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创新研究

2023-03-21刘哲婧徐永军

活力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党史中国共产党

刘哲婧 徐永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117)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曾多次在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加强党史学习,牢记初心使命。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正确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的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及道德修养的必要之举。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当代价值

党史教育不只是简单、空洞的说服,而是建立在我国革命英雄人物不断拼搏、勇于奋斗的实践基础之上,能冲击广大群众内心的、具有说服力的独特感知和体验。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影响青年人形成对各类事物看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教育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高校作为青年接受良好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进行教学的根本目标,致力于如何把青年培养好。

(一)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完善教学体系

我国在各大高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以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等学科为主。这几门课程大多从我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出发,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期做出的正确决策和制定的有力方针,以时间线为主线,贯穿了思政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党史教育主要是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过的革命道路的方式,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历史,以我国历史进程为主线逐步推进。这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有着统一性和可融合性,思政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秉承着以培养青少年道德修养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党史教育通过向青少年讲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历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高校思政课和党史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学目的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大多熟练掌握着党史相关知识,党史教育素材以巧妙的方式融入思政课教学课堂中,不仅能丰富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内容,丰富思政课教学元素,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发挥党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建设性方案。

(二)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英勇奋斗的过程中用生命书写下来的光辉历史,这其中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不可替代的优良作风和伟大斗争精神。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及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红色基因的真实写照,可见党史是红色基因的缩影。要铭记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与不易,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方向性指引。在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环节,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的知识,学习党的知识,才能增强其党性修养。在思政课这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中融入党史教育,对青年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思政课中,针对广大青年学生,通过讲述老一辈革命家在炮火连天的革命年代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革命故事,播放红色革命故事相关视频影像,开展红色革命教育等方式进行党史教育,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三)坚定初心使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作为办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从不谋求一己私利,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本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老百姓办实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为中国人民争取最大利益的真实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的真实写照。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基地,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及情感认知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高校思政课中设置党史知识的学习内容,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展现给高校的青年学生,有利于坚定其对共产党初心使命的了解与认同。党的百年奋斗过程中,包含着无数个鲜活的故事与案例,是共产党人不惧危险与挑战谱写下的感人篇章,其中包含着伟大的中华儿女为了共创美好的新中国而拼搏的精神,动员高校学生学习党史,从中了解我国的伟大英雄人物为了帮助人民群众谋求幸福,不惜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的宝贵精神,能使其产生敬佩、崇拜之情,有效树立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的现状及问题

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是创新之举,能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知识,但在融入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理论知识只浮于表面,未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高校作为针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场所,是我国对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课的目的是将“教书”与“育人”两个词语结合起来,不但要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使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理解知识,主动想要去学习知识,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效果。而现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党史教育仅仅立足于教师向学生教授党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缺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环节。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及掌握程度仅停留在了解知识点本身,只了解了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节点,并没有达到能够将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凝结而成的伟大斗争精神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结合现今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程度,远远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教学主体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其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强调了要保证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起到主导课堂、把握思政课教学大方向的作用。而现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学学方式循规蹈矩,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采取自己讲授、学生听取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远没有达到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的程度。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部分学生有选择地听取党史知识,只捕捉到自己感兴趣、想要了解的那部分内容。学生参与不到课堂中来,就可能会在听到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时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溜号、走神、开小差等,不能全面地了解党史,甚至会失去对党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

当今,伴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化,各种各样的多元思想逐渐流入中国,也存在试图以宣传手段淡化我国青少年对党史的理解与认识的做法,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带来了干扰。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后,思政课教师应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正面回应,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创新

在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的大环境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进行机械化的常规授课已满足不了我国大力推进党史教育的需求,为了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党史,应创新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一)打造思政课教学双主体

常规教育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大多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课程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内容,这种完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授、学生聆听为主,侧重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新形势下,为使党史知识在传授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及掌握,可以尝试转化思政课堂的教学主体,除了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还可以让师生互换角色,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的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内容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分享给教师及其他在场的同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承担聆听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思政课教学主体地位,打造思政课堂双主体模式,不仅能调动高校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学生在收集党史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了解党史,增强对党史的认同度,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翻倍。

(二)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是理论产生的基础,如果忽视社会实践活动,单凭课堂上灌输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党史,就会过于枯燥,且党史知识中重要时间节点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十分琐碎,英雄人物众多,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大多数学生对党史教育感到乏味、厌倦。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英雄纪念碑、革命纪念馆,让学生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共产党更多的红色革命故事,回想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及考验,能让其感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艰辛与不易,激发其斗志。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以自己在思政课堂所学的党史知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讲授党史,不仅能重温党史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对党史的学习主动性。带领学生拜访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听他们讲述在炮火连天的革命年代的亲身经历,更能让广大青年学生有兴趣去了解发生在“身边人”身上的活生生的故事,激励学生主动挖掘革命年代的宝贵记忆,主动了解党史。除此之外,开展党史教育主题活动,在校园内设置党史学习角,开展党史知识挑战赛等有趣的活动,辅助思政课教学,也能起到增强高校学生学习党史的主动性的作用。

(三)完善党史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党史教育,主要在于使青少年掌握党的百年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深入思考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为保障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使融入过程顺利进行,可以设置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全方位考量党史教育融入效果。其中包括对思政课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成果等的评定。这能检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创新的实施成果,便于开展多元主体教学,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更好地实施。也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党史知识小测验,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同度及掌握情况,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让教师找到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与不足之处,使学生在测评中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打造新媒体教学模式

当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及主流手段,抓好新媒体教育,就能更好地进行党史教育。党史中的相关知识时间节点众多,知识点烦琐复杂,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使党史知识以小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高校学生开展党史小视频的录制,并将视频内容上传至各应用软件平台,不仅能使录制视频的学生在录制过程中温习并熟练掌握党史知识,还能使观看视频的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史知识。此外,适当安排学生在学习强国、e支部、学习公社等软件上的学习,采取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打造新媒体教学模式,使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育中存在高度的融合性与统一性,在新时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教育的重要论述,就要把高校思政课作为有力助手,创新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猜你喜欢

思政课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党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