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效果分析

2023-03-22赵长珍李海永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鼻腔

赵长珍 李海永

(1.德州市中医院医患关系科,山东 德州,253000;2.德州市中医院骨科,山东 德州,253000)

真菌性鼻窦炎属于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一般在抵抗力低下、糖尿病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患者群体中发生,近年来患病人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1-3]。按照真菌侵犯范围可将真菌性鼻窦炎划分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更为多见[4-5]。鼻内镜手术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流涕等症状,疗效显著。但是鼻内镜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不适或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由于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知识缺乏了解,不能积极配合临床操作,最终影响手术效果。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内容不够全面且缺乏针对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8 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加强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8 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德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n(%)]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病程(年)受累部位受教育程度男女上颌窦 筛窦 蝶窦 初中及以下 中专及高中 大专及以上对照组 44 20(45.45) 24(54.55) 49.57±4.05 3.68±0.41 28(63.64) 10(22.73) 6(13.64) 9(20.45) 20(45.45) 15(34.09)观察组 44 19(43.18) 25(56.82) 49.65±4.10 3.74±0.46 31(70.45) 9(20.45) 4(9.09) 8(18.18) 19(43.18) 17(38.64)χ2/t 0.046 0.092 0.646 0.605 0.210 P 0.830 0.927 0.520 0.739 0.90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 年,昆明)》[6]中有关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②鼻窦CT 检查显示窦腔黏膜增厚、团块状组织影病变者;③存在手术指征并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者;④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者;⑤无手术禁忌证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鼻部疾病者;②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缺陷者;③近2 周内应用过激素类药物者;④合并严重胃肠疾病、重度营养不良者;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精神障碍者;⑥既往存在鼻腔手术史者。

1.3 方法

治疗方法:鼻内镜手术中应用Messerklinger 术式,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在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麻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病变范围,再开放鼻窦并将病变鼻窦开口扩大,置入鼻内镜。将钩突前端黏膜切开并分离骨质,钳取黏膜、骨质,去除病变组织。术中针对鼻中隔偏曲、中鼻鼻甲息肉样变、鼻道息肉增生等局部解剖变异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应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0.9%氯化钠溶液对术腔进行反复冲洗。术后予以凡士林纱条止血海绵对鼻腔进行填塞处理,术后24~48 h 内将鼻腔填塞物取出,进行冲洗换药处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向患者口头讲解疾病基础知识,介绍鼻内镜手术作用、流程、注意事项与安全性;修剪鼻毛;术前1~2 d 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禁食禁饮6 h。进入手术室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麻醉前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强调术中配合注意事项;开放静脉通道并展开心电监护;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调节手术床到合适的高度。术中及时、准确传递器械,加强对患者各监护指标的关注,同时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时通知医生,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现应即刻告知医生。术后去枕平卧6 h,遵医嘱予以静脉补液、营养支持和饮食干预;结合患者的疼痛主诉实施镇痛干预,做好体位干预以及鼻腔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干预。①心理干预。巡回护士在术前1 d 对患者全身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讲解疾病与鼻内镜手术相关知识的同时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教视频,并邀请术后康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负性情绪和不适感。②术前准备。术前3 d 开始指导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主要为堵鼻试验、吞咽训练与呼吸训练,3 次/d,10 min/次。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备皮、术区清洁、剃胡须、剪鼻毛等工作。术前1 d 进行鼻腔冲洗、口腔清洁。术前禁食4 h、禁饮2 h,术前2 h 可予以清饮250~400 mL 葡萄糖溶液。术前对鼻内镜设备、手术器械进行检查以及消毒灭菌,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以及抢救药品。(2)围手术期保温管理。将病房、等待间的室温控制在24 ℃,检查患者衣物、鞋袜保温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体温持续监测。手术室、苏醒室维持室温,应用温毯仪对术中所用液体进行加温,记录患者术后体温变化。术后合理应用热水袋。(3)术后干预。①强化营养支持。术后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确保每日摄入的能量和营养充足,严格控制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逐渐向流食、普食过渡。同时严格落实补液管理。②卧位护理。术后利用麻醉评估表对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评估,针对神志不清或未恢复吞咽保护性反射的患者,予以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1~2 h,再次应用评估表对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评估,当患者得分达标后,将床头抬高20°;术后2~4 h 再次评估,得分达标者的床头抬高30°,4 h 后抬高>45°。术后每2 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③口腔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应用湿纱布覆盖口唇并涂抹唇膏或甘油。④疼痛干预。术后进行疼痛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开展多模式镇痛。如轻度疼痛予以冰敷或转移注意力;中重度疼痛则遵医嘱合理应用镇痛药物。⑤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术后对切口加强观察,当鼻腔出现鲜红色血液或口中吐出血液等情况时,表明有活动性出血,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对患者的鼻腔分泌物进行观察,警惕脑脊液鼻漏的发生。术后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变化,以防出现颅内感染。同时向患者强调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先兆,提醒患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另外增加病房巡视次数。⑥出院指导与随访。出院前向患者强调术后复查的重要性。通过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干预。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德州市中医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为0.89,效度系数为0.87),内容包括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注意事项、鼻腔保健知识、并发症预防等。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90 分表示基本知晓,75~89 分表示部分知晓,<75 分表示不知晓。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基本知晓+部分知晓)例数/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鼻出血、颅内感染、术腔粘连闭塞、脑脊液鼻漏,并发症发生率=(鼻出血+颅内感染+术腔粘连闭塞+脑脊液鼻漏)例数/总例数×100%。

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h 疼痛程度和康复效果评分。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总分0~10 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强烈。利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问卷(sino.nasaloutcometest-20,SNOT-20)[7]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共计20 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计0~5 分,分值越低,则表示康复效果越好。

④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均在出院前1 d填写德州市中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沟通宣教、护理操作技术、耐心与责任心、护理效果等,满分100 分,其中90~100 分为满意,80~89 分为基本满意,0~79 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眼部并发症,但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3 两组NRS 评分和SNOT-20 评分比较

术后2 h,两组患者NRS 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NOT-20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NRS 评分和SNOT-20 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NRS 评分和SNOT-20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术前/干预前比较,*P<0.05。

SNOT-20 评分术前 术后2 h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4 5.46±1.02 3.15±0.68* 26.85±3.10 11.04±1.08*观察组 44 5.51±1.04 1.53±0.30* 27.11±3.01 7.67±0.79*t 0.228 14.458 0.399 16.706 P 0.820 <0.001 0.691 <0.001组别 例数NRS 评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鼻内镜手术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的特点,能够清除鼻腔部位鼻窦病变组织,有助于恢复鼻腔通气功能[8-9]。常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不够全面,并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预后不良[10-11]。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更具针对性、科学性,能够为患者提供全程持续的优质服务。

3.1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健康知识知晓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术前1 d 病房访视时通过口头宣教、书面与视频宣教等方式以及心理干预,使患者更加全面、正确地了解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提升其配合度,同时消除其心理问题,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手术治疗。另外,术后出院指导与随访能够持续为患者普及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3.2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术前准备工作的完善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其中术前适应性训练有助于避免术后进食、呼吸影响术区,可有效预防面部肿胀出血情况的发生[12]。术后卧位干预有助于早期引流,不仅有利于恢复肠道功能,还可提升患者舒适度。围手术期体温管理、术后加强口腔护理、并发症观察与预防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NRS 评分、SNOT-20 评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RS 评分、SNOT-20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心理干预以及术后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疼痛不适感。术前适应性训练有助于患者提前适应术后不适,促使主观舒适度增加,因此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另外,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和补液管理有助于患者机体恢复。出院指导与随访有助于患者掌握术后鼻腔护理注意事项,可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冯楚楚等[13]研究表明,观察组术后2 h 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本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

3.4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减轻疼痛不适感,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因此观察组可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提升康复效果。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随访时间较短,未能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疾病术后复发的影响进行观察,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行探索。

猜你喜欢

真菌性鼻窦炎鼻腔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鼻腔需要冲洗吗?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