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无素白

2023-03-21雷焕春

壹读 2023年2期
关键词:野花丽江内心

◆雷焕春

曾经来过丽江几次,没有太多特别的印象,我不过是裹着人世的喧嚣涌进丽江的人潮,觉得它与所有的商业古镇中流淌着的浮躁并无区别。

只为来而来,只为离开而离开,并无分别心。所有的旅游古镇都有着同样的手鼓拍打着相同的招揽节拍,同样的服饰从统一的批发商手里辗转到了不同的人身上,贴出“我是游客”的标签。还有那些款式重复的廉价饰品充当着许多人的一次性装饰,那些灯光昏暗的酒吧创造了多少虚幻的故事,一直觉得那些并无深刻内涵的营销方式只将艰深的营销学表现出很少的一部分。

机械的行走注定不能深入内心,我不曾心动,也不曾留恋,只是于千万过客当中普通的一人。我习惯了在拥挤中麻木地低头行走,只有在夜色暗涌时,坐在逼仄的阳台书桌前,才能将想象从现实的苦厄中放回到天马行空。重组,创造,虚实相入,以一种生命经过人世的方法录下一些蛛丝马迹。

八月中的这个清晨,当我睁开朦胧的睡眼从十七楼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低矮民房上空的湛蓝映衬着软绵绵的白云,这万古的蓝与洁净的白将辽阔的意义表现得极其深刻。

一种不能自持的吸引力,让我迅速起床走到窗前,我看见整个城区的房屋建筑像有谁在半空中划过一条禁高令似的保持着相同高度,唯有我此时所住的酒店独耸云霄。

举起手机,广角镜头变得狭窄,它根本容不下所见之景,天空的深远还在往更远的地方延伸,浮动的云极尽悠闲地在天空迈着碎步。那山,那峰峦雄伟的山,那连绵起伏的山,似守护的神祇数着祈祷的佛珠守在城市的四周。

就在这个清晨,我从官房酒店十七楼的窗户爱上了这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为了快速出名以某种噱头使之获得短暂的收益是一种灾难。这母性的城市有什么错呢?地处边陲想要发展的城市有什么错呢?那些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舆论将由制造错误的人们去买单。

我所憎恶的还在持续,而我所未深入的正在内心情感的波涛上扬帆起航。

深深地爱上丽江,爱上丽江被人们口耳相传浮艳的外表下纯粹的灵魂。当我从文学的养分中吸饮到一滴甘露,表面人为制造的泡沫并不能一如既往地遮蔽我的双眼,遮蔽我的心,我的发现在持续,我的期待在持续,我的爱,在持续。

他们亲切的语言里夹着特有的地方特色普通话进入耳廓,我仿佛在另一个国度遇见我的乡亲,淳朴的民族风情一阵阵扑面而来。这里不是我的家乡,却使我的思绪如电影回放一般,生我养我的彝乡村落里那早已忘却的人情世故一幕幕闪过脑际。

丽江的多面性在此次短暂的行程中,我只能触及到她历史底蕴深厚的冰山一角。就如常人看我,总以商人的角度,就如常人看丽江,总以游客的角度。人们最擅长在自己无限的脑补中给对方披上印象的外衣。

哦!哪个城市的灯红不是荡漾着酒绿?为什么单把指头戳向丽江呢?诱惑的魔鬼只会进入贪婪的人心。淳朴的人在七星街给我指路,白衣人戴着口罩给我诊疗,纳西阿妈为我缝补衣物,彝人小伙唱着热情的敬酒歌灌醉我的耳朵,他们也将自己灌醉,再从大杂烩的平凡生活中捋出些空灵的诗意,因文学而来,因诗歌而真挚。

当我进入雪山秘境,路过东巴谷,险峻的峡谷深不见底。

雪山脚下的草地是一块大自然编织的地毯,满地的野花在温差异常的境况中艳丽地开着,一种花儿衬托着另一种花儿,一种颜色衬托另一种颜色,显现出各自独有的植物特征,绝无矫揉造作的姿态,自然天成的和谐画面使人流连忘返。

野花们的顽强在不经意中传递给我一种韧性,天然的、纯粹的、坚不可摧的韧性,使我心灵深处那些隐秘,那些不可倾诉与摇摆不定的在这一刻得到了加持,有了主心骨,有了方向。

高耸如云的雪山上因融化的雪水经过长年累月的流淌,在绝壁上画出千万根白色的拉丝线条,从高峰中向下蜿蜒着,青褐色的巨石冷峻、庄严,似神谕不可冒犯,以高处不胜寒的绝对冷静护佑一方生灵。

漫步白沙古镇,站在写满东巴文的围墙前,墙上明艳的色彩冲击着我的感官。我细细辨认这种独特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接近一个物体、意象,仿佛给我这样的东巴文盲用惟妙惟肖的形态表现出它所包含的用意,传递东巴文古老的信息。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岩画、图案疏密有致的蜡染、以杜鹃木为原料的木雕,每一种艺术的创造灵感都取材于日常的生活,是智者发现美并创造了伟大的作品。“人类最高灵魂的品质就存在于自然与人造品之间的和谐之中。”我被一种来源于自然的、民族特有的强大的神秘感所包围着,平日里散漫无主的卑微感在这里变得专一、敬畏,内心有一股暖流缓缓溢向全身。

我这微不足道的、浅表的叙述仅仅处于短暂的时间表层,而那绝学的东巴文化早已被誉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文字,智者集经学,医术,歌舞,书画,史料为一体,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口耳相传。

对于丽江,我这样的表述可能没有任何价值,而它的贵在于让我内心真实的情感找到一处出口,我与我内在的灵魂融为一体。所有这一切的源泉,在雪山脚下,在野花开遍的草地上,在群山默默守着蓝月谷宝石般的流水声中,在牛儿摇着尾巴驱赶蝇虫的树林里,在纳西阿妈给我剪裁衣服时的慈祥笑容里,我不可抑制地爱上丽江的山水,爱上丽江的人文。我不否认也因这里有一位作家好友,便赴了这趟文学之约,也或许是每一场人与人、人与物的相遇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早不晚,恰好顺遂。

这里的一切景物,我无法用我内心匮乏的知识一一如散文家一样写出细致的、妙笔生花的句子,去描述、去赞美;我仅仅是怀着一份真诚的幸福感奔跑在野花盛放的草地上,宛如其中的一种野花,生长在另一片贫乏的土地上。

这匆匆的行程,这短暂的停留在时间的车轮中滚滚而去,丽江的古迹、人情风俗、技艺、文化传承如血液般世世代代流淌在后人的血管中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野花丽江内心
野花(外一章)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丽江三朵节
《野花也妖艳》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丽江的荒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叫一声丽江
风中的野花
绽放的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