研究组 33 5.89±0.77 3.31±0.52* 19.85±3.11 12.37±1.08* 1.98±0.33 1.05±0.28* 69.34±5.12 55.38±4.97*t 0.411 4.848 0.187 4.515 0.262 4.101 0.441 3.441 P 0.682 <0.001 0.853 <0.001 0.795 <0.001 0.661 0.001组别 例数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

2.3 两组NIHSS、FAM 评分比较

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IHSS、FAM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NIHSS、FAM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FAM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16.72±1.59 13.12±1.21* 43.28±5.66 52.91±5.33*研究组 33 16.63±1.49 7.63±1.54* 43.39±5.45 68.21±4.21*t 0.237 16.103 0.080 12.940 P 0.813 <0.001 0.9362 <0.001组别 例数NIHSS 评分

2.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IL-10(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10.2±2.4 8.9±0.8* 35.8±3.1 30.3±1.7* 10.9±1.4 12.2±1.3*研究组 33 10.5±2.6 8.1±0.6* 35.6±2.9 28.5±1.4* 10.8±1.3 13.2±1.6*t 0.599 5.657 0.333 5.779 0.286 2.656 P 0.550 <0.001 0.739 <0.001 0.775 0.010组别 例数TNF-α(μg/L)IL-6(μg/L)

2.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功能、社会、生理及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情感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3 80.47±6.85 92.07±5.42* 80.15±6.74 90.08±5.69* 79.38±6.13 91.56±5.72* 78.95±7.74 90.35±5.82*对照组 33 81.01±6.79 87.36±5.57* 79.95±6.92 85.45±5.72* 79.42±6.21 86.05±6.01* 79.01±7.82 85.14±6.97*t 0.354 3.832 0.131 3.629 0.028 4.200 0.003 3.647 P 0.724 <0.001 0.896 <0.001 0.977 <0.001 0.973 <0.001组别 例数功能社会生理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的管腔狭窄,导致血管内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最终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以及代谢紊乱等,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引起患者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6]。因此,临床应落实有效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有研究证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并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9]。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高效的脑梗死治疗药物,该药具有显著的增加脑部血流量的效果,降低细胞内钙含量,进而减轻患者脑部受损情况,实现良好的护脑效果[10];同时该药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可阻止脑部受损加重,加快脑部血液循环,对缺血部位进行有效的血液供给,对于损伤神经系统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1-13]。

本研究中,采用联合用药的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石岩刚等[14]等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提示在后期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获得更为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

急性脑梗死联合应用丁苯酚治疗后,能够帮助患者优化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5]。丁苯酞主要经人工合成,属于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显著的抗血栓效果[16]。丁苯酞抗脑缺血作用较强,能够缩小脑缺血梗死面积,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脑区的微循环与血流量,且丁苯酞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抗脑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 及IL-10 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和炎症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胶质细胞以及星型细胞中均有表达,在急性脑梗死、白细胞聚集、炎症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以TNF-α、IL-6 及IL-10 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在中性粒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7]。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 及IL-10 水平,提示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症状态,这可能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状态,值得临床应用。但是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后期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猜你喜欢

丁苯例数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