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摩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浅析*

2023-03-22代言静贺成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灸法麻木肩部

代言静,贺成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长期劳损,出现韧带增厚、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致使椎动脉、脊髓、神经根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穴位贴敷、推拿等[2],其中尤以针灸疗法效果显著[3-4],其他疗法往往起效慢,疗程长,患者接受度低。按摩灸疗法[5-6]来源于周氏梅花针灸学派[7],同时兼备按摩法、灸法、器械的操作优势,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时该法见效较快、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

1.1 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为本 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不足。如《证治准绳》云:“颈痛……皆由肾虚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症”“眩晕”领域,司徒双苗等[8]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多与肝肾不足、阴阳失衡,致风阳上扰有关。任长辉等[9]认为,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与机体肝肾亏虚、瘀血内滞而致气血受阻等有关。笔者认为,由于肝主筋,诸筋皆属于节,肝血滋养全身筋膜,肾精生骨髓,骨髓充盛,营养骨骼。当肝血不足,肾阳衰微,精血亏虚,将导致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发为本病;此外,肝肾亏虚,腠理疏松,外邪乘虚入侵,伤及颈部经络筋骨,甚至内腑,全身经络受损,不通则痛而发病。临床症状以颈肩臂乏力疼痛为主,甚则手指麻木伴头晕目眩耳鸣,烦热面赤汗出,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当补肝肾壮筋骨、通络止痛。

1.2 风、寒、湿邪为标《素问·痹论》中阐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雷秋慧[10]认为,风、寒、湿外邪侵犯机体而影响了气血的通畅,使局部组织失养,出现不荣则痛。刘彩霞[11]提出,颈椎病患者因生活中长期劳累及受风寒湿邪侵袭,并由此产生气血不畅、筋脉失养,不通则痛。笔者认为,头颈部是人体较薄弱的地方,风寒湿三种致病邪气导致颈项酸痛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从而形成痹证。当素体正虚,腠理疏松,风、寒、湿等外感实邪乘虚而入,致经气不通、经脉闭阻,发为本病。临床症状以颈肩臂疼痛、僵硬为主,得热则舒,伴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舌淡苔白,脉弦,治疗当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3 久则气滞血瘀《张氏医通》云:“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吴洁等[12]在研究中提到,过屈姿态工作时,会致颈部局部的代偿性失衡出现慢性劳损,引起局部气血不畅以致气滞血瘀,经脉痹阻使得局部筋骨无法受到气血的滋养而出现疼痛等病证。聂美艳[13]在研究中提到,外伤或劳损可致颈、肩及上肢刺痛,动则加剧,夜间加重,伴肢体麻木等。笔者认为,久坐伏案及颈肩部的外伤影响局部气血的循环,气血的异常凝聚,滞留于经脉之中,经脉受阻,不通则痛,导致颈肩部的疼痛、麻木等血瘀气滞的症状,发为本病。临床症状以颈肩臂刺痛为主,痛有定处,伴头项转动牵掣,肢体麻木,舌质暗紫,脉弦,治疗当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2 治疗方法

治疗颈椎病时,笔者秉承“灸摩结合,辨证施治”的思路进行治疗,注重辨证施治,针灸并用。除常规辨证针刺外,按摩灸的应用尤为重要,它是一种结合了按摩手法、艾灸与器械特点的灸治方法[14],治疗时结合颈部的解剖特点施以不同的操作方法。

2.1 辨证针刺 督脉、手三阳经、足太阳经均循行颈部、肩部及上肢部,因此主穴取颈夹脊(双侧)、天柱穴(双侧)、大椎穴、后溪(患侧)、申脉(患侧)、悬钟(双侧)、阿是穴。辨证配穴:肝肾亏虚配肝俞、肾俞;风寒湿痹阻配列缺、风门、大椎;气滞血瘀配膈俞、血海、合谷。

2.2 按摩灸操作《灵枢·官能》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绒是按摩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温通经络、活血行气的功效。艾灸通过物理、药理、局部综合效应发挥作用,对机体循环与代谢有调节作用。按摩手法在松解筋肉、通经活络的同时,又能促进颈椎的恢复。王昊杰[15]通过研究证明,运用按摩治疗颈型颈椎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和抑郁情况。陈非凡[16]通过研究得出,艾灸通过艾绒点燃的热量温通气血、散寒止痛,结合中医正骨推拿治疗可颈椎病改善疼痛恢复颈椎功能。当这两种治疗方法结合时,按摩的摩擦产热和艾叶燃烧产生的热使操作更具备渗透性。按摩灸不仅克服了灸法易烫伤皮肤的欠缺,还使按摩手法具有温通效应,加速了颈项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了疗效。

操作时总体按照颈、肩、背三区顺序进行,先健侧后患侧、先上部后下部。具体按摩灸手法包括揉灸法、点穴灸法、推灸法、擦灸法时长为20分钟,疗程: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具体如下:

(1)揉灸法:嘱患者放松,术者手持按摩灸治疗器站于患者身后,将着力点贴于患者皮肤,腕关节屈曲,前臂主动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肘关节和腕关节运动,使按摩灸治疗器颈肩部皮肤上做环旋运动,皮下组织在按摩灸治疗器的揉动下得到充分的放松。力度先轻后重,患者可忍受为度,阳性反应点处可重点揉按。频率50~60次/分。部位主要为项韧带、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两侧头夹肌,时长为7分钟。

(2)按灸法:将治疗头置于颈夹脊穴、天柱、大椎、阿是穴位上,垂直用力按压,力度由轻到重深达肌层,患者感酸痛可忍受为宜。每穴大约点按15s,时长为3分钟。

(3)推灸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以按摩灸治疗器沿患者膀胱经走行,颈肩部肌肉的肌纤维走行方向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先颈后肩背的顺序进行推,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进行。颈部沿夹脊穴从上往下推;肩部从斜方肌上部的肩峰部沿肩井穴向大椎穴方向进行推,先左后右;背部沿督脉、膀胱经走行进行推。整体呈“十”字,主要为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时长为5分钟。

(4)擦灸法:患者俯卧,术者手持按摩灸治疗器,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屈伸运动,使着力部位在体表做直线来回摩擦移动,使摩擦热及灸热渗透到深层组织。主要部位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时长约为5分钟。

施术手法要均匀、柔和,力度适中,使热力向深层渗透,操作时应避免温度过高,在个别部位或穴位施术时间过长导致烫伤擦伤皮肤。

3 典型案例

姜某,男,57岁,2022年2月9日初诊。主诉颈部疼痛1年,再发加重伴左侧手指麻木1个月。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反复颈部疼痛,遂至当地药店自行购买膏药贴敷(具体不详)后症状有所缓解,期间间断发作,未予重视未行正规治疗,1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左侧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遂就诊我科。刻下见:颈部疼痛,活动不利,左侧前臂酸痛及手指麻木,劳累或向左侧睡后加重,休息后亦无明显缓解,偶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专科检查见颈部肌肉紧张伴有广泛压痛,压颈试验、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双上肢肌力未见明显减退。外院MRI示:颈椎退变,C3-4、C4-5椎间盘突出。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肝肾亏虚证。治法:补肝肾壮筋骨、通络止痛。治疗:①针刺:常规消毒颈肩部皮肤,穴取阿是穴、大椎,双侧颈夹脊、天柱、肝俞、肾俞、悬钟、申脉,左侧曲池、合谷、后溪。颈夹脊调节针感向肩部、背部、上肢传导,其他穴位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②按摩灸:出针后按照揉灸法、按灸法、推灸法、擦灸法的顺序施灸,操作如前文所述。上述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1个疗程后,患者反馈颈项部疼痛较前好转,左前臂酸痛感消失,左手指麻木较前减轻;2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仅长期伏案或侧卧时复发,嘱其避风寒多运动,注重日常调护,再发时随诊。

按语:患者年逾五旬,加之常年参加体力劳动,发病日久,致气血亏损,经脉失于荣养,肝血不足,肾阳衰微,精血亏虚,导致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发为本病。四诊合参,除主症外患者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故辨证为肝肾亏虚证,治法当通络止痛、培补肝肾。遂取肝俞、肾俞培补肝肾,取髓会悬钟益髓填精、舒经活络,申脉协调阴阳、舒经活络,阿是穴、大椎、颈夹脊、天柱局部穴位针刺疏调经气,患者见左前臂酸痛及手指麻木,取曲池、合谷、后溪。针刺后选取颈肩部累及的相关肌群施以按摩灸,运用揉灸法松解肌肉,按灸法活血止痛,推灸法疏调经络,擦灸法产生的摩擦热和灸热通络止痛。诸法合用,共奏补肝肾壮筋骨、通经络、止痛的疗效。

4 小结

笔者认为,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多样,包含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外邪侵袭,且临床发病常多种病因夹杂。治疗时应注重辩证论治,运用按摩灸松解筋肉、通经活络,结合辩证针刺刺激腧穴、扶正祛邪,临床常获良效。

按摩灸疗法是几代人归纳出的特色疗法,其起源于明初,发展于现代。按摩灸疗法最早是用清艾条、雷火针灸、太乙神针灸等进行定点实按,到现代,按摩灸疗法发展为将其结合推拿理筋手法进行运动施灸来治疗颈肩腰腿痛[17],再到贺成功[18]发明了多种按摩灸疗法器械专利,将按摩灸与器械结合起来,可因人、因病、因施术部位灵活选用。按摩灸赋予了传统实按灸以新的内涵,使按摩灸的温度、操作力度和手法更具可控性。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运用按摩灸结合针刺法在治疗颈椎病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灸法麻木肩部
麻木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浮生一记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无题(2)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