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中医基础理论的开学第一课*

2023-03-22吕翠田陈玉龙崔姗姗高小玲贾成祥李晓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一堂课中医药大学

吕翠田 陈玉龙 崔姗姗 高小玲 贾成祥 李晓坤 梁 鹤

(1.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4.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1]。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改革和探索[2,3]。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接触中医的入门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之后的临床各科学习奠定了最基础的根基[4],良好的根基是培养中医优秀人才的首要任务[5]。“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程的开学第一堂课,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也是建立学生对该课程浓厚兴趣的第一契机[6]。那么如何上好中医基础理论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在长期教学的经验积累中设计了开学第一课的7 个模块内容,并分别实现相应的功能,现总结如下,以供年轻教师参考。

1 开场白破冰师生关系

“开学第一课”是建立师生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机。人们之间的第一印象常常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7]。作为教师要和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第一印象中能接受、欢迎并认同教师,会为之后的互动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因为人常有先入为主的思维,所以展示良好的教师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师形象可以让学生喜欢、欣赏、佩服并作为前进路上学习的榜样,且对教师话语的执行力会加强,学生会被教师的课堂所吸引,被教师的话语所激励。

作为第一堂课,从教师走入教室,学生就开始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师良好的仪态、仪容,不是从站立在讲台上而是从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就开始展现。为了表现得从容沉稳,教师一定要提前5~10 min 进入教室,微笑而自信地走入学生的视野之中,最好环视学生后缓缓步入讲台,有序地将教学所需资料如教材、教辅等摆放整齐,打开教学多媒体设备,并试试各设备是否正常,保证一切就绪。在上课铃声响后,教师坚定有力地走上讲台,通常要有开场白。开场白的内容不是简单一句“上课”就可以结束。最好准备一段有温度的开场白,向学生传递欢迎,表达自己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本课程的愉悦心情,鼓励学生积极预备上课等,从而建立良好的直观第一印象,完成师生关系的破冰。

2 相互了解 为学生树立先行者榜样

首次见面也是相互介绍认识的时机。教师作为学生的长辈和学习道路上的先行者,在学生眼里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学生对教师既尊敬也好奇,很想知道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教师,严厉还是温和、古怪还是幽默、兢兢业业还是潦草行事……因此,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对自己的介绍不是简单地告知姓名和联系方式,而是能让学生了解教师的一些特点,向学生展示出先行者榜样的力量。因此,如何介绍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在专业方面所做出的一些成绩。高校教师硕博读书的经历会为初入中医之门的学生指明孜孜不倦求学的方向;教学、科研和临床的工作经历向学生传递了医学要将理论实践于临床的重要观念,促使学生形成践行中医的认知;教师个人科研方向、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介绍,有助于点燃学生的科研兴趣之火。在介绍中切忌发牢骚埋怨或者大吹大擂、夸夸其谈,而要给学生展示一个谦卑敬业的前辈形象,教师个人对专业的爱好、投入和在事业中的拼搏努力会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愿意一步步脚踏实地在专业学习上取得良好成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无声的,这种影响和熏陶甚至会终生难忘。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有基本了解,主要是对班级群体的专业稳定性和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动力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是否自主选择本专业?你是否对中医专业有学习兴趣?并让一些学生分享对中医的体验经历。从这些话题既可以了解整个班级学生对专业的主动选择意向,也可以从个体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如有的学生是因为家人生病而选择医学,有的是自己生病接受过中医治疗而愿意学习中医。在这些丰富的学生信息中,教师要留心听学生的讲述,更要抓住一些关键重要的信息趁势鼓励学生,如告诉学生历史上很多名医就是因为自己或者家人生病而致力于医学从而增加学习动力;或者在学生所谈到的接受中医治疗的体会中,解答疑惑,将学生引入对中医的思考和探索中。使师生在相互了解中更加走近彼此,气氛轻松活泼,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介绍课程学习和评价考核方法 明确学习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以往学生所习惯的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其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且知识点多,信息量大,需要学生转换和建立形象思维。所以我们提出“掌握重难点+记忆基本概念+理解领悟内容+观察生活现象+运用于实践中+思考归纳总结”六要诀学习方法,对于识记性概念术语学生要掌握,基本原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并且要从生活中多了解观察中医的体现和应用,尽可能将所学理论和周围人的身体健康进行结合和运用,在理解观察和运用中思考,提出学习问题并解决。这六要诀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方法的主干框架。

当然对于学生非常关心的考核,根据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采取过程性考核+终末性考核的情况,在第一堂课就给学生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考核内容,如过程性考核可包括考勤、平时作业、撰写小论文、教学实践、课堂测试、阶段性测试、读书汇报、小组讨论等多种灵活方式,终末性考核主要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考核方式后,平时不可掉以轻心,做好个人学习计划和安排,重视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避免学期末的突击式学习,让学生在清晰的方向中前行。

4 讲解绪论相关知识 开启教学互动

第一堂课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一般是绪论。中医基础理论的绪论内容包括前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以及课程主要内容。前言部分要突出中医学的概念以及学科属性特点,避免理论性讲授,要把学生的理解建立在生活中已有的中医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式学习。重点讲述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特点,前者侧重历史性回顾,需要大量文史资料将大家带入历史长河中,建议课件突出图片信息,穿插人物故事、奇闻轶事、相关书籍内容展示等,让大家的思路随着这些历史性资料的视听有较直观认识;后者通过生活现象观察和医学案例介绍等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般而言,对于知识性的内容,需要设计与学生的互动,尽量避免枯燥的全讲授方式。针对每部分内容特点,或设置问题、或案例教学、或启发式教学、或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总之,这些活动都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等。

5 提供练习实践 培养学习信心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可以不断在练习中巩固强化知识的过程,所以做练习题、测试题,是对学习理解的检验和评价。学生通过练习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明确掌握知识,及时发现不清楚的部分以帮助巩固学习。练习也有助于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获得积极鼓励、激发前进的动力。

第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如中医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发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重点掌握内容,为学生提供随堂练习或测试题,难易程度最好选择易,让学生进行一些辨析判断或者客观题的选择,通过做练习的实践环节,兴奋学生大脑思考,激活大脑学习区,从而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促进教学质量。

6 安排自讲任务 建立中医氛围

在第一堂课主要知识讲解结束后,我们一般会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考虑到学生初接触课程,对中医常识性知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及应用比较缺乏。为促进学生对中医建立更多感性认识,将日常生活和中医学习结合起来,拓展对中医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布置给学生“中医小讲座”的任务,即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收集有关医家故事、医学名言、医案故事、医学常识、养生保健常识、药物常识、体会中医的经历等主题的相关资料,在每次上课前10 min,每次由1 个小组自主选择所准备的某个主题内容分享给大家,并将这项任务作为形成性成绩纳入考核,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和分享。我们已连续多年开展该项活动,发现通过“中医小讲座”活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众人资源,打开对中医的生活化、广泛化、趣味化等多方面的了解,拓展课本知识,熏陶中医感知,培养中医情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 推荐学习书目 扩展认知视野

对于热爱中医的学生,常常也希望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中医历史、中医文化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书籍,所以也根据初学者的知识水平和状态,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书目。一般而言,我们并不推荐专业性太强的书目,如方药识记类书籍,因为这些学生后期还会学到。我们更多推荐一些文史类书籍,如《中国历史文化通览》,或者一些探究性书籍《中国医道》《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等,开启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知识中拓展对中医的理解。

以上7 个模块内容,提供了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第一堂课的丰富内容,也使进一步学习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让学生在师生关系破冰、相互逐渐了解、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绪论知识、练习中建立自信、接受小讲座任务和明确推荐书目的多环节中充满兴趣、自信、期待和主动地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一堂课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