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3-03-22于雪莹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肌力规范化例数

于雪莹

(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脑梗死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被称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动脉、颈动脉闭塞严重致使供血不足、脑组织发生坏死,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对侧肢体麻木、肢体偏瘫等,可导致患者健康受损及生活质量下降[1-2]。中老年人群属于脑梗死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脑梗死发病率不断升高[3]。现阶段,临床多采用介入及溶栓等手段治疗脑梗死,但是单一治疗无法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治疗阶段仍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规范化护理模式注重护理细节问题,更具全面性和规范性[4-5]。基于此,本研究对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2 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 3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奇偶编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5 例。对照组男362 例,女333 例;年龄56~72 岁,平均年龄(62.13±4.02)岁;发病时间0.7~12 h,平均发病时间(3.32±0.41)h。观察组男364例,女331 例;年龄57~72 岁,平均年龄(62.25±4.18)岁;发病时间0.7~12 h,平均发病时间(3.36±0.4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脑梗死,符合诊断标准者[3]。

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外伤、脑出血及其他脑部病变者;②合并心血管病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依从性较差者;⑤智力障碍或意识模糊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入院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与基础健康教育,患者病情稳定后为其提供康复锻炼指导。

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护理干预。(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协助临床医师抢救患者,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以了解患者病情。(2)完成抢救后,因为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存在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安慰,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其康复信心,缓解和消除其负性情绪。(3)患者多遗留各类并发症,如肢体功能障碍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对患者进行按摩,指导患者家属对皮肤进行清洁,减少压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定期进行口腔清洁,保证口腔卫生,如果患者无法自主进食,需使用鼻饲,做好鼻饲管的清洁工作。(4)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每日进行打扫、消毒、开窗通风,减少感染发生风险,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5)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夜间按时入睡,保证每日休息充足,同时嘱咐患者在早晨起床以及夜间起床时不可立即起身下床,需要在床边静坐10 min 后起身下床。(6)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主要为简单的四肢关节运动,以患者耐受为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通过图片观察、拼图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训练,鼓励和引导患者进行发音锻炼,改善其认知功能。(7)溶栓治疗后,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牙龈出血情况,若有少量出血可通过棉球按压止血,若出血严重需向临床医师反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血压、脉搏与瞳孔等生命体征实施动态监测,对患者主诉加强关注,若患者有血压升高、头胀、头痛等不适感,警惕有颅内出血现象,需要立即采取降压及降颅压等相关措施。若患者有吞咽功能障碍则需要于留置胃管前后进行胃液检查并及时将胃内容物送检,若有异常需要立即处理。叮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排尿量,若患者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或者浓茶样则警惕泌尿系统出血。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主被动活动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患者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导致褥疮发生概率升高,护理人员需经常帮助患者翻身。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Barthe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通过Barthel 指数对患者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情况实施评估,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通过NIHSS 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42 分,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通过MMSE 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满分为30 分,评分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

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赤峰市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实施评估并就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百分制计分法并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三级:满意(≥80 分)、一般满意(60~79 分)、不满意(<60 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③比较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评价标准:显著进步:肌力获得显著改善(肌力提高>1 级);进步:肌力获得改善(肌力提高1 级);无效:肌力无明显变化。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褥疮、出血、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褥疮+出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NIHSS 评分以及MMSE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NIHSS 评分以及MMSE 评分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以及MMSE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NIHSS 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NIHSS 评分以及MMSE 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NIHSS 评分以及MMSE 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 指数 t P NIHSS t P MMSE t P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695 73.21±2.63 91.12±2.03 142.117 <0.001 20.44±1.21 12.31±1.02 135.432 <0.001 12.24±2.12 21.31±1.32 95.746 <0.001对照组 695 73.01±2.52 84.84±2.65 854.283 <0.001 20.45±1.43 16.45±1.76 46.501 <0.001 12.41±2.58 16.42±1.98 32.506 <0.001 t 1.448 49.596 0.141 53.653 1.342 54.173 P 0.148 <0.001 0.888 <0.001 0.180 <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3 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肌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n(%)]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中老年人属于脑梗死高发人群,此外,中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机体脱水较为严重、血压不稳定、血液成分变化明显、血液流动缓慢、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较强,均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6-7]。在治疗后多数患者仍存在偏瘫、失语等不良症状表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在治疗阶段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8-9]。

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内容相对单一,护理人员多依靠工作经验以及相关要求实施护理工作,护理干预措施不具备规范化、针对性、全面性的特点,无法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规范化护理模式主要通过生活作息、康复训练等方面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护理模式与规范化护理模式对于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改善及生活品质提高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规范化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明显更高,主要表现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MMSE 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 评分较对照组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肌力改善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能够保证护理措施的专业性、针对性及规范性,同时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12-13]。护理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加强对其不良情绪的疏导,同时定期翻身避免其发生压疮等并发症,通过按摩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通过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另外,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14-15];对患者实施图片观察、拼图等认知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因此,上述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改善肢体功能。另外,规范化护理干预模式注重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并保持积极、稳定、乐观的心态,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6-17]。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对于改善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活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其肌力改善,对于加快患者健康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肌力规范化例数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