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战之王”即将迈进智能时代

2023-03-16李瑞景

科学24小时 2023年3期
关键词:艾布拉姆斯陆战玛塔

文/李瑞景 潘 晨

“艾布拉姆斯- X”设计概念样车

在2022 年的美国陆军协会年会上,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首次对外公布了第四代主战坦克——“艾布拉姆斯-X”的设计概念样车。“艾布拉姆斯-X”的亮相,加上此前已初露峥嵘的俄罗斯T-14“阿玛塔”、德国KF51“黑豹”、法德联合推出的EMBT“增强型”,似乎预示着人类正在迎来军工史上的又一重大变革。

坦克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坦克自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登上人类战争舞台,就一直是陆战的主角。而坦克与反坦克武器这一对“矛与盾”则此消彼长,相关的技术交替上升,即每当坦克技术更新迭代,反坦克技术也会在不久之后迎来跃升,从而倒逼坦克在防护力、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力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与平衡。

从近年来局部战争的实践来看,相比反坦克武器的快速迭代和多样化更新,坦克技术的发展目前略处于下风,其战场生存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和挑战。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就出现过非常“物美价廉”的反坦克战例。伊拉克反政府武装利用民用的多旋翼无人机吊挂小型反坦克弹药,将反坦克弹药投射到美制M1A1 主战坦克的炮塔弹舱顶部,弹药击穿弹舱顶部盖板后引燃了炮弹的发射药筒,进而燃起熊熊大火。M1 主战坦克可谓第三代坦克之中的翘楚,如此轻易地被民用无人机吊打,恰恰从一个角度说明战争形态正发生革命性变化。

无独有偶,在2020 年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军方装备的土耳其TB-2 无人机对亚美尼亚军方的坦克和装甲车形成大规模杀伤。遍地的坦克残骸似乎在诉说着技不如人的悲哀,以至于纳卡冲突后,全世界再次掀起“坦克过时论”的风潮。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21 年末,在“坦克的诞生地”英国,时任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公开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欧洲陆地上进行大规模坦克战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式。”借此,英国大幅削减了陆军的坦克制造预算和现役数量。

2022 年2 月爆发并延续至今的俄乌军事冲突则为“坦克过时论”再添一把火。冲突爆发至今,俄乌战场俨然已变成坦克“坟场”,冲突双方的坦克都大量战损,有些被打成“零部件”,有些被打得“身首异处”……某些社交媒体甚至出现了坦克爆炸后炮塔飞行高度的“比赛”视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约援助乌克兰军队的“标枪”、NLAW 等反坦克导弹以及TB-2 无人机等已然变成既“物美”更“价廉”的“明星装备”,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大卖特卖,让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

总之,在当前的局部战争中,坦克面临的致命威胁越来越多,战损率也越来越高。在“标枪”、NLAW 这类强大的车载攻顶式反坦克导弹面前,无论是俄罗斯的T-80、T-90 主战坦克,还是西方的M1A2、“豹2”主战坦克,其战场生存力都大幅降低。生存还是毁灭?坦克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M1主战坦克

陆战之王掀起“新一轮变革”

尽管在纳卡和俄乌战场上多有折戟,不可否认的是,号称“陆战之王”的坦克仍然不可或缺,战争双方都仍然依赖坦克装甲车进行机动和攻坚。无非是在坦克面临的“天敌”越来越多、生存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坦克自身的技术及性能发展却越来越接近极限。要在未来战争中继续扮演“陆战终结者”的角色,坦克必须脱胎换骨,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新一轮变革。

M1A2 SEP“艾布拉姆斯 TUSK”演示骑兵系统

首先是进行初级智能改造,为坦克装上“智能脑”。当前,智能化技术浪潮风起云涌,并呈现出越来越先进的同时价格越来越“亲民”的特点。因此,第四代坦克运用当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智能技术,对坦克进行初级智能改造势在必行。从美俄德法等国当前的具体实践来看,第四代坦克将为车组成员提供指挥控制系统、数字网络系统、自动驾驶组件和火力控制系统等。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第四代坦克势必配备无人炮塔,以进一步减少坦克乘员,直至发展出“无人坦克”,最终与陆战机器人殊途同归。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次是发展主动防御系统,为坦克披上“金钟罩”。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坦克当前面临的最大痛点就是所受威胁太大,战损率太高,仿佛形形色色的导弹都能置它于死地。为此,第四代坦克必须发展全方位防御系统,一方面能极力降低自身被侦察到的概率,另一方面还需提升抗打击能力,即在被对手发现并攻击后还能生存下来。以德国新型“黑豹”坦克为例,它内置一套集被动、主动和攻顶防护于一体的“打击盾”防护系统,当毫米波雷达探测到导弹来袭时,“打击盾”防护系统可在其命中坦克前的瞬间引爆拦截弹,与来袭导弹同归于尽。

最后是配备无人飞行系统,使坦克化身“三维体”。当前,坦克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它的“二维存在”。在“多维战争”或称“全维战争”中,坦克在进攻中由于“站位低”而难以及时发现目标,防御时又因“体形庞大”极易成为无处不在的无人机的活靶子。为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设计第四代坦克时,普遍设想将无人飞行系统嵌进坦克单元。如德国的“黑豹”即在其炮塔后右侧搭载有一架小型旋翼机,以全面提升其对周边战场环境的态势感知能力。不那么显眼的是,“黑豹”还在炮塔尾舱安装了一部四联装“英雄-120”巡飞弹发射器。据悉,“英雄-120”巡飞弹源自以色列军工,有效续航时间为1 小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60 千米,既可为坦克提供侦察情报和监视信息,也能直接对目标发起自杀式打击。

当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第四代坦克应当配备激光炮等先进武器,以取代当前普遍配备的滑膛炮等。然而,有分析认为,受限于激光的物理特性等,激光炮目前尚不成熟,许多技术仍处于概念或者实验室阶段,贸然大规模采用将会造成不可预知的风险。可以说,激光炮更适合第五代或者第六代坦克。

德国KF51 主战坦克

未来再展雄风还须破除“魔咒”

在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矛盾对抗中,坦克如今暂时落于下风。第四代坦克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坦克开始新一轮的反击。然而,可以看到,尽管俄罗斯早在2015 年就已经有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亮相,但略显“奇怪”的是,俄军迄今并未在俄乌战场上使用“阿玛塔”。分析原因后不难发现,以“阿玛塔”为代表的第四代坦克要想重振雄风,还必须破除坦克越来越重、越来越贵的“魔咒”。

第一代坦克普遍自重在10 吨左右,造价在10 万美元上下。然而,以美国M1A2 SEPV3、德国“豹2A7+”为代表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战斗全重普遍达到了60 吨以上,甚至达到70 吨。为拥有威力更大的主炮、性能更全面的主动防御装甲、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以及更加先进的车载信息设备等,第四代坦克还须增重。连最重视控制“体重”的俄罗斯军工,其研制的“阿玛塔”都超过了50 吨,外挂复合装甲后则直逼60 吨。至于“艾布拉姆斯-X”则毫无悬念地逼近了70 吨。

德国第三代主战坦克“豹2A7+”

所以,现代主战坦克只要按照“大而全”的思路继续发展,那么战斗全重就注定要节节攀升。坦克超重就跟人类过度肥胖一样,必然会带来许多战场适应性方面的问题。比如存在难以大规模空运投送,以及实战运用过程中压坏桥梁、路面从而加大后勤保障难度等弊端。

同时,按照当前的设计思路,第四代坦克的采购价格也将跟着战斗全重一起攀升。第一代坦克的成本大约10 万美元,第二代已直逼100 万美元,第三代坦克以1000 万美元为计量单位。近日,波兰向美国订购的250 辆M1A2 SEPV3 坦克的单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00 万美元。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集成多项先进技术的第四代坦克的单价恐怕要在3000万美元以上。如此,第四代坦克只能成为大国的专属,而即便如美德法等大国,也必须仔细掂量效费比。毕竟,大国的军事预算也并非大量富余,且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式武器装备越来越便宜、越来越高效,孰重孰轻,确实需要精打细算。

猜你喜欢

艾布拉姆斯陆战玛塔
一辆M1A2艾布拉姆斯正在开火
玛塔的一餐饭
陆战群雄,联合出击
“陆战一哥”99A
玛塔传奇
文学术语词典中的“经典”: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
J·J·艾布拉姆斯科幻是他的原力
俄罗斯订购100多辆“阿玛塔”主战坦克
艾布拉姆斯接手“星战7”
他的死亡,她的生存