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系统对血常规复片工作的影响

2023-03-18刘子晖王自春范耀方

医疗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左移血细胞符合率

刘子晖,王自春,范耀方

四川省营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营山 637700)

血常规作为最普及的检验项目,能为临床提供极为广泛的诊疗线索。临床工作中保证检验质量除了加强对质控、结果数据的审核,血细胞形态的把控,还应对散点图、仪器和试剂的性能进行全面掌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标本检测过程中除了可进行各类细胞的计数,还可根据获取的光电学信号,生成直方图与散点图,运用仪器自身软件的算法对细胞形态等相关信息进行提示,并生成一个具体数值,当该数值超过设定数值时仪器认为对应的异常信息可信度较高。不同品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报警值系统对应的报警信息大致相同,但报警值系统名称可能存在差异,如希森美康部分机型为Q-flag 值[1-2],迈瑞部分机型为flag 值,该值可理解为仪器认为特定形态学异常的概率大小。我院实验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为迈克F810,提供与血细胞形态相关的报警信息如下:原始/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不典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铁缺乏,红细胞凝集。当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报警值大于100 时,仪器认为该类报警提示的可信程度较高,会在结果主屏上进行阳性提示。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血细胞计数+推染片+自动审核系统也越来越普及,研究更多有价值的参数对实验室制订更合理的自动审核规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我院实验室迈克F810 的报警值与显微镜镜检的符合率,评价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系统在特定形态异常时的预测价值,以及利用报警值指导血常规的复片工作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2 年2 月15 日至3 月16 日我院实验室采用迈克F81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6 257 例,对有报警提示(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缺铁贫)的标本487 例,报警条数612 条进行人工镜检,并将报警值按100~200 区间和201~300 区间分组进行对比,其中,红细胞凝集报警数量过少,未纳入统计。随机收集同期100 例未出现报警提示的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人工镜检,记录镜检结果。

1.2 仪器设备和试剂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迈克生物,F810 型),试剂为迈克F810 适配的稀释液、溶血剂及荧光染液。瑞氏染液为珠海贝索生物提供。显微镜型号为OlympusBX43 双筒显微镜。采血管为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抗凝管。

1.3 方法

选择室内质控在控、测定过程中仪器未出现故障的标本作为筛选的基本条件。观察此类标本中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缺铁贫6 项参数中的报警值,并筛选出报警值超过100 的标本作为阳性标本,在仪器检测后不超过4 h 内进行涂片染色镜检[3];并且随机抽取同期100 例报警值小于100 的标本作为阴性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镜检阴性标本时对6 项报警提示均进行检查。

严格遵照第四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进行瑞氏染色,显微镜镜检由主管检验师以上或有骨髓细胞形态学专项进修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并严格按《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5]要求进行判定。镜检阳性标准[6-9]: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外周血原始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淋巴瘤细胞大于1%判为镜检阳性;异型淋巴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大于3%判为镜检阳性;红细胞碎片,红细胞碎片大于1%;血小板聚集,3 颗以上血小板黏附聚集,并且能在其他视野重现判为阳性;核左移,杆状粒细胞>5%判为阳性;缺铁贫,红细胞大小相差1 倍以上且中心淡染区超过1/3 判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统计相关报警信息与镜检标准的符合率,并分析不同报警值区间各类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类报警信息的符合率的评价

报警率最高的为血小板聚集(2.3%),最低的为核左移(0.9%),符合率最高的为核左移(89.3%),最低的为原始/异常淋巴细胞(2.5%),见表1。

表1 各类报警的仪器报警情况及阳性符合率

2.2 不同报警值区间差异性评价

原始/异常淋巴细胞报警由于仅有3 例且报警值均为300,不进行比较;红细胞碎片和核左移报警值在100~200 区间与201~300 区间的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贫、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聚集报警值在100~200 区间与201~300 区间的阳性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报警值镜检阳性符合率比较[例(%)]

2.3 对照组标本的镜检结果统计

对报警值小于100 的100 例标本进行镜检后发现,97 例未达到本次研究的阳性标准,2 例出现血小板聚集,1 例出现红细胞碎片。

2.4 各类报警值对相应形态变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原始/异常淋巴细胞的截断值明显高于仪器设定的阈值为280,阈值较低的是核左移为95,低于仪器设定的阈值;诊断效率最高的为核左移,诊断效率相对偏低的为异型淋巴细胞,见表3。

表3 各报警值的预测效能分析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还可提供更多参数供实验室人员参考,极大地减轻了实验室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主流仪器的检测原理有电阻抗原理、流式细胞术、化学染色、荧光化学染色,部分品牌还有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技术。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主要获取样本的物理信息有体积、电导率、3 种中角度散射光的测量值(中角光散射、下中角光散射和上中角光散射提供有关粒度和膜表面的信息),轴向光损失测量值(分析细胞透明度)、低角度光散射值(分析细胞复杂性指标)[10-11]。报警值系统产生的数值就是基于检测过程中获取的相应信息,并通过自身算法分析得出,且报警值所提示的报警信息均可通过显微镜镜检进行确认。因此,通过与人工显微镜镜检进行比对可以看出该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这一参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使用价值[12]。

我院实验室迈克F810 的主要原理包括:(1)采用鞘流电阻抗法对血细胞进行计数;(2)激光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及其他生物颗粒的物理性质。该仪器根据获取的信号参数和软件算法输出各类细胞的计数结果和研究参数,由于各通道对血细胞的计数原理不同,同一项目可能会在仪器计数时出现两种不同结果,当差距明显时通常提示检测中存在异常,可能是标本中含有异常成分增高导致通道溶血效率下降,也可能是由异常血细胞成分而导致的[13],如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检测会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给出检测结果,一是RBC/PLT通道直接测量对应电脉冲个数所得,该通道的特点是考察的粒子数量巨大,在标本无干扰的情况下其结果更可靠,更稳定;二是网织红通道检测时,FCR 通道除了将网织红细胞划分为LFR、MFR、HFR,还能计算成熟红细胞区域、血小板区域的粒子数量,从而获得该通道的RBC-O 和PLT-O 的计数结果,该通道的结果对异常细胞及异常标本的快速识别有着重要意义[14-16]。

仪器报警值研究界面输出的具体报警数值,一方面是和细胞形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数值越大往往提示异常细胞或异常形态真实性越高[17-18]。本研究中通过对迈克F810 报警值(原始/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缺铁贫)的研究发现,报警值提示系统出现以下特点:(1)对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这一报警,镜检外周血查见原始细胞的病例仪器提示的报警值均为300(增大研究样本可能存在不同结论);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报警信息和异型淋巴细胞报警信息易同时出现,可能是这两个报警值取决于FCD 散点图上仪器指定的原始细胞区域/异型淋巴细胞区域粒子数量的多少,而在散点图中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不能精准地分开原始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区域,两种报警在散点图上的位置有共性,因而导致两种报警同时出现[19];(2)分析报警值的大小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大于200 报警值的阳性率仅稍高于100~200 报警值,不同区间的阳性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此次研究阳性标准为查见大于3%的异型淋巴细胞即判为镜检阳性相关[20],另外,与散点图上异型淋巴细胞预设定区域也有关系,异型淋巴细胞预设定区域粒子的物理性质为荧光强度较高,侧向散射光信号明显较大,这些特性决定了落在该区域并触发报警的粒子除了异型淋巴细胞外,其他均是一些胞体偏大、胞浆偏多的淋巴瘤细胞,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的概率大于淋巴瘤细胞,所以此区域受其他细胞成分的干扰更小[21];(3)核左移报警阳性符合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201~300 区间阳性率符合率更高,低值区间的核左移镜检后更多的是以杆状粒细胞的增多为主,幼稚粒细胞更多见于高值区间,因血常规检测为临床提供的形态描述报告主要应提示原始/幼稚细胞,杆状粒细胞增多的核左移并非必须提示项,针对此报警项,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报警数值有倾向性选择复片;(4)血小板聚集报警的阳性率较高,符合率尚可,该报警阳性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病情复杂,采血过程不顺畅,标本保存不正确及检测时间过长等导致,少数血小板聚集报警与镜检不符可能是存在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网织红细胞等干扰[22],另外,部分标本采用含网织红模式和不含网织红模式同时检测,可发现该项报警值可能出现明显差异,提示该报警值来源于多个参数;(5)红细胞碎片报警值在不同报警值区间镜检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报警的阴性标本偶有检出碎片,表明该机型的红细胞碎片报警不同报警值区间指导复片工作的价值不同,但也要注意漏检的风险,大血小板及其他的有核细胞碎片,物理性质与红细胞碎片相似,都会干扰检测,红细胞碎片报警值与仪器RBC/PLT 通道检测时对应有形成分的数量相关,但并非完全的线性关系。

4 结论

综上所述,迈克F810 血细胞分析仪的可疑报警提示大多是和血细胞形态相关,对指导复片镜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目前,我院实验室的复片工作除了根据血常规各项目数值制订的复检规则,还采用了报警值系统的以下4 个方面:(1)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报警值大于280;(2)异型淋巴细胞报警值大于110;(3)红细胞碎片报警值大于120;(4)仪器出现缺铁贫、核左移和血小板聚集报警需结合血常规结果决定是否复片。上述4 条额外的复片规则的制订,一方面是根据实验室数据验证而来的截断值,另一方面考虑到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提示白血病、EB病毒感染、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中有很大的提示意义,而缺铁贫、核左移和血小板聚集在截断值以上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多种疾病和标本采集保存的因素也容易导致相应的形态学改变[23-25]。因此,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日常工作积累,并根据积累结果,利用报警值这一研究参数制订适合自己实验室的特色复检规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左移血细胞符合率
华容道玩法大解密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C语言位运算中鲜为人知的事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