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垦区农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3-22陈志新董路宫萍杨轶宋红丽尹逊红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农场经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垦区北大荒

陈志新 董路 宫萍 杨轶 宋红丽 尹逊红(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发挥黑龙江省比较优势培育新增长点的现实路径,也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拥有大农业、大农场、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界湖、大界岛、大冰雪等旅游资源的黑龙江垦区,旅游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黑龙江垦区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垦区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现代农业田园风光、北大荒精神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的民风民俗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发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积极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黑龙江垦区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形成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旅康融合、康养结合、产融结合的“旅游+N”新业态经营模式,为加快推进“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助力赋能。

一、黑龙江垦区发展农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文旅康养产业,促进资源整合,对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发展农文旅康养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新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坚实基础。农文旅康养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产业,发挥农业、旅游、文化和康养的融合优势是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新业态。黑龙江垦区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康养资源,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坚持特色发展,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服务优质、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新格局,积极推进农文旅康养产业市场化进程,为北大荒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效保障。

(二)发展农文旅康养产业是破解农业现代化难题的新路径

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受制于资源条件、规模经济、经济条件等因素,还受制于农业的市场需求规模和附加值的增值空间。从发展前景看,就农业发展农业出路有限,因此必须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模式,以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为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发展新路径。

(三)发展农文旅康养产业是黑龙江垦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北大荒集团紧紧围绕“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加快推进“1213”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建设,紧盯国内大市场,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市场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大基地,做强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航母。北大荒集团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具备超400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同时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了米、面、油、乳、肉、薯、种等支柱产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2022年,“北大荒”品牌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2位,“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706.96亿元。着力发展农文旅康养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黑龙江垦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黑龙江垦区农文旅康养资源优势分析

(一)丰富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

黑龙江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广阔,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下辖8个分公司、1个有限公司、108个农(牧)场,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市55个县(市、区),拥有湿地、草原、森林、农业、界江界湖等多种旅游资源,A级景区达44家,占全省的十分之一。黑龙江垦区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农业产业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产业资源的巨大发展潜力,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生态优势,可以满足人们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需求。

(二)自然资源与新型资源融合的优势

黑龙江垦区地处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北大荒四季分明的自然气质,形成了“宜居宜游”的环境条件。依托大农田、大界江、大界湖、大山岭、大湿地、大界岛等自然资源,为开展现代大农业观光、设施农业观光、湿地观光与湿地文化体验、界江界湖观光、避暑度假、养生养老、自驾体验等旅游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基础。

(三)独有文化体系特色的优势

黑龙江垦区文化底蕴厚重,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等赋予了垦区农文旅康养产业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北大荒兵团情结、知青情怀、特色文化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客源稳定。在北大荒75年的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北大荒文化,既有厚重的历史特征,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北大荒精神为核心的北大荒文化是融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等为一体的、具有鲜明黑龙江垦区特点的多元文化融合,因其独具色彩的地域文化对北大荒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着独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黑龙江垦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文化为灵魂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形成旅游依文化兴盛,文化借旅游繁荣的生动局面。

三、黑龙江垦区农文旅康养资源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养老服务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相对滞后,康养旅游产品的供给还不是很充分,绝大部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综合利用率较低。北大荒集团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康养旅游还要挖掘、做大做强,但服务覆盖区域和服务人群有限,服务内容较单一,社会化专业水平不高,总体上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老龄化程度高

北大荒坐拥世界三大珍稀黑土地之一,不仅拥有现代化大农业,而且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北大荒积极发挥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优化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的困扰。

截至2021年末,垦区常住人口140多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7.8万人,约占垦区总人口的19.2%,65岁以上老年人口16万人,占垦区总人口的11%。以上数据表明黑龙江垦区已经进入深度的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7%以上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提高,平均寿命日益增加,垦区开发建设初期人口基础主要有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复转官兵、60年代的支边青年和城市知识青年及陆续来到垦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半个多世纪后,这批建设者基本进入老龄状态。近些年,随着垦区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大量年轻富裕劳动力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和就学,造成空巢老人也日趋增多。

(二)产业融合相对粗放,养老模式以居家为主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特色采摘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生态园、科技产业园、特色民宿、康养旅游和农业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丰富多样,但产业链的融合还比较粗放,在产业融合深度和广度上有待进一步拓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主导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二是优秀农文旅资源开发不足,产品及服务的文化内涵不够,缺乏创新亮点。

目前垦区家庭养老占比87%,居家养老仍为垦区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高龄化”“空巢化”加剧,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近几年垦区大力促进“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但总体上相较于需求供给仍显不足。

(三)农文旅融合专业人才紧缺,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黑龙江垦区养老机构主要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形式,农文旅康养产业没有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企业优势,大康养、大旅游产业模式尚未形成,养老、旅居仍处于零散化、个人化状态,对内没有相应规模的产业集团,对外没有叫得响的服务体系,资源蛋糕存在被其它企业分割的危机。垦区发展规划中缺乏对文旅康养产业的完整配套上层设计,导致发展无序化,配套设施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和医养工作人员极度匮乏。

(四)旅游产业发展缺乏规划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

黑龙江垦区旅游业发展至今,发展起步晚,资源整合不足,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垦区旅游产业一盘棋思想,观念滞后,区位意识明显,未将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产业板块、链条进行打造,更没有将旅游业与当地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影响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由于长期以来各分公司、农场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繁重任务,自筹资金能力较弱,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慢,许多养老机构为旧房舍改建,设计不规范,规模小、标准低,缺少健身康复等必备设施,适应不了现实需求。垦区现具有候鸟式养老接待能力单位仅有20个,可接待能力仅近4000人。

四、黑龙江垦区农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对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旅居观逐渐从粗放低效旅居向精细高效旅居转变,从封闭的旅居自循环向开放的“旅居+文化”融合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是旅居的灵魂,旅居是文化的载体,旅居在文化的熏陶中得以丰富,文化在旅居的认识中得以传承,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从生命的长度上升到了宽度。康养旅游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新阶段,是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性的产业,要实现旅游、康养与区域内产业的深入联动,需要构建“全区域全体验式”的康养旅游产品,通过农旅康融合的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健康生活向幸福产业的转变。

(一)深耕“绿色康养”发展理念,探索北大荒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新生态

在后疫情时代,大众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将加速释放,为区域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黑龙江垦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文化发展渊源和“候鸟式旅居养老”,正成为当下旅游经济新热点而迅速崛起。北大荒集团以“北大荒康养小镇”为依托,以闫家岗农场现代都市康养中心为试点,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文化等优势,打造辐射海南、江浙、云桂、西北等地的农文旅康养产业集群,以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良的设施,探索推进农文旅融合、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创建北大荒农文旅康养品牌,开创北大荒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构建新时期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作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必须站位新发展阶段,聚集资源、聚焦重点、聚合力量,构建北大荒乡村振兴蓝图,以兴旺垦区、绿美垦区和文明垦区为发展理念,实现垦区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2.因地制宜发展城乡融合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垦区农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扎实推进垦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以“北大荒康养小镇”建设深耕“绿色康养”产业模式,统筹现代农业示范、文化旅游、康养休闲、智慧农场、商业地产等资源和产业基础,探索推进农旅融合、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

3.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黑龙江垦区经过75年的开发建设,多年来形成的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和北大荒精神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传承北大荒红色基因和旅游资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为打造北大荒农文旅康养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北大荒农文旅康养品牌的美誉度和含金量,创造了发展条件。

(二)捕捉“后疫情时代”的旅游需求,开发农文旅融合多形式的旅游新项目

近年来,随着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多发性,旅游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冲机。但也正因此,大众的旅行需求与日俱增,也带来了新的商机与转机。黑龙江垦区可围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目前集团推出的北大荒现代农业观光、北大荒重返青春、北大荒文化体验、北大荒湿地生态、北大荒界江界湖风光、北大荒工业观光体验、北大荒稻田画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网红打卡地。

1.加大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积极推出跨区域、差异化、主题化的旅游线路,鼓励联动各分公司资源景点,整合旅游线路品牌,适时开展官方评选活动,定期发布经典旅游线路。依托东部、中部、西部休闲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北大荒全线自驾游、东部农旅主题欢乐游、中部现代农业休闲游、西部乡村旅游休闲游等旅游线路。

2.优化旅游品质的提升。“文旅特色小镇”作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重要业态,可突破城乡界限,也将不断获得国家青睐,并呈现更高速的扩张和发展。一个鲜明的趋势是,今后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将会愈加注重健康元素的植入,在健康需求、家庭需求、全龄照护的满足上再次整体提升。

3.拓展红色精品路线旅游。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旅游产品“嫁接”文化元素,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实现北大荒旅游创新发展。通过发展知青客栈、文化驿站等文旅产业,创造北大荒体验空间和应用场景,提升游客体验,打造多元文化旅游创新模式。

(三)挖掘“旅游+”产业融合,拓展幸福产业发展新链条

康养旅游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旅游的双重需求,实现了从旅游到旅居的转变,高品质的康养旅游聚焦健康和疗愈两大核心价值,构建“旅游+康养+农业+文化”相结合的生活体验,与医疗、养生、医药等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共同创造自然旅居与健康养生的产业模式。集团可将旅游与健康医疗、高端养生养老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医疗健康旅游产业园,满足零散式的“候鸟式旅居养老”康养资源需求。

1.争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要做好规划投资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集团统筹规划的力度需要加强,要用好财政金融资金作为幸福产业发展的推进剂和动力源。从产业定位、战略规划、品牌推介、招商引资、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

2.推进企业品牌创建,提高企业品牌效益。集团对于幸福产业的投资经营要有长期规划,坚持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把品牌创建作为推进幸福产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得幸福产业品牌效益更加明显、体系更加健全、规模持续壮大。

3.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加强旅游市场需求大数据分析,用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构建服务于游客的全过程、全体系价值链。构建北大荒“旅游云”平台,提高行业服务和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数据资源和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加强社会监督,降低行政监管成本。构建管理数字化的集成旅游云,推进北大荒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垦区农文旅康养资源整合提供数据支撑。

4.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给幸福产业留足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基础环境和服务氛围,加强过程管理,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全面放开“幸福产业”市场,把项目作为推动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推出幸福产业招商项目、幸福产业综合体项目、幸福产业示范区项目。将管理工作的重心更多地转向幸福产业培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幸福产业。

5.依托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拓宽幸福产业的发展渠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新一代数字技术,将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幸福产业的创新发展中,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的多样化需求,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激发形成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6.促进幸福产业融合,拓展幸福产业链条。为使幸福产业发展更加有质量、更加有效益、更加可持续,把产业融合作为幸福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使产业在内容和形态方面相互渗透和融合,共同促进发展。可采取“产业+N”模式,引导同链条产业集聚,拓展幸福产业链条,推动行业融合发展,以“旅游+文化”“旅游+康养”等“旅游+N”模式促进多项产业融合,以龙头项目聚人气、以融合发展为特色、以特色产品为盈利点,培育多种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产业经济的规模化和效益化。

猜你喜欢

黑龙江垦区垦区北大荒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北京到北大荒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垦区闹春耕
黑龙江垦区北安管理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