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03-22高粉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颈部

高粉莲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在临床中很常见,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产生的临床综合征[1]。颈椎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上根据受累结构不同,将其分为4 类,即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 岁左右人群颈椎病发病率约为25%,60 岁人群发病率约为50%,70 岁以后发病率更高,常见病因有颈椎长期劳损、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低头人群逐渐增多,导致该病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颈椎病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常见症状有颈背疼痛、僵硬、上肢放射性疼痛等,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需采取积极的治疗[2]。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这些治疗虽效果显著,但护理也十分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针对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康复护理效果显著,针灸可通过针刺诸穴发挥良好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康复护理可通过多种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颈部血液循环,缓解其颈肩肌群痉挛和紧张,进而改善患者颈椎功能[3]。本研究即探讨了在颈椎病护理中应用针灸康复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4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 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排序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 例。对照组中,男11 例,女9 例;年龄34~68 岁,平均年龄(51.46±8.28)岁;病程1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5.12±1.36)年。研究组中,男10 例,女10 例;年龄35~69 岁,平均年龄(52.01±8.39)岁;病程2 个月~10年,平均病程(5.16±1.4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4]中颈椎病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无脊髓损伤。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其他颈部疾病者;③心、肝、肾等功能衰竭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⑤依从性极差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治疗期间加强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②健康指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向其讲解颈椎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各治疗方法的优势、注意事项、日常需养成的习惯等,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疑惑,给予其针对性的解答,促使患者提升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度,进而增强其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同时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选用硬度适中、圆柱形或有坡度的方形枕头,习惯仰卧位休息的患者,将其枕头高度调整至12~15 cm,将枕头置于颈后,头部略微后伸,习惯侧卧位休息的患者,将枕头调整至与患者肩部等高的水平,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促使患者颈部和肩胛肌肉放松,缓解肌肉痉挛,纠正患者颈部不良姿势,告知患者尽量保持颈部和腰部平直,避免长时间的伏案书写和工作,每隔30~60 min 眺望远方1 次、活动肩颈、改变体位,待颈部疲劳消除后继续,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卧床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睡觉时避免高枕和无枕,注意睡觉姿势,避免潮湿、风寒,夏天避免空调、风扇直吹颈部,肩颈部注意保暖,并指导患者进行颈部锻炼。③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 族、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的食物为主,并多食强筋壮骨的食物,包括筋类、怀山药、豆类、芝麻、黑木耳、海带、枸杞、海参等。④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情绪表现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向其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潜在不利影响,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给予患者疏导,鼓励、引导患者对心态进行调整,指导患者通过合理的方式改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自身情绪稳定、积极、乐观,避免自身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同时带动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嘱家属给予患者理解、支持、关心、照护等,不责骂、抱怨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进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灸康复护理。①针灸:选取患者风池、天柱、肩井、大椎、曲池、合谷、列缺、外关、风府、阿是等穴位,指导患者充分放松,穴位常规消毒后进行针刺,每个穴位留针20~30 min,1 次/d,嘱患者每天来院治疗,针灸由医生完成。②康复锻炼:康复评估,联合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一般资料、病程长短、症状表现、颈椎功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康复护理方案。手法推拿,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双手食指、中指指腹对患者枕部、颈项部进行按摩,选取一指禅推法、滚法、拿法、按揉、拔伸等手法,重点刺激患者的肩井、风池、天宗等穴位。理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适宜患者的理疗方式,采用红外线、低频磁场或中频电磁场疗法治疗。20~30 min/次,1 次/d,嘱患者每天来院治疗。康复锻炼,指导患者练习颈部运动,告知患者坚持锻炼的重要性,嘱患者长期坚持,针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嘱家属督促患者坚持。

两组均护理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治疗和护理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颈部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无影响为显效;症状缓解,颈部功能改善,对日常生活基本无影响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5]。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评价,总分17 分,评分越高患者颈椎功能越好。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满分10 分,评分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轻。④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WHOQOL-10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n(%)]

2.2 两组颈椎JOA 评分和颈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颈椎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颈椎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椎JOA 评分和颈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颈椎JOA 评分和颈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数 颈椎JOA 评分(分) 颈椎功能恢复时间(d)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9.45±1.18 12.53±2.35 15.87±3.36研究组 20 9.23±1.59 15.88±2.17 12.01±2.47 t 0.497 4.684 4.139 P 0.622 0.001 0.001

2.3 两组VAS 评分、WHOQOL-100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 评分、WHOQOL-10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100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 评分、WHOQOL-100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VAS 评分、WHOQOL-100 评分比较 (±s,分)

WHOQOL-100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4.58±1.26 3.01±1.07 70.58±6.23 75.04±5.17研究组 20 4.25±1.41 1.87±0.67 70.74±5.98 80.95±6.21 t 0.780 4.038 0.083 3.271 P 0.440 0.001 0.934 0.002组别 例数VAS 评分

3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6]。该类患者症状较为复杂,一般可出现颈背部疼痛、颈背部僵硬、四肢麻木无力或伴恶心、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心动过速等,故需积极治疗[7]。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较多,主要有药物治疗、牵引治疗、运动疗法和手术治疗等,治疗期间需加强患者的护理[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桂玉等[9]研究一致。可见针灸康复护理效果更佳。中医将颈椎病归为“痹证”“瘫证”“痉证”“眩晕”等范畴,认为该病是由外伤劳损、气血循环失常、风寒湿邪入侵等引起,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肾两虚、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阻滞、经络痹阻,故治宜活血行气、通经活络[10]。针灸是中医常见外治疗法之一,本研究选取患者风池、天柱、肩井、大椎、曲池、合谷、列缺、阿是等穴位进行针刺,针刺风池穴可助阳益气、疏风解表,天柱穴可疏经活络、祛风解表,肩井穴可活络消肿、祛风清热,大椎穴可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曲池穴可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合谷穴可疏风止痛,列缺穴可祛风解表,外关穴可活血止痛、疏风清热、通经活络,风府穴可活血化瘀、疏经通络,针刺诸穴可发挥良好的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之功效[11]。同时西医研究发现,针灸可发挥良好的止痛、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并可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2-13]。康复护理中手法推拿通过按摩、推拿颈部和相关穴位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肩肌群痉挛和紧张,并可通过推拿恢复患者颈椎关节结构,松解颈部软组织和神经根,防止软组织粘连、神经根粘连等情况出现[14-15]。理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颈部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或缓解炎性水肿,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功效,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疾病康复[16]。康复锻炼可通过颈部运动帮助患者改善颈椎功能,综合全面的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发挥了良好的效果,促使患者颈椎功能得到良好改善[17-1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护理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灸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护理前,两组颈椎JOA 评分、WHOQOL-10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颈椎JOA 评分、WHOQOL-100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与针灸康复护理更为全面、更关注患者的康复等有关。

综上所述,将针灸康复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护理中,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并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可缩短颈椎功能恢复时间。

猜你喜欢

颈椎病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